移动招标
中移动这次招标是不是应该作废?从目前格力公开的美的问题来看?遭中国移动取消中标,格力“铁腕”娘子董明珠哪能咽下这口气,一纸声明,直接将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推上风口浪尖,这一次
中移动这次招标是不是应该作废?从目前格力公开的美的问题来看?
遭中国移动取消中标,格力“铁腕”娘子董明珠哪能咽下这口气,一纸声明,直接将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推上风口浪尖,这一次,中国移动真有可能是搬起“空调”砸了自己的脚!
在中国商界,有两个女人不好惹,一个是坚持现金为王,永远不上市的老干妈掌舵人陶华碧。
另一个就是人称格力“铁腕”娘子董明珠,都说董小姐走过的路连草都不长,更何况此次被取消中国移动的中标。
到手的鸭子飞了,而且是价值数亿元的“肥鸭子”!
打假铁娘子被中移动打假
前不久老干妈和“南山必胜客”腾讯刚刚因1624万元的广告费闹得沸沸扬扬,让我们见识了手握现金的老干妈的底气和霸气。
一方唱罢,另一方又登场。
此次,格力和中国移动又杠上了!这两家企业,一个是良心制造,一个是移动老大。
|事件始末
中国移动公司采购2020年-2021年的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经过竞标,最终美的集团获得70%的份额,格力获得30%份额,这本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但在6月1号,中国移动突然发布公告,直指格力在此次竞标的报价上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而且,干净利落地表示将取消格力参与中标资格,更让格力无法接受的是,格力之前中标的30%份额,将由美的集团承接。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决定对格力后续三年内同类产品集中采购的竞标分数扣减5分,这可是长期有效伤害。
|格力回应
一向以打假著称,用心制造中国好空调的格力在招标项目中“弄虚作假”,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打假斗士董明珠脸色都变了,本身今年受疫情影响格力集团的效益就并不理想。
为了提振士气,力挽狂澜,一向严格谨慎的掌门人董明珠在各个平台直播带货,真可谓用心良苦。
而一旦格力“弄虚作假”坐实,名誉将受到重大损失,董明珠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很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真可谓雪上加霜。
7月4日凌晨1点多,格力与董明珠分别对回应中国移动所指“弄虚造假”一事做作出正面回应。
首先,格力严正声明,不存在网上所传为了中标而弄虚作假,虚标参数行为,只是属于申报过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误,而且该失误原本不影响竞标。
此外,格力在声明中还提到,对于此次恶意诽谤攻击格力事件,经过深度调查,系广东某某同行企业所为。
对于格力来讲,格力空调的品质和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和竞争力。
特别是董小姐来说,一向打假的她成为被中移动打假的对象,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中国移动搬起空调砸自己的脚!
此次格力的回应真不愧为“铁娘子”的作风,而网友猜测背后的广州某同行应该就是指的美的集团。
而竞标对手是如何拿到格力的标书,并从中截取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弄虚作假来剥夺格力的中标份额,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疑问。
所以,格力的这次出手,不光是丢失了大单子,更是源于和美的多年竞争,也是对中国移动这种垄断巨头的挑战。
中国移动是否有与美的集团暗中沟通?有多少涉嫌招标潜规则?面对格力的质疑,中国移动陷入众矢之的。
董明珠率先捅了这个篓子,这既是格力的反击,也是格力的保卫战。
那么,到底是谁在弄虚作假?到底是谁在暗箱操作?移动和美的之间又有怎样的秘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你更相信谁?
欢迎关注@职言者也 点评实事,知无不言,给你最客观的观点分析…!
中国移动2020年5G二期招标集采正式发标,全国预计28万基站,这件事情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移动一期5G工程建设,开通了7.4万个5G基站,实现了50个城市的5G商用,5G套餐用户达到了673万。昨天,移动开启了第二期5G工程设备测试和采购工作,年底建成30万5G基站,实现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覆盖。
上图显示了移动日前公布的5G设备采购公告,涉及到28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需求为2.3万站,包括了5G基站、SA核心网设备、NFC虚拟化平台等,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5G商用服务。
“2+1”模式
二期招标意味着5G建设进入了关键点环节,对于加快普及5G网络有重要的意义。从移动二期5G招标公告来看,移动各省公司采取了“2+1”的模式进行份额招标,也就是说会选用多家5G设备供应商,第一名中标份额最高为57.2%,第二名为29.16%,第三名为13.54%,相比与5G一期的份额(100%中标份额)情况来看,更加合理,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次采购的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四家: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招标公告中之初中标人数为2~4,并划分了相应的份额。从技术、产品和交付的角度来看,华为、中兴可能成为“2”之选,剩下的“1”可能会落户爱立信、诺基亚等。虽然华为的5G设备质量好、价格低,但是同样需要给外企设备开放市场,这样才相对合理。
此外,消息称,对不同的5G基站站型,中国移动设定了最低限价,防止恶意竞争,是比较“健康的招标策略”。
广东5G基站需求最多
从中国移动各省份的采购公告来看,广东的5G基站数需求做多,达到了2.6万站,而西藏、青海、宁夏三地的5G基站数需求较少。
此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计划将在2020年前三季度力争完成25万5G基站的建设计划,而中国移动计划30万。这次移动发布的5G二期招标之后,另外两家的5G采购也有望近期启动,带动了主设备厂家加速产能恢复。
总之,伴随着中国移动新一轮的5G招标,无异于吹响了5G建设的“冲锋号”,按下了国内5G建设的“快捷键”,同时带动了5G产业链上游下游企业的迅速复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有望迅速跟进。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格力中标,被移动取消资格,给出的作假,然后美的中标,你怎么看?
近日,格力空调在移动公司项目投标中因为提供的项目案例中有假,在中标公示期间被举报从而被取消中标资格。根据招标规定,移动公司让排第二的美的中标。
从招标程序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格力招标提供的项目里面确实存在列举项目的虚假信息,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在媒体上承认。不管这个操作是个人失误,还是媒体夸大其词。
招标法明确规定,提供的信息如果出现虚假,中标企业一定要被取消资格并要被处罚。移动公司五年内对格力参加其招标,一律先扣五分的处罚,确实有法律依据。
同时,中标企业被取消资格后,排第二名的企业作为替补获得中标资格,也是业内和法律认可的合理操作。
既然一切都合法合规,为什么这个事情为何引起如此巨大争议?
一般来说,项目招标前那家能中标大家都心知肚明。招标要求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几个亿的招标,移动公司的人不找厂家做方案自己就能搞好标书?
至于找谁做,怎么做技术标书,如何对自己有利等都需要好好考虑。最担心的就是项目已经内定给某个企业,别人参与进来万一还中标,事情就复杂。
按正常操作,格力已经中标。在标书提供的项目中能够找到如此微小而专业的瑕疵,确实不符合常理。
1:如果格力符合招标内定,没有人在中标后再找格力麻烦。
2:一个小小的问题,抓出来有意放大。很明显谁获得利益谁值得怀疑。美的估计脱不了关系。
3:移动公司如此动怒表现,不符合大公司表现,可能招标前存在一定问题。
这也是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生气的原因,当然问题出在格力细节把关不够,被别人抓住了辫子,小事情放大化到格力虚假的技术水平。
建议:
移动公司重新招标,同时也取消美的中标的资格。给格力,给所有投标企业再一次公平的招标机会。先前相关招标的负责人应该回避,希望能够来一次,公平,公正的规范招标。
如何看待格力电器“弄虚做假”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
感谢您的阅读!
【格力电器为何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格力电器的严正声明的可信度】
最近,在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中,移动发布《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面行为处理结果的公告》,其中明确的指出——
格力在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弄虚作假”。因此,取消了格力在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
对此格力发表声明,并且非常严肃的告知——
这一次的失误,是因为申报过程材料整理失误,并非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虚标技术参数、虚标能效参数的行为。
同时表示网上存在恶意诽谤是同行企业所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格力的声明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事情的真相如何,其实已经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我也觉得格力应该不会做出虚假的材料,现在媒体如此发达,格力的一言一行都在备受关注,对于格力来说,这件事涉及的金额不低,如果真的是弄虚作假,可能承担的不仅仅是项目的失利,也是名誉的损失。
因此,格力不会在这种时刻做这样的事情,关键是得不偿失。至于中移动角度,我觉得这也不算错,它选择美的,肯定说明原因,材料的问题自然是最好的反馈。
其实,现在空调厂商竞争压力巨大,如何能够在空调竞争中游刃有余,突颖而出,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
格力回应中国移动事件后,中国移动一直没有回应,此事怎么看?
本身自己的屁股就不干净,越说越暴漏的多,还是不开口为妙。自己不站理,干的事情也不地道,想砸格力饭碗,被格力直接掀桌子了!
中国移动通过此次招标事件以后,会怎样呢?美的和合理后续会怎样?
格力电器本以质量求生存!但是移动这次吃亏了!想把格力拉下神坛,美的亏大发了,移动肯定有猫腻了,当头的,祝你行好运!官运亨通!反之人生结束了,或者严重的班房已扫干净一间等你入住!(免费的)。
中国移动发布飞信招标公告,飞信归来会对即时通讯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飞信并没有独特的优势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是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第二,社交粘性太大,市场已定,没有空间。
至于在来个毫无瓜葛的飞信?不现实。
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近9亿了,qq用户也是很猛,这种情况下,去杀出一篇新市场,基本上可能性很低。
近日爆出的格力因造假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次招投标的问题,牵扯到格力、美的、中国移动。大家关注最多的是三个问题。①格力有没有弄虚作假?②、中国移动有没有公正招标?③、美的有没有不合规?这里我根据目前的信息,详细推测一下。(文章较长,还请耐心阅读。)
1、本次招投标过程回放
①、2020年2月11,中国移动组织招标
2020年2月16日,中国移动启动2020-2021年高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采购规模约为4.084亿元(不含税)。根据采购公告,本项目采用混合招标,划分2个标包:
- 标包一:冷量为1300RT-2200RT,限价为1.609亿元(不含税);
- 标包二:冷量为2300RT-2500RT,限价为2.475亿元(不含税)。
两个标包的中标人数量都可以是1-3个人。每种情况的中标份额分配如下:
- 若中标人数为3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依次为:50%、30%、20%;
- 若中标人数为2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依次为:70%、30%;
- 若中标人数为1时,中标人的中标份额为100%。
②、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中标
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了本次项目的中标情况。标包1和标包2都是两个中标人。详细情况如下:
- 第一中标候选人是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
- 第二中标人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
按照招标规定,两个中标人的情况下,美的可以拿到70%的份额,格力拿到30%的份额。详细中标价格见上图,公示期5天。
③、2020年3月14,中国移动收到反馈,并在6月1日发布“负面行为报告”
中国移动反馈收到投诉,指出2月29日公示格力的申报材料中存在问题,具体为标书中要求的33份业绩证明材料其中1份关于项目的描述有误。中国移动立即进行调查。
2020年6月1日,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的《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面行为处理的公告》。报告指出:
鉴于格力在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取消格力在该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此外,后续三年内格力参加的同品类产品(高压冷水机组、低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的综合评审得分扣减5分(百分制)。
④、2020年7月2日,格力发布“严正声明”澄清自己是失误
格力在声明中想表达的意思是:格力被取消中标资格并非“弄虚作假”,而是项目投标犯了小失误。失误的地方是:格力区域经销商项目组投标人员在提交申报业绩证明材料时,把中标的 “华为团泊洼 8 号地块工业项目(一期)”当作了 “华为团泊洼 8 号地块工业 IDC 项目(一期)”整理申报。
2、格力有没有弄虚作假?
①、移动的看法:
从上面中国移动公布的公告来看,中国移动收到投诉后,已经认定格力是“弄虚作假”。
②、美的看法:
而作为格力的竞争对手自然也是认定它为弄虚作假的。因为,废标格力最大的收益人就是美的。投诉方虽然不会公示,但我想肯定跟美的是脱不了干系的。
③、格力的看法:
格力认为它们只是经销商不小心对项目名称多加了“IDC”几个字,属于投标失误。
④、客观推测:
从招投标的过程来说,招标要求投标人提供33份业绩证明材料。格力就应该提供33份合格的业绩证明材料。而格力说不小心把工业写成了“IDC”。那我们就从IDC这3个字入手推测。我们问几个问题来推测
- 投标人员理论上申报材料都是照抄合同复印件上的项目名称,怎么会抄错?
- 投标人员为什么偏偏错误写成了“IDC”3个字?而不是其他“ABC”之类的?
- 这么大的标一定很多人检查,3个英文字母混在中文里非常容易检查出来,为什么检查不到?
从这些问题看:最大的可能是,招标文件要求的就是IDC业绩,而格力空调在IDC里面是比较弱的,投标人员很可能发现自己的33份业绩里,华为这份业绩没有IDC字样,害怕专家不认可。所以改为IDC,可以让专家更容易认可。
那格力算不算弄虚作假呢?关键就得看格力提供的这份华为业绩合同原件,
- 如果,这份业绩的原件的内容,确实是给华为的IDC机房使用。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投标人员的失误。
- 如果,这份业绩的原件的内容,不是给华为的IDC机房使用。而是真正用于工业其他地方,那这就完全牛头不对马嘴。这样中国移动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你是为了中标,弄虚作假。
3、中国移动有没有公正招标?
从中国移动这方来说,它是国企的集中采购人,也是招标中心。他的招投标过程是有规则的。有没有公正招标?主要看几点
- 招标文件设置的条件是否有排他性: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33份业绩的条件是否合理。从常规来看,对于几个亿的大项目需要提供同类业绩证明文件是说得过去的。但是,33份数量怎么定出来的?会不会是有人明知部分供应商(比如:格力)没有那么多IDC业绩,故意设置的门槛?这里我们不做猜测。但如果这33真的是故意设置的门槛。就可以认定中国移动没有公正招标。如果,这33是合理的要求,那中国移动确实是公正的
- 招标过程是否公平公正: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正,就包括流程,专家评审等等。从招标、开标公示来看,中国移动的招投标流程应该是没有问题。专家评审的细节一般不对外公示,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5个专家评委参与了评标过程。有没有不公正还需要中国移动内部自查。
4、美的有没有不合规?
从美的这边来说,有没有不合规,还得跟这次招投标的过程有关。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以下几点:
①、美的有没有参与招标文件编制?
如果这次招标的文件中的不少内容有明显偏向美的的产品。就很有可能美的或者美的经销商有参与到招标文件的编制。按照公开招标规定,一个产品的参数必须有3家或者以上产品满足才算公平公正(单一来源除外)。
②、投诉人是无意发现?还是提前埋好了地雷?
如果投诉人是无意发现这次业绩问题,则没什么可说。如果是提前挖好了坑,埋好了地雷,就专等着格力跳进来,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你提前知道格力不满足,买好了地雷,格力不来你完胜。格力进来你就用地雷炸它,你依然完胜。这就违背招投标公平原则了。当然,我这里是推测,具体情况还得相关单位调查清楚才知道。
总结
总之,招投标过程就是签单的临门一脚,是一场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投标人利用自己的资源各显神通无可厚非,但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对于,这次招投标,大家觉得谁是谁非?欢迎评论发表意见。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
格力出事了,招投标作假被移动取消资格,董姐会以什么方式回应呢?
格力为什么被移动取消中标资格?
事件回顾:
根据中国移动公告显示,格力电器在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对格力电器作出如下处罚:一,取消格力电器在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二,后续三年内格力电器参加的同类产品(高压冷水机组、低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的综合评审得分扣减5分(百分制)。
格力回应:
针对此事件,格力方回应,格力造假系竞争对手举报,弄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是商务方面的问题,投标文件中提供的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相关应用场景的案例和业绩,格力相关项目人员在商务合同方面出了问题,最后被竞争对手举报并失去中标资格
此事发生在6月1日,但事时隔一个月之后再被拿出来炒也确实深感意外。
按照格力回应说法,估计懂小姐就会以这应属申报过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误,而不是网络所传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虚标技术参数、虚标能效参数的行为这一层面进行回应。不过以懂小姐的性格,如果有谁敢与之针锋相对,肯定会霸气回怼,这样,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又有热闹看了。你认为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