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虫虫旅行记》

中班社会教案蔬菜旅行记
交流,孩子们都能够决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胃、难点: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要经过口腔?二;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饿,剩余的被人体排出体

幼儿园中班教案《虫虫旅行记》

中班社会教案蔬菜旅行记

交流,孩子们都能够决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胃、难点: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要经过口腔?二;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饿,剩余的被人体排出体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挂图、食物(加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肠、大肠: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让幼儿谈谈如何保护这些人体器官:幼儿用书、挂图一张。

口腔是粉碎食物.稳定幼儿情绪。

2.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本部分:1.让幼儿体验食物在口腔中初步被磨碎的过程,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体会下咽的感觉。

2.让幼儿讨论他们每天吃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活动重,胃食物进一步粉碎,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大肠吸收营养并把废物排出体外。

食物进入人体后?器官都有哪些作用?教师总结,都经过哪些器官,让幼儿猜猜他们每天吃得加餐哪里去了,并提出问题。

三:1: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师生探讨活动内容,教师总结:大部分营养被人体吸收、结束部分:幼儿互相说说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效果检查;少喝冷饮;多喝水;多吃蔬菜;不吃不干不净的食物: 《食物旅行记》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美术手工《昆虫大集合》教案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

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

中班社会教案蔬菜旅行记

活动内容: 《食物旅行记》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一张、食物(加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稳定幼儿情绪。

2.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让幼儿猜猜他们每天吃得加餐哪里去了?二、基本部分:1.让幼儿体验食物在口腔中初步被磨碎的过程,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体会下咽的感觉。

2.让幼儿讨论他们每天吃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师总结:大部分营养被人体吸收,剩余的被人体排出体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挂图,并提出问题。

食物进入人体后,都经过哪些器官?器官都有哪些作用?教师总结:食物要经过口腔、胃、小肠、大肠。

口腔是粉碎食物,胃食物进一步粉碎,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大肠吸收营养并把废物排出体外。

4.让幼儿谈谈如何保护这些人体器官,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饿;不吃不干不净的食物;少喝冷饮;多喝水;多吃蔬菜。

三、结束部分:幼儿互相说说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效果检查: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师生探讨、交流,孩子们都能够决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 教案附故事 有礼貌的小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礼貌用语。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图片:小兔、山羊、乌龟、鹿。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懂礼貌的小白兔”。

二、教师提问,组织幼儿讨论。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三、让幼儿结合图片边听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思考。

1、小白兔迷路了,他向谁问路?小白兔是怎样问的?(请小朋友表演,并学习礼貌用语) 2、山羊妈妈是怎样夸小白兔的? 3、小白兔走到河边,发现河上没有桥,他请谁来帮忙? 4、小白兔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请小朋友来表演,学习礼貌用语) 5、大乌龟听了心里怎样?他是怎样夸小白兔的? 6、鹿妈妈家的门开着,为什么小白兔不进去?她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请幼儿表演) 7、鹿妈妈听了小白兔的话心里怎样?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四、组织幼儿讨论,教育幼儿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做呢?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和小结。

...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多彩的昆虫世界》】作业帮

幼儿园教案:昆虫世界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初步对昆虫进行分类. 2、技能目标:会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情感目标: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益虫、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昆虫标本、模型. 2、昆虫图片、头饰. 3、昆虫、非昆虫、益虫、害虫、小动物、除害、不除害等字的卡片. 【活动过程】 1、自由参观昆虫标本和模型.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门带来了很多的昆虫标本和模型,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吧. 老师和孩子一块儿边看边说出他们的名字及特征.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2、参观完后,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森林里传出一个消息:森林里要成立一支昆虫保安大队,希望昆虫前来报名.小动物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前来报名. 3、教师出示“报名者”的卡片(有顺序的摆放): (1)每出示一种小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报名者中有昆虫也有鸽子、小兔、马子、小鹿等小动物,若孩子能在老师摆图片的过程中看出点什么?教师可引导孩子说:是呀,小兔不是昆虫,可它特别想来当保安,所以就想蒙混过关,她既然报上名了,我们就让它出来露一露面,等一下,我们看看还有谁也是想蒙混过关的,我们一块儿把它找出来好吗?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2)出示完卡片后,和幼儿一块儿数一数有多少报名者. (3)和孩子一块找出非昆虫: 如:小兔.大家来看一看小兔排在第几?幼:从左数第四个.还有排在第几个的谁不是昆虫? (4)找完非昆虫后,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被淘汰?(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非昆虫”字样.)还剩几个报名者?(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昆虫”字样.) 4、若孩子不能看出,可直接出示完卡片后,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出非昆虫:小动物想进入这支保安大队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必须是昆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非昆虫.[同上(3)(4)] 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益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害虫. 数一数有几只害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害虫”字样.)还剩几只益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益虫”字样.)为什么说他们是害虫? 第三个条件:必须能除害. 幼儿分类: 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能除害”字样.)还剩几只益虫不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不除害”字样.) 5、最后,孩子们一块儿公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 6、情感教育:昆虫有很多的作用,比如说蜜蜂,他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的作用)教育幼儿爱护益虫、爱护我们共同成长的环境——大自然. 7、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头饰,并分类站好队,一块儿到外面玩一玩.(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求:简单的幼儿园中班教案!

一、识字内容 1.儿歌《从小爱祖国》(见识字书第一课) 重点字:江河、蚯蚓、泥土、祖国 2.儿歌《最亮最亮五颗星》(见识字书第二课)重点字:晶、京、安、升、最 3.课文《信的翅膀》(见识字书第三课)重点字:邮票、翅膀、海洋 4.课文《爷爷和孙子》(见识字书第四课)重点字:孙、摸、岁、零、蛋 5.天天读句:(1)9月10日是教师节,祝老师节日快乐!(2)今年我升大班,明年我将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注:1.家长指导幼儿注意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

2.家长辅导幼儿看图讲故事(识字书第六页) 二、语言内容 故事《瓶子里的小星星》 小正正常常对妈妈说,要在家里有一个和他一起玩的同伴。

妈妈说:“我们养一只小狗,好不好?”小正正摇摇头:“我不要。

这边隔壁的哥哥家有一只小白,我可以跟小白玩。

”妈妈又说:“那我们养一只小猫咪好了。

”小正正还是摇摇头:“我不要。

那边邻居的姐姐家有一只咪咪,我可以跟咪咪玩。

”妈妈觉得好难办,那小正正要什么呢?小正正说:“妈妈,我想和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玩!”妈妈皱着眉头问:“天上的星星够都够不着,怎么玩呢?”小正正想了一下说:“我们可以坐飞机到天上,把小星星抓回家。

”“可是不行啊,星星不是住在天上吗?” 有一天晚上,妈妈从乡下的外婆家回来。

她一进门就大声地喊小正正:“快来快来,妈妈带了一只小星星回来了!”小正正好高兴,他赶快关上灯,让房间像黑夜一样。

只见妈妈拿出一个玻璃瓶,瓶子里有个东西飞来飞去,一闪一闪的真像一只小星星!妈妈和小正正一起看这只会飞的小星星,看了好久好久。

过了一阵子,他们发现小星星飞得不那么快了,也不像开始那样亮了。

小正正摇摇玻璃瓶:“妈妈!小星星生病了!”妈妈说:“对。

因为它不喜欢住在瓶子里。

”怎么办呢?小正正难过地看着小星星说:“我们让你回家吧!”妈妈带着小正正,一起走到屋外的草地上。

小正正打开瓶盖,把瓶子高高地举起来。

小星星从瓶子里飞出来,它绕着小正正飞了两圈,好像在跟小正正说再见。

小星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慢慢地飞回天上去了。

再见,瓶子里的小星星! 指导:幼儿通过故事认识了萤火虫的特征。

儿歌《回家》 风,就要刮,树叶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被风吹远就找不到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变只小船,先送落水的小蜜蜂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

雨,快要下,蜜蜂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淋湿了翅膀就飞不回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做回向导,先送迷路的蜻蜓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

天,要黑了,蜻蜓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撞上了蜘蛛网就再也回不了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先变架飞机吧,送离群的小蚂蚁回家,它的妈妈一定在盼它…… 风,呼呼刮,雨,滴滴下,妈妈的娃娃都平安地回到了家。

注:家长指导幼儿继续创编儿歌,比如:还有蝴蝶、萤火虫等等。

三、数学内容 1、《学习2、3组成》目标:学习将数量2和3分成两份,探索分合的不同答案。

2、《学习4、5的组成》目标:操作不同的材料,了解5分成两份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四、英语内容: 1.单词:big大 small小 long长 tall高 short短(矮) 2.句型:Which one is bigger (smaller,longer)? 哪一个大(小、长)? 大班本学期教学内容(2)jy135.com his one is bigger (smaller,longer)?这个大(小、长)? Do you have long hair? 你有长头发吗? No,l do not.l have short hair. 不,我没有,我有短头发。

Yes,l have long hair. 是的,我有长头发。

3、快节奏: Do you have… …? Do you have long hair? Yes,l do. Yes,l do . 你有长头发吗?是的,我有。

Do you have short hair?No,l do not. No,l do not. 你有短头发吗?不,我没有。

Do you have big eyes?yes,l do .Yes, l do . 你有大眼睛吗?是的,我有。

Do you have small eyes?no,ldon't .No,l do not. 你有小眼睛吗?不,我没有。

五、体育内容: 1、《毛毛虫变蝴蝶》目标:尝试运用肢体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较熟练地根据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

2、《小伞兵》目标:练习双脚站立由高35~40厘米外往下跳,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

3、《蜜蜂果汁》目标:知道蜜蜂与蜂蜜的关系,了解蜂蜜的味道。

4、《我的身体数第一》目标:幼儿在平衡木变换手臂动作走,增强幼儿平衡能力。

六、科学内容: 1、《虫虫的家》目标:了解昆虫的居住环境,学习根据昆虫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并在饲养中实施。

2、《昆虫躲在那里》目标:了解昆虫伪装行为。

3、《虫虫分类》目标:认识昆虫,识别昆虫的类别。

七、美术内容: 1、《美丽的昆虫》目标:创意地用不同颜色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

2、《蝴蝶谷》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蝴蝶,并绘画出来。

3、《草地的萤火虫》目标:认识萤火虫,知道它在夜间发光,并画出来。

4、《蝴蝶书的制作》目标:记录各种蝴蝶或绘画并装订。

八、音乐内容: 1. 国旗红红的哩 5 5 3 4 | 5 ?? 1 | 6 6 0 6 | 5 0 | 4 4 2 3 | 4?? 6 |4 4 0 3 | 2 0 | 国旗 国 旗 红红 的 哩, 五颗 金 星 黄黄 的 哩 5 5 3 4 | 5?? 1 | 7 7 0 7 | 6 0 |5 1 5 1 | 3 5 | 2 2 0 2 | 1 0 | 1 1 7 升上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有的为什么会跑得快有的却跑不快。

2、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两个,课前装饰成蛋宝宝,两个大盆标上生熟标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两个碗、记录纸、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生蛋滚不快,熟蛋滚得快。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边操作边记录。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两个生熟不同的蛋宝宝跟幼儿打招呼,并说明来意。

师扮蛋宝宝说:我是生蛋宝宝,(我是熟蛋宝宝)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们把我们的同伴给分出来回到自己的家。

师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鸡蛋一盆 二、幼儿交流探讨区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看怎么把他们区分开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鸡蛋的生熟,比如摇晃着放耳边听听看,看看表面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再还可以转转看) 三、幼儿尝试区分生熟蛋 幼儿分组把生熟鸡蛋区分并做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区分出了生蛋和熟蛋并作了记录,现在老师来看看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是不是都找对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宝宝比赛跑步 出示小跑道,请一幼儿拿来两个标着不同记录的鸡蛋同时轻轻推动一下鸡蛋,看看滚动情况如何,如果一样快说明两个是同样的一家人,否则就不是一家人,并请幼儿用数字作记录。

再请幼儿拿两个鸡蛋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进行分类。

分出有不一样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标记放两个篮里。

师检验生熟: 敲开一个跑得慢的鸡蛋在碗里幼儿看,再敲开一个跑得快的鸡蛋幼儿看,得出结论是:生鸡蛋跑得慢,熟鸡蛋跑得快。

五、幼儿操作游戏比赛 幼儿各拿两个鸡蛋在桌上轻轻滚动的速度来区分,重新检验刚才区分的鸡蛋生熟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师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都很能干,知道了区分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生蛋熟蛋宝宝也特别表扬我们小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课后延伸: 此次活动后留一些蛋宝宝在区域角,让幼儿在区域角再玩一玩蛋宝宝跑步比赛,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故事《过马路》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内容比较短小的故事,通过小老鼠在晚上看不见的情况下如何安全过了马路,来引导孩子们感知马路上的各种危险,从而让孩子们知道过马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人生安全。

活动目标:★倾听并模仿故事中的各种车声,大胆猜测判断,感知过马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学会安静聆听,知道马路上的各种危险,体会安全行为对自己的和重要。

活动过程:●听一听,说一说听课前录制的马路上的车声(根据故事内容录制相应的声音),再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能不能过马路?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马路上的各种危险,知道要选择合适时机过马路。

意图:借助听、猜、说这样一个过程,在过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发展孩子们是非判断能力,初步感知了马路上的多种危险,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安静聆听的习惯。

●完整讲述故事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因为故事的内容比较短小,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分两次:首先,我结合挂图引导孩子们看、听我的完整讲述,然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讲(如我讲到叮铃铃,孩子们随即跟上讲:自行车来了,小老鼠你不能过马路)。

意图:完整聆听故事,让幼儿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完整故事;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即使幼儿关注故事内容,而且给幼儿搭建了又一个听、说的平台,促使幼儿在说的环节里进一步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为更多的孩子掌握故事内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也从侧面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过马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这样会更好保护自己。

●游戏:声音从哪里来?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随即借助小铃声、脚步声等让幼儿闭上听一听,再睁开眼睛说一说是什么声音?从哪个方向传过来的。

意图:借助游戏的内容,培养幼儿仔细聆听的习惯。

从而也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安静的听。

活动后反思:本次活动结束后,感觉我和孩子们的互动很好,孩子们主动地说,也很会说,不管是环节一还是二,孩子们始终兴致十足,课堂上的氛围始终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又活跃!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有这样的效果应该不错!游戏活动放在第三个环节,应该说照以往第三个环节孩子们的听课关注力会下降,但因为是一个游戏,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安静地听,大胆的猜,为培养孩子们聆听习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足:首先是自己录制的声音在播放时出了点小意外,导致没有按照一步步的过程来来说,而是一起听好后再猜是啥声音?给第一个环节有序讲述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本人认为:如果第三个环节来一个续编故事更好!小老鼠又一个晚上要过马路,它又会听到些什么声音?它会怎么过马路的?这样不但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幼儿自己去挖掘马路上的各种危险,锻炼他们的判断能力,更多的学会了自我保护!同时语言的能力也在过程汇总较好地发展着。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重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难点: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活动准备: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画有警察和警车、医生与救护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若干,电话或手机1部。

幼儿用书:《紧急电话》。

活动过程: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好吗?请幼儿现场打电话给家里熟悉的人。

教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幼儿自由讲述)2.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会出现?他们会做什么?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与人们关系。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

3.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

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出现了?他们来做什么?(游戏可进行多次)幼儿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及警察、医生、接线员等,进一步熟悉几种特殊电话号码及其相关人员的活动。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