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
汽车金融现下为什么这么火?首先汽车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目前汽车保有量近3亿,说明什么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相当大的。再说为什么会有汽车金融。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汽车可能是继
汽车金融现下为什么这么火?
首先汽车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目前汽车保有量近3亿,说明什么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相当大的。
再说为什么会有汽车金融。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汽车可能是继房子后的第二大消费了,所谓有房有车,人生标配有木有?所以房贷让老百姓能提前拥有自己的房子,汽车金融也是一样的道理。金融主要还是为了促进汽车的销售。
说到火的原因,总结说就是供需两旺。年新车销量3000万,二手车年成交量1000万;80、90后消费观点转变和汽车需求旺盛。
(说得简单一点,嘻嘻~)
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我认为汽车金融市场前景非常好,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发现我国本身与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市场还是有很大差距。
据相关报道称,中国汽车年销量已连续8年世界第一,截止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保有量占全球比例达 20%,销量占全球比例达30%。但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140台,而美国这一数据则为800辆, 是中国的近6倍,和全球平均水平158辆相比,中国也还有一定差距。总体而言,中国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
截止目前,汽车信贷市场在我国的规模已达数千亿。2001-2015,国内汽车信贷市场规模由436亿增长到7460亿, 增长了近17倍,估计2016年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商业银行依托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整个汽车信贷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作用。但商业银行 消费贷款业务申请难度大、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这与我国消费者快节奏生活现状相悖 ,并且随着汽车信贷渗透率的增长,用户需求多样化,汽车金融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 将大有可为。
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汽车金融渗透率已大于70%,美国、英国、德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分别为 86%、90%、75%。我国作为全球汽车的产销大国,2016年整体渗透率仅为38.6%左右(此比例为乘用车新车 的渗透率,不包括二手车和商用车),其中, 汽车金融公司、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的渗透 率分别为23.2%、12.7% 和2.7%。我国目前融资租赁仅2%左右,汽车金融行业在中国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如何看待汽车金融的发展?
资深私募基金客户经理为您解答,如果觉得回答的还可以,请关注,点赞,需要了解固定收益类私募基金产品请私信。
其实,以汽车为载体的金融早就已经出现啦,那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体系中重要的贷款种类“消费贷”还有以消费为核心的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都是最早涉及汽车领域的金融产品,他们的出现比现在的消费金融机构早的多。
汽车作为百姓消费中除了房子之外,最大的大件资产,它寿命长,价格高,而且如果需要转让或者过户需要进行登记,那么它就为抵押,估值等提供了先决的条件。另外,汽车市场的繁荣,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的升高都促进了汽车市场的火热。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和用更少的首付办更多的事,也就促进了汽车金融的需求的出现。而汽车作为人们随身的交通工具,可以几乎覆盖人们的整个出行,那么现在便携式追踪定位系统的技术发达,也为汽车金融防范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恰恰就是上述的有力条件,加上政策向有消费目的的消费金融业务倾斜,而不是发放没有消费目的的现金贷款的需要,额度足够大,审批和风险控制相对简单的汽车消费金融就出现了。原来银行做消费分期是需要对4s店做准入条件,确定资质,然后办理分期,而办理过程需要店家配合完成抵押登记等,而现在有实力的汽车销售机构或者代理商自己就可以出资申请消费分期业务,或者直接与消费分期机构合作,完成产业链的布局。
当然他们看中的还是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以及相对来说比较可观的利润,还有就是相对来说较低的违约率(主要相对现金贷),但相比房贷来讲,还是违约率较高。
从全球现在的金融发展来看,信贷消费确实还是趋势,用于盘活和撬动整个消费体系的杠杆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唯一需要控制的就是杠杆的比例以及贷款的真实用途。只要控制好了,对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金融以租代买怎么样?
汽车以租代购是一种新的汽车金融模式,在没有大面积推行之前,好坏其实并不好界定。
汽车以租代购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汽车购买金融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客户支付一定的保证金(裸车价300%左右,当然也有的推行零首付)。只要个人资信没有问题,就可以以租赁点方式开走一台车。一旦租赁到达规定年限,这辆车就归客户所有了。然后之前收取的保证金也如数归还。
听起来还是不错。这样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开上自己心仪的车。但是我在网上看到有的朋友根据汽车购买全款,按揭,以租代买的三种方式算了一笔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以目前市面落车价位30.8万元的奔驰c180为例。
全款购车,需要支付车价30.8万元,购置税2.65万元,累计约33.45万元。在加上三年的使用成本,3.5万元的保险费,3.55万元的保养费(按每年3万公里计算,但一般家用车2万公里差不多。)。以及1440元的车船使用税,购车费用加三年使用,攻击40.6万元。
按揭购车,消费者需首付车款的30%,即9.24万元,以及2.65万元购置税。在日后三年时间里,每月还款约7000元,36个月累计约为25.2万元。再算上三年的保险、保养和车船使用税等使用成本,购车加使用三年,共计需要花费约44.3万元。
yi 租代购,消费者需先行交付相当于车价30%的保证金,即9.24万元,之后三年按每月1.25万元向商家支付租赁费,而购置税和各项作用成本,则全部包含在每月的租赁费中。待三年租期满时,商家将退还9.24万元保证金,并将车辆过户到消费者名下。这样算下来,消费车将为拥有这辆奔驰花费约45万元。
所以,三种购车方式最终车的所有权变成客户个人的。其实以租代购总体支付的资金成本还要高一些。只是相比来说,以租代购前期需要支付的费用相对比较低。也就是说如果采用以租代购点方式,相应的降低了车辆使用门槛。但在总体费用上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同时,以租代购。首先是租,那么既然租用肯定就会有退换,但是对于车辆的退换我并没有在任何一家做以租代购业务的机构找到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说客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需要退换车辆,这种情况会不会有合理的合同约定。还是会出现一些霸王条款,比如提前退换,保证金不退。甚至只退换很小的一部分。这都需要购车者需要谨慎考虑的地方。
总之,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总会出现很多弊端,甚至法律条款的约定都会存在空缺,一旦出现双方纠纷,就会很难处理,消费者往往就会站在弱势的一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这些新生的事物,需要保持更加慎重的态度,不要图一时的方便,最后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为什么好多富人都分期付款买车,穷人却选择全款购车呢?
有句话说得好“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我总结了三个原因。
原因1:与穷人不同,富人的钱会拿来做周转之用。
穷人害怕欠债,觉得压力大,面子上过不去。但富人不同,一般的富人,生意人较多。他们的钱必须周转。富人会觉得买车分期付款利息低,一般也就5里,6里左右,没有必要把钱全部耗死在买车这里,他可以用这笔钱赚到更多的钱,这就是所谓的利益最大化。
原因2:富人会通过贷款来实现信用增值。
富人们都知道,银行的钱借的次数越多,信用评分越高,未来借款额度越高,利息越底,这就是信用的资产。支付宝花呗、京东金融、信用卡都是一样的道理,越借钱信用价值越高。比如说信用卡,如果是富人,银行甚至可以给他们几万以上的额度。比如透支额度是6万元,等于没有任何成本,每个月就有了6万元资金可供周转。如果活几十年,那这笔钱就相当于银行白白把这6万元送给富人使用几十年,还不用负担任何费用。
原因3:富人和穷人的财富积累方式不同。
穷人拼命挣钱,但总是将挣到的钱放在银行里面,让钱静静地躺在那里,买个车何必要分期付款呢?而富人总是想着借鸡生蛋,用银行的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服务,最终让自己走上富裕之路。穷人对“债”的理解还停留在“欠债还钱”的水平上。对于富人而言,无论买房买车,还是分期付款购物,背后都有一套债务融资的逻辑在运作。
说到底就是穷人和富人,理财观念有差异。
我国汽车金融为何要“以租代购”?
一发生租购,就发生关系,既有了关系,脱不了干系,你就是要开,那就那钱来,给一部分钱,他盘活资产,你过开车瘾,一举又两得,但上了贼船,是否会很惨,车子可以开,产权要钱卖,就象银行贷,上去下不来,劝你一句话,没钱就别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