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风尚购物电视购物

乐视大屏购物和传统电视购物区别在哪?千亿市场,大屏购物潜力巨大提到电视购物我们并不陌生,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句“不要三四千、不要一两千、只要998”的导购语。其实传统电视

乐视大屏购物和传统电视购物区别在哪?

千亿市场,大屏购物潜力巨大

提到电视购物我们并不陌生,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句“不要三四千、不要一两千、只要998”的导购语。其实传统电视购物在20世纪初也曾一度十分火爆,以橡果国际打造的“背背佳”产品为代表,但随着互联网电商的迅速崛起,传统电视购物由于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逐渐开始衰落,受众也只剩下部分中老年人。

其实在国外,如美国、韩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电视购物一直是比较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能达到8%至12%,而这个数字在中国目前仅为0.1%。

从2015年开始,随着资本动作的推进,电视购物再次迎来新的转机,据调研机构分析认为,2016年我国大屏购物市场零售额将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可以达到近1500亿元,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景,让乐视动了掘金大屏购物市场的念头。超级电视三年来累计销量已经达到850万台,与其他电视厂商追求硬件利润增长不同,乐视主张让用户只为核心价值买单,从内容服务入手,打造大屏生态服务运营商模式,通过为不同家庭用户提供分众运营服务,让大屏逐渐成为娱乐和互联网入口。

内容生态,颠覆电视购物行业

乐视生态营销全国屏台商业运营中心总经理焦震杰曾表示,目前大屏购物不足以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电视购物与年轻人生活轨迹不匹配,导购方式陈旧,购物行业印象欠佳,而电商APP植入只作为简单渠道出口,缺乏深度运营展示形式单一,年轻人又不愿意、不喜欢甚至不想使用,无法养成用户习惯。

那么,与传统电视购物相比,乐视大屏购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1. 单一叫卖式VS场景智能推荐

传统电视购物以主持人的略带夸张口述为主,常常会使用“限量100套,前5个电话订购的用户直减xxx元。”此类的话术,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

乐视大屏购物使用用视频+图文的形式进行呈现,效果更为直观。另外乐视大屏购会根据用户观看的内容场景做智能匹配,像垂直的动画亲子、游戏、影视、体育、音乐等,在与内容结合的同时,既保证了观众容易看到商品,又不至于影响其观看体验。

2. 假冒低价vs 品牌高质

以往的电视购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299元的名牌手表、998元的名牌手机,但其实多为不知名的品牌和假冒产品,商品质量并无法保证,消费者权益因此受到侵害;

乐视大屏购为超级电视用户推荐的产品以中高端知名品牌产品为主,在产品质量的上不用担心,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这里面如乐高、双立人、米技、飞利浦、蒙牛、科勒、戴森等品牌都已进驻大屏购平台。

3. 中老年人VS青年白领

以往电视购物的产品多以低价生活用品和保健产品为主,针对的受众也是中老年人,商家抓住他们贪便宜以及渴望治病养生的心理进行营销用鼓动的言语、轰炸式的推销;

与传统电视购物人群相比,乐视超级电视的主要用户更加年轻化,21岁-35岁的占75.1%,放宽到45岁上限,占比高达93.9%,这些人群消费能力更高,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年轻用户才是大屏购的核心人群。

4.热线抢购VS扫码支付

传统电视购物的购买方式以电话抢购为主,通过拨打热线电话、货到付款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这与中老年人的支付习惯相关,但存在虚假电话骗取通话费用的现象。

而乐视的大屏购用户人群以年轻人为主,所以消费者的更习惯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支付过程便捷安全。例如:在观看热播电视剧时,超级电视会推送剧中人物的服饰或手袋的商品二维码,便于追剧迷挑选自己喜爱的产品。

乐视开启全新大屏商业模式

为了让购物达人享受最疯狂、最潮流的大屏购物体验,乐视在8月启动了首个“大屏品质生活节”,包括乐高、双立人、飞利浦、蒙牛、凯撒旅游、美的、苏泊尔、RIO鸡尾酒等“衣食住行美”尖货大牌海量商品悉数参与活动普惠乐迷,并且在全网联动展开史上最强12小时全媒体购物直播,总销售额超过1067万元,累计订单超过1.5万笔,平均每分钟销售额过万元,每单均价690元,远超传统电商创造大屏购物消费奇迹。

今年七夕期间,国际顶级时装品牌迪奥在乐视超级电视上首发开售Lady Dior Small七夕限定款手袋,原计划限期销售4天,仅过去一天半即已售罄,通过与迪奥的合作乐视大屏购突显了其覆盖高端精众人群家庭场景营销平台的标签属性。

据悉,乐视大屏生态将在11月11日推出“大屏购狂欢”,众多品牌将参与。整个11月,乐视金融、乐视超级手机、乐视超级电视、网酒网、乐视商城、乐视云……乐视将不间断、持续地推出各种福利,最大程度地满足乐迷们对智能生活场景的愿景。

据乐视智能终端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乐视大屏购物销售额环比激增369%,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长16.4%,订单转化率是7月的2.4倍;目前乐视大屏购物品类以家居厨房品类占比较高,但食品饮料、个人美护、服饰鞋包类等中频次、高利润商品销售额相较7月增长迅猛。

可以看到的是,传统电视以硬件为中心搭建的商业模式已面临土崩瓦解,而以用户和内容运营为主的大屏商业化变革已悄然拉开帷幕。如今,大屏已成为用户接触视频、音乐、游戏、购物的重要入口,大屏端也迎来了全新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的构建。

乐视超级电视正在引领行业进入生态时代,正在改变传统电视行业的发展轨迹,正在改变电视行业的标准,正在改变用户的购买行为,也正在改变用户使用电视的行为,超级电视不仅具备独一无二的生态运营能力,还可最大限度充分释放用户价值。

电视购物靠谱吗?

既然是宣传,难免很多的电视广告都会夸大产品的本质,从而起到促销作用。当然也有实事求是的产品广告宣传。用自己的意识去作出正确判断吧,我的认为是不靠谱的要多于靠谱的。

电视购物中出售的产品靠谱吗?

电视购物是消费者通过媒体的渠道进行购物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商家通过媒体销售自己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媒体给人的印象比较好,通过他们(电视购物)购买的商品比较放心。有时候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推销一些不靠谱的商品,因此,有的人也会被不良商家欺骗造成损失。也有的是因为电视媒体审核不严,给了商家有机可乘,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实的信息,使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给用户造成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靠不靠谱都是一个自律和诚信的问题。自律、讲诚信的不论在电视、自媒体、还是网络上销售商品都是靠谱的。与之相反则肯定不靠谱,不管是哪个销售渠道。

大家对电视上东方购物怎么看?

怎么说呢,我对电视购物一直不太认可,觉得纯粹就是广告效应,上面的东西都夸的太厉害,太完美了,事实有时候绝非如此,每次听见电视上导购员一遍遍的说,最后一次机会,最后几秒钟抢购了,我就想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不会电视购物!

电视购物还会受观众追捧吗?

谢邀!电视购物的受众大多是老年人。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守在家里看电视?即使购物也是这个宝那个猫什么的。而老年人则不同,他们没事就看电视,看电视的过程中,就很自然的接受了电视购物。其实,电视购物也是真假难辨,有些地方台,只要给钱,也不对产品广告进行审核就播出,所以上当受骗就是他们。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购什么物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所以说电视购物的春天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



电视购物里卖的酒,是真的吗?

我能说是真的吗?我不敢肯定你看的那个电视购物卖的酒是不是真的,但是999元二十瓶进口红酒还是有很大利润的。

一欧酒

国外很多酒庄规模化经营,批量生产葡萄酒,成本可以降至1欧元或者1.5欧元一瓶,实际上很多欧洲国家寻常百姓都喝这种酒。原装瓶装酒连关税带运输成本下来,落地价格不超过30元,你999买20瓶,人家还赚你300。

进口酒体本地灌装更便宜

欧洲很多超市里,都有一升0.7欧元左右的红酒,这已经是零售价格了,包装跟牛奶那种纸盒子包装一样。

红酒从欧洲当地小酒庄进价0.6-1欧元每升左右,大桶当原料出口中国,关税很低,到国内再灌装入瓶贴牌,这成本就更低了,一瓶大概不到20元。

不过再次提醒一下,一份价钱一分货,这种电视购物999的原装红酒即使可以保证是真正的葡萄酒,但品质一定是比较差的,喝这样的酒还不如国产红酒。

智能电视会造就新的“电视购物”模式吗?

在小编看来智能电视是可以造就新的“电视购物”模式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因为目前看电视的人群年龄普遍偏大,而年轻人喜欢手机和电脑购物,但随着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可以和手机,小型电脑媲美的配置。这样年轻人也喜欢在客厅的大屏幕下舒适的看电影和玩游戏。但总的来说,电视购物目前来说,操作不是特别方便,老年人大部分是不会的,但随着电视和盒子越来越智能,一定可以使购物的操作更加简单,更加方便,更加安全。这样看电视的群体也会由老年人慢慢转向所有年龄段的人,要知道中国年轻人在40以下不会购物的真是非常少。

电视购物是真是假?

一说到电视购物可能大伙都已经很熟了,因为好多的小品、相声、舞台剧等等,都拿他们来开涮。

比如最经典的那个:

不要19888,也不是9888,只要998!

一说起来大家就很熟悉。

01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挺纳闷:电视购物,怎么能播这么多年?因为我觉得那么浮夸,应该没有人买吧?

但是看到播了这么多年就有点不对了,所以我就去打听了打听,据说电视购物还是很挣钱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买呢?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咱们一块讨论,我猜可能有两点。

一方面,电视购物的确有一些技巧和话术。

比如拍得bulingbuling的很漂亮,后期再加上各种美化特效;拿出各类资质的“证书”;节目中不停地有电话打入,让你有一种急切的购买欲,好像这个便宜不占就没有了,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朋友对电视节目有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式。

因为过去几十年,咱们看到的电视大部分都是某某地方电视台,都事官媒。理所当然地认为官媒说应该不会蒙我,应该会负责。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

02

据说电视购物有两种:一种叫卫购,一种叫家购。

卫购,就是电视台平时演别的节目,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等等比较冷门的时间段开始电视购物。尤其很多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就来看这种节目。而这种节目其实就是纯广告,说白了,至少电视台不会负责的,你买了假的东西说理的地儿也没有。

家购,就是这一个电视台就是个购物频道,所有时间段都是来做电视购物节目的,这种类型的情况稍好一些,如果是比较常见的大品牌,质量还是有保证的,不过没怎么听说过的小品牌就不一定了。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朋友都是冲着那个价格去的,但实际上电视购物的价格并不便宜。因为毕竟是在电视台播出的节目,电视台收取的费用其实不比实体店或者网上的运营费用要低。

如果你在电视购物看到感觉价格已经挺低的商品,那说明它的实际成本比这个要比这个价格还要低很多。

其实现在咱们购物的渠道已经很多很多了,即使我们懒,不愿去线下这些商场的话,现在互联网上其实有大量的购物的渠道,而且有很多很大型的购物网站。

有朋友可能会问:小司,电视购物跟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至少有一点,就是互联网是能互动的。你可以评论,你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而电视购物你是不可能表达自己的态度的。

03

而最近我看到一些电视购物内部人员的爆料,那就更是骇人听闻了,跟大家简单说一下。

首先电视购物从人员培训上就下功夫,一定找那些口才最好的,然后给他们灌输一个理念,就是只要卖出去东西就能拿到20%的提成,不管多能忽悠都可以。

接下来,就会吸引到有顾客打来电话,如果顾客买了东西就罢了,如果没有买,就会有专门的电话销售人员,持续不断地打电话给你推销。

但是真正买到东西后出现问题,需要售后服务,还有更深的套路等着你。比如你要退货,他们会告诉你,之前你联系的那位接线员离职了,其他人不负责你的这单,实在不行可以帮你换货。但是你可能换了几次后发现质量都差不多,再要求退货的话,还是接线员离职的那一套,最后只好放弃。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小司聊理财”,更多财经资讯分享给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