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金文书法作品欣赏

有什么书法作品可以欣赏吗?中国一千多年的书法史留下了太多的书法作品,历史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说多如牛毛,穷尽一生也欣赏不完,能看的作品实在太多了。1、作品很多,而我们的时

有什么书法作品可以欣赏吗?

中国一千多年的书法史留下了太多的书法作品,历史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说多如牛毛,穷尽一生也欣赏不完,能看的作品实在太多了。

1、作品很多,而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历史上大师级的书法作品去欣赏学习,比如商代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如《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等。

《散氏盘》

2、到秦朝的小篆体,如李斯《嶧山碑》、《泰山刻石》、《石鼓文》。

3、汉代的隶书朴拙如《张迁碑》、秀美如《曹全碑》、典雅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还有摩崖刻石如汉代“三颂”等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另外北朝的书法碑刻也非常值得观赏学习,比如《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泰山金刚经》、《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张黑女墓志》等等。

《石鼓文》

5、隋唐时代主要是楷书,隋代的有《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唐代的人楷书就多了,有“初唐四家”加上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草书名家怀素《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

6、宋代的宋四家、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清代的王铎,以及碑学等等。

王镛《书法简史》

要向系统的欣赏和学习书法,最好买一本书法史,按照上面的顺序边读边欣赏,既能够了解时代的背景,又能够欣赏书法作品,专业一点的可以看“七卷本”书法史,简史可以看王镛的《书法简史》。

甲金文当真是书法之源流吗?

文字我们早期的良渚红山等都有符号。他们算不算文字符号。还是族徽这个不好说。甲骨文是第一种文字。为什么这样讲。成熟。可以代表很多事物。在商朝长期的进化文字中。有了个钟甲骨的写法。也为了追求漂亮。结构变化。行距等都在变。几百年中肯定有人专门研究文字代表什么。至于说书法也对。说不是书法也对。按东汉成型的书法理论他们都符合所以算书法。可是如果有应该有大的书法家。东汉离他们很近。应该能留下。可没有传说的书法家出线。很少有人见过钟大师。但魏晋留传的传说。如果商朝有。东汉也应该有传说。但没有。显然商朝没有书法家。却有说法家水准的大师。但当时不重视书法。不知道叫什么?

一件书法作品如何欣赏?

问题:一件书法作品如何欣赏?

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法眼:

第一个方面:笔法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体,其笔法都不尽相同。相信书法作品的创作者都临写过古人的法帖,而欣赏者就要先从书法作品的用笔开始,细看书写者的用笔是否符合法度,有没有瑕疵,在书写时,是不是把笔法用到恰到妙处,是不是在自由书写的状态之下,有没有故意做作痕迹。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字法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结字特点均不相同,各有各的法度。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雅与俗,道内高人一眼就能辨出,就是不会写字的人,也能看得出来。主要看字的结构的处理是否科学,点画布局是否符合结字的特点和字法的要求。求变,书者都是良苦用心的。但是,不管怎么变,都要遵循传统和法度。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悖离传统和法度,那么,它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章法



笔墨当随时代。字怕上墙。一幅高雅精致的书法,除了看笔法,观字法之外,章法布局也是很重要的。书法创作,实际就是在经营一张纸,这句话是刘洪彪说的。聪明的书者在章法布局上,都是绞尽脑汁的。对章法的要求,就是看书者在书法创作中,是否把正文和落款及印章做到精心安排和科学布局。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方面:墨法

墨,分浓、淡、干、湿、焦。一幅高雅的书法作品,书者总是把墨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百看不厌。俗话说,会看者看门道,不会看者看热闹。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墨变,实际非常简单,就是看书者在书写时,是不是将笔补满一次墨写多个字或写多行字,而不是写一个字,补一次墨。也就是,如果书写者是在自由状态下泼墨,那写出的字墨法是自然变化的。这是第四方面。



另外,还有一点也要说明,就是作品的内容。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内容都是激励人们进步的,或者是陶冶情操的。书法作品的内容应以先贤圣人名言名句和经典的古诗词为主,也可以是自作文,自作诗。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俗”,“粗”,“无味”,那么,这些书法作品的用笔,结字再符合法度,章法布局再科学,墨变表现再洒脱,它也不能算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而且毫无收藏价值。

如何欣赏书法及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跟自己的偏好有很大关系,也受自己书法水平的制约,就象听音乐,你喜欢通俗歌曲,他爱听民谣,我爱听京剧,书法也是,我偏爱楷书,楷法无欺。

书法欣赏的本质是什么?

书法欣赏的本质是什么?

愚以为,首先应确认书法是艺术,准确讲是书艺,是高尚的传统国粹文化艺术精髓。

有人故弄玄虚,使书法审美步入狭隘的误区,将书法视为纯抽象艺术,是书法业内“高大上”人士的阳春白雪,无需下里巴人让平民草根看懂,过分强调“书法不入俗人眼",是专业圈内的“小众文化艺术”。恕我直言,该种人纯属自命清高、自我贴金、孤芳自赏、傲(蔑)视大众!将自己标榜至不知天高地厚的极端境地,其实它真狗PⅠ不是!当你好奇地打开这种人的主页,步入他的空间仔细浏览一翻,你便会发现他只会口若悬河、不可一世、高谈阔论大谈书法理论与鉴赏,自己一幅书法力作都没有,甚至连自己能敢推到台面上的毛笔字都看不见。然而,这种人却硬充鉴赏专业者或专家,纯属夸夸其谈的书法理论“搬运工"而已。而且总在自我涂脂抹粉、美其名曰“善鉴者不书,善书者不鉴”!试问,这是何其苍白无力的理论与实践的人为硬性脱节掉轨的辩词,多么可笑的自圆其说!书法理论如若精通,再紧密结合自己的书法临帖创作实践,该是一种怎样的有效的体验、感悟和境界?此时已不言自明了吧!

话归主题,欣赏书法的本质必须是形神兼备、形神俱佳!绝非少数所谓“名师大家”昧着良心信口雌黄而常讲的:“字写得颜值高不是书法”的奇谈怪论和误导。艺术的核心与本质是追求高尚的境界之美,这种美必须依附于美的传统汉字书写形体姿态,没有美的字形不可能融入美的艺术神韵。千古流芳的二王、颜柳欧赵、张旭、怀素、文征明、毛体真迹和启体,均是以个性风骨的唯美和书艺强大生命力倍受敬畏与推崇的,乃至千古绝唱、万古流芳!

总之,欣赏书法艺术的本质就是形态美、线条美、字舞美、节奏美、力度美、个性美、风骨美、艺术美、鲜活美、气质美、气韵美、逸韵美、灵韵美、神韵美、灵魂美、高雅美、高尚美、丰彩美、气场美、内涵美、深度美、高度美、意境美、境界美!等等!绝不能以丑书标新立异亵渎书艺真谛,急功近利、硬吹硬捧硬炒成美!

配发一幅在下早前临毛体作品,恳求赐教斧正!


如何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与方块汉字象形为主要特征和文房四宝(主要是毛笔)的使用有关。 欣赏书法作品,主要看四个方面: 用笔好。五指执笔得法,紧而不死、稳中求活,笔着纸后中峰铺毫,腕肘悬起配合运动,保持笔锋(笔心)常在点划中间运行,运笔要有轻重徐疾、提按顿挫,有如音乐上的节奏与旋律。这样用笔写出来的点划在平面的纸上能呈现出立体感,而且生动活泼、刚柔相济,具有线条美。 点划精。点划的轻重粗细、用墨的枯湿浓淡要有变化、处理得当,落笔收笔圆满周到,讲究“藏头护尾”,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这样,点划写活,有势态,有骨力,就能具有动态美,充满生命力。 结构美。字的结构安排要横直有绪,变化得当,重心平稳,点划呼应,比例适当,疏密匀称等,使其虚实相生、收放相应,也就是将刻板的字形写成活的形势。 章法美。一幅作品更要讲究整篇首尾之间必须一气呵成,疏密得当,大小适宜,而且要错落变化,互为照应,整幅字一气贯通,多样而统一。

你有没有拿的出手的书法作品?

前几天写的,自己觉得还不错,发上来晒晒,各位亲多给鼓励啊。

都说艺术是共通的!那么,你能从从摄影构图的角度,谈谈怎么欣赏书法作品吗?

艺术是有灵魂的,所追求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在追求一个字一一“美”。

摄影讲究构图,构图不能离开主体、陪体、环境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各施其责:

主体一摄影构图的中心,是主题、目的的再现,是摄影之中心。

陪体一摄影构图的参考系,为主体中心服务。

环境一对整个构图起作渲染的作用。

这三者有机集合,是作品取得成败的关键因素。

书法作品讲章法。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构优美,而是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是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这就是书法的章法。

除章法外,用笔、结构、布白,就是书法作品的三大要素。

由此看来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都有共同之处一一那就是讲章法、讲结构(构图)、只有这样才能让主体(主题)之美达以跃然人们的眼前。

我认为艺术是共通的一一因为艺术在表现着一个字一一“美”。“

怎样以专业的角度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首先是写字的艺术化。字写漂亮了才能称其为书法。其次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绘画和摄影,是色彩和明暗的艺术,而书法是用线条巧妙组合的艺术。所以说线条无弹性,搭配无秩序的字仍谈不上书法。再次书法是讲究布局的,必须通篇一盘棋。从局部看,字与字间讲究倚正相生,大小变化;从整体看,讲究行与行勻整中有错落,墨色枯与润均衡。总之,好的书法要笔法到位,结体灵活,给人以或灵动或稳键或内潋之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