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成都古建筑

成都有哪些古建筑?谢谢邀请!你心中的古建筑、街道是啥样?商妹儿每天上班经过的爵版街成都街头,鳞次栉比的楼宇里,躲着几处老式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它们或改成了博物馆、办公楼或变为

成都有哪些古建筑?

谢谢邀请!

你心中的古建筑、街道是啥样?

商妹儿每天上班经过的爵版街

成都街头,鳞次栉比的楼宇里,躲着几处老式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它们或改成了博物馆、办公楼或变为了茶舍或酒店。在改造的过程中,那些饱含历史,深藏故事的老建筑得以传承。

然而,面对很多正在消失的古建筑,我们要做的除了呼吁大家保护外,更多是让大家看见它的美。

毕竟,记忆的潮水涌流,城市像海绵一般把它吸干而膨胀起来。成都的过去,写在街角、在市场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盖碗茶里、在飞檐翘角上,每个环节依次呈现出古老的仪式、时间的痕迹、时代的气息。

描述今天的成都,应该包含它的整个过去。

【列入保护名录的40处历史建筑】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鹤鸣茶社

民国初年,大邑县龚氏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内建此茶社。

民国时期文化名流汇聚之地,成都中心城区保存至今的百年老茶馆。

地址:青羊区少城路12号人民公园内

2.邱家祠堂

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该建筑为“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梅州邱氏家族迁至成都所建。

是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区仅存的广东客家移民的宗族祠堂,为研究客家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地址:锦江区龙王庙正街41号

3.康季鸿公馆

民国时期成都知名企业家康季鸿的寓所。

这座公馆见证了成都近现代民族私营企业演变为国营企业的过程,独栋中西结合式的近现代建筑,一度被用作日本驻成都领事馆。

地址:锦江区通盈街699号

4.冯家大院

冯家大院修建于上世纪初叶,是民国时期29军军长田颂尧岳母的住所。

是典型的川西民居院子,且保存较完整,在成都市中心少见。

地址:青羊区九思巷3号

成都有哪些值得入玩的古建筑?

第一个是武侯祠,名声很大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但是并不怎么有趣,你要是个建筑师去哪里的话肯定会受益匪浅。

第二个是杜甫草堂,它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比较适合去游玩,老少皆宜,还能感受一下古代文人墨客的韵味。

第三个宝光寺,坐落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新都县城。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路前行十六公里,约半小时的路程,便可见一座红墙环绕,佛塔凌空,竹树掩映的高大古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新都宝光寺。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它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是清朝以来中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四川著名禅寺。是佛教信徒非常向往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有趣的地方。

开封,都有哪些古建筑?

开封在历史上也是七朝之都,虽然没有山川之奇,但是古建筑之美也是值得大家一看的,在这给大家安利几个巧夺天工的古建筑艺术。

1、开封古城墙


全长十四点四公里。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至清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再次修复,即现存的开封城墙,仍保持着元、明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规模。为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城市总体风貌,当地政府自一九九四年始对古城墙进行整修。按照文物保护部门的规划,陆续恢复几座城门。

2、铁塔公园


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塔砖饰以飞天、麒麟等数十种图案,砖与砖之间如同赴凿,有沟有槽,垒砌严密合缝。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 接引殿"在铁塔的正前面,仿汉白玉砌成,系三门牌楼式仿宋建筑,宽70米,高12米,大门左右墙壁上,对称镶嵌着8块庄严、肃穆、圣洁青石神佛坐像,1986年为供奉北宋文物"接引佛"而建。该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前,石师雄踞,鼎香缭绕;殿周,24根大柱抱殿而矗;大殿台基,青石栏杆拦护,妙趣横生的96只小狮子环绕排开。"接引殿"的旁边是"灵感院"。灵感院是为供奉白玉佛像而建。正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白玉佛像"是1933年由旅居缅甸的华侨捐赠。佛像高约1米,由整块白玉精雕而成,秀丽端庄,晶莹洁亮,堪称佳品。

3、繁塔


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古城开封东南古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九七四)。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现由开封市延庆观繁塔文管所管理。

4、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红墙碧瓦,殿宇巍峨,霜锺远振,有“汴京八景”之“相国霜锺”、“资圣熏风”, 有“相国十绝”名誉天下(如画圣吴道子的成名作——被誉为“吴带生风”的文殊菩萨像)。

大相国寺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十大历史名寺之一。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据载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全国佛教中心。目前,保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钟鼓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大相国寺历史上高僧辈出,现任方丈为心广大和尚。

5、龙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西北边,占地83.13公顷,是开封面积最大的景区,由建筑、湖水和园林组成。所谓“亭”,实际上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亭子,而是一个颇为宏伟的殿堂,建筑在13米高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此外,还有按照清万寿宫的布局建设的古建筑群,也很有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在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将园内的湖水一分为二,东为潘湖,西为杨湖,使得龙亭三面环水,风景宜人。园内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园林风景,每年举办一次的菊花盛会都将主会场设在此处。

6、延庆观

延庆观位于包公湖东北部,是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宫观。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阳观,系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吉吉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现仅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13米,坐北朝南,采用仿木结构,均用砖砌成。外观下阁上亭,上圆下方,造型奇特,是一座集蒙古包与阁楼巧妙结合,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阁内供有真武铜像一尊,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近年来,新修建有东西道房、三清殿等,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无梁庙

无梁庙位于龙亭公园东侧无梁庙街北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认定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并于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无梁庙据传建于清乾隆年间,讹传“无梁”取谐音“无粮”,即免粮之意。无梁庙坐北向南,现存为清代建筑,由小殿和卷棚拜殿组成。小殿及其南侧的卷棚拜殿,以勾连搭方式连接。歇山式小殿系纯砖结构,叠涩收顶,不施梁柱,内含八卦之意。庙内现存1840年桂月重修无梁庙碑记和1859年重修无梁庙碑记各一通。

梁思成是怎么阻止古建筑的破坏的?

梁思成先生作为一代建筑学宗师级的人物,实在不得不令人翘起大拇指,但很多朋友对梁先生的家事不太了解,文首咱先重温一下梁先生的故事,梁思成,其父为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中学是在北平清华学校学习,尔后飞抵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和硕士,接着于哈佛大学进行深造专供建筑史及中国古建学。

正是由于梁思成具备了顶尖的专业知识,使得他如虎添翼,他开始系统的调查整理研究我们五千年中国的古代建筑历史,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一领域,在动荡的年代里,不辞辛苦的致力于保护现存在乡间田野的中国古代建筑和岌岌可危的文化遗产,以下咱们用具体的实例说明梁先生都为此做了什么。

1.开始的知行合一的古建筑研究,区别于某些纸上谈兵的“学者”,梁先生为了让古建筑自己说话,亲自走上了亲手考察,亲手绘制,亲手测量,的苦行生活,为了考察中国还尚存的古建,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用双脚遍访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乡,非常精细的绘制了这些古建的具体结构,具体年代,下面我发几张梁先生当年用手绘的方法记录古建的图纸,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2,利用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为当时的北京城绘制了文物地图,为某战斗组织把北京重要的古迹和文物一一标出,以便这个战斗组织在打炮的时候避开,当时梁思成为了北京可谓呕心沥血,他组织人力详细的标注了北京的,而且还编制了一本100多页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为中国的古建筑立下了不可估量的汗马功劳。

3,为国际文物古建也出过力,当年美军准备轰炸日本的时候,也请梁思成标注了古建文物的坐标,以利于轰炸机避免对这些文物的打击。并且在联合国大厦设计会上也受邀参加了设计意见,成为中国建筑师的骄傲。

4,最最重要的功勋就是教书育人。功劳在大不能完好的传承下去也是枉然,所以梁先生当年在美国学成之后,毅然归国,为民族为国家做贡献,28年就和妻子林徽因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在这段时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尔后因为日本入侵致使学校解散,但当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梁先生立刻又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刻不容缓的创建了清华的建筑系,继续为国家培养了建筑专业的顶尖人才。

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唏嘘,梁思成毕竟是学者,没有权力,他力所能及的建议,保护了大量的文物,最终他力主保护北京城门,城楼的“梁陈方案”没有被当政者采纳,北京的城门城楼还是被悉数拆毁,而在众所周知的运动中,梁思成竟被被当作“复古”典型批判并抄家,所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被没收!

如何保护古建筑?

首先聘请有关的专业部门或机构给予相当权威的界定,也就是说,它是不是古建筑,如果需要保护,那么保护的价值及原因何在,不能没有标准的以某些人的感觉而定。

确定有保护的价值,那么由权力部门,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具有法律效力的保护。如使用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义务及责任。维修的费用及方法等等的具体规定。

另外,相应的机构要建立普查登记制度,对有保护潜质的建筑,要做到心中有数。

成龙捐的古建筑都在哪里?

捐了四栋安徽徽派古建筑,现在运抵到了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成龙捐出的这四栋古建筑,有两栋是明末的,一栋清初的,一栋清末的,最大的那一栋占地400多平米,其中两栋古民居、一座涼亭、一座古戏台,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你们喜欢古建筑吗?

谢谢邀请!

喜欢中国古建筑的人特别多,我亦喜爱!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具有鲜明的东方特征和文化属性,在建筑发展史上居于重要位置。

古建筑具有两重功能,一是物质功能即是居住、生活、生产、娱乐等场所,二是文化属性即具有欣赏、研究之功能。

中国古建筑特点是绝大部分采用木材为主体材料,优点是取材方便、运输便利、加工容易、抗震性能优越。缺点是怕火怕潮湿怕虫蚁具不保存时间短。

中国古建筑的美具个人以为有以下特点:

一、中国古建筑色彩非常丰富,视觉美感颇佳,而且蕴涵人文情怀。

二、中国古建筑造型非常丰富,南北各具特色,各民族建筑造型不一,各具风味。

三、中国古建筑体现了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承,这种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更具吸引力。







古建筑文化中,什么叫“璇子彩画”?

古建筑知识扫盲:“旋子彩画”


咱们都知道,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都是明清皇家专用,最尊贵的彩画形式叫和玺彩画,可说是描金龙凤,奢侈堂皇。实际上,在清代宫廷中还有一种彩画,等级比和玺彩画稍低一点,应用也特别多,它就是旋子彩画。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关键还在这个“旋”字上,它和和玺彩画的枋心(就是正中央的主要图案)部分区别不明显,最大差异的地方是“找头”部分,它的找头部分里面用的是像花瓣一样旋转的图案,俗称“一整二破”,这是识别的关键。

旋子彩画应用广泛,如宫殿、牌坊、寺庙、牌楼、城阁等地几乎随处可见。

按找头上用金的不同,分为八种,如金琢墨石碾玉、金线小点金、雅五墨、雄黄玉等,它在元代正式出现,清代普及全国,足有700年以上的历史。

有古建筑营造和山西看庙问题欢迎问我

亦文亦物,一分钟讲古建,希望文化遗产对所有普通人平等开放

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因为古建筑是历史考证的资料,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真实资料。历史资料一旦毁灭,时代久了历史知识将会变成一种传说。

成都是六大古都之一,为什么现在在成都没有看见古代的都城之类古建筑物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更正一下这个提问的错误,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它的前面还有一串,排不上前6。

去过古都都知道,在这些城市里或多或少都能看见一些古城墙,城门那些东西,比如说北京的故宫,南京的古城,但是成都这个城市很奇怪,除了个别地方外,连一点古都的东西都看不到,宛然一个新兴城市一般,这是什么原因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我去查找了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些答案!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为了更好的管理巴蜀这一带,册封了自己儿子朱椿为蜀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吃好住好,朱元璋派人在成都修建了藩王中最富丽堂皇的蜀王府,也就是我们成都人称的皇城。

这就是蜀王府的模型图,这个模型图现在可以到成都博物馆观看,按照专家的话来说,是可以与北京故宫媲美的!

此图为蜀王府早期留存图

如此雄伟的蜀王府为什么就这样没了呢?这要从两件事说起。

第一件事就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入了成都,不过来的快,去的也快,张献忠在撤出成都时放火烧了蜀王府,蜀王府的部分就被这大火毁掉了。

此图为蜀王府早期留存图

第二件事就要说到清末的时候,当时发生了两次军阀混战,使蜀王府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渐渐的就被舍弃了,再加上70年代某某运动,大家都懂得,当时蜀王府基本已经破坏完了,就剩下了如今的几个地名了!

此图为蜀王府早期留存图

因此成都不是没有古城,只不过是在历史长河里消磨殆尽,退出了舞台!

大家好,我是司马,请关注我:司马不相如。司马为您推送成都最新的资讯和本地问题解答,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谢谢你,么么哒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