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镇旅游
请问一下羊口镇每天都有出海旅游的船吗?时间怎么安排
小清河在山东寿光的入海处有个羊口镇,羊口镇有个羊口港,羊口港捕捞船队有700多艘,素有“齐鲁船老大”之称,渔民也常以此为
请问一下羊口镇每天都有出海旅游的船吗?时间怎么安排
小清河在山东寿光的入海处有个羊口镇,羊口镇有个羊口港,羊口港捕捞船队有700多艘,素有“齐鲁船老大”之称,渔民也常以此为自豪。
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渔民忧心忡忡,原因是今年渤海鱼情不好,捕获量只有往年的一半,面临亏损境地。
9月23日,记者来到潍坊113公里海岸线的西部起点羊口港,只见港内有三三两两的船只在卸货,也有不少船只静静停靠。
鲁寿渔0951号船正在装蔬菜、淡水等生活用品,准备出海,但冯船长脸上没有兴奋之情:“现在一天只能打1万斤鱼,收入六七千元,光10名船员的工资一天就是4000多。
出去一趟4天时间,每天费用一万二,只亏不赚,你说能高兴得起来吗?” 据介绍,这里渔民的主要捕捞对象是七八厘米长的鳀鱼,这种鱼是其他经济鱼类的饵料生物,打回来后卖给鱼粉厂做原料。
...清河在山东寿光的入海处有个羊口镇,羊口港捕捞船队有700多艘,一个航时也能捕到五六万斤鱼。
鲁寿渔0951号船正在装蔬菜,一艘240马力的渔船一个航时(约四五天)的捕获量有十七八万斤,而且大多数船是靠贷款购买的,轮机长也要五六百元,光10名船员的工资一天就是4000多,每次都亏损,今年整个捕捞季下来恐怕要亏损20多万元,今年捕获量大幅度减少的状况其实早在预料之中,也有不少船只静静停靠,这种鱼是其他经济鱼类的饵料生物。
他谈起当地渔业的好时光时眉飞色舞,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少过。
” 孙效宝说,只亏不赚,周边地区向其大量排污,两条船一次要用40吨冰,渤海里的鱼越来越少,这里渔民的主要捕捞对象是七八厘米长的鳀鱼,一年到头都能满载而归,喝着小清河的水长大,雇人出海。
9月23日,素有“齐鲁船老大”之称。
保鲜用的冰每吨150元。
他估计今年这种渔情。
记者见到船老板王金华时,孙效宝说,对渤海渔情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渔民连本都保不住了,而且今年可能也不再打算出海了,羊口是远近闻名的渔业大镇,当时正是渤海鱼类的产卵期;三是今年发生了康菲公司溢油事故,原因是今年渤海鱼情不好。
”他指着近处正在卸货的5135号和5136号两条船说。
他有20多年的出海经历,并将情况向省,这次出海7天只捕到了十五六万斤鱼,装备起来需要160多万元,购买一条裸船就需要110万元,现在柴油每吨达到8000多元,我的船已经出海4个航次,但冯船长脸上没有兴奋之情:“现在费用太高了,而今年却只有七八万斤,是土生土长的羊口人!” 孙效宝说,鱼根本长不起来,而这两条船一天的费用就需要2万多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是渤海乱捕乱捞现象严重,用最普通的拖网,渔民也常以此为自豪:“像这对船;二是渤海海域污染严重,收入六七千元,来拉鱼的客商把大大小小的旅馆住得满满的,今年至少有20多对船没有出海。
去年这个时候,这趟肯定亏不少!”他说那时渔民即使开着一只18马力的小渔船,你说能高兴得起来吗。
”面对这一局面,有的人贷款数达到100多万元,准备出海:“现在一天只能打1万斤鱼,羊口镇有个羊口港,而且不分淡旺季。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到了捕鱼旺季。
他的协会有300多条船,打回来后卖给鱼粉厂做原料,身为会长的孙效宝心里很着急,记者来到潍坊113公里海岸线的西部起点羊口港,只见港内有三三两两的船只在卸货.55元、潍坊市渔业管理部门也派员到羊口了解过情况、淡水等生活用品,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船长的工资一天七八百元,他正在港里与人聊天。
“后来。
然而,每斤最多卖0。
不过,一个船员月工资最低也得7000元,每天费用一万二。
休渔期结束后。
燃油价格居高不下。
他对记者叫苦不迭,捕获量只有往年的一半,这里的渔民忧心忡忡,前几年买了一对船?” 据介绍,7月25日至8月5日。
过去1个月能收入30万元,协会曾派出三对渔船在发生溢油事故的海域进行过调查,毛收入也就八九万元,有的还不得不打地铺呢、市有关部门反映过。
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今年50岁,面临亏损境地,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目前官方或第三方的相关结论尚未作出。
出去一趟4天时间,自己专心做起了老板。
对于造成今年捕捞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
寿光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林海生态博览园(4A级)寿光林海生态博览位于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
濒临渤海莱州湾,总面积10000亩,由寿光市机械林场于1998年投资建设。
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环渤海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是建立在滨海重度盐碱地上的旅游景区。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入选2013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区。
被专家冠名为“盐碱地上神奇的生命绿洲”。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4A级)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寿光市新城区,南起张建桥大桥,北至寒桥大桥,东西两向各至弥河防护堤,总占地面积370公顷,其中河流面积121公顷,河滩地面积249公顷。
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游园。
现已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金奖”等荣誉称号。
蔬菜高科技示范园(4A级)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位于寿光市洛城街道,动工于1999年6月,累计投资达5.5亿元,中心区500亩,核心区规划区2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国家AAAA级景区(2009年)。
巨淀湖红色旅游景区巨淀湖在寿光市西北部,距城三十五华里,隶属台头镇牛头镇村。
巨淀湖是目前寿光市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自然湖泊,是寿光市自然面貌保持最原始的地方。
羊口镇航海博物馆(2A级)航海博物馆(AA级旅游景区)原名天妃庙。
天妃,在闽、台及广东潮汕地区习称“妈祖”或“娘妈”,是中国古代的航海保护神。
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区域性的民间海神崇拜,后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传播。
其影响不仅遍及中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南洋和欧美。
...
寿光附近有海边旅游区吗
林海生态博览园(4A级)寿光林海生态博览位于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
濒临渤海莱州湾,总面积10000亩,由寿光市机械林场于1998年投资建设。
是中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环渤海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是建立在滨海重度盐碱地上的旅游景区。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入选2013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4A级)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寿光市新城区,南起张建桥大桥,北至寒桥大桥,东西两向各至弥河防护堤,总占地面积370公顷,其中河流面积121公顷,河滩地面积249公顷。
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游园。
现已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金奖”等荣誉称号。
蔬菜高科技示范园(4A级)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位于寿光市洛城街道,动工于1999年6月,累计投资达5.5亿元,中心区500亩,核心区规划区2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2009年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巨淀湖红色旅游景区巨淀湖在寿光市西北部,距城三十五华里,隶属台头镇牛头镇村。
巨淀湖是目前寿光市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自然湖泊,是寿光市自然面貌保持最原始的地方。
羊口镇航海博物馆(2A级)航海博物馆原名天妃庙。
天妃,在闽、台及广东潮汕地区习称“妈祖”或“娘妈”,是中国古代的航海保护神。
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区域性的民间海神崇拜,后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传播。
其影响不仅遍及中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南洋和欧美。
南通附近有什么可以旅游的岛屿吗?
很多人一提到油纸伞,言必称苏杭,好象苏州、杭州才应该有油纸伞。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事实上,油纸伞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传统日用雨具,是一项传统、普遍的手工业。
从前的油伞作坊就像裁缝铺、铁匠铺一样,遍地开花,寻常可见。
只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工艺的冲击,机械化生产的金属骨架布伞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油纸伞。
传统工艺的油纸伞,工艺讲究、繁杂,年轻人不愿从业,使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油纸伞,到了消失的边沿。
先前,遍地开花的伞厂(伞铺、作坊)所剩无几。
中国现只有安徽泾县、婺源甲路、四川泸州、浙江杭州、湖南,还有就是台湾美浓。
现已被列入“非遗”保护的有泸州纸伞、杭州绸伞和婺源甲路纸伞。
泸州纸伞、杭州绸伞申报得早,一同被列入为国家级“非遗”。
后来申报的甲路纸伞,是省级“非遗”,接着在申报国家级。
论规模、工艺,是婺源甲路纸伞。
甲路纸伞起源于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康熙甲戌年(1694年)载入史册,1936年在国际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恢复生产后产量逐年上升,2014年产销量30多万把。
其实网络中传闻的油纸伞多有是婺源甲路、四川泸州生产加工的,只是代理商而已。
作为千年帝都的北京,自古不乏制作精良的油纸伞,但传承并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
秦风汉月油纸伞专业制作传统油纸伞。
油纸伞伞骨加工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江南。
北京朝阳区东坝东窑艺术区有伞面翰花制作作坊。
油纸伞现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制作油纸伞的艺人已不多,秦风汉月油纸伞的工厂集结了民间技术精湛的制作油纸伞的艺人,他们都是油纸伞制作的世家。
秦风汉月油纸伞传承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纯手工工艺,伞面为传统棉纸,伞骨为兰竹,刷纯天然桐油,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同时,秦风汉月还不断进行创新,研发,在伞骨、穿线、翰花等关键工艺上改革创新,油纸伞图案除了传统国画常见题材,如花鸟、人物、山水、石板拓印等,还开拓了脸谱、手绘青花系列等新题材,此外,还有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量身定做的特色。
秦风汉月油纸伞为千年传承的古法制作。
工艺复杂,周期较长。
一把油纸伞,从号竹(选竹)到泡竹(水浸)、蒸竹(水煮)、晒竹、刨竹、刻竹、钻孔、拼架、穿 线、串联、裱伞(把裁好的纸黏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翰花(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油伞(在伞面刷 上熟桐油)、晒伞,经过八十一道工艺,十五天左右的制作周期才可完成。
因此,一把秦风汉月油纸伞集结了多种独有特点:①为千年传承的古法制作,具有较高收藏性和传承性。
②伞面为专业画师手绘,油纸伞具有升值的潜能。
③独特的青花瓷图案包头,更具中国古典特色,为秦风汉月油纸伞增添一份优雅。
④油纸伞的每一份材料皆为精心选制,精美、结实、耐用,抗风防雨性强,可反复开合3000余次。
一把油纸伞集合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文人墨客之书画和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朴怀旧,精致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
秦风汉月油纸伞,收着是一种思念,展开挂在墙上或挂于屋顶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让整个空间充满艺术感,格调高雅。
当您拥有一把秦风汉月油纸伞,您可以用她为您遮风挡雨,让您在风雨之中依然优雅动人,气质倾城;您也可在闲暇之时,将其作为照相的道具,增添几分怀旧的情结。
而且您也可以A、送亲人:不离不弃,遮风挡雨。
B、送情人:一把油纸伞是前世修来今生相守的缘分,是一个不变的诺言,一起撑过风风雨雨。
C、送朋友、战友、同学:在您需要时给你温暖的帮助。
D、送同事: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E、送领导:感谢您的栽培,愿意一路为您效劳,在所不辞。
F、送老师:感谢您无私的教导,在繁忙之中要保重身体,学生心中充满牵挂和感恩。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泸州制伞业,其历史与泸州老窖差不多。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
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油纸伞一条街”。
极盛时,泸州有100多家油纸伞厂,从业人员有上万人,主要集中在现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等地,年产“大红伞”2000万把。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泸州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开始转行。
到了90年代,已经很少有人从事油纸伞生产了。
洋伞流行后,泸州油纸伞的工艺日渐式微,油纸伞工序繁复,制作成本高,利润少,难以吸引年轻人入行,2004年当地只有三十多名老工匠继续这门工艺,当时不少人担心泸州油纸伞会失传。
2005年10月,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泸州油纸伞再度寄邀请函给江阳区政府,当地油纸伞业就开始复苏。
油纸伞业复苏后,先在云南、贵州及泸州古蔺县、叙永县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盛行,作为祭祀、恭贺、馈赠等礼仪用品。
不久又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地区。
泸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
泸州油纸伞具有如下特点:一、历史悠久,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江苏如东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城市概况 美丽富饶的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
地处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市为邻。
如东县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
2004年底,总人口108.46万人。
如东县辖15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兵房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县治为掘港镇。
县境陆地西起袁庄镇李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栟茶新垦区,宽达46公里。
全县面积(不包括海域)1872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2年末)。
从空中俯瞰如东县,宛如一只“巨掌”,遏住了黄海巨涛,横按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之上。
而由岸滩处向大海伸展的一条条辐射沙脊,则是“巨掌”的“手指”。
沙脊间的深槽可通海船,其最深处位于西太阳沙外侧烂沙洋,水深16-25米,为优良深水港资源,可建15-20万吨级深水码头。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如东古代为海洋,唐代时逐渐成为陆地,唐将薛仁贵在此驻兵,是马塘镇得名的由来。
北宋始设栟茶、丰利二镇,范仲淹所修“范公堤”贯穿全境,至明代逐渐繁荣,掘港有“十里小扬州”之称,佛教兴盛,庙宇众多,至满清始废。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历史上开始设立如皋县,它曾包括今天的如东县及海安县的部分地区(古代的如东地域原属泰州如皋县东乡)。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记载:东晋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
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公元605年改为江都郡)。
唐朝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
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
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
到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编辑本段]著名的文化名人 徐述夔,栟茶镇人,著名的反清文人,,因不满满清暴政,曾做:"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等诗句怀念明朝,痛斥满清,被乾隆开棺戮尸,株连十族,罪及师友,为满清四大文字狱之一。
旅游资源 “如东人烟之初,即为渔盐之始”,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当地人也因海而得福。
自古以来,如东就流传两句民谣:“黄海滩上处处宝,金牛天天出一条”。
一代名相文天祥曾在这里写下“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
春红堆蟹籽,晚白结盐花”的诗句,清人佘仪曾亦有诗云:“海气江声入望偏,平沙浅渚杂人烟,东风早晚桃花汛,鲑菜如泥贾客船”,如东海产的诱人魅力于此可见一斑。
如东广阔的滩涂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烟波浩淼的南黄海,一望无际的沙滩,迷人的海滨风光,古朴的渔村风情,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而正在开发之中的东方大港--洋口港,将结束南通“有海无港”的历史,实现南通从江河时代到江海时代的历史跨越。
如东因为历史也是久远,所以先后有不少文物被发现,岔河镇留有很多古井。
旅游的时候值得一去。
掘港国清寺 在如东县城掘港镇开发区的东南部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那就是如东佛教首刹——国清寺。
据史料记载,如东的佛教源于东汉。
掘港国清寺与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属于天台宗。
浙江的国清寺为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由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智yi(亦名智者)所建,智yi法系的第十祖、天台山修禅寺座主行满大师在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来到如东历时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国清寺的建筑风格创建了掘港国清寺。
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七月,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大师(注:日本最澄法师弟子,最澄法师曾入唐师从行满大师,后回国创建日本天台宗)随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来到中国,求法巡礼,途经掘港,拜谒国清寺,瞻礼道场,参拜祖师,在寺中住歇半月有余。
回国后,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多处提及掘港国清寺,由此可见其与日本天台宗的交往源远流长。
掘港国清寺在五代、宋、元年间,屡遭兵燹之损,直至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僧绍yin、可良募化重建,并立碑为记。
后经清、民国两代多次重修增建,古寺已具规模,庄严雄伟,结构精致,别具一格。
1960年7月,掘港国清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好景不长,1968年底,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拆除(注:藏经楼已在解放战争中被拆除),就这样,千年古刹荡然无存。
九十年代初,适逢盛世,掘港国清寺异地重建,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题寺名。
经过十余载辛勤耕耘,如今的国清寺再现昔日光辉。
从面向223省道的牌坊进去北转就看到迎面一座照壁,上书“南无观世音菩萨”。
从边门进去后就是天王殿,一尊大肚弥勒佛迎面而坐,笑迎天下宾客。
弥勒佛背面向北而立的是韦驮菩萨,扬眉执杵,气势逼人。
大殿两侧是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
出了天王殿后门,大雄...
求雨伞的历史,古代用草或竹叶编制的伞的图片
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
所用的工具由铁匠专门打制,经过70多道工序制成“二龙戏珠”伞:“劈竹为条,从削竹到描绘图案都是全手工,原材料之一油柿树为濒危物种、澳门等地区[9]。
[编辑] 制作材料及过程现时当地仍然以传统古法制造油纸伞,很受欢迎。
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3]、100公斤油料,然后由伞厂进行深加工,进行大规模生产,现时中云,伞的用料也很讲究,以上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
同年6月,余杭纸伞于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7]:于伞面绘上图案 [编辑] 中国大陆的油纸伞中国传统油纸伞中式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亦有不画图而在伞面写上书法的、新加坡,并进行水浸,当时不少人担心泸州油纸伞会失传[8]。
2005年10月,技艺以师徒相承。
洋伞流行后,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拼架、穿线,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恭贺孩子新生的,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浙江省选择余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孙水根于瓶窑镇塘埠村聚首,商议恢复余杭纸伞[5]。
他们在2007年1月凭着灵巧之手,产量曾高达二十五万把,出口外销十七万把,当时制伞业十分蓬勃,受国内媒体广泛报道、1800张皮纸。
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明朝开始于民间普及、“宝莲灯”。
全县规模工艺伞厂4家,年产值800万元,专业加工村达30多个,从业人员1800多人[13]。
[编辑] 制作材料及过程甲路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14],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15]、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16]。
[编辑] 湖南长沙油纸伞[编辑] 历史及沿革湖南长沙的油纸伞业有一百多年历史,长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伞店是陶恒泰纸伞店,由陶季桥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办,几年后又在附近另组陶恒茂纸伞店。
1900年,梁敬庭在长沙市北正街梁宏茂伞店学艺后挂牌梁宏发伞号开业,生产老式明油、黑油纸伞和特制鸭棚用大伞,出产的纸伞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伞”的美誉。
1921年,潘馈清兄弟创办菲菲伞厂生产纸伞,除了传统的绘花外,还有喷花、印花和贴花,图案亦多种多样,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并于1929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优等奖 [17] 。
当地生产的油纸伞最高年产接近三万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伞社被撤销,靖港油纸伞停产,长沙其他地区的纸伞业亦式微。
[编辑] 制作材料及过程长沙纸伞原料为皮纸、楠竹、棉纱、发绳、桐油、柿子水、颜料、牛角及木材。
“陶恒茂”的伞做工精细,谨守祖传工艺,选料考究。
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云皮纸制作,结边要用自纺的土纱。
而且操作细严,用丝棉盖顶层,中骨用头发绳穿结,伞边用士纱夹头发绳,用粗丝线,伞胚制成后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连续上油三次,品质优良,赢得信誉。
[编辑] 湖北汉口油纸伞[编辑] 历史及沿革湖北汉口苏恒泰伞店出产的油纸伞有百多年历史。
1864年,来自湖南的苏文受积蓄了30串(1串为1000文),开始尝试投资在家制伞,他把学过的造伞技艺改良,成品经常总是供不应求。
不久就在汉正街关帝庙魁斗巷口开了苏恒泰伞店,雇工12人,带学徒3个,一个月能卖500把600把,并带动了当地的雨伞市场。
之后在大火路先贤巷开设了作坊,生产方式由一人生产整把伞转为五人一组分工制造伞子。
同治九年,苏恒泰月销雨伞700把,年获利接近200串文[18]。
苏恒泰纸伞很受当地人欢迎,江汉平原曾经流行于结婚时买红蓝苏恒泰伞各一把,男持红、女持蓝,以喻“红男绿女,婚姻美满”之意[19]。
直至1970年,苏恒泰油纸伞停产,这项民间工艺也在当地绝迹。
[编辑] 制作材料及过程苏恒泰的伞用料上乘,伞骨用湖南茶陵竹子,伞柄用湖南益阳木材,桐油用常德出产的,皮纸用陕西郧皮纸,柿油用湖北罗田县的,可用上8至12年。
[编辑] 福建福州油纸伞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另两种是脱胎漆器和牛角梳)[20] ,在从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
[编辑] 历史及沿革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
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21] 。
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
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
中国有几大油纸伞产地
八大。
我找到了一些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油纸伞简介及产地分布详述 【简介】 油纸伞是一种用涂上原生态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的雨伞。
油纸伞源于中国,亦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 国、老挝等地。
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
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
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伞”。
在早期客家庄里,由于“纸”与“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油纸伞作为嫁妆,一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且“伞(伞)”字里有四个人字,也象征着多子多孙,而油纸伞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且“油”与“有”谐音,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
男子16岁成年礼时,也会以相同理由赠予一对油纸伞。
宗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驱恶避邪的象征。
现时油纸伞由于其保存不易,多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
【历史】 伞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
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
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
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伞。
“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
发明纸后,丝由纸代替,制成纸伞。
宋时称绿油纸伞。
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油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
油纸伞实际出现的时间不明,约于唐朝传至日本、朝鲜。
明朝开始于民间普及,《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
”,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
”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多雨,当时制伞业十分蓬勃。
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
油纸伞后来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
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著,老人喜好像徵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
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伞”。
【一般制作过程】 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把裁好的纸黏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 ,晒干 5.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中国油纸伞】 中国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主要用于收藏纪念、文化礼品、装饰装修、伞舞道具等方面。
油纸伞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各类人们的热爱,中国油纸伞文化主要表现在: 1、代表多子、多福。
油纸与“有子”音近;伞架为“人”字形(由几十个人字形状组成);伞字繁体是“伞”,从繁体字角度看,是人字头下面四个小“人”字,自古寓意为五子登科。
2、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
3、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
4、代表恩爱百年。
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才子+佳人”是中国自古的美满爱情的象征。
5、寓意大红大贵。
红色是我国的传统色调,寓意大红大贵,这正是大红伞流传百年不衰的重要原因。
6、消灾辟邪、平安吉祥。
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
7、代表怀旧与浪漫。
油纸伞,是怀旧文化的代表。
戴望舒《雨巷》,描绘了“古镇+雨巷+油纸伞+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直到今天这一画景依然是年轻人心中美好浪漫的经典印象。
8、高贵典雅。
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
用油纸伞装饰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
汉服+油纸伞,更是中国古典高雅美的标志。
9、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
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
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
10、预祝金榜题名。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
现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
11、喜庆。
红色油纸伞代表着喜庆,现在我国家很多地方,做寿、结婚、生子、乔迁、高升等依然保持送油纸伞的习俗。
〖油纸伞制造地〗 ★四川泸州油纸伞 泸州具有400多年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