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素描
这是谁的素描?这副圆珠笔素描怎样?国画的需要学素描吗?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
这是谁的素描?
这副圆珠笔素描怎样?
国画的需要学素描吗?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张大千摹石涛画作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习这家明天临习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习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习。
切忌浅尝辄止,无论临习哪家,都要钻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确确实实不再感兴趣以后,再换别家。
执笔法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画中怎样用笔是画好中国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中国绘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法也无定式,但初学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
拿毛笔时用大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书法执笔较严谨,绘画执笔较灵活,可直掌可横卧,执笔可略高一些,笔锋转动才能灵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动转方能得力。
溥心畬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笔墨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1、用笔 《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露锋运笔。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树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运用。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故画出拇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黄宾虹 黄山卧游册之一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谓“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笔线的形式概括起来无非是画线时求得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使之为所描绘的对象“传神写照”。山水画的线条的提倡:枯而能润,刚柔相济,有质有韵。
枯而能润 上乘用笔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太湿则无笔,太枯则无墨”,所以,必须学会运用枯、润这一对矛盾,使一对矛盾统一起来。哪么这种笔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李可染先生说得非常清楚:“笔内含水不要太多,这样运笔则苍;行笔涩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挤出来,这样运笔铡润。” 刚柔相济 是指笔线形式要达到既不柔弱又不刚直的完美境界。刚和柔,又是用笔上的一对矛盾。不会运用这对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刚”,就是失之“柔”。著名画家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先生把刚柔这对矛盾处理得非常的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陆俨少的画中,山石的勾勒,树、苔的点擢,苍劲雄健,势挟雷霆风雨;而云、水的笔线则轻盈容与、婀娜多姿。刚柔相济,产生极强的形式美的世术魅力。 有质有韵 是指肉容与形式的统一。质,是客观物象的形体实质。在绘画上,无论画得多好的线条,如果脱离了制要表现的对象,就成为没有价值的笔墨游戏了。韵,是线条运动的韵味、韵律、节奏。
文徵明 山水册
文徵明草书《湖光披素练诗卷》局部
“画是不声的音乐”就是指好的画之一笔一划就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了支美妙的动人乐曲。有质是对描绘的客观对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备;有韵是指通过客观对象以表达主观的精神,即能传神写意。中国画要求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毕生追求的世术境地。 用笔“三忌” 宋代韩纯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所谓“板”,是指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指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别外,还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
中画画家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书法通于画法”的理论。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书法,真、篆行、草都练一点,才能掌据各种用笔的技巧。要克服笔病,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三要在行笔这前做到“胸有成竹”。
2、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如何学好素描?
对不起大师兄,只会看,不会抽!
学素描有什么好处?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国画或油画作品栩栩如生的表象,形神俱美、意境感十足、非常有“张力”、有独特的“画风画骨”,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是“色彩”的巧妙运用出来的效果,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素描才是一切绘画的基本功”,
要创作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离不开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素描具有“多样性”、“灵动性”、“独特性”,就好比人手上的指纹一样千千万万中没有相似之处,看起来错综复杂没有规律可寻,这也是素描的灵活之处,素描就如同人的骨骼一样紧密相连,
学习素描的好处非常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绘画作品展现出清晰可见的“空间感”,不论是国画还是西方油画,只有空间透视效果,才能体现出作品的“气韵生动”,换句话说,一件作品连空间效果都没有,那就称不上是艺术,因为作品没有技术性可言,
为什么西方油画可以经久不衰呢?那是因为素描是西方油画的“血液”,只有保持“素描血液”的健康,作品才有灵魂、生命力,艺术大师安格尔曾说“要成为一名大画家,就只有不断的练习素描”,当素描成为一种记忆时,画笔就有神了,创作时就能随心所欲,独成风格了。
素描就好比长跑,只有形成足够的底气才能有强大的爆发力,所以说画家和画师的区别还是在于各自的素描基本功,创作无非就是依靠“想象力、观察力、行动力”,由于素描的“复杂特性”,学习素描就好比在复杂中寻找规律,这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创作者“化繁为简”的创作能力,轻车熟路才能有所造诣。
一幅好的素描是什么样的?
一,形准。
素描是绘画造型的基础,素描扎实决定了一幅画的成功。素描主要解决形体塑造,形体准确是素描的关键。
二,明暗调子。
素描在平面上塑造立体,用黑白灰调子表现。
三,质感,量感,空间感。
一幅完整素描要形准,要表现其物体的质地,重量,拿得下来,统一的调子中物体栩栩如生。
学素描有什么用?
生活中,当我们睁开眼睛见到的每一样物品都离不开美术。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如果没有美术,世界就会变得简陋而枯燥。任何东西和事物在最原始状态下经过人为的修饰和装潢它将变得光彩夺目,令人赏心悦目,所以美术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华为美。说通俗一点,美术可以让事物变得美丽,让人们生活的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对个人的发展来说,学好了美术可以让你在这个竞争激烈又极为残酷的社会有了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然而,素描是美术的基础。将要进入素描学习的人,都会想到这样一个话题:“学习素描的好处是什么?”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第一,素描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它所起的作用,要随着学习的进步逐渐表现出来。素描学习是阶梯式的,我们每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就能掌握一部分技能,就能使用这部分技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学习了素描的“线条”技巧,就可以用它出版教室里的黑板报,装饰我们的家庭。第二,素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每个人在学习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侧重,比如,有的同学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仔细观察,描绘出“第二个自然”;有的同学会关注自身的体验,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世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说出素描的作用:
一、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所有绘画手法都离不开它。练习好素描可以帮助你提高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磨练一个人的耐心。无论是哪方面的设计课程,都必须以素描、速写为基础的。素描主要是作为美术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手段,它以锻炼整体地观察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动态、空间关系(包括明暗、透视关系等)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1、通过对几何体的观察和绘画,能让孩子了解透视,培养孩子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互补。如,初中数学的立体几何,不画出图形,心中已有立体图形。
3、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
觉得不错就给我一点赞一个关注吧~
怎样才能快速学会素描?
素描的概念
素描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素描在造型艺术中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单色绘画形式,也就是说一切单色绘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素描。
从字义解释看,素是素雅、素净、朴素的意思。描是描写、描画、描绘的意思。
它包括铅笔画、木炭或炭笔画、水墨画、钢笔画、白描等等,它是借助于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神情、明暗及空间关系的绘画形式。简单的来说:素描是指以单色的线条或调子在某种平面(如:纸、布、板等)上,表现客观对象或意象的绘画和绘画方法。
学习素描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素描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造型规律,写生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中的物象,素描基础练习就是告诉你怎样准确地抓住对象的特征和形体结构关系,并加以正确表现的方法。
学习素描的意义: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绘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式样。
素描的表现形式
素描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表现性素描。
结构素描:着重物体的结构形态,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
明暗素描:注意物象的光影效果,以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性素描:是相对个性表现方面的探索。
素描物体的明暗规律
要学习素描中物体的明暗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明暗变化的规律。
那么我们就研究一下光与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再比如,我们想象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会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了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因此,我们说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用三大面、五大调来概括,那么由此就引申出下面的内容,就是素描的三大面无大调。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调: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射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部: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到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素描的构图
构图就是将要描绘的或一个、或两个或者是一组物体合适的安排在画面上,在视觉上给人以非常舒适的美感。
构图太满会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太小会给人以空灵之感。构图时要注意物体的聚与散,假如是四件物体可三件聚在一起,另一件可适当分开,不要均匀摆放,以防画面构图呆板。
素描中的构图以使人看起来感到舒服、美观为原则,达到这个目的,构图就是成功的。
透视规律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有一面和画面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的特点: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没有任何一面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的特点: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散点透视(一般用不到,不在讲解)。
执笔和画板的摆放
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
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
线的画法
素描中:线条除了表现轮廓外,一组规则排列线条还可以表现物体表面的明暗关系,恰当的运用还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等等;
画素描之前要充分做好各种线条的练习。练习直线(长横线、长竖线下同),平涂(一条线挨一条线,成块),弧线(半月牙形状,成组),回环线练习(一笔连续,成组),还要做线条的由浅入深、由深到浅的成组练习。
一般来讲画线的手法很多,首先要练习的就是水平、垂直的线条,线一定要直,下笔要轻盈,收笔要利落,一定不要打“勾”,长直的线条可以以肘部或者肩部为轴画线,短线以腕部为轴即可。
线组
1、排线时,要方向一致,一笔一笔地画,疏密适当,
2、要轻起轻收,使线头两头轻,中间重,不要连笔,
3、排线主要还是多练习,没有什么捷径可寻,抓住明暗交界线,就很容易把物体的层次和立体感表现出来,排线最忌讳打十字线,要让线条像井字交叉,切忌连线,要一笔一笔的耐心的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