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漳州微信

漳州到底有多大?1、福建的沿海城市的面积依次为:宁德13452平方公里>漳州12600平方公里>福州11960平方公里>泉州11015平方公里>莆田4119平方公里>厦门1699平方公里。宁德是山

漳州到底有多大?

1、福建的沿海城市的面积依次为:宁德13452平方公里>漳州12600平方公里>福州11960平方公里>泉州11015平方公里>莆田4119平方公里>厦门1699平方公里。宁德是山海相连的城市,在其他五个沿海城市中,漳州面积无疑最大。 现有人口近500万人,仅次于泉州、福州,居全省第三位。 2、漳州地处福建的最南端,与粤东山水连。东与厦门相邻,与台湾隔海相望。西与龙岩相连,北与泉州为邻。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漳州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全省第一,著名的花果之乡。是鹰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的交汇处。是厦漳泉闽南金三角重要的成员。是福建省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其GDP产值3125亿元,稳居全省第四位。随着厦漳泉城市一体化的逐步推进,漳州的发展潜力必将更加凸显…

漳州好玩吗?

漳州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气候宜人,水果鱼米之乡,各种特色小吃非常多,像五香,卤面,粿等等,也有很多很多好玩的风景区,像火山岛,翡翠湾,长泰漂流,云洞岩,八卦楼等等。总之,人好,环境好,生活节奏较慢,宜居之地!




漳州的由来?

「漳州」名字及地域之由来,始于三个要素:一水,一城,一将军。

水指“绥安溪”,城指“绥安县”,将军指“归德将军陈政”。

(图为漳州府衙遗址)

隋文帝一统天下后,对于全国县一级单位的数量颇有意见,于是开始缩编。闽粤交界的绥安县正是被裁撤的对象,其人口与地盘被并入龙溪县(今漳州市区一带)。

于是原绥安县城一带,成了闽粤赣边界蛮獠扩张的乐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唐武则天时代。

唐代,一直保持着开疆扩土的传统,何况是故土被不交赋税的蛮獠侵占。于是唐高宗派河南光州人归德将军陈政前往平蛮。

陈政是见过世面的人,早年曾随其父四处征战,经常在山西地界出没。或许是有故土情愫作用,当陈政拿下原绥安县城后,大有功成名就之感,临绥安溪畅想未来,一下子就联想到上党的漳水,于是就将绥安溪改名为“漳江”

(图为云霄漳江海口红树林)

绥安溪,其实本来也没名字,人们只是顺势以绥安县名字称谓,陈政这么做是合情合理的,于是漳江之名便在这群中土兵士中传开。

待后来陈政之子陈元光,重新扫平泉潮之间的蛮獠后,向武则天申请设立新的州郡,因势取名为“漳州”,当时州治就在绥安县城,原绥安县地也因此再新设县,称“漳浦县”。

这些新地名都与漳江息息相关。

漳州,向来分为漳南和漳北,漳南指的是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和诏安县,漳北指市区、龙海市、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平和县算是介于南北之间,各属一半。

初设时的漳州,仅包含漳南,当时漳北全部属于龙溪县,还在泉州范围内,只是唐中后期,漳州府城迁移至龙溪后,才使漳州达到今日的规模。

(图为上党漳水)

因此,从大闽南的角度看(含潮汕地区),漳州是泉潮的中心,漳南偏潮,漳北偏泉。

自古以来,人们谈到潮州时,总会说到“有闽广之异,无漳潮之分”,宋代初年的《太平寰宇记》在介绍漳州风俗语言时,也简单的以“类泉州”一笔带过,漳南同时盛行潮剧和芗剧,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当然,回归狭义的闽南,漳州与泉州共享二分之一的文化贡献,主体是一致的,细节有点差异,但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离。

这就是漳州的由来与属性。

..................................

文/圭海四记

福建漳州东山岛如何?

我去了几次漳州,每一次都会去东山岛。其中有一次原计划是带着我家小鱼去厦门玩的,后来上了鼓浪屿一看,人实在太多了,果断改变行程,直奔漳州。

与人潮汹涌的厦门鼓浪屿相比,我更喜欢漳州东山岛的悠然自得。天蓝海阔,水清沙白,绿树成荫,连空气中都有一种湿湿的海水味道。

这么说吧,如果你到了闽南,而不去东山岛看一看,就等于没有去过闽南。

不要以为东山就是一座美丽的海岛而已,她更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活动——这也正是东山岛最吸引人的地方。

四面环海的东山岛又叫陵岛,因形似蝴蝶又被称作蝶岛,隶属于漳州市东山县,著名的“天下第一奇石”——铜山风动石就在这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东邻台湾海峡,距澎湖、高雄只有一百海里左右,是福建省的“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及’‘福建十大美丽海岛’‘。

位于东山岛铜山古城东门对面二公里远的东门屿,被誉为海上仙山,它同厦门的鼓浪屿,温州的江心屿和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

位于东门屿北段的“佛澳”,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东明寺,是国内海平面最低的寺院。

我们再来重点说说东山岛关帝庙。

在东山,几乎人人都信关帝。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很多东山人都会来拜关帝。

矗立在东山岛上,与台隔海相望的关帝庙,与山西解州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并称全国四大关庙。山西解州是关帝出生地,湖北当阳和河南洛阳则是埋葬关帝尸体和首级的地方,而福建漳州东山关帝庙则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

明嘉靖年间,朝廷复设澎湖巡检司,东山关帝庙的香火随之传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宁靖王朱术桂在台南王府中仿造东山关帝庙,俗称“大关帝庙”,这是全台湾关帝庙的“龙头老大”。东山关帝庙由此成为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

在关帝庙主殿两边,有明朝吏部兼兵部尚书黄道周亲笔写的木刻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戚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调查发现,在台湾诸多的关帝庙中,都悬挂有这幅楹联。

现存的东山关帝庙为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所建,刚开始只是一座单开间的简陋小庙,称关王祠。正德七年(1512)重建成为一座武圣殿。清康熙三年(1664),清廷对铜山实行“迁界”,关帝庙被焚毁;15年后,关帝庙又在原址按原样兴筑。此后历朝皆有重修。

漳州火山岛在哪?

第一次去火山岛,记得当时是跟着一个节目组拍摄去的,也是运气极好,把整个火山岛都逛了一遍,那个地方,天很蓝水很绿真的很美,拍照都不用加滤镜。

漳浦火山岛位于漳州漳浦县前亭镇江口村,是国家级地质公园。火山岛风景区,一半热情,一半柔情 ,包括香山、林进屿、南碇岛三大景区和崎沙湾、江口湾、后蔡湾等三个海水浴场,即“一山两岛三海湾”。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碇岛。

登上南碇岛,映入眼帘是那一根根大大小小柱形的火山岩石,开船的小哥告诉说那是玄武岩石柱,共有140万根,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纯天然石柱。南碇岛整个岛屿都是由这些黑黑的石柱组成的,每一根的形状都如此清晰,一根紧挨着一根伫立在海中央,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现在去南碇岛只提供乘船环绕观看,200元一个人。

火山岛,不仅有热情的火焰,还有柔情的海滩,崎沙湾,也叫情人湾沙滩,海岸呈半月形,沙滩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黑色火山石。早起的看日出的时候还能有幸看到当地的渔民在开着小木船在撒网,阳光透过小木船和渔夫的身子,晕开朝气的光芒,整幅画显得如此惬意和谐。听说情人湾沙滩也是情侣们每次去火山岛旅游必去的地方,是一个见证浪漫爱情海滩,所以才显得格外的柔情吧。

除了不一样的山水,火山岛上的吃住一应俱全,状元楼的海鲜大餐新鲜而美味,桌上的鱼可能就是早上海岸边撒网捕鱼的渔夫捕过来的,蔬菜水果,也是岛上自己种植的,自然健康。火山岛的住宿哟小木屋、房车和海边集装箱,这就要看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那么火山岛要怎么坐车呢?

自驾的话走沈海高速,到漳浦县赵家堡高速出口下高速,直走经佛昙镇、前亭镇、江口村,最后抵达漳州滨海火山自然生态风景区,可以直接开导航,如果还不清楚可以问问当地的居民,不过导航一般是没问题可以直接到达。

坐车的话从漳州客运中心站可乘坐班车前往。客运中心站到火山岛的班车,一个小时有一班。

如果从漳州火车站出发的话,要先坐火车站的公交车到漳州客运中心站。再由客运中心站的班车到火山岛。漳州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是漳州动车站(漳州南站);另一个是漳州东站。乘动车的,由11路公交车(10分钟一班)接送入城,途径客运中心站下车。乘漳州东站的,由701、702、8路公交车接送入城,终点是客运中心站。到客运中心站后,再乘前亭镇(火山岛)班车,到火山岛。

(闽南网编辑 陈玲玲)

漳州哪个县最宜居?

不请自来。

漳州市地处福建南部,闽三角之一。下辖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云霄县、东山县、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





这几个县哪里最适合居住呢?

我几乎去过漳州的所有县市,虽然没有长住,但我依旧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私心)我觉得平和县最适当。

平和县资源广博,物产丰富,拥有琯溪蜜柚、坂仔香蕉、白芽奇兰茶三大绿色品牌,农业产业化走在全省前列,被命名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白芽奇兰茶之乡”,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全国经济林示范县”。

平和县是漳州面积最大的县,气候宜人,山水相依。

接下来我来细数下平和宜居的原因。(个人观点,把家乡死命夸:-))

一,平和房价低。作为漳州市的房价倒数,平和县城的房价也大概四千块左右。相比于市区甚至厦门可以说不足零头。

二,平和风景秀丽,空气质量好。县内有三平寺,灵通山,芦溪土楼等风景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平和开发的还算不多,所以环境还算可以(水质除外:-))

三,平和物产丰富,有馆溪蜜柚,白芽奇兰,坂仔香蕉等等自然物品,更有咸水鸭枕头饼麻枣等特产。

四,平和人热情淳朴,作为一个小县城,平和仍旧保持着该有的谦逊之心。不骄不躁努力肯干。

以上,不接受反驳。

哪里都没有家乡好。

放几张家乡图。



漳州有哪些之最?

漳州地理最高点

大芹山——海拔1544米。


最早史前人类生活遗迹

莲花池山遗址——距今40万年。

截至目前为止,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已发掘至更新世文化层,揭露出不同时期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即上、中、下三个砾石带所包含的旧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类型丰富。特别是下层文化出土的石器,存在于距今40万年的网纹红土层中,改写了福建史前文化的历史。


漳州开元寺遗址——全省最大

漳州开元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皇帝下诏建设的,历史上规模为全省最大,位于芝山南麓。寺内收藏有铜铸的唐明代塑像,有宋仁宗皇帝亲笔书写的篆字“明堂”等。后开元寺毁于战火。2015年春,芝山大院整修过程中,在现址周边发现开元寺遗存文物,有经幢、功德碑及抱鼓石、柱础、圆柱等十余散件,弥足珍贵。


漳州最早的戏院

石码大观园戏院,在今龙海县石码镇车仔路头,民国3年商人吴信所建,以售票演戏为业,有1000个座位。后被水上警察捣毁,经营时间仅2年。


漳州最早的寺庙

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的文圃山龙池岩。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曾到龙池岩。龙池岩山幽林密,石棱泉冽,太子李忱解衣畅浴,暑气全消,故赋诗一首“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真龙”入池,故曰“龙池岩”。


漳州历史上最繁华的街道

新行街。历史上的新行街东接浦头街,盐鱼市,直抵浦头港。浦头港曾经是九龙江西溪故道的心脏,由于临近港口,商业高度发达,新行街地价飞升,房屋的门面大多用来充当店面。


漳州面积最大的县

平和县——面积2324平方千米。


漳州面积最小的区

龙文区——面积126平方公里。


漳州第一座跨江桥梁

漳州中山桥始建于宋绍兴年间 (1131年-1162年 ) ,宋嘉定元年 (1208) 漳州郡守薛扬祖首创以石建桥,命名为 “ 通津桥 ”,俗称南桥。 1925 年,漳州的商贾士绅捐资着手将这座古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竣工时,恰逢北伐时期,何应钦率部进漳,将它更名为 “ 中山桥 ” ,并亲自撰写 “ 重建中山桥记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旧中山桥都是闽粤的交通要道。由于正对着漳州老城区的中轴线,使得桥头至府衙间的香港路愈加繁华,成为漳州当时最主要的商业街。

漳州有河吗?

漳州河,一段500年的传奇


漳州河入海口鸟瞰图

漳州河的传奇,让我们先从一张古航海图说起。

航海图里的传奇

2008年,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清理馆藏时,意外发现了一幅古老的中国航海图。经研究后,确认它的成图时间应为明万历年间,即月港开市迎来海外贸易鼎盛的那个时期,将这幅地图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明东西洋航海图》

这幅中国明代绢本彩绘地图绘制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群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图中标识22条航线,最远处到达忽鲁谟斯,即今天波斯湾霍尔木兹岛;阿丹,即今天红海口亚丁;法儿国,即今天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

而所有航线的始发地,都指向了漳州河口的月港。

红夷西来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征船队由澎湖、六鳌、浯屿进入厦门湾,继而逆九龙江而上,寻求开市通商的机会。在荷兰人邦特库船长航海日志中所指的漳州河,是从厦门湾到九龙江南港的水路,全长约17海里。

漳州河入海口水路纵横

而这时的九龙江河口,民间海外贸易已经相当活跃。明景泰三年(1452年)至万历年间(1573-1618年),月港从一个海禁政策下最大的走私地发展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出海贸易港口,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这里已经称雄亚洲水域。

漳州河上的疍家船

木船联起的历史

木质客船缓缓地驶离客运码头,满载着贩夫走卒和鸡鸭鱼肉与各色百货,在厦门湾与九龙江南港之间慢慢地行走,犹如几百年来某个平常的一天。客船驶过了海门岛,停靠在浮宫码头上下客。源出平和三坪的九龙江南溪总长88.1公里,在这里注入九龙江南港。浮宫原为龙溪县辖地,后划归海澄县,如果说石码老镇的建筑是民国时代厦门的缩小版,那么浮宫就是石码的再次缩小版。

月港容川码头

漳州河月港玉枕码头依旧繁忙热闹

月河边的老屋

明代中期,漳州平原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进入黄金时代,以纺织和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迅速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相当发达。漳州河上游的南靖、平和等县和九龙江北溪上游的漳平、华安以及汀州府地生长的大量亚热带雨林,为漳州河下游修舶造船提供了廉价的材料,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月港的造船老艺人郑水土与造船师傅们

月港郑氏造船世家祖传的造船图谱

月港郑氏造船世家,正在给新造的龙舟钉上龙目

大量农作物的商品化输出和手工业原料的输入,自由经济的兴盛,让地处漳州河口的月港登上了历史舞台。

然而月港仅仅风光了约二百五十年,十七世纪中叶,风水便轮转到了漳州河外的厦门。是厦门铺垫了月港,还是月港成就了厦门,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史实,就是当六百多年前厦门人还在低着头垒石筑城的时候,月港海商已在漳州河沿岸唱戏宴乐。

漳州海岸线南炮台月港豆巷古街,两排依旧保留着明代店面

豆巷的老宅门口都栏着竹廉,上书“格外春风”

豆巷中庭供奉关帝的武圣殿

西溪的回忆

沿九龙江南港而上,石码大宫码头背后的天主堂,是你能看到的第一座教堂。如今漳州河沿岸依然保留着的码头与教堂相邻的景象,让我们想起林语堂当年的文章:漳州河水路能到达的地方,就有传教士的踪迹。

上个世纪初,10岁的林语堂从故乡平和县坂仔搭乘五篷船,沿九龙江西溪到石码,再换乘小火轮到厦门鼓浪屿入小学,一路山明水秀,迟迟其行,下水走两天,上水须三天。

林语堂先生走过的西溪,是九龙江的支流,旧称南门溪。发源于龙岩的四旺村,西溪途径的漳州港桥、湘桥的九十九湾、城区内河浦头港等,曾经都是著名的内河港口。西溪支流花山溪两岸的古窑口,正是明代外销青花瓷器(国际上俗称为克拉克瓷)的主要出产地。大量精美的陶瓷在那儿装船,沿江顺流而下直达月港,再辗转到世界各地。

石码天主教堂,是沿漳州河逆流而上的第一座教堂

位于漳州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的林语堂纪念馆

漳州平和县出产的“克拉克瓷”,是当年漳州河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石码古镇里寂寞的老旗楼

漳州河平原,城镇化的楼房正在渐渐吞噬美丽的乡村

定数无法改变,历史不能重写,月港创造过多少有关财富和文明的传奇,今天已经无法回溯。或许,只有从崇兴造船厂找到漳州河昔日的繁华;只有延续至今的七甲社龙船赛会,还能找回月港人当年潮生极浦千帆出的精气神;只有从月港人迁徙过去的厦门港沙坡尾海洋聚落,还能找到曾经闪耀在漳州河的贸易自由、海洋自由和契约精神因子。

漳州云水谣古镇怎么样?

我是通过由陈坤、徐若萱、李冰冰主演《云水谣》这部电影了解到福建还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古镇。

冲着电影和美丽的名字,开了3个都小时车,翻山越岭来到云水谣。

沿着一条泛黄的小溪,踏着古栈道上光滑的卵石,走过大水车(水有点脏),穿过一个百香果园,迎来的就是怀远楼,是一幢四层双环土楼。

:这土楼内商品很多,成了彻底地商业化了,能开店的地方都是小商小贩,密密麻麻。

最后一个土楼景点是和贵楼,是一座方形的土楼,基本是云水谣最后的一个景点。和贵楼据说是建在沼泽上的,在里面蹦哒还能感觉到石头在动。

整趟下来感觉也就这三个景点,20几分钟就看完了,太失望。

环境脏乱差,卫生无人管理。

基础配套服务几乎没有,景区门票90,车开到哪里都要被拦下了交费。上个厕所没水冲,还要收1元。连个洗手的地方都没有,当地人说政府没装,还说厕所是他家的。

总结起来,云水谣就是一个没去之前遗憾,去了后悔的景点。不说门票,就现景区这样的管理,去了都觉得浪费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