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走进清华研学旅行

四川新闻网达州7月16日讯(马发海 冉启东)日前,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张烨宇带队的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一行11人走进大巴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万源市,通过参观爱国主

四川新闻网达州7月16日讯(马发海 冉启东)日前,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张烨宇带队的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一行11人走进大巴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万源市,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革命遗址、拜谒烈士陵园、举行“红色故事会”、学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寻访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在为期10天的革命教育实践活动中,清华学子们不仅聆听了精彩的专题红色文化讲解、参观革命故地,还就“红色资源开发运用策略与研学旅行基地打造”这一主题开展了走访和调研活动。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馆藏革命文物1979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90件,资料性文物1000余件。步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一件件或大或小、或残缺或完整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那里,无声却深情地向大家诉说着那些动人的故事。清华学子们认真地参观并听取讲解,了解每件文物背后的血与泪,以及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万源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感受万源热土上的红色革命历程。

清华学子们从战史陈列馆里了解到,1934年,在万源这片红色土地上,打响了一场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万源保卫战”。在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中,红四方面军粉碎了26万多敌人的围攻,歼敌6万余人,俘敌两万余人,取得了战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胜利。当时万源总人口约20万,有4万多人参加红军革命,两万多人参军参战,近一万人随红军长征,解放后的幸存者仅剩300来人。

清华学子们纷纷表示,英雄的万源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输尽了全部鲜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一定会弘扬红军精神,争做红色传人,努力学习知识,不怕困难,勇于翻越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像红军战士每次不屈的战斗一样,直达最后的胜利。

走进大面山烈士陵园,在敬献花圈,整理挽联,默哀行礼后,清华学子们在一座座革命烈士墓碑前,瞻仰一位位参加万源保卫战大面山战役牺牲的英雄名字,以及革命英雄的无字碑,回顾在万源这块热土上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追思为革命英勇牺牲的数万名万源子弟。在李家俊故居、文昌宫、八台山等红色文化热土上开展的现场教学中,清华学子们真正在实践中听故事、学精神、立信念。学子们针对“红色资源开发运用与研学旅行基地打造”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开展了分享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