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慕色摄影

色,对于摄影有多重要?摄影是光的艺术,其本质上是对色彩的感知与记录。对色彩有什么样的感知力,就直接影响着拍摄出的不同照片。一是不同色彩的敏感性,决定容易拍摄出什么类型的图

色,对于摄影有多重要?

摄影是光的艺术,其本质上是对色彩的感知与记录。对色彩有什么样的感知力,就直接影响着拍摄出的不同照片。

一是不同色彩的敏感性,决定容易拍摄出什么类型的图片。对红色比较敏感的,对于日出日落,对红色的建筑、场景或者衣着红色的少女,可能会有情不自禁想立马按下快门的习惯。有一个网红,喜欢拍摄北京故宫,红色的的墙、红色的柱,中国传统建筑韵味十足,在世界大赛中还多次获得大奖。

而对于黄色情有独钟的,面对金色的油菜花,纷纷落下的银杏叶,如果没有抓拍到当年的精彩瞬间,可能会遗憾许久。他们即便是面对一片落叶,也可能由于其独特的感悟性,拍摄出一小见大的惊世之作。

二是不同色调的喜欢度,决定容易拍摄出什么风格的图片。喜欢暖色调的,拍出的照片可能不少的都是热烈奔放的红色、橙色、黄色等作品,而且可能将色彩用至极限,拍摄出宏大巨片。

喜欢冷色调的,则可能更多的喜欢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白雪皑皑收入镜中,有的还可能是爬楼党,专注于拍摄黑金片,或者独具慧眼,甚至把照片拍摄成黑白相衬、具有水墨画风的佳作。

三是不同色彩的审美观,决定容易拍摄出什么特色的图片。红色白色,各有所爱。如果喜欢素色,也爱好暖色调,可能会将相对简单的色彩,混合成简单明快的图片,比如红白相配,红色更为亮丽耀眼。

同样,冷色调代表色的黑色白色,是比较难出彩的颜色。但如果运用得当,黑色背景中融入红色黄色等色调,拍摄出来是照片可能更具视觉冲击力。

四是不同色彩的融合力,决定容易拍摄出什么创意的图片。喜欢暖色色调,喜欢亮丽的颜色,非冷色调物体也可以相互映衬,共同凸显明快热烈意境的图片,给带给欣赏者喜庆欢乐的观感和视觉享受。

白色、黑色属于典型的冷色调,是庄重典雅古朴的代表色,合理运用也不失一种和谐之配,尤其是辅以少许暖色调元素,构成的画面往往会是冷艳而不乏生机,恬静而优雅。

摄影也是一门因光而生,因色而兴的艺术。不管是自然光、外来光,还是辅助光,没有光就没有摄影;同样,没有自身反射波长的差异,不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也就没有五彩斑斓的摄影世界,所以,色乃摄影之本!(昌斌视觉/图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你认为,摄影中的“色”与“影”,是什么关系?

黑白影调时代肯定是光影为主,光影确实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你有好的色彩也能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绘画中的印象派更注重颜色的丰富性,光影的感受,写实主义也重视颜色但更重视造型的逼真,当代艺术更是不一样,这个要看你的理念了,

在摄影后期中如何进行追色?

会不会是增加饱和度?

大家最喜欢什么色?

绿色,像征着春天,生发的开始,给人以清晰的感受。

上联:牧牛老叟神仙慕,下联怎么对?

牡牛老叟神仙慕/饮马石猴玉帝烦

手机摄影可以媲美单反摄影吗?

首先,摄影就是摄影,手机是一种摄影工具,单反相机也是一种摄影工具,从最终呈现的画面来看,优秀的摄影师用什么都可以拍摄出不错的让人喜欢的影像,只是单反相机在成像质量上大幅领先手机摄像头,但是手机摄像头进步很快,最关键的是操作方便,机动性更高,各有优势。


目前,很多手机都在宣传可以媲美单反,但是实际上要达到单反相机的画质水准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图像传感器的大小相差甚远,从根本上讲,传感器越大,成像质量越好,摄影圈有句名言:底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没有概念,我简单举例一下,现在的全画幅相机传感器面积和原先我们用的正常胶卷大小一样,是36 x24mm,但是手机摄像头的传感器比小拇指甲盖还要小很多很多,差距巨大,因此,在成像质量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所以,这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手机摄影进步要比单反进步快,软件算法越来越厉害,可以将手机摄像头在物理上很难达到的东西通过软件来解决,比如背景虚化,现在很多手机都有背景虚化模式,能够模拟大光圈效果,这就是算法的帮忙,随着算法的提升,实际拍摄中的BUG越来越少,逐渐的,也可以模拟单反相机配合大光圈镜头的效果,但是两个在根本上是有区别的,不过我们最终看的是照片,过程不一定很重要,所以,手机发展到现在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还有一个方面,手机的机动性很高,随时都能拍照,但是手机并不能更换很多镜头,这是暂时无法弥补的问题,所以,在画质方面,手机无法媲美单反,但是在灵活性上,手机还有机会。

摄影新手该怎么摄影?

摄影新手,一般都很有热情但由于水平有限,作品就不敢恭维了。怎样弄些好作品了,一要学习不学无术是搞不好事情的,和同行学习同高手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水平。同时,要多与人交流不要怕丑,作品不好可以变好的。二是要勤,不多拍多总结多改正,再好的技术也是花拳绣腿,徒有花俏。三是培养灵感接近自然,枯燥的心态空荡的心灵,要出好作品难,只有放松的心态与自然同呼吸才会更好的与他人产生共鸣效应,拍出有灵气的作品来。以上几点拙见希望能帮到刚入门的朋友们。

摄影时如何调整色温和白平衡?

色温是调整不了的,我们能调整的只有相机的白平衡。

什么是色温?

色温是用来描述环境光线颜色的,它的单位是开尔文。举例来说,如果环境光线的色温是2000_3000多k,环境中的光线就是暖色的,呈现黄色橙色。夕阳,钨丝灯发出的光线就是偏黄的,如果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白色上,白色也会偏黄色。如果环境光线的色温在8000k,那么环境光线中蓝颜色的成分就比较多。

什么情况需要调整白平衡

我们在钨丝灯照明环境下拍照,如果希望拍出的照片,白色仍然是白色,整个画面显色正常不偏黄,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调整相机白平衡。如果环境光线的色温是3000k,那么我们把相机白平衡也调整到3000k,这时拍出的画面,白色就是正常的白色,不会偏色。

正午的日光是白色的,如果你在正午的日光下拍照,而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在3000k,那么拍出的照片就会偏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相机设置白平衡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偏色的。环境色温在3000k,那么光线颜色偏黄,相机白平衡设置在3000k,图像多一点蓝色,来纠正黄色,根据色光合成原理,形成白色。

用白平衡来烘托气氛

如果你要来拍落日,拍晚霞,这时的环境光线色温在2000到3000k。如果你把相机的色温调整至2000到3000k,那么画面中的红光,黄光就被相机纠正了,拍不出晚霞的氛围。这时如果你把相机的色温主动调高至7000到8000k,反而会加深落日晚霞那种温暖的氛围。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拍蓝天。相机的色温调整至2000到3000K,也会增加整个画面的蓝色成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