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物流
去绍兴怎么玩?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江南水乡的灵秀,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等。旅游资源丰富,如果有时
去绍兴怎么玩?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江南水乡的灵秀,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等。旅游资源丰富,如果有时间,可以慢慢品味。下面推荐三种玩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选择。
第一:文化游
主要景点相对集中,除鲁迅故里是免费的外,其余也可以买联票,把主要景点放在一起。古城13景点联票是140元,主要是沈园、东湖、大禹陵(会稽山)和兰亭四大票价较高的景区和城区内的一些名人故居(周恩来祖居及纪念馆、秋瑾故居、徐渭故居青藤书屋等)推荐以下几条线路供参考。
1)从大禹陵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再到咸亨酒店,东湖,晚上可以夜游环城河。
2)从柯岩风景区(柯岩、鲁镇、鉴湖)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再到咸亨酒店,兰亭,晚上夜游环城河。
3)从兰亭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沈园,八字桥,周恩来祖居,夜游环城河。
第二、老街游:
1) 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从蔡元培故居开始,然后笔飞弄,笔架桥,西街,戒珠寺,蕺山街,题扇桥,探花桥,胜利东路。
2)八字桥历史街区,主要是广宁桥和八字桥两个桥。
3) 前后观巷历史街区,主要有前观巷,青藤书屋,后观巷。
4)仓桥直街,有状元楼和状元府两家食府,都是当地人喜欢去的地方。仓桥直街到秋瑾烈士纪念碑,然后宝珠桥和府山。
第三、古镇游
安仓古镇也是比较有名的,很不错,很有年味,推荐去一天。
还有一些景点,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吼山等,总之绍兴可以游览的景点很多。
绍兴到底哪里好?
绍兴出名人,看看这些绍兴名人:大禹、勾践、西施、文种、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 陆游、唐宛、朱买臣、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陈洪绶、章学诚、赵之谦、王阳明、曹娥、元稹、蔡元培、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竺可桢、许寿裳、夏眄尊、马寅初、柯灵、孙越崎、朱庆澜、范文澜、陈建功、范轹、六小龄童、陈道明 ……这许多响当当的名人出自绍兴就足以证明绍兴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读过鲁迅的文章的人都知道绍兴有乌篷船,有茴香豆,还有一张著名的书桌:刻着一个“早”字的八仙桌,还有一段充满无限乐趣的泥墙根……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绍兴是中学课本中的绍兴,绍兴是带着期盼而来,带着回忆和感慨离开的绍兴。
绍兴盛产什么?
绍兴盛产什么,以上网友回答的够多了,多的快要溢出来了。绍兴的酿造工艺发达,最有名的还是名扬四海的绍兴老酒,绍兴黄酒;另外绍兴还盛产茶叶和蚕茧,还有锡箔纸等。上世纪80年代后,纺织品产业规模最大。谢邀答!
绍兴有地铁吗?
#了不起的城市#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于2014年11月7日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议。根据最新修编成果,设计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6条,总长约264.6公里。其中一期建设2条,分别为1号线主线(鉴湖镇-笛扬路)及支线(站前大道至柯桥客运中心)、2号线一期(越西路-越兴路)。线路长度约为74.8公里,估算投资约377亿元[1]。计划将与杭州地铁成网运营。预计地铁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点至晚23:00点,全日运营18小时。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采用4动2拖6辆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主线初、近、远期均开行大小交路,支线和主线开行贯通交路,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开行对数分别为18对/小时、24对/小时和30对/小时。[2]中文名
绍兴市轨道交通
外文名
Shaoxing Metro
线路
六条
进展
建设中(1号线,杭绍城际铁路)
区域
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杭州市
地铁规划 听语音
一号线主线:解放南路-解放北路镜-解放大道-体育路-站前大道-群贤路;
一号线贯穿主城区东南西北走势,主要连接了老城区、商业CBD、南部生态居住区,整体呈南北走向,支持老城功能疏解、强化对CBD的发展支撑,缓解交通持续拥堵的压力。
一号线 支线:站前大道-兴华路;方便柯桥市民前往高铁北站,带动高铁北站的人气,利于镜湖新区的大开发。
二号线:兰亭-中心路-二环西路-凤林路-解放大道-洋江路-石狮商贸城;
三号线:滨海江滨-袍江两湖-城东迪荡-城南大道-福全;
四号线:柯岩-胜利路-人民东路-岭光;
五号线:柯岩大道-金柯桥大道--滨海-滨海江滨;
六号线:上虞新城北-梁湖镇
线路介绍 听语音
一号线: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鉴湖镇站至笛扬路站(不含)段,沿解放南路→解放北路→解放大道→体育路→站前大道→群贤路敷设,在笛扬路站与杭绍城际铁路衔接。长23.6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7座,全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39km。设置一座停车场(鉴湖停车场)和一座车辆基地(万绣路车辆基地)。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起点为与1号线主线的接轨站站前大道站,终点为柯桥客运站。沿站前大道→兴华路敷设,长约6.7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6座,全部为地下站。
二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程线路主要走向为:兰亭站—中心路—二环西路—凤林路—解放大道—洋江路。线路全长约22.720km,其中兰亭站~木栅桥站区段为高架线,长3.00km,敞开段0.36km,地下线19.36km,共设车站16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14座,平均站间距1.47 km。全线设兰亭停车场一座、袍江车辆段一座。一期线路为越西路站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79km。
杭绍城际铁路: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其中涉及杭到绍兴城际铁路,是绍兴接轨杭州的重要交通要道。估算投资约81亿元。城际铁路从杭州地铁5号线香樟路站出发,之后向南,在萧山境内基本沿萧甬铁路南侧行走,再下穿沪昆高速,绕过傅家畈村落,穿过杨汛桥镇牛头山后进入钱清镇,然后沿钱陶公路、万绣路、群贤路东行,最终到达柯桥的笛扬路站。线路全长约24.2公里,设站点8个(其中绍兴境内6个站点分别是杨汛桥、钱清、轻纺城、万绣路、稽山路、笛扬路),平均站间距3.4公里,地下线长度7.5公里。
城际铁路的设计时速一般为120~160公里/小时,从香樟路站到笛扬路站,全程大概只要25分钟左右,2020年前建成通车。
项目建设
从绍兴市柯桥区发改局获悉,绍兴的城市轨道有望与杭州至柯桥的城铁同步建设,而远期绍兴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6条。目前,能肯定的是杭州地铁5号线终点香樟路站也将是绍兴1号线的起点。至于绍兴地铁1号线终点站具体设在哪里,具体的路线、车型、班次时间等则要与市级协调,统一部署。
从绍兴市发改委获悉,绍兴市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规划,从2020年至2050年将建设6条城市轨道线。其中近期为到2020年,规划启动地铁1号和2 号线建设。“1号线的主线是南北走向,从越城区城南走向镜湖,分为主线和支线,一条通往柯桥,一条通往高铁绍兴北站。”绍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至于 2号线和其他线路,该负责人则坦言,要等1号线落实后才会进一步推进。该负责人表示,现在还是决策阶段,许多内容不能给予明确答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越城区更多的是地下路段,同时为了节省资金,也会多考虑地上建设。“杭州到柯桥的城际铁路线长约20公里,耗资控制在100亿元以内。绍兴1号线主线部分就不止这个规模了。”该负责人透露,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一公里地下建设需要资金8亿元,地上部分需要5亿元左右。“这么大的项目,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详细的前期研究工作。
绍兴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先期开工“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试验段的主要用途就是为整个一期工程全线开工积累施工组织、技术及管理经验。
步行天堂
打造成为“步行者的天堂”
自从市区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以来,很多市民都喜欢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一些外地游客也纷纷通过租借公共自行车,来实现游览绍兴的目的。
公共自行车作为慢行系统的组成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倡导和发展。根据规划,我市将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慢行交通系统,使绍兴成为“步行者的天堂”。打响绍兴“住—行—游”一体化,宜人、便捷的城市出行品牌。
根据规划,绍兴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中,5公里以内的出行占总出行比例的70%。为达到此要求目标的比例,规划称应加强城市道路断面中的慢行道路建设,逐步改善中心城区的步行道路宽度和路面铺装质量,并连通城区内商业步行街道,提高步行道路的面积比例,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以保障慢行交通的道路路权保障措施。[3]
水上线路
规划多条水上公交航道线路
水乡绍兴如何利用河网密集的优势,打造便捷的水上交通网络?根据公示的规划方案,我市规划近期建设3条以镜湖核心区为主体的水上公交航道线路,在镜湖新区形成“一纵一横一环四连”的水上公交线路体系。
这“一纵一横一环四连”具体是,一纵:高铁站-高教园区-东浦地块-上下官渡-家私城-越城方向(迎恩门);一横:柯桥方向-大树江区块-官渡区块-中心外滩区块-袍江方向;一环:环曲屯、外滩、核心、官渡等南部区块外围,接越城(城北桥);四连:两处连通越城、一处连通柯桥、一处连通袍江。
此外,规划还涉及远期的水上航道,远期以镜湖核心区的3条水上公交航线为基础,逐步建成贯通绍兴中心城市的水上交通网络。规划6条航线分别为:水上交通一号线,连接高铁站和城区火车站;水上交通二号线,连接袍江、镜湖、柯桥;水上交通三号线,环镜湖区航线;水上交通四号线,环老城区航线;水上交通五号线,连接镜湖、袍江、越城、东部工业园区航线;水上交通六号线,连接镜湖、高铁站、柯桥、越城航线。[3]
最新进展
2017年2月9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透露了更多绍兴地铁的细节。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起于迪扬路站(不含),终点为鉴湖镇站,路线长24.2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8座;支线起于柯桥客运站,终点为站前大道站,线路长7.1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6座。本次实施试验段工程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路线长4.5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4座(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1.5公里;同期实施镜湖中心站,为1号线主线、2号线和预留线换乘站。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采用4动2拖6辆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主线初、近、远期均开行大小交路,支线和主线开行贯通交路,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开行对数分别为18对/小时、24对/小时和30对/小时。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392216万元,其中1号线一期试验段工程投资估算284936万元;同期实施镜湖中心换乘站等投资估算107280万元。本项目资本金156886万元,占总投资的40%,由绍兴市政府负责筹措,其余申请银行贷款解决。项目法人为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期约48个月。
地铁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点至晚23:00点,全日运营18小时。(来自于腾讯大浙网)[2]
2017年1月10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最新公开信息中,多了一条关于绍兴地铁的批前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1145号)及《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的通知》(浙发改交通[2016]356号),批准绍兴在2021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根据市委市政府最新要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将作为全省第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绍兴分会场。为保证工程进度,现上报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项目选址范围。
目前,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以及贵厅关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行政许可的受理条件和要求,特将项目情况呈报贵厅,恳请核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一号线(试验段)先期开工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试验段的主要用途就是为整个一期工程全线开工积累施工组织、技术及管理经验。
2.开工时间为今年第二季度
“根据绍兴市委市政府最新要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将作为全省第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绍兴分会场。”也就是说,开工时间会在4月-6月。
3.一号线(试验段)地铁站点详细介绍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均为地下站。
镜湖中心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洋江路交叉口,车站长约609m,标准段宽约40.9m,总占地面积39715平方米;
凤林路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凤林西路交叉口,车站长约203m,标准段宽约19.7m,总占地面积8050平方米;
二环北路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车站长约268m,标准段宽约19.7m,总占地面积8458平方米;
火车站站选址位于车站路道路下方、大观园足浴南侧,车站长约294m,标准段宽约22.9m,总占地面积10183平方米。
2016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绍兴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包括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291.63亿元。
据悉,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组成,总长约260公里。预计至202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为2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为15%。 绍兴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近期建设方案如下:至2021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41.1公里。1号线主线从越城区鉴湖镇至柯桥区笛扬路站,线路长23.6公里,设站17座。支线工程为站前大道至柯桥客运站,长约6.7公里设站6座。主、支线投资214.11亿元,建设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2号线一期工程自越西路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8公里,设站8座,投资77.5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年至2021年。
绍兴地铁的主要技术标准将采用B型车,6辆编组。在规划实施阶段,将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速度目标值和运营组织方案。从最新公布的路线图来看,绍兴地铁2号线已经有所调整。目前官方正式公布的绍兴地铁2号线规划图,与之前曝光的规划线路相比,有8个站点被取消。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轨道交通2号线上报方案为兰亭站——越兴路站,全长22.7km。2015年10月,2号线一期工程提出了调整意见,调整后2号线一期工程由越西路站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79km。与之前上报的2号线比较,共有8个站点取消,分别是东浦站、家私园区站、青甸湖站、胜利西路站、客运西站站、亭山站、木栅桥占和兰亭站。
规划路线
规划未来绍兴中心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四条线路组成的“井字型”结构,远景考虑补充环型轨道交通联络线。通过萧山机场联络线实现绍兴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萧山机场及杭州轨道交通的联接。
1.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0.4公里,共有6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与越城区之间的联系,线路沿着解放路进行布置,经过绍兴火车站,向北连接新的市政府后,继续向北连接绍兴高铁站后转西至柯桥,终点站与萧山机场轨道连接线相连。轨道交通1号线是绍兴最重要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议优先建设该线路。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周期较长,短期内成线有难度,而未来高铁站仅靠小汽车交通难以解决出行问题,因此近期规划快速公交线路进行衔接。
2.轨道交通2号线全长19.4公里,共有5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与袍江之间的联系,远期与滨海新区相连。
3.轨道交通3号线全长28.5公里,共有6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越城区-东部生态产业园之间的联系,远期预留与上虞轨道交通对接的接口,轨道交通3号线是重要的东西向轨道线路。
4.轨道交通4号线全长15.6公里,共有5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袍江与越城区之间的联系,远期向北向南连接滨海新区与南部鉴湖镇。
绍兴出过哪些名人?
绍兴被称为“名人之都”,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自唐迄清,共有文武进士三千多名(含历史上的萧山、余姚),是全国最多城市。近现代名人更犹如过江之鲫,毛泽东赞谓“鉴湖越台名士地”。一代代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赓续相继,灿若群星。
部分名人
舜—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
禹—夏朝第一位天子,治水英雄
勾践
(公元前520年-前465年)春秋末期越国君主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欧冶子---古代铸剑的鼻祖
王充(27—约97)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马臻生卒年不详 东汉水利专家,疏浚鉴湖
嵇康(224—263)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王羲之(303- 361)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谢安(320年-385年)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东晋书法家。
梁祝----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谢灵运(385-433)东晋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陆游
(1125 -1210)南宋爱国诗人、学者、史学家王冕(1287~1359)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陈洪绶(1598~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
章学诚(1738~1801)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
任伯年(1840-1896)近代杰出画家。
蔡元培(1868-1940)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徐锡麟(1873-1907) 辛亥革命烈士、安庆起义领导人。
秋瑾(1875-1907)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资产阶级女革命家
经亨颐(1877—1938) 近代教育家,书画家。
陶成章(1878-191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倡导者、革命家,是光复会创立者及领袖之一
刘大白(1880~1932)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开创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民族之魂。
马寅初(1882—1982)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邵力子(1882—1967)教育家、政治家。
马一浮(1883~1967)现代思想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胡兰成(1906~1981) 散文家、评论家、思想家。
许寿裳(1883 —1948)传记作家、教育家。
周作人(1885~1967)鲁迅之弟,散文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夏沔尊(1886-1946) 文学家,语文学家。
周建人(1888—1984)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
竺可桢(1890—1974)科学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陈建功(1893—1971)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范文澜(1893 -1969)历史学家。
孙伏园(1894~1966) 散文作家、编辑。
金岳霖(1895-1984)哲学家、逻辑学家。
吴觉农(1897—1989)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任光(1900-1941)革命音乐家。
俞平伯(1900-1990) 诗人、作家、红学家。
诸涨富(1900—1967) 种兰专家,兰界尊为“中国三大兰将”。
钱三强
(1913-1992) 核物理学家,院士。胡海牙(1914- )著名中医师,中国道家仙学学术的继承研究者。
经叔平(1918— )民生银行董事长。
袁雪芬(1922—2011)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剧泰斗。
谢晋(1923-2008)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之父。
王文娟(1926—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越剧王派宗师。
曾培炎(1938— )高级工程师,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俞正声(1945—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宋卫平(1956— )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章金莱(1959- )艺名:六小龄童,演员 。
马晓春(1964— )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曾任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之职。
陈天桥(1973年—)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孟关良(1977—)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皮划艇项目奖牌获得者,2届奥运冠军。
如何评价绍兴?
#了不起的城市#
绍兴有很多很多历史文化底蕴很强的特色,今天就来说说小编情有独钟的红茶,因为这是绍兴人的爱国情怀。
据记载,三国至南北朝,会稽人士已有饮茶习惯。绍兴茶叶兴于唐,盛于宋,自清代进入鼎盛时期。
早在南北朝时,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载:嵊州有人“好饮茶茗”。茶圣陆羽遍尝天下茶,在《茶经》中盛赞:浙东茶叶“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当代茶圣吴觉农生于绍兴上虞,他一辈子致力于家乡的茶叶发展,在绍兴开辟了大批茶园,传授种茶技术,改良茶叶品种,传承了茶文化,促进了绍兴茶业的新发展。
而人们对绍兴红茶的了解,印象最深的当数早期的“越红”。
越红,其实就是产自浙江绍兴市一带的红茶,因为绍兴曾经是越国的首都,故取名越红。现如今,即使在越红的主产地——绍兴县、嵊州也很少有人知道越红的历史,因为它几乎销声匿迹了。
爱国情怀——为国偿债
“越红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帮助解决了部分外债。”会稽红茶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们对越红的评价。
1950年下半年,因为沿海港口被美国封锁,浙江的珠茶难以出口。再加上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以中国茶叶等物资偿还贷款。于是,中国茶叶公司决定大规模改制红茶。因此,从安徽、江西抽调了1000多名技术工人先到杭州参加专业考试,考试通过的工人继续在杭州训练3个月,这样经过选拔留下了500多人成立了红茶推广大队,并且分成三界小分队、绍兴小分队和诸暨小分队。
另外,据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谢丰镐介绍,1951年,绍兴地区所产的红茶达到2218.55吨,成为浙江省的主要红茶产区。当年,作为我国当时唯一的出口口岸--上海口岸出口越红2600吨,占我国红茶出口量的37.85%。1955年因红茶外销形势转好,绍兴、诸暨两县继续生产红茶并筹建了2座现代化的红茶初制厂,于1957年投产。同年,绍兴、诸暨两县红茶产量达2045吨,占浙江红茶产量的60%以上。对于并非红茶主产区的绍兴而言,越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越红的发展受到了冲击。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红茶市场走向疲软。1985年,全国内销茶市场全部放开,浙江因盛产绿茶,特别是龙井茶,加上绿茶价格高,茶农、茶商都转做绿茶,主销国外的越红受到了双重打击并于21世纪初在市场上基本消失。
直到201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茶业强市战略,延长茶产业链,丰富茶叶品种,决定探索开拓关于红茶的产业。随后,绍兴市多次派人前往福建武夷山考察。几经寻觅洽谈,最终确定与武夷山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绍兴市场所独缺的高端红茶。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和绍兴6家茶叶企业,成立了浙江绍兴会稽红茶业有限公司,为传承绍兴的红茶文化而不断努力。
物流是什么?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更多物流知识可以到专业的中国物流网https://www.6-china.com/平台查阅哦
绍兴适合定居吗?
我不会定居,虽然绍兴各方面都不错,环境也还好,但是太排外了,我现在租的乡下房子,晚上停个车占到一点邻居门前(没挡路氵挡门)都不同意,还要收钱,然后就每次停村口走进去了,还两次胎给扎破了,就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当然吃也是一个原因,我不大吃海鲜,吃不太习惯这边菜
绍兴有哪些大学?
#了不起的城市# 广东海洋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也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绍兴文理学院组建于1996年,由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此后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和绍兴建工中专等学校相继并入;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09年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截至2015年6月,绍兴文理学院共拥有本部(河东、河西、南山)、兰亭、上虞、镜湖四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下设18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65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职工1874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人,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3万余人。
绍兴元培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是一所以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由绍兴文理学院与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并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创建于2000年1月,创办初期校址位于和畅堂塔山校区;2002年9月,由塔山校区迁址南山校区;2004年,通过教育部确认,成为浙江省首批17所独立学院之一;2012年4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7月,整体搬迁至镜湖校区。
据2016年2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占地1133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500人,教师532人;共有8个系,开设37个本科专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简称“越秀”)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浙江绍兴。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毕业生质量评估数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排名位列浙江省本科高校第二。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对外发布的浙江高校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中,学校在“浙江省其他本科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中名列第一。
学校1981年由著名教育家——邵鸿书创办,原名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魏风江任首任校长。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有稽山、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300亩,校园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23个本科专业,1个高职专科专业(应用英语);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60万册,电子图书107万册;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900名,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名。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古城绍兴,永和亭山,山阴大道,四季咏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原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万名莘莘学子,沐阳光、润雨露,蓬勃向上。
一所改革向上、和谐发展的高校——办学十年,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产学结合、“四业”贯通的特色理念和“从严治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连续五年获得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是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性基地、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绍兴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 400 佳"。
是由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的浙江省邮电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建立,是浙江省唯一的通信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预期于2018年9月正式整体搬迁绍兴滨海新城,预计投资7.35亿元, 新校区位于滨海新城江滨区,规划总用地500亩,一次性征用到位,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案进行建设 。
学院是首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项目),是全省高校中唯一拥有邮电通信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高职学院,也是省内以专门培养通信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通信领域发挥深远的影响,毕业生和培训学员遍布全省各大通信运营企业及衍生企业,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绍兴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653亩(规划面积912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和浙江省示范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梅山和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53亩(规划面积912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2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56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现设电气电子工程分院、机械工程分院、设计与艺术分院、经济管理分院、建筑工程分院、汽车分院、纺织工程分院、黄酒分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人文社科部等9院1部10个二级教学单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纺织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黄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人文社科部等9院1部。在校学生近9000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2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20余人。36个专业中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9个、省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共12门。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项10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授权国家专利190项。
绍兴的老人多吗?
#了不起的城市#
绍兴老人比较多,60岁以上962851人,占总人口21.73%。市区总人口2177836人,其中越城区748072人,柯桥区649784人,上虞区779980人;县域人口2252522人,其中诸暨市1080398人,嵊州市733147人,新昌县438977人。
绍兴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简称越。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萧甬铁路线上。面积7901平方千米,民族有汉、回、壮、苗等。1912年废府,会稽、山阴合并设绍兴县。1950年设市,以后几经更动,1983年7月建立为省辖市。处浙东丘陵北部,宁绍中原中部。水网密布,有桥都之誉。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绍兴出名人,是鲁迅、周恩来、竺可桢、秋瑾、王羲之、陆游、蔡元培、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七绝两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绍兴的市花是兰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