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颗粒土
多肉配土可以只放颗粒吗?我是一个多肉爱好者,养多肉植物3年了。可以说是历经无数次的损失,才走到了现在,才渐渐懂得如何与多肉植物们友好相处。纯颗粒养多肉有利也有弊:优点:透
多肉配土可以只放颗粒吗?
我是一个多肉爱好者,养多肉植物3年了。可以说是历经无数次的损失,才走到了现在,才渐渐懂得如何与多肉植物们友好相处。
纯颗粒养多肉有利也有弊:
优点:
透气性好、富含矿物质、不积水、干净、不会携带病菌虫卵。
缺点:
成本高、易粉化、热容积小易导热、固根性不佳、水分流失快、营养单一。
全颗粒养植的个人感受:
在这上面我是吃过亏的!刚刚开始养多肉的时候,听朋友们说纯颗粒养多肉不烂根、上色好、还有控型的作用,于是将混合土改成了全颗粒。一段时间下来,伤亡过半!有长气根的、晒伤的、没有服盆的、叶片皱巴巴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因为颗粒大都为矿物质颗粒,材质硬,根系没有附着力,保水性不好。而且在阳光下,多孔结构的矿物颗粒,很吸热,盆内滚烫,对根系和叶片形成了灼伤。如果只能荫养,上色不好、徒长,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终还是换回了混合土。因为我觉得混合土营养全面、保水性、根系附着力、抗热性都要优于纯颗粒土。现在养多肉,颗粒用得很少,土也是自己配。用筛过的园土、腐殖土、河沙、煤球渣,掺上一些泥炭、珍珠岩,混合一下,育苗、种植都可以,效果也非常好。身边的朋友,依葫芦画瓢,都自己配土养多肉,反响不错,而且经济实惠。
养多肉是个磨练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参与,才能得到最实在的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付诸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收获!
为什么多肉大棚的土没有颗粒,家里的就要加颗粒?
我觉得题主的这个说法不成立,大棚和家庭阳台养多肉的环境差异太大了。
首先多肉大棚的种植土也是配出来的,也是掺入了很多适合肉肉生长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像家庭养多肉一样,成株颗粒土要占一半以上。看下图,这就是大棚种植的雪莲,仔细看土质,绝对不是普通的园土!另外,大棚种植的采光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温度湿度都是经过科学精心设计的
,都是家庭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为什么好多花在大棚活的好好的,搬回家就死掉的原因。当然也许和家里养花技术有关系。
这是大棚养殖的多肉盆景,家里就很难养出这么好的状态,对于大棚业主来说就易如反掌。再次,家庭养多肉,之所以
加入那么多颗粒,就是为了增加土壤的空隙,让肉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防止积水烂根。
这是我给秀妍换土的图片。
蝗灾到来,颗粒绝收,为何灾民宁愿吃土也不吃蝗虫?
蝗虫身上有农药残留,肯定是不能吃了!
养多肉到底用颗粒土还是用园土?区别大吗?
园土种多肉,效果没有颗粒土好,大部分地区的园土都有一点偏黏质,浇水后易板结,需要经过晾晒过筛,细化去杂质后,再用来种多肉。如果能添加一些泥炭、河沙、煤球渣之类的基质改良土壤和增加透气性,效果会更好。
种多肉植物到底那种土更理想?
对于养殖新手来说,到底该用什么土种多肉确实有点晕,加上"老司机"们的各种推荐,更加让人纠结。其实,只要是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透气性和排水性有个一般,都能用来养多肉植物,比如:园土、腐殖土、砂质土、松针土,直接用来种多肉,都是可以的。不一样的配土方式,只是在状态上会有些差距。
各种常用的种植土壤的优缺点:
1、单一的园土、腐殖土、松针土、砂质土:
优点:经济实惠,容易收集。
缺点:营养单一,透气性一般,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易上色。
2、营养土、多肉植物专用土:
优点:购买的营养土以及多肉植物专用土含有一定比例的泥炭、珍珠岩、蛭石、火山岩等,适合用来养多肉,是省心的选择。
缺点:需要花钱,长期批量种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全颗粒土:
全颗粒土主要用来养老桩和玉露、寿、玉扇、日月潭之类的肉质根系品种,也可用于控养其它多肉植物。
优点:透气性好、不易烂根、上色快、不易徒长。
缺点:全颗粒土花销更大、水分蒸发快、吸热、对养殖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日常打理需要很细致。
4、自配土:
自配土是我比较推荐的,也是我自己一直坚持使用的。可以将园土、腐殖土、砂质土、松针土等单一土壤,与泥炭、珍珠岩、蛭石、火山岩、麦饭石、煤球渣等颗粒随意混合,保持颗粒比例在30%-40%即可。
优点:经济实惠、实用性好,结合了园土和颗粒土的优点,排水性、透气性、上色效果俱佳。
缺点:稍微麻烦点,既要收集泥土,又要购买颗粒,还要有配土的工具和场地,并且购买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有一定的经济支出。
总的来说,无论用那一种土,都能养活多肉植物。大家从经济角度、想要的状态、自己收集土壤是否方便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配土方式就可以了!感谢阅读。
养多肉颗粒土的比例应该怎么配?大家有何看法?
养多肉植物用混合土比纯颗粒土好用,纯颗粒土一般用于养老桩和玉露类植物,不易积水、透气性好。但纯颗粒土水分蒸发快、吸热、营养单一,对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不建议新手们使用。
养多肉植物的土壤只要是疏松、透气、不易闷根,兼具营养均衡的弱酸性土就可以了,并不是非要使用颗粒土。适当添加一些颗粒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证积水时能及时排出。颗粒的比例可以自调,30%-40%为最佳,老桩以及玉露类的多肉植物颗粒比例可以达到一半。
可以用于种多肉植物的基质有很多,常用而又效果好的有泥炭、珍珠岩、蛭石、麦饭石、火山岩、绿沸石等,大家可以选择2-3种,与泥炭、珍珠岩搭配使用,颗粒用量控制在30%-40%左右即可。配好颗粒土后还可以添加一些蚯蚓粪、干鸡粪、缓释肥、骨粉之类的用作底肥或者直接拌土,有增加肥效、改良土壤的作用。
有条件自己挖土的小伙伴们还可以挖园土、腐殖土,晾晒过筛、去掉杂质后,再添加一些河沙和泡水过筛后的蜂窝煤球渣。按土壤50%、河沙20%、煤球渣30%的比例混合即可。混合好以后同样可以再添加蚯蚓粪、干鸡粪之类的有机肥,拌土或做底肥都可以。
土壤配得好,上盆后期基本只需要浇水。多肉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多,添加了底肥的土壤完全能满足需要,日常打理只需要在养分耗尽时及时换盆就可以了,不需要另外施肥。平时还可以在换盆时结合叶插、分株、砍头繁殖一些新的植物,以备后期进行新老更替。
多肉植物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娇弱,配土也不需要太过纠结,对植物生长有利即可。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感谢阅读!
多肉脱土可以放多久?
要看什么多肉,大部分成年株的多肉放一两个星期都能活,有的放几个月都没问题,有些幼苗放一个星期左右。
这些多肉对土有什么要求?
以我近几年养殖多肉的经验来说,不论哪种多肉,均要求土质酥松透气,排水良好。
多肉配土的要求其实极其简单,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只需要椰糠、蛭石、珍珠岩,碎颗粒的麦饭石也可以,外加山上取来的腐殖土。
比例么,我最开始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书上或者网上说的百分比来配置的。如果你一定要按照比例,可以参考网上的说明,那里讲的很详尽。
不过,我后来养殖的时间长了,就大概地掺和了,基本一半腐殖土,一半颗粒。
多肉植物的配土说起来非常重要,绝对关系到你肉肉的生死存亡。
我们都知道,多肉原本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那里土壤贫瘠 ,大多是砾石和粗沙,土质极具通气性。
沙粒是不会积水的,所以不论雨季有多么猖獗,多肉都不会被淹死。
我总共养了100多盆肉肉,第一年夏季的时候,牺牲了6盆。
原因么,就是因为土质问题。
那6盆多肉带盆买来的时候,恰好我工作比较忙,来不及换盆。因为成本问题,你懂的,商家绝对不会给你的盆土掺进许多颗粒。
在连续一个星期的雨水的浇灌下,板结的盆土积水严重,外加气温闷热,盆土不透气和积水,导致那6盆肉肉黑死腐化。
我后期虽然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但徒劳无功,眼睁睁看它们离我而去。
所以你瞧,肉肉的配土有多么重要了吧!
说到施肥,肉肉还真不需要多少肥料。
你想啊,它们原来在沙漠里,沙子除了一些有机物质,还有什么养分呢?
如果你一定要施肥的话,也可以在栽种时加几粒缓释肥料颗粒。
说实话,我不喜欢它们长成大棵,长大后的肉肉感觉垮垮的,失去了娇俏可人的妩媚。
最后,盆土的基底要铺一层陶粒,确保透气性能良好。像陶粒蛭石椰糠什么的,可以在网上购买,很多都是免邮的,价格也很便宜的。
最后补充一句,肉肉绝不可以勤浇水,它们皮实着呢。
我不知道肉肉在南方是怎样过冬的,我在北方,冬季有5个月之久,我大约半个多月才浇一点水,而且不会浇透,只在周围淋一些而已。
也有人说,肉肉浇水必要浇透不可,这一点我不赞同。
冬季的时候,我曾经心疼我的肉肉皱皱的状态,于是就想着让肉肉吃饱水精神一下,于是好心浇透之后,没多长时间就水化腐烂了。
总之,只要你肉肉的土质做到以上要求,就一定会健康快乐地生长!
以下图片就是我露养的肉肉,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因为我也担心啊,太贵重了,我若养死怎么办?
一夏天,风吹雨淋,七月份整个一整月大雨小雨不断,因为确保了肉肉的土质要求,100多盆好好地生长着,看上去,完全呈野生状态。
多肉该怎么换土?
很多花友的多肉植物都是通过花卉市场或者大棚等渠道购买,而且都是新手,不知道多肉植物买回来要如何打理,一般连盆买的肉肉,带的土和盆都不好,最好自己换土换盆。总是听肉友说刚买来的或者刚上盆的多肉植物状态不好,又是软塌塌又是掉叶子的,下面就教大家如何上盆。
投稿或者喜欢我们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duoroure),拉你入群,学习更全面的多肉养护知识。
1.清洗
对植株进行洗根。确认基本上把根系上携带的土都冲洗掉。因为这里面很可能含有大量虫卵和细菌。洗的时候轻一点,伤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尽可能的少伤根。可以把根部放在一盆水中来回抖动。建议不要开大水龙头用很猛的水冲刷,这样根系会大量折断。这样反复抖动泡洗几次,看得见白色的主根就可以了。
2.修根
大家在新购的脱土肉肉到手之后,可以适当的观察一下肉肉的根部,基本上根毛区的组织是已经都坏死的了,有些晾的时间久或者本身根系不粗壮的,起码80%的根系已经枯死。
我们当然没有必要把不具备功能性的枯根再埋进土里去;况且老根的存在会让植物以为是外部环境的改变致使养分不足,而不是根部不良,这里限制新根生长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在新肉入盆后发现肉肉越来越蔫,而错误的以为是缺水,但在给水几个周期后也不见好转的原因。因为老根不去,新根不出,植物只有依赖消耗本身的养分来维持生长。
3.选盆
选盆对新手来说,一般选择有孔花器,有利于排水,不容易腐烂。
若是选择无孔花器,建议在底部铺一层 颗粒介质,形成一个隔水层,如果水浇多了,可以很好的防止土壤积水导致的植物烂根,烂叶子现象。铺垫的厚度根据花器的大小决定,基本上是花器的1/4。介质可以是陶粒,日向石,火山岩、麦饭石、沸石、植金石、桐生砂。
4.配土
最方便的配土就是:泥炭土 粗砂 1:1(体积比),泥炭土选择育苗专用最细的一款;粗砂使用带颗粒状的,一定不要用家里装修抹水泥那种细沙。
换盆替下来的土壤只要是没有虫害,不是黄泥或者腐叶土,都可以再次使用。特别是以前兑了赤玉土、硅藻土等这种高级土壤,一定不要浪费噢!
准备铺面石,筛过的粗砂、火山岩,风化岩,参杂在一起使用。
铺面有不少好处,除了干净,透气性也提高了,还可以起到稳固作用,防止植物歪倒,还可减少叶片被土壤中的病菌感染机会。
5.种植
将植株栽上,覆土至完全覆盖根部位置。用手指轻轻压实土面,然后将土面喷上薄薄的一层杀菌剂,让土壤微微泛潮即可,有一点湿度就行,便于新根系萌发。口诀是“潮土干栽”,注意不是“湿土干栽”!一字之差还是有区别的。
6.服盆
多肉服盆期是指多肉在经历了修根,移盆或者其他大规模环境变化的多肉植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当你发现服盆期的肉肉新叶开始变得饱满坚硬,而老叶开始消耗时,就说明肉肉已经服盆了。但这时的肉肉新根还不够发达,你可以沿着盆边浇水,不去打扰新根的生长。很快,肉肉的老叶也会饱满起来,肉肉就真的服盆。
7.浇水
一周之后恢复浇水,恢复全日照,正常养护。缓苗期之内如觉得盆土太干,可以每天朝土表面喷一层薄薄的水雾或者杀菌剂,仅为增加湿度,注意点到为止!过了缓苗期之后一定要果断给水,不然植株会因缺水导致持续萎靡、疲软和掉叶,并有可能加大死亡率。
8.光照
刚上盆的多肉,根系需要一段时间修复。最佳放置地点是散光且通风较好的地方,缓苗时间一般为1-2周,具体缓苗时间根据多肉的健康状态、年头大小而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轻松掌握上盆技巧,新购买的肉肉也能养出好状态。
多肉黑腐后,土和盆该怎么处理?
感谢“tehdbhp”邀请,我是老唐,一个养多肉植物5年的人,分享各种多肉养护经验,顺便混个脸熟,欢迎大家关注,有其它问题亦可点击头像直接联系我。
多肉植物黑腐是因为感染了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尖孢镰刀菌是兼寄生和腐生生活的一种真菌,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有机体上,是引起多肉植物维管束病害的病原,多肉植物一旦感染,维管束的导管会马上被堵塞,有毒物质会迅速扩散并向上蔓延,所以感染尖孢镰刀菌的多肉植物在短时间内就会化水黑腐。尖孢镰刀菌最活跃的温度为27-32度,在温度20度以下时活跃度会下降,到15度以下时则不再发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多肉植物黑腐病多发于夏季的原因。
被污染的土壤是传播尖孢镰刀菌的来源之一,为了安全起见,多肉植物发生黑腐以后建议原来种植的土壤就不要了,可以直接丢弃,以免感染后面种植的多肉植物。当然花盆是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使用,尖孢镰刀菌一般是生活在土壤之中,不是生活在花盆之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把花盆放在太阳下暴晒两天,然后再用多菌灵兑水喷一遍。
土壤实在舍不得丢,想继续用也是可以的,但是要经过彻底的消毒才行。把土壤倒出来,用布袋装好,放进微波炉高温消毒,一般3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舍不得用家里的微波炉,可以找一口旧锅,上锅蒸20分左右,这样基本土里里面的虫卵和细菌都被消灭光了。做完上面一步之后,再把土壤放到夏季中午的太阳下晒几天,这下不要说镰刀菌,哪怕是镰刀都会被弄熟了!
这还不算完,下次拿来种多肉的时候,上盆之前在土壤里面拌入少量的多菌灵或者恶菌灵,也可以兑水直接把土壤喷湿,弄好以为再把多肉植物上盆,这一个疗程处理下来,我相信题主的土壤完全没问题了。我播种多肉种子的土壤就是采取蒸汽高温消毒+多菌灵浸盆消毒,播种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每次种子的发芽率都非常高。
差不多就这样吧!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路过的小伙伴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或者评论一下;如果有不同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原创内容,欢迎转发,但请勿搬运抄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