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滨州发改委

滨州穷吗?为啥?其实,这个问题已经隐含了问主的答案:穷!不过,穷富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于这个问题,本答主有以下几点意见:1、从经济上说,在山东省范围内,滨州GDP总量排在全省倒数第

滨州穷吗?为啥?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隐含了问主的答案:穷!不过,穷富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于这个问题,本答主有以下几点意见:

1、从经济上说,在山东省范围内,滨州GDP总量排在全省倒数第四位,经济增速则位列全省老末,这一点来看确实比较落后。不过,滨州人均GDP排到全省第七位,在省内也算是居中的位置了。在全国范围比较的话,比滨州经济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经济的穷富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


2、在任何地方,都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还要看你处在哪个圈子之中。

3、说滨州穷,大概穷在这几处:一穷在经济不够活跃,滨州不乏大企业,比如魏桥、京博、滨化等,但中小企业实在不够发达,比如小编所在企业,很多采购的物资都要跑到淄博去卖;二穷在交通不发达,没良港,没高铁,没机场,高速也不多,限制了对外经济交流;三穷在文教不够发达,高校仅滨州学院、滨州医学院,外面人才引不进来,好的学生也都流到外地;四穷在生活娱乐场所依然太少,消费没地去,就更显得穷乡僻壤了。

话说回来,滨州是我们的故乡,无论穷富我们都爱这一方土地。

山东滨州有没有发展前景?

作为一个滨州人,我对滨州的未来是充满憧憬的,也坚信滨州能够成为鲁北大地的一颗明珠。小编持有以下观点:

1、从地理区位、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客观方面来看,滨州其实是相当不错的一块土地,北纬37度也多是经济富裕之地,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从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产业配套等经济方面来看,滨州的底子也不算太差,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经济支撑,但要想方设法降低区内交易费用,比如交通方面;

3、经济发展离不开工商业,可以看到滨州大型企业越来越多,本地大企业越来越开放,外地大企业开始进入滨州,商业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起色;

4、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管控,近年来开滨州的格局已经好了很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规划也是相当有针对性的,值得期待;

5、作为一个地级市,发展也离不开省里的支持,在最近出台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规划中,对滨州也提出了很明确的定位和要求,如果做到位就太赞了。














滨州怎样才能发展好?

把孙德汉书记调回来,滨州还会有发展!把所有带有想从滨州作为跳板发展个人仕途的这种人直接不要引进!中央各监察、检查机构常驻滨州,严格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把所有有后台的,有保护伞的个人及企业,全部打压掉,所有制约发展的人或事或是机构都一律处罚!这样滨州市不发展才怪!

滨州沾化以后发展方向?

沾化区将建设成为滨州城市副中心 融入滨州发展新战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两圈”开发、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圈四区”总体格局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滨港铁路二期、黄大铁路、鲁冀界(埕口)—沾化高速、沾化至临淄高速、沿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开工建设,沾化区在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必将迎来新一轮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沾化区未来五年,继续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稳中求进,逆势突破,围绕打赢北部沿海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环境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计民生改善“五大攻坚战”,着力在提高质量效益、深化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我们只要抢抓发展机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一个经济活跃、生态宜居、法治健全、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新沾化,必将在充满希望的渤海之滨崛起腾飞!”沾化区委书记丁锋在区第一次党代会上说。

  沾化区总体奋斗目标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北部沿海开发实现更大突破,拉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工业转型升级精准发力,以工为纲积聚发展后劲。沾化区坚持以工为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滨州主城区新的工业增长极。全面整合海域资源,优化沿海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临港临海型产业体系。落实套尔河港区总体规划,开发整治11.7公里的套尔河港区,规划建设魏桥、海通12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拉动临港经济低成本快速发展。建成运营滨海化工园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集中供热中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突出链条式组合、功能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加快汇宏新材料二期200万吨氧化铝、40万吨铝材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推动2台350兆瓦热电机组运行发电,投资3亿元的创新集团铝基复合材料一期竣工投产,加快打造高端铝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沿海旅游、仓储物流、保税仓库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临港服务基地。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运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两个千亿级”工程。沾化区依托汇宏新材料、中海油盐化工等骨干产业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油盐化工、金属材料两大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务求实效,围绕金属材料、油盐化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引进一批投资力度大、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抢抓国家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扩大低空空域开放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滨奥飞机DA40NG和“云舞者Ⅱ”型旋翼机项目建设。

  鼓励和引导食品加工、纺织家纺、皮革、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技术、设备、工艺、生产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发展,全面完成化工产业三年综合整治任务。大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海容电源材料等15家市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配套完善全区四大工业园功能,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链集聚,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产出强度和发展规模。

  培植特色农业精准发力,质量为先拉动农民增收。沾化区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在市场导向下优化农业产品、产业经营结构,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培强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上做足文章。沾化冬枣是沾化独具优势的品牌农产品,也是全省、全市重点培育的品牌战略产品。继续引导群众疏密间伐、限产提质,稳步扩大沾冬2号、大棚冬枣面积,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新技术。依托沾化冬枣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冬枣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积极研发沾冬3号等冬枣新品种,始终保持科研领先水平。在精深加工上尽快破题,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壮大现代服务业精准发力,生态旅游带优发展格局。沾化区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中介服务等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壮大健康养老、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物业家政等新兴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沾化区把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依托特色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好客山东”的北部中转站、生态滨州的旅游向往地。瞄准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方向,积极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大力实施全域化旅游发展战略,依托沾化冬枣、徒骇河公园、航空体验、河海湿地、文化古城等特色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徒骇河旅游度假区、生态运动公园两大项目建设和沾化冬枣生态旅游景区、文化古城扩建工程,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进城乡一体化精准发力,对接融合激活环境改善。沾化区坚持与滨州主城区无缝对接,融合发展,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河为魂、拥河发展”,大力实施徒骇河两岸开发,积极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加快推进新城区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康复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水园林城市。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乡镇驻地基础设施、生活居住、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面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用城镇标准建设农村、改造农村。沾化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广下洼、泊头示范村、示范片区创建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超过80%。健全农村环卫保洁、公共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加大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和旱厕改造力度,全面巩固和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77处农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达标、功能完善、运转正常的社区服务中心。

  改善民计民生精准发力,全心全意增进群众福祉。沾化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社会事业件件连着民生,推进精准扶贫突出民生优先。按照“五全”要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前完成1.1万贫困人口、57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全面完成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推进健康沾化建设为抓手,加快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配套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广泛开展“感动沾化”十大人物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改进作风精准发力,责任担当促进党的建设。沾化区认真落实从严治党重大政治责任,严把纪律不放松,坚持不懈改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力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准确把握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扩大有效覆盖,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建设滨州城市副中心,融入滨州发展新战略”,是沾化区39万人民正在践行的坚定目标。新的区委、区政府班子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部署,对接大战略、厚植新优势,融入大格局、实现新发展,以争一流、上水平的良好精神状态,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和谐新沾化。

滨州如何实现逆袭?

作为一个对滨州很熟悉的人,滨州市成立之前,还仅仅是黄河岸边的滨县北镇公社的时候,我就到过这里。可以说,眼看着从一个小镇变成了现在的滨州市。滨州的城市快速的扩大再扩大,发展再发展。我认为,滨州会越来越好。但是,逆袭是什么意思呢?只能说,滨州若想更好的发展,只有一条出路,向东发展,迅速与东营接轨,加快打造东营滨州都市区。只有这样滨州才有出路,否则发展不会更快。

1、东营滨州一体化符合省政府规划。在山东省的城市群规划图中,东营滨州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都市区规划的,也就是说,这两个城市要携手发展,形成一个经济增长极。

2、东营滨州经济结构类似。东营滨州的石油化工产业都较为成熟,在本市的经济占比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滨海养殖等产业也有共同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

3、东营滨州两市有很深的历史和人文渊源。东营大部分县区曾经是隶属于当时的惠民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滨州市;两座城市可以说都是从无到有在八十年代相继建成的;无论胜利油田的部分单位在滨州市,还是滨州的飞地海防办事处在东营境内,都说明两市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4、随着德大铁路、济南滨州东营城际铁路开通和建设,东营G220国道西延过黄河与滨州对接,都是两市进一步融合的良好机会。

滨州一个城市逆袭,机会不可能,只有和东营联手,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滨州未来的发展规划怎么样?

滨州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理想方向仍是“向西向北”

近日,《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征求意见稿)汇报会召开,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向西向北”发展是目前专家讨论最为理想方向。

为什么要“向西向北”发展呢?

相关规划专家提到,向南、向东发展有局限:向南跨河门槛,拓展空间有限,综合成本高;向东发展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背离,缺乏发展动力。

而向西向北发展优势较多,且与目前城市发展惯性方向保持了一致。

历版总规回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