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金融
百度推出区块链项目「莱茨狗」,有投资价值吗? 从花样不同的币,到养猫和养狗,区块链正迎来一轮热潮。眼下,BAT也开始涉足区块链市场,百度推出区块链项目“莱茨狗”。在比特币和
百度推出区块链项目「莱茨狗」,有投资价值吗?
从花样不同的币,到养猫和养狗,区块链正迎来一轮热潮。眼下,BAT也开始涉足区块链市场,百度推出区块链项目“莱茨狗”。在比特币和各种币价格一路疯狂飙升后,“莱茨狗”是否值得投资呢?
先来看一下比特币为何如此火爆的。由于比特币全球的发行数量有限,而且每年都会损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让比特币成为了稀缺物品,这一定程度上是比特币价格疯狂涨的原因。此外,能够在市场上流通,是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能够有市场价值的关键条件。如果一个虚拟货币无法在市场流通,就没有任何价值。
那么,百度的区块链项目“莱茨狗”是否有投资价值,也有两个关键的条件:
1、“莱茨狗”数量:从用户爆料的消息来看,百度区块链项目官网称,用户可以在10只形态各异的宠物狗中选择并领养。按照规定,一个百度账号可以领养两只,并首先需要下载百度钱包。不过,百度方面并没有透露“莱茨狗”是否有一个总的数量限制。
如果“莱茨狗”也像现实生活中的狗一样,能够繁殖,并且有生老病死,那么“莱茨狗”项目就很难盈利。当然了,如果百度区块链项目能够控制“莱茨狗”的繁殖速度和死亡的时间,让“莱茨狗”的数量保持在一定的区间,这个区块链还是有价值的。
2、“莱茨狗”能否进入市场交易:市场上的宠物都可以交易,那么生活在区块链中的虚拟宠物如果不能进入市场交易,这只“莱茨狗”同样没有任何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宠物狗会根据品种不同,有不同的价格。区块链的“莱茨狗”是否也要有价格高低的品种呢?
由于现在百度区块链项目“莱茨狗”还有太多的未知信息,目前不好判断这一项目是否有投资的价值。不过,能够进入市场交易,并且严格控制“莱茨狗”的数量,这是百度区块链项目能否产生价值的关键因素。
百度金融为什么没有额度?
百度钱包里的额度需要在百度有钱花里申请借款,才会有额度,不过百度的额度比较低,我之前做的才只有三千额度,没多大意思,相比而言,京东金融、余额宝、还有一些与银行有关的借款单位的额度会大很多
如何评价网易金融推出的星球APP?
我认为2月9号开始内测的网易星球感觉好像赶鸭子上架,临时堆出来的。但对区块链的应用是一个极大的创新,可以依赖星球中的原力构建一整条生态链,详细的在后面有分析。目前用户可参与星球的方式只有收集黑钻,还有就是邀请好友获取原力,用户粘度不够。但即使这样,我觉得也比百度的莱茨狗强一些,百度的莱茨狗领完之后就只能进行买卖,但是你要买,你的微积分(莱茨狗交易货币)又不够,卖又卖不了多少微积分,用户可参与度更差。现在百度的莱茨狗我已经不玩了。
网易星球目前处于内测阶段,注册需要邀请码,而且还需要实名认证,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网上有评论说其有收集用户信息之嫌。(网易后来公开回应说用户信息加密了,同事只有得到用户许可,第三方才可以看到用户信息,包括网易自己)。
可能的应用方式
现在区块链技术很火,各大公司都在加紧应用场景的落地。网易星球定位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管理用户的数字资产,包括信用数据、注意力、互联网踪迹。
这些数据收集后,在用户的许可下,给银行、电商、广告商等提供,从而使用户将自身数字数据转化为收益。例如银行可以通过用户数字资产判断用户还款能力、信用等级,广告商根据用户社交或浏览商品,也即注意力数据进行定向推广等。
用户如何参与
以目前的分析来看,我认为用户提供个人数字信息或信息授权,从而获取原力,原理是星球基地生产黑钻的基础,原力越多,黑钻就越多,黑钻作为各类交易的货币,可能可作为网易体系内购买商品(考拉、严选)、道具(各种网易游戏)的货币(感觉类似Q币)。这样就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链。目前原力只能通过邀请好友或认证芝麻信用获取。下图是我注册的星球用户。
总结
只要网易能很好地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我认为这款应用会是个有突破式创新的产品(希望不是抄袭的)。同时期待企鹅和阿里的区块链应用。
百度金融贷款可靠吗?
完全可靠,我身边就有人使用,和蚂蚁借呗一样可以提前还款,利率刚开始有点高,一万一天是4元。相比网上一些小平台选择百度还是没错的,就是额度一般不高。一般借款只有等额还款一个选项,由于我是刚刚问过也看过朋友在使用,所以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放心使用。只要按时还款是没有任何麻烦的。希望回答帮到你》
蚂蚁金服、百度金融和京东金融为何“去金融化”?
因为最新监管规定,金融业务只有持牌机构才能运营。
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没有金融牌照。
百度为什么这几年一直处于颓势?
百度前期作为从互联网搜索起家的公司,在信息旧时代,电脑作为信息接入口的单一渠道,树立了自己在国内的地位。网银,三方支付渠道的建立,刺激了电商的大发展。今天的互联网虽说有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但我们的互联网利用率还很低,存在于信息层面的互通有无。恰恰是这一点让很多公司为了生存不断的考虑怎样才能抓住市场分得一杯羹。从目前来看,互联网市场基本建立,而互联网生态还远远没有。下一步的人工智能变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虚拟世界的人形机器,反而是机械臂的工具类的产品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robin说百度今后不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已经能够证明百度认清的了自己,搜索本身在抓用户市场是自己的弱项。百度近几年负面消息频发在于内外两个层面。外部层面,金融对于互联网的刺激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市场更新速度很快,往往是产品先期决定用户。内部层面,搜索本身就是工具类的产品,很难有用户粘性。但是数据不仅仅是代表用户的利益点,现在更多的是数据本身代表着更多的信息,所以人工智能近几年发展很快。望百度每一步走的踏实,集中精力把手机百度做好,带动百度钱包让更多的人认识百度公司的未来。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强调,群体在一起的表现之一就是智力会减低,民意不可信。民众认为的,媒体报道的,企业家的战略,这三者永远不一样。百度在布局未来,现阶段的业务利润有所取舍,反映在媒体上就是发展受阻止,民众不会在乎百度的好坏,只会接受极端的好与极端的差,百度不行了?百度在调整?
百度只是一个代表,阿里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互联网的更新迭代太快,马云,李彦宏他们的思维更为跳跃与长远,与大众的思考及决策不会一样。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蠢,只是环境与地位决定方向。
在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小米金融上存钱都安全吗?
这三个平台背后都有背景,而且资金雄厚,6安全性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世事难料,谁也不敢保证哪个平台万无一失,毕竟是属于个体的。
投资有一句口号‘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将资金分别投放多个平台。
别说是个人的金融平台了,国外连银行都允许破产。
怎么看百度金融七大AI Fintech布局?
先把结论说了吧,就目前为止,不看好,而且越来越不看好。
每一个踏实做业务产品的公司,并不会在概念上太下功夫,特别是巨头公司的部门里,如果对于业务概念不断随着“热点”变化而变化,那只能让人觉得,这个业务有问题。
在此之前,你可能不太需要知道什么是“百度金融七大 AI Fintech布局”,而是先了解百度金融来龙去脉。
△ 陆奇加盟后百度组织架构图(来源:新浪科技)
百度金融来龙去脉
“百度金融”,即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成立于2015年12月14日,是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组织架构调整中,单独独立出来的事业群组,与其他三个业务事业群组一样,由E-staff(最高决策委员会)中的副总裁分管,并直接向董事长李彦宏汇报(陆奇加盟后改向陆奇汇报)。
当时新成立的百度金融事业群组,牵头的高管,是分管市场公关业务的副总裁朱光。李彦宏在成立的内部信中,还宣布了一位来自美国运通公司的副总裁王劲加盟。其后,从外而内,前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前陆金所执委黄爽等传统资管人士加盟。在内,百度历史首位Fellow孙云丰负责产品策略和体验;大数据专家、前百度网页搜索技术负责人沈抖负责技术研发。
△百度金融高管宣传图(左三王劲已离职)
从团队声势来看,这一定是想要大干一场的节奏,外界甚至还一度跟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支付体系等对比起来,看做是百度在金融支付方面的知耻后勇。
业务进展不大
然而,从整个业务进展来看,百度进展算不上快。比如最大的几个动作来看:
成立 FSG前后,百度首先纷纷和银行、保险合作,成立了百信银行和百安保险,但除了成立仪式当天的消息,之后动静非常小,基本听不见声音,不知道具体进展。
另外,有些业务开展地点也令人好奇。比如在西安成立的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当时就让外界纷纷摸不着头脑,实事求是来讲,西安并不是一个金融资产交易活跃的城市——如果成立一个百度博物馆之类的则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那么成立以后的百度金融到底干了什么呢?百度自己放在财报中讲的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信贷放款,旗下“百度有钱花”,主要面向职业教育、家装,租赁等市场开拓信贷分期,但无具体数据,只对外称同比增长90%。
另一个则是明确面向 C 端,且体现用户增长的百度钱包,在最后一次公布运营数据的第三季度财报中,百度表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激活账户超过9000万个,这跟动辄以亿为单位,并且几乎“人手一个”的支付宝、微信比起来,差距不言自明。
但如果仅仅是业务进展不快,是谈不上看好不看好的,毕竟如果一个人长得不好看但很努力,是不讨人厌的,真正令人感到尴尬甚至厌恶的是长得不好看、看不出努力还瞎吹牛逼。
怎么吹牛逼呢?
在百度金融刚成立的时候,因为 P2P 跑路太多名声太臭等让互联网金融有些尴尬,所以百度主要对外提的概念是“大数据金融”,即通过百度的大数据,完成用户画像描摹。
然而后来“金融科技”替代“互联网金融”的提法后,百度金融就开始以“金融科技”取代之前提法了。
OK,金融科技取代臭名昭著的 P2P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完全没有问题。
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就有些跟风和迎合上意了。
在AlphaGo 横空出世战胜李世石后,国内也纷纷开始把人工智能作为最重要的概念和业务来搞,百度跟 Google 的业务相似,实际上在人工智能上也有布局,所以在2016年6月的时候,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就开始着重提出“互联网下一幕是人工智能”的论断了,并在其后马上成为百度公司的“最高指示”,无论什么业务,都要在人工智能的指导下,不然就好像掉了队似的。
这种风气体现在2016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上一年吃香的 O2O 全面溃败,剩下的百度糯米和百度外卖,除了纷纷在分论坛上谈论“人工智能+”的决心和意义,甚至连被 robin 提及的次数也少之又少。
不过百度金融因为方兴未艾,当时还是非常受重视滴,也就在这种重视里,百度金融的掌舵者、已晋升为百度高级副总裁的朱光,郑重向外界宣布了百度金融的5年发展规划,说未来5年就做好这5大战略:身份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和金融云,并称金融科技实现的路劲非常清晰,就是这几点。
所以,既然是郑重向外界宣布的5年5大方向进展,那未来如果再出来讲,应该也要搜下之前大张旗鼓说的话,这才2017年,就马上变成“金融云、区块链、智能获客、身份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7大布局了,新增的“区块链”和“智能客服”,是因为比较热,才临时上了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吗?
最搞笑的是,百度金融现在也不提金融科技,不谈 Fintech 了,而是改口称“AI Fintech”。
△ 负责百度金融的高级副总裁朱光(右)
笑话一样的“AI Fintech”
这简直就像个不懂行造成的笑话。
Fintech 风行中外时,这个 Fin 是 finance 的意思,指的是金融。tech 则是科技的意思,代指一切科技手段和方法,二者糅合新造的 Fintech 不就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变革传统金融的意思吗?这种科技手段里也一定包含“AI”——人工智能这种技术手段吧?!
所以“AI Fintech”看起来就特别怪,不是不懂行,就是强行加在最前当强调——毕竟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和副董事长陆奇喜欢嘛。这也没啥好奇怪的,打造品牌和形象公关,百度内部最擅长的难道不是这位目前负责百度金融的高级副总裁吗?
另外,如果玩概念只是遭人烦,不足以成为“目前为止不看好、越来越不看好”的依据,那一些一线参与的高管离职,或许能反映一些问题。
就在今年4月,为百度金融风控而来的、在百度金融成立当天被宣布加盟的百度副总裁、百度金融风控负责人(CRO) 王劲离职。另一重要高管——百度钱包总经理章政华也在5月宣布离职。
所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互联网世界中,没有比产品成绩和人心向背更能反映真相的了。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必有一战?
必有一战是个什么鬼?
有一句话很适合商场,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搞互联网出身的BATJ们,还是搞金融出身的工农中建们,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干嘛一定非得打打杀杀的呢,大家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有钱一起赚,不好吗?现实中,BATJ和工农中建们就是这么搞的。
金融者,望文生义,即资金的融通。我们搞金融的经常用一句话来调侃自己,“我们不生产资金,我们只是资金的搬运工”,这句话其实不对,金融业不只会搬运资金,有时候也能生产资金,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这句话是成立的。归集闲散资金,投入到有需求的资产中去并获取利益,这就是金融行业的工作逻辑。
回到问题,不可否认,互联网巨头搞金融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无可匹敌的便捷程度,比如庞大的零售客户群,比如强悍逆天的短期资金归集能力(余额宝等),比如各类消费场景的无缝贴合等,这都是传统金融垂涎三尺但短期内基本无法解决的。但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目前主要还是在消费金融、零售业务这一亩三分地里打转,公司业务、同业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等板块,暂时还看不到互联网金融染指的可能性,而这些才是金融行业最大的肥肉。同时,互联网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也还需要再向传统金融学习一个,毕竟传统金融行业有几十年(国外则是上百年)的经验教训,也吸纳了无数优秀人才。
此外,虽然互联网金融在客户规模上很可观,但在整体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跟传统金融还不是一个量级的。以最大只的蚂蚁金服为例,根据公开资料,2016年蚂蚁金服的净利润不到30亿元,别说与宇宙行(2791亿)相比,即便在阿里体系(427.41亿)内,蚂蚁的贡献度也只有区区7%。虽然蚂蚁的利润增速很高,想成长到能被传统金融称为“对手”的程度,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更多的是合作与互补。传统金融看重互联网的高成长性、便捷性与获客能力等;互联网则看重传统金融的专业能力、规模效应和资产配置渠道等,双方各取所需,一起赚钱。打个比方,互联网金融巨头就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英语满分,但其他科目统统不及格,这样的是铁定考不上大学的,所以就找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请教,而同学也想找个人练练口语,所以双方一拍即合。这样的关系,肯定没人(包括他们自己)会认为是“必有一战”的关系吧?也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真有一天传统金融机构会被互联网逼到墙角,但至少在当前,双方的合作,还是“藤缠树”,而且我更相信,传统金融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加速互联网化的程度,一样是不可小觑的。
百度金融大脑是什么?
谢邀
简单来说百度金融大脑就是运用新技术把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数据的中小微企业智能融资撮合,提供中小微企业综合评估系统、融资撮合、智能监管等功能的一种智能化信息平台。
利用"百度大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取多个数据维度的信息,并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画像和综合评估报告,精准评估企业信贷风险,同时采集分析数个日常生活信息指标,进行贷后风险预测和监控。大幅提高金融监管智能化水平,可用于开展区域金融监管与国民经济运营监测的全新探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