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汉代建筑

汉代建筑和唐代建筑的区别有哪些?汉代建筑沿袭先秦时期的建筑特征,所谓汉承秦制,在建筑上也是如此。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任何一座汉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我们只能从其遗留下来

汉代建筑和唐代建筑的区别有哪些?

汉代建筑沿袭先秦时期的建筑特征,所谓汉承秦制,在建筑上也是如此。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任何一座汉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我们只能从其遗留下来的壁画还有陶塑作品中来了解当时的建筑形态。经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我觉得汉代的建筑风格特征是:粗犷古拙,结构简单。主要以高台建筑为主,墙体用夯土较多,屋脊平直而短。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结构简洁,庄重大方,气势宏伟。这个时期的建筑发展到了相对一个成熟的程度,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它规模宏大,形体俊美,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张扬。其建筑在斗拱、柱子、还有房梁等内在建筑构件均呈现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较于汉代建筑而言,唐代建筑不仅在规模上更加宏大,而且在外观的装饰上也比汉代建筑精致不少,屋内的横梁跨度更长,梁柱更高,整个室内空间比前者更为宽敞、高大。

云南现存规模最大的汉代建筑遗址在哪里?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南5千米处永昌路东侧,有一个村子叫做诸葛营,当地人又把它叫做汉营,村里居民1200多户,共4800余人,大姓有杨、张、葛等。在这里,祖祖辈辈都传说着他们遥远的历史。一些传说已被考古发现证实,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古发现就是云南省现存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建筑遗址。

该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320米,南北长375米,面积14万平方千米,四围城墙用红、白黏土掺沙石夯筑而成,除了西北角因昔日修路被挖断以外,其余部分保存较好。东、西两墙中段尚存由砖石堵塞城门痕迹。城墙底宽14.5米,上面宽8.9米,残高2-4米,各墙断面均有明显的夯土层次,红白两色相间,层厚多在8-12厘米之间,最多的地方夯筑有40余层,工程相当浩大。

这个地方的遗址是在1981年文物普查的时候发现的。早年间,村民耕作取土的时候常常在城墙内挖出铺设整齐的石子路、夯筑平实的房屋台基以及成罐的铜钱等遗迹遗物。后来又出土了大量的形体宽大厚重、东汉风格的古砖古瓦。其中,板瓦分为三分瓦,最完整的一件长46厘米,宽37厘米,青灰色,凸面饰细绳纹,凹面为粗布纹;筒瓦分为二分瓦,完整者长40厘米,直径15厘米,颜色、纹饰与板瓦同;砖多长方形,大小不等,最大件为47×25×10.5(立方厘米),最小件为35×22×7(立方厘米)。另一种楔形砖,砖的一侧均有模印装饰图案,多为棱形、卷草、圆饼、五铢钱等,其中一件除纹饰之外还在一端印有隶书“太康四年造作”铭文。这些砖应该属于晋代,诸葛营的这处遗址也应该是晋代或者以前一座城市的遗址。

诸葛营的汉文化历史久远丰厚,除了实物证据之外,诸葛营村名也是证据之一。距村里武侯祠中明宣德年间孔初撰写的《诸葛忠武侯祠记》载:“民相谓曰,若等诸葛公遗民也,相率安营屯兵,以生以长,遂名之曰诸葛营。复于营中构诸葛祠。”

在诸葛营的传说和地方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这里应该是诸葛亮军队的“安营屯兵”之地,当地的居民是诸葛亮军队南征评定永昌郡后的“遗民”,所以这个村子就叫做“诸葛营”。不仅如此,诸葛营原来不叫“诸葛营”,而是叫“凤凰村”,这说明此地在蜀汉以前就有汉民居住了,而“汉营”一名也许是取“蜀汉军队安营屯兵”之意,故而称作“汉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