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检察院公益诉讼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缘由:1、民事公益诉讼就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根据法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缘由:



1、民事公益诉讼就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根据法律授权,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不受不法行为侵害而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法审判的诉讼活动。这里的有关国家机关其中就包括检察机关。

1997年,河南省方城县检察院以原告身份起诉,请求法院确认一起国有资产买卖合同无效,成功挽回国家损失,这个案件是公益诉讼之鼻祖。

2、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规定了公益诉讼,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更广泛的监督权力。其中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多起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和垄断的各类案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化。



那么哪些情形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呢?

二、我们首先要了解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其实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公共利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排除单纯私利性,2.公共利益具有非营利性,3.公共利益具有持续的公共功能。



三、明确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后,我们就来看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列举了公益诉讼的范围,包括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由于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有个等字,随着公益诉讼的试点,如果将公益诉讼仅限于上述两类,肯定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是立法者的初衷。



就司法实践而言,现阶段我国检察机关推广的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除了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外,还包括国有资产保护,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涉及群众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严重违背社会道德、损害公序良俗的民事案件等典型公益受损案件。

如何看待山西检察机关提起疫苗接种不规范公益诉讼?

疫苗案是大家最近都在关心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很多百姓们的健康与安危。对于这起大规模的疫苗案件被曝光,很多人都是很惊讶和震惊的。从新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疫苗案最严重的地方是在山东地区。但就在上周也有媒体报道显示,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检察院已经对当地的卫计委提出了公益诉讼,因为当地卫计卫在过去一年当中采购了长春长生的狂犬病疫苗,一共2500支,其中1145支已经销售到市场上,而当地卫计委在销售记录当中,并没有对接种人进行备案和严格的登记,所以说并不能确定哪些人接种了问题疫苗,因此偏关县检察院对当地卫计委提出了公益诉讼,是非常合理且正当的要求。

发生这种事情,我认为当地的卫计委一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并不是处罚了相关的领导责任人就算完事,而是应该严格落实这一千多支问题疫苗的具体流向。看完这起数据,着实也令人惊讶,一个贫困的小县城竟然会有上千支问题疫苗的销售和使用,然而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疫苗事件,波及的是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当然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惩办违规疫苗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同时做出一定的补救措施,给天下的百姓们作出一个交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