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墙面布置图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墙面布置如何延伸到区域材料中?幼儿园墙面布置分为低中高三层,最高层布置的是有欣赏价值的内容,例如:名画名言一句话理念;中层次呈现的是老师操作的内容,例如: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墙面布置如何延伸到区域材料中?
幼儿园墙面布置分为低中高三层,最高层布置的是有欣赏价值的内容,例如:名画名言一句话理念;中层次呈现的是老师操作的内容,例如:栏目园地;最下面是孩子们操作更新完善的互动墙,例如:美工作品 、游戏材料、半成品操作材料。
如果是班级或者活动室墙壁就有了墙面和区角材料呼应的效果。如何延伸墙壁内容进区角?
做到:
一、墙面布置统领区域材料
比如:活动区域名称 、活动内容、活动规则、活动人数 ,活动步骤方法提示等,都简介上墙。而后在区域里的柜子架子上投放对应玩具和结构材料。
二、墙面布置展示幼儿活动成果
墙上图片或者实物展示游戏成果,孩子作品,人人有作品,配幼儿照片,获奖证书,激励创作探究。这里强调成品上墙,区域就要展现过程,投放丰富多变的半成品材料,使活动具有开放性。
幼儿园通常会布置什么样的手工作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宝贝已经是一年级的小豆包了。回想起幼儿园的手工作业,感慨良多,从最初的不会到后期的爱不释手,孩子们收获颇多,家长也受益匪浅。
我记得孩子2岁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孩子小,手工作业比较简单,比如用一次性水杯,纸盘,纸壳等做些小手工。等到上大班的时候,老师让宝贝们废物利用做走秀服装,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完成,类似下面的
怎么看待幼儿园布置的家庭作业?
我先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您再看看是否应该做。
我们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为了适应幼升小,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并且开始布置作业了,这时,有小部分家长就在家长群里嘀咕: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写作业,耽误孩子的童年啦,国外的孩子6岁以内都是严格要求不教知识的blablablabla......其实幼儿园虽然布置了,你孩子不做也没有关系,老师也不强制,爱做不做,所以有些家长索性就不让孩子做了。
还有一点,幼儿园大班一天就半个小时上知识课,8点到8点半,也就是早饭后这个时间。很多家长呢,为了让孩子睡懒觉,就在家吃早饭,到学校基本8点半之后了,这样一来,听不到课,又不完成作业,结果可想而知了。
然后到了一年级了,老师一下子各种作业都来了,而且都有严格要求,比如数字要如何写,拼音要如何写等等,这些孩子的问题来了,第一、上课老师讲的很快,他根本没听懂。第二、从来没有写过作业,没有写字的习惯和写作业的习惯。第三、一下子没时间玩了,心情也不爽。
几个问题结合到一起,就出现孩子写作业出错多,速度慢,家长焦虑,孩子崩溃的局面。这时候,这些家长一方面到处抱怨:小学一年级就这么多作业,要减负呀要减负。一方面以过来人的身份郑重地跟别人说:“你们一定要上学前班,要不然跟不上小学的课程。”
其实呢?他们的真相就是上面所说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就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包括不按时完成作业,那时候的作业算是预习,也是练手,作为养成作业习惯的前奏。
那么再说说在幼儿园态度很端正的吧,比如我家孩子,每天早上那半个小时的课,从来不耽误,白天听懂了,晚上作业其实很简单,一会就完成了。然后直接从幼儿园到小学,根本没有上学前班之类的,从一年级上半年,就能进入前三名,比上过一年学前班的孩子还要好。
所以,任何时候端正态度都是第一位的,作业之类的都只是一种表象。
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幼儿园为什么还要布置这么多手工作业?
如果学校不布置手工作业,布置很多学科作业人们会怎么说?还是会有人骂学校。这位微博大v就是想骂人而已,他根本没用脑子想想手工作业真正的意义。我建议这位大v不用等清明节了,今晚就把你爷爷从坟里刨除来,然后自己躺进去。
手工作业学生自己能否独立完成,难道幼儿园老师对此心理没个数吗?知道孩子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为啥还是要加入?
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第一,这些任务不是老师想出来人的,而是上头布置、摊派下来的。老师只是个执行的以及背锅的。如今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有些为了评优、评示范,有些为了搞宣传、打名气,有些甚至可能为了个别人的“政绩”。但是幼儿园没有考试没有升学,能搞花样的只有活动。于是便有各类奇葩活动诞生。对此一线教师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如果是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和作业,请大家尽管骂。但是第二种则不同了。
第二种任务就是故意布置孩子不能独立完成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或者让孩子看家长完成。这类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个作品、进行一次展示或评比,而是让孩子体验动手,体验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如今有多少家长自以为给孩子买了学区房,报了天价辅导班就是尽到家长的责任了?砸钱和陪伴,到底哪个队孩子的成长帮助更大?
如今有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刷题,自己却在旁边刷淘宝,还美其名曰监督学习?
如今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稍微遇到挑战的时候就“自觉”挡在孩子身前,替代孩子做原本他们跳一跳可以克服的挑战?、
当然,脑回路正常的家长应该还是占大多数的。
孩子的成长不像拍电影,一个蒙太奇就能跳到十年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艰难、未知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关注和帮助。如果你错过了跟孩子做手工的阶段,那就真的一辈子都错过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