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散文
请看图写诗或散文?青春逝远如离帆,回眸一望指弹间。爱恨情仇终须去,仰天长啸天地宽! 如何写好散文?谢邀:立意要鲜明,形散意不散。围绕中心写,可引经据典。词语要华丽,联想要精选。层
请看图写诗或散文?
青春逝远如离帆,回眸一望指弹间。
爱恨情仇终须去,仰天长啸天地宽!
如何写好散文?
谢邀:
立意要鲜明,
形散意不散。
围绕中心写,
可引经据典。
词语要华丽,
联想要精选。
层次必分细,
语言务精简。
以上是自己的写散文心得,不当之处,请好友斧正。
有哪些感人至深的著名散文值得分享?
谢邀。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好就好在好散文是散文诗。我要推荐如此这般写散文者叫李又然。他晚年的回忆录,大多篇幅长,在此不便发。我要向网友们推荐这样一篇散文,在当时产生过颇大影响,而今也被选入最新出版的纪念文集,是有名的千字文:《比我淋更多的雨——悼念雪峰同志》。
这篇散文第一次发表的时候,原载于《人民日报》副刊“心香一瓣”(1980年1月11日第五版);后被收集于《李又然散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同时还继《冯雪峰全集》第一至第十二卷本的出版发行,被收入到《冯雪峰纪念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
李又然:《比我淋更多的雨——悼念雪峰同志》
1979年11月17日,文代会闭幕后一天,开冯雪峰同志追悼大会——他被迫害已经死去三年。
雪峰同志是我经常见到的,但实际接触只一次。这一次留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我总感动着,怎么也不能忘记。
一天,程砚秋唱他双出拿手戏:《锁麟囊》和《荒山泪》。他送丁玲三张票。丁玲说:“找雪峰去。”于是一起到北京饭店,她上楼,我在门外等着。长安大戏院散戏的时候,天微微下雨,只有一辆三轮车,让丁玲先坐上回去。我从西朝东步行,雪峰陪着我。到了北京饭店门口,我请他回去。他还是陪着我,又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又找到一辆三轮车,我坐上了,他才独自回去。这时候,雨大起来,他淋湿了;到饭店后,该已湿透了吧。他比我淋更多的雨。——他是自我牺牲的人,倘若落下来的不是雨,是危险,他也一定陪着我,保护我;要去牺牲呢,他也先去牺牲。这是一定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他待部下极好,个个都深深地怀念他,尊敬他。
在干校,他满桶满桶地挑粪。别人叫他不要再挑了,他不听。
他哪一年入党的呢?1927年,“四一二”事变,共产党被杀得最多最惨的时候!“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过一个”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啊!从此以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为党的事业工作,直到最后。
他晚年是很惨的: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没有别的要求,一心渴望回到党里来!他这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光荣的,刚正不阿,正直,感人至深的!
雪峰同志死了,但我仍旧看见他。像他那样的共产党员是不死的。
他永生着!
《父亲》散文?
父 亲
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十分硬朗,走起路来还是那样健硕有力。母亲去世的早,姐姐为了当时家里的生活,早早辍学,和父亲一起耕田种地,偶尔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日子也算过得去。为了照顾父亲她嫁到了我们村,事实也是如此,后来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照顾父亲的事情多亏了姐姐。
父亲一生劳累,但是身体很健康,平时有了小病什么的从不吃药,他总是说:“是药三分毒,抗抗就过去了。”语气执拗,容不得我们劝解。父亲的生日是在春天,在父亲七十岁时,我和妻子从北京特意赶回来在老家给父亲过了七十大寿。那天,我们家族的叔叔伯伯都到了,父亲很高兴多喝了几杯,脸红红的,喝到最后父亲突然落泪了。我和姐姐把父亲搀扶到里屋,父亲叹口气:“没什么的,不要担心我,我就是想你母亲了,你姐姐嫁到咱们村,十分惦记我,隔三差五都来看我,你姐夫十个实在人,很好。你考上了大学,现在成了北京人,真好呀……可惜你的母亲走的太早,太早,她怎么就没有这个福分呀……”这一刻,我和姐姐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妻子没有拉灯,坐起身:“父亲真的老了,姐姐在家照顾父亲这么多年了,我们平时只是给父亲寄些钱,但是我总觉得亏欠父亲什么,把父亲接到北京吧,让父亲跟我们一起住,俗话说得好“养儿防老呀”,怎么能让姐姐一直照顾呀。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句话我最理解。”我的好妻子呀,他和我想到一块去了。那晚的月亮很明,很亮。
第二天,我和妻子来到姐姐家,把接父亲接到北京的事情说了,姐姐落泪了,沉默了,最后姐姐说了句:“好吧,这件事我听弟弟和弟媳的,让咱父亲出去散散心也好。”姐姐明显舍不得。
当我们一起和老父亲谈这件事的时候,父亲竟然一口答应了,他的爽快竟然把我们几个弄愣了。父亲只是说:“给我一天的时间,我要收拾一下。”妻子说:“我们那里什么都有,没有的我们给您买就是了。”父亲笑着说:“这你们就不懂了。”父亲的“不懂”,我们是真的不懂。父亲走的那天,叔叔和伯伯,还有侄子们都来送,父亲笑得很爽朗,只是反复说一句话:“跟儿子享福去。”随身带的只是一个小口袋,我们没有问,只是想一定是父亲日常用的东西吧。日常用的东西怎么要用口袋装呢,我们也没有多想。
来到北京,父亲说:“儿子,请几天假,陪我到处转转。”命令的口气倒是把我和妻子逗乐了。第二天我们就出发了,父亲每到一处一定要留影,并且是要单独留影,我和妻子虽然感到奇怪,但是也没有多想什么。几天下来,父亲说:“差不多了,你们都上班吧,记得把照片洗出来后,马上给我,我要留着。”我和妻子笑着说:“一定的,放心吧。”父亲在我们这里住得很好,每天出去转转,回来还给我们讲一些他认为很怪的的事情,我们都笑着,听着。
时间很快,秋天到了。那天我刚下班,妻子把我拉到卧室,悄声的说:“咱父亲不是不喜欢养花吗?你看看父亲在阳台忙活的。”我和妻子一起来到阳台,父亲真的在忙活,他把阳光最充足的地方腾出来,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花盆,旁边还有一个小口袋。父亲看到我们奇怪的目光,只是笑了笑,平静的像自言自语:“儿子,儿媳,你们都是农村出来的,现在是什么季节,秋收季节,秋收过后就该种小麦了喽。”我们不解,这和种花有关系吗?父亲打开那个口袋,取出一个大个的可乐瓶子,拧开口,把里面的东西倒到方形花盆中:“这是咱们地里的土。”只见把土倒完,用手捏碎,再用手掌抚平,压实。父亲又从口袋中,取出一个纸包,慢慢地打开,竟然是一把黄灿灿的麦子!“这是我在你姐姐那里要的去年留种的小麦种子。”父亲边说边用长满老茧的手指在花盆中勾画出三道深深地沟,把麦种均匀地散播到土里面,再一次抚平压实。父亲再一次在口袋中取出一个大可乐瓶,喃喃地说道:“家乡的土,家乡的种子,还要用家乡的水来浇灌的呀。这是我在老家带过来的深水井的水,甘甜醇厚,最养庄稼了。”父亲把水均匀地倒入他的“田地”里,倒完后,竟然俯下身,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花盆里的土:“家乡的土,味正!”最后他站起身,竟然腼腆的对我们说:“没有和你们商量,你们不介意吧?”“不介意,不介意。”我和妻子同声说道,一瞬间,父亲,我,我妻子三人眼角竟然都湿润了。那天晚上,妻子说:“父亲想家了。”那晚的月亮很明,天气却很热,热得我们一晚都无法入眠。不知道父亲那晚睡着了吗?
自从父亲种好了小麦,每天都会去看,有时蹲在那里很久,小麦发芽了,他兴奋的像个小孩,整个阳台上妻子种的奇花异草在父亲眼里都黯然失色。因为阳台温度比室外高,麦苗长得很旺盛,父亲看着过于旺盛的麦苗发开愁了。我知道,在年前小苗如果拔节了,那明年小苗就会减产,甚至绝收,这是冬小麦的特性。一天回来,我也习惯性的来到了阳台,父亲的“花”不见了!这可把我吓坏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父亲推门进来了,如释重负地说:“儿子,不要担心。这不是立冬了吗,马上要下雪了,我们种得是冬小麦,不经过冬的严寒,雪的滋润是不行的。我和小区物业的老张头说好了,在咱们楼下的花坛边上让我们的小麦过冬,只有这样明年才会丰收的。老张头人真不错,他老家也是农村的,还是农村的人好说话,真好。”父亲对老张赞不绝口。从这以后,父亲往楼下去的时间就多了,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又下了几次雪,父亲也会下楼的,去干什么,我们都知道。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和妻子每天都上班,父亲依然出去逛公园,和小区的老张头聊天,日子过得很平静,很充实。这个春节,父亲没有回去,我把姐姐一家人接到北京过年,姐姐看到父亲很健康,很高兴,也就放心了。一个很平常的夜晚,都十点多了,我起来方便,隐隐约约听到父亲房间有说话声音,我回身叫醒妻子来到父亲的卧室外面,父亲在打电话,是打给姐姐的:“……再过些日子就到清明了,你弟弟近来为了个项目策划很忙的,你嫂子今年教的是高三毕业班也很忙,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回老家给你母亲烧纸的事……这样吧,你多准备些烧纸,就算是有你弟弟的份了……还有,我在北京生活的很好,不要担心我。前些日子,我把我在北京看风景的照片都让小区的老张头用快递寄回老家了,你记得去领,领回来后,在清明烧纸时,把照片都一起给你母亲看看,告诉她,儿子儿媳都很孝顺,让她放心……小麦快收割的时候,我也该回去了……我不在你弟弟这儿住些日子,他是不会安心的,我在北京这样一住下来,乡亲们也会称赞你弟弟弟媳孝顺的。说实话,我在这里住的一点也不习惯,还是老家好,我想家了……”听到这,妻子伏在我的肩头,轻声地抽泣起来,我把妻子搂在怀里,不知说什么好。我们没有再听下去,静静地回到卧室,妻子找到日历,在清明那天做了个大大的记号。那晚的月亮很圆,很圆……
现在,父亲依然住在老家,依然由姐姐来照顾,只不过我和妻子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那年清明和父亲一起回老家给母亲烧纸的时候,我和妻子请求父亲把那盆“花”留在北京,父亲高兴地答应了,从那以后,我的阳台上就多了一种“花”,一种一直在我们心中绽开的美丽的“花”。
感谢有用吗?
有用啊。感字下面是心,谢字左边是言。用话语表达心中的谢谢,多么难得可贵。碰瓷,一些不良的行为已经寒了多少人心。有的时候,并非人冷漠无情,只是骗子太多。用爱把感谢传递,用心相守,因为爱所以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