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通报表扬范文

小学生捡钱交岗亭,交警帮写迟到证明,学校通报表扬,你怎么看?小事不小。曾几何时,学习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唯一,缺乏锻炼,缺乏素质训练,很多教育都来源于课本止于课本。但这个孩子的父亲

小学生捡钱交岗亭,交警帮写迟到证明,学校通报表扬,你怎么看?

小事不小。

曾几何时,学习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唯一,缺乏锻炼,缺乏素质训练,很多教育都来源于课本止于课本。但这个孩子的父亲、交警、学校用完美的方式完成了在这一件事情上的教育闭环。正因为这样的事情少,我们觉得应该点赞。反过来想,其实,这件事情背后折射的,恰恰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怎样表扬孩子?

现在的教育观念里有一种观点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这个观点本身很好,但是如何夸孩子确是一门艺术。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做过了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还会起到反作用。

要如何做到正确并有效的表扬孩子呢?

表扬孩子首先要明确表扬的是孩子这个人,其次对于表扬孩子还注意以下的关键点:

1.对孩子的表扬、赞赏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敷衍,为了表扬而表扬。

2.表扬要真实、具体。比如说,孩子第一次用勺子吃饭,可能吃的到处都是,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这种自己动手的行为给予肯定。这时候的表扬不能简单的说“你真棒。”要具体的说“孩子,你会用勺子,太开心了。”

3.表扬要及时。比如,当孩子向你问好时,要及时的赞赏孩子有礼貌。

4.表扬的同时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当孩子玩完玩具,扔了一地。在你的帮助下孩子整理好了。此时可以赞赏孩子,说:“孩子,你把玩具整理的真整齐,下次我们玩完了接着让玩具回家,玩具会更开心的。”

5.表扬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是一些物质上的小小奖励等等,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

父母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赞美和认可,大声的表达出来吧。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内心会更有力量。

医生救死扶伤该被表扬吗?

医生救死扶伤是本职工作,医生自己也不想要表扬。不要绑架医生就行了,医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总是想把病人看好,大多数医生能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病人。每每碰到重病人,总是心中牵挂,这种感觉只有医生自己知道,不足为外人道。

为什么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永远不应当众表扬一个人。表扬是一种危险而有效的东西,对被表扬者有着巨大而积极的影响,但最好在私下里做。

表扬带来的副作用甚至比我以为的还要糟糕。旁观者不仅敌视受表扬人,而且他们马上就会开始讨厌那个提出表扬的人。他们嫉妒受表扬者,也憎恨提出表扬的人。恭维话再多都不为过。即便我们知道这恭维并非发自肺腑,但我们仍甘之若饴,无论这些话有多大帮助。

职场的情况是如此:如果你偶然听到另一个部门的某位员工受到表扬,你会无所谓,但如果是坐在你身边的同事受到你的老板表扬,你就会酸溜溜的。庆祝一些人的成功,并激励其他人更加努力。但实际上,他们制造了不满,并招致极大怨恨。

同样,所有受到“好”雇主青睐的管理方法——比如评选每周最佳员工、或在公司简报中撰写某名员工光辉事迹——全都弊大于利。

你可能会说,只要公开表扬能让所有人更加努力,那么伤害一些员工脆弱的自尊心无所谓。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答案是,这得看情况。

有两种形式的嫉妒。一种是良性嫉妒,它激励你努力超过你嫉妒的人。另一种是恶性嫉妒,它让你想要排挤你嫉妒的人,并偷偷给他们下绊子。

有实验表明,当学生们认为恭维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就会产生良性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嫉妒的效果是积极的:许多学生说,听到店员那样说以后,他们为自己购买昂贵的服装的意愿变强了,因为他们想让自己显得更漂亮。

但我猜测,在大多数职场中,表扬引发的嫉妒大多是恶性的。即便某人确实值得表扬,这种表扬也只有在得到其他同事认同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良性效果。但通常情况下,对一名员工的表扬都不会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同,这就是人性。

莫扎特为何不当面表扬贝多芬?

音乐是灵魂摆渡

朱元璋为什么多给范文从五条命?

谢谢邀请:

此事在明人笔记《镜中寄》中有记载,话说在洪武年间,朝中有一御史名叫范文从,此人出自名门世家,是范仲淹的嫡传后代,从小仰慕祖先,刻苦学习,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他遗有范仲淹的风范,一身正气,敢说敢为。

一日,朱元璋又要处死一批死刑犯,正当在名单上勾决之时,范文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奏曰“此乃均是小贪而已,按“《大明律》罪不当死,天下方定,不可滥杀无辜,还请陛下刀下留人,使其改过自新”,朱元璋闻言,大怒,将范文从打入死牢。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家中深受官吏的欺榨,亲人死后都无葬身之地,从军后立志杀遍天下的贪官污吏,如今身为皇帝,怎能容忍手下官员的不法行为?就连自己的女婿走私茶叶也没有法外开恩,他曾圣口规定“凡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如今范文从冒犯圣威,其罪难赦,定当问斩。

当刑部将范文从的宗案报请陛下审核之时,朱元璋看到范乃是苏州吴县人士,就随口一问“此乃范仲淹先生的后人否?”官员答道“正是范仲淹嫡传后代”,朱元璋立即停下了朱笔,“快将范从文提上来,我要当场寻问”。

朱元璋虽然从小没上过几年学,但从军后还是自学过一些,当上皇帝后也读过些书,尤其是对范仲淹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范仲淹是为皇帝为百姓办事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好官,他就希望朝中有像范仲俺一样的官吏,他把范看作是官员中的模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也看过好多遍,其中的名言都能熟记于心。

当范文从来到朝堂,朱元璋确认他就是范仲淹的后人后,当场在五条绸缎上写下同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条幅赠送给范文从,并圣口许诺“此乃五条条幅,可免五次死罪”,从此范文从在朝堂上更能秉公直言了。

谢谢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