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华域特斯拉

什么人会买特斯拉?家里不缺车的人买特斯拉,这车不适合跑长途外地,只适合本地段距离驾驶,而且加速快有驾驶乐趣如何评价特斯拉?非常喜欢的一款车,性能好,电动车行业的佼佼者。比亚迪

什么人会买特斯拉?

家里不缺车的人买特斯拉,这车不适合跑长途外地,只适合本地段距离驾驶,而且加速快有驾驶乐趣

如何评价特斯拉?

非常喜欢的一款车,性能好,电动车行业的佼佼者。

比亚迪为什么成为不了特斯拉?

比亚迪成为不了特斯拉要从两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创新层面,二是定位层面。

特斯拉不是汽车

就像苹果不是iPhone一样,特斯拉也不是汽车,特斯拉是个科技创新企业,汽车仅仅是特斯拉生态圈的第一个产品而已。为了是什么,超出我们的想象空间。因此特斯拉是学不来的,它必须有足够的超前科技的积累,还有勇于为创新牺牲自己的精神。而汽车公司第一要的是生存和盈利。

比亚迪是什么?

比亚迪首先是个手机电池公司,即使产销量世界第一,却也只是个富士康的角色,在电池创新能力方面还不足,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手机大部分电池都是用比亚迪的,但没有一个电池贴着比亚迪的牌子,这是因为比亚迪只能坐电池芯,不能做解决方案,就像苹果的芯片明明是台积电造的,但解决方案是苹果所有,所以芯片叫A10。

比亚迪的老板要比其他企业聪明,他是个精明的商人,能够借用电池的品牌印象,直接转化到纯电动车上。虽然手机电池和电动车电池完全不同,解决方案也得购买国外的。所以比亚迪不是个创新型公司,还要把相当一部分钱放在建设渠道和海军身上。

比亚迪为啥主推混动

前面说了,比亚迪的老板是聪明的老板,他从来不跟风,他挑起了纯电动车的市场风头,然后转而做了混合动力,是因为混合动力技术要比纯电动车难的多。纯电动车仅仅是借用了“电池巨头”的惯性认知,而借机研发混合动力才是比亚迪最认知投入的技术。

混合动力才是未来

正是因为比亚迪做电池数十年,所以才非常清楚电池车的最大壁垒,续航和充电时间。这两大壁垒在几十年内根本不可逾越,因此混合动力才是未来的主流动力形态。在丰田教育了市场之后,比亚迪借着纯电动车的领头羊势头迅速推出更好用,续航更长的混动车,可以秒杀全中国所有企业,包括合资品牌。

特斯拉为什么要在中国建厂?

据媒体消息,特斯拉汽车已经和上海市建立了合作协议,特斯拉将准备在上海市建立全球的第二大汽车装配工厂,并且预计将在两年后的2020年达成生产标准,建成后他的产能将在年产50万辆汽车左右。那么为什么特斯拉会选在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海外工厂呢。

为什么要在中国建厂,首先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去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50多万辆,并且每年还在持续高速的增长当中,有专家预测,两年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将达到200多万辆左右。中国市场无疑是以电动汽车为主题的特斯拉公司所必须重视的一块市场;

第二点也是为了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降低车价,达到更好的销量。特斯拉汽车目前以进口形式进入国内市场,其中最低端的车型在中国的售价也到达70多万,因此在中国建厂降低成本,降低售价迫在眉睫;

第三点,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并和上海自由贸易区没有关联,也就是说在这里生产的汽车将没有关税,汽车的售价也将随之降低,这将大大增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据媒体报道特斯拉电动汽车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尽管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就有两万多辆,销售金额也超过了20多亿的美金,但是也未能阻止公司的亏损。因此在中国建厂,抓住中国这一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其唯一的救命稻草,也是他们转亏为盈的必须走出的一步。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的增强以及对外资在华建厂条件的降低,这将有助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

特斯拉厉害吗?

首先感谢头条的邀请。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放眼全球,想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寥寥无几:没有历史积累,不想ABB那样百年酝酿。一个较新的领域:纯电汽车,没有多少先例可参考。一个相对高的标准:既要保证速度有要保证续航。

第二,特斯拉在发布了Model S后等一系列的车型,在全球所产生的影响,这个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Model 3,开始走平民路线。另外特斯拉的设计也是没得说。

第三,特斯拉着力推进自动化驾驶系统。虽然新闻也时有报道指出特斯拉这套系统的不足,但是,现在有几个车企已经给旗下车型配备自动驾驶系统呢?而且虽然会出事故,但是在汽车自动化驾驶领域中,特斯拉仍处于领先水平。

当然瑕疵也是有的,我就只说一个:特斯拉的车身的结合处可能会不太符合它的价位。(这个瑕疵也不全是,主要看运气)

感谢各位。

特斯拉实用么?为什么?

精选回答前两位朋友,都对特斯拉的实用性给出了否定答案。

我觉得有必要反对一下,以开了Model S一年多的经历来说一下。

在回答问题前,有必要交代一下为什么要买特斯拉?我们车聚网有一个原则,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当大家都在议论特斯拉时,我们觉得没有实测之前不好下结论,尽管当时我们编辑部都不看好它。

于是,我们买了一部Model S来长测。

本来是抱着“买车来黑”的心理来买的,但开了几个星期后,彻底被征服了。不是说它完美无缺,它缺点很多。只是说,它的优点更多、更鲜明,它给我们带来的驾乘体验是其它传统燃油车所不能给予的,跟价格无关,跟造车理念有关。

简单说,Model S的优点是:

1、加速快,且线性。

非常符合人对车的理解,可以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可能你会说,其它性能车也能达到4.4秒的加速啊?不太一样。电动车的加速更符合人对加速的物理期望,不是前段积蓄力量之后猛然爆发,它是从一点电门就开始的直接加速,没有变速箱让动力传输更直接,脚下的感觉和头脑中的意识,可以完全合一。

这能带来什么样的实用性?在市区超车更有信心。以前开某欧系的豪华品牌轿车,2.0T涡轮发动机调的再灵敏,在密度大的车流中超车变线经常要做预先计算,经常是反复思忖后放弃。这样,你的到达时间肯定更长。

除了超车方便,在高速上更灵敏、更随心意的驾感,还可以保证主动安全性。特别是在遇到突发危险时,好的操控可以避免很多可怕的事故。

2、OTA,让车常用常新。

空中升级,是传统汽车出现100多年来从来没过的。事实上,美国的汽车厂为了刺激汽车消费,故意控制更新节奏,每隔两三年推出一款小改款,五六年推出一款大改款,让消费群加快换车速度,保证整个行业的利润。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其实几乎所有车厂每年都会有几次大的软件更新,但它们不会主动通知车主,而是在保养、召回、或车主主动要求时才更新软件。

有的软件更新,会让车的驾感完全焕然一新。因为它可以改善发动机与变速器的配合、可以调整悬挂的软硬、可以纠正油门与刹车的灵敏性,如此重要但绝大多数人享受不到,除非你买新车。

而特斯拉,哪怕你是五六年前的车,它也一样给经常给你更新软件,让你的车永不落伍。比如Model S,自2012年推出以来,六年没有大改款了。但它的老车主对软件的更新从没有抱怨,因为OTA可以让他们免费用到更新的功能。从大到Autopilot自动驾驶,小到地图更新,都给你免费更新。

甚至,我们长测的75D还给免费更新到了4.4秒的百公里加速,刚入手时是5.2秒的加速。

请问,哪个传统主机厂敢这样自断财路?更妙的是,它后来还给欧标老车主,免费发放了国标的转换插头,这样老车主也可以在所有公共充电桩上安心充电了。这一套硬件原价4000多,它一分没收。

3、使用成本低,超充免费。

Model S 75D,顾名思义是有75度电,一般市区充满60度就可以跑300多公里了。上海22:00之后有谷价电,即0.33元/度,这样充满只要20块,算下来一公里只要7分钱。只有以前开燃油车成本的十分之一,你觉得划算么?

另外,如果你家附近有超级充电站,你可以经常去充,完全免费。我去打球的地方有一个特斯拉超充站,别的车只能一进大门就得进停车场,我可以直接开到里面的充电站,更近更方便,关键是不用缴停车费。

另外,它是2万公里一保养,燃耗车谁敢这么长的周期?而且保养项目相对简单,主要是刹车片、雨刮、钥匙电池、空调过滤器等。8万公里的保养费总计才一万出头,要知道30万的沃尔沃/奔驰一次大保就五六千好吗?而很多车主压根不去店里保养,自己换雨刮和钥匙电池,几乎跟不花钱一样。

有人说特斯拉保值率低,要看情况。外面二手车市场鱼龙混杂,有超便宜的特斯拉,但车况不能保证。而保养好的私家车保值率一直很高。一个例子是,官网上认证特斯拉和准新车,价格高于高面价,但一直供不应求。

2017年国庆期间,我们编辑部开这辆Model S从上海开到石家庄,单程1250公里,跑高速和长途完全没问题,而且全程的路费是零。因为用了三次超充站充电,一分不用花;过路费在节假日也不收钱。所以只是吃饭和住宿的费用。光油费也能比燃油车省差不多1000块。

4、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神奇但有风险。

这个就不推荐了。优缺点极明显,谈不实用。首先,Autopilot是目前量产车里最好用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比沃尔沃、奔驰的都好用,最新的V9.0可以实现Naviagte on Pilot,即设定目的地和速度后,车子可以自动变道超过前面的慢车,可以在合适的匝道下去,可以自动从一条高速转到另一条高速,这基本上是L3或L4的水平了。五年内,没有车厂能超过。

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毕竟,机器的学习能力短时间内还跟不上人类的水平,最主要的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路况太复杂。机器无法穷尽所有情况。比如,它目前无法在高速上识别完全静止的障碍物,无法识别雪糕桶,无法识别修路时的临时栏杆,也无法识别进收费站时的隔离墩.......也因此,Autopilot在全球发生了上百起事故,有报道的就有约十人丧生。

当然,特斯拉现在仍然提醒车主使用Autopilot时,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时刻保持对车的控制权,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责任。

在高速很累时、雾气很大时、路况不错时,用一下Autopilot还是很实用的,减少疲劳很实用。但是,千万要握住方向盘,准备好随时接管。因为它还不成熟,不能当作完全自动驾驶。这一点请务必注意。

最后,简单回应一下“星爷”的答案。他说特斯拉的遗憾第一条是车位紧张,这个跟是不是特斯拉无关吧?要是没有固定车位,你开个奔驰宝马也头疼啊?遗憾二是充电时要排队,大概1小时?对不起,我们用了一年多,90%是用家充完全没人抢,10%用超充时,多数也不用等。最多等个十几分钟,因为特斯拉现在推出一个超时收费制度,即充好电了不挪车要罚钱。遗憾三是开车不如地铁方便,这个同第一个问题一样,是车都有的问题,跟是不是特斯拉无关吧?

而且,上面说了开特斯拉一定程度上方便超车并线,加速更快,能节约一点路上时间。

最后的最后,我们这辆Model S也有缺点必须明说,如座椅太硬久坐不舒服、有时大屏会死机需要重启、车门没有储物格、铝车身万一刮擦不好修、锁车后未关闭的车窗无法通过遥控钥匙关闭、底盘低有时进出车库会蹭底........

但总的要说,这车值不值,我们会说:值。问实不实用,我们会说比较实用。

最后彩蛋:Model S还有前备箱,放个公文包绰绰有余。另外它的后备箱是掀背式的,储物能力惊人,在北美还可以放两个儿童座椅。你说实不实用?


比亚迪和特斯拉差别在哪里?

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神话,重新给我们定义了全新的什么是电动车。而比亚迪则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旗下的产品远销欧美,包括连大众集团的CEO也曾经对比亚迪集团表示赞赏。不过,这两个车企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电池:特斯拉电池容量大续航高,比亚迪的更安全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电机电池电控。而首先要说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比亚迪的电池是百分之百自主研发,而特斯拉的则是采购松下的电池组。比亚迪的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缺点是能量密度低、电池衰减快。而特斯拉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不过成本安全性却不尽人意。不过,因为三元锂电池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现在成本下来了,比亚迪也开始进军三元锂电池了。

电机:各有优势

首先要说明一点,特斯拉除了电控之外,其他都是通过技术合作或者收购而来的。尤其是电机,来自于台湾富田的三相异步电机,优点是散热好、成本低,不够缺点则是体积大、功率若。而比亚迪的则是由旗下的合资公司大洋电机生产永磁电机,优点是效率高、功率大,缺点在于需要大量的稀土,成本高。有人会说特斯拉加速比比亚迪快啊。我只可以说,有钱就可以堆出来。

电控:特斯拉的强项远强于其他车企

三大件中唯有电控是特斯拉自主研发,这套技术有着电池衰减少、利用率高、充电快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比亚迪,甚至乎是其他车企的电控技术,均是远远弱于特斯拉。比亚迪电池不耐用,续航时间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控问题。

无人驾驶:比亚迪一片空白

总所周知,特斯拉有着强悍的无人驾驶技术。不过,无人驾驶技术的技术支付供应商是全球顶尖无人驾驶研发公司—以色列mobileye。但可惜,特斯拉在2016年遭遇被mobileye抛弃,原因是mobileye不爽每逢出车祸,特斯拉就甩锅给自己。

不过,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感觉觉得,其实特斯拉并没有那么的伟大?特斯拉更多的是通过金融手段和商业手段去成就自己,选择合适的伙伴进行资源整合,相反比亚迪,就以目前国内的状况来看,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的步伐始终止步不前。尤其是特斯拉拥有强大的硅谷和华尔街在背后作为支持,所以为什么特斯拉会成为一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却被日益侵蚀。

当然啦,不考虑钱和品牌的话,比亚迪的王传福也说过,分分钟给你搞一辆特斯拉出来。

乐视汽车能否超越特斯拉?

汽车这个传统工业正面临着IT互联网面临的时代拐点。

从80年代开始,IT互联网产业经过了从硬件时代、软件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四大阶段,如今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下,物联网时代也将到来。

而对于汽车这个从工业时代就爆发的传统产业,其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在百年后终于踏入了新的阶段,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到来,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引导着汽车全产业、各环节的总体发展方向。

不过,在这个阶段,汽车产业并没有出现如在IT产业每次变革时出现的革命性企业,如在硬件时代的苹果,软件时代的微软、互联时代的亚马逊,Google等,在汽车技术领域,传统汽车厂商依然掌握最大话语权,即便在自动驾驶领域,苹果、Google、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努力也让观众感觉“太慢”了。

而特斯拉、乐视FF汽车的出现,搅动了汽车制造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格局。就在6月7日,美国《财富》杂志晚发布的“财富500强”榜单显示,汽车领域的新贵特斯拉首次上榜,排名第383位。通用和福特则分别排在第8和第10位。

这个时间距离特斯拉2003正式成立过去了14年,距离特斯拉第一辆自主制造的量产车型Model S上市过去9年。距离特斯拉第一次宣布盈利仅仅过去3年。

从特斯拉的身上基本可以总结得到三点原因来解释为何汽车产业中鲜少可见Google们。首先,是巨大的资本投入成为高门槛,在资本投入上,除了巨额建厂成本上还包括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等。以特斯拉最近计划投入的超级工厂为例,其预计投资超过40亿美元。而在乐视超级汽车的透露上,目前对外公开信息显示已经超过百亿人民币规模。第二是技术门槛,尤其对于中国本土市场来说,有分析人士认为,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领跑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目前跨国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实际水平仍高于我国汽车企业,国内外合资企业的形式可能仅起到帮助把跨国公司整车产品推进中国的作用,但难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起到带动作用难以使中国汽车企业已取得的研发成果得到应用,并进入市场。

第三也是外界评论对于企业的包容度。媒体评论在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创新企业包容度似乎都有些不同。而在汽车创新领域,特斯拉与乐视面临的“捧”与“杀”似乎来得更加激烈。2008年时,特斯拉遭遇了建立之后最大的危机,大规模裁员、资金短缺,媒体的舆论更是激烈,有一天甚至同时出现了50篇谈论特斯拉会如何灭亡的文章。美国的“汽车真相”网站还开设了一个名为“特斯拉死亡倒计时”(Tesla Death Watch)的栏目,并且发布了一系列攻击文章,将马斯克视为窃取企业的“小偷”。在回忆这一切时,金巴尔·马斯克回忆时说:“人们像是看笑话一样关注‘特斯拉死亡倒计时’,但那其实非常残酷。”

而在业内乐视汽车与特斯拉的比较自始至终都是热议的话题。自三年前贾跃亭正式宣布造车计划至今,乐视汽车就一直处于舆论暴风眼中。三年过去,乐视FF汽车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或许可以给外界更多对其前景判断更多参考,至于能否超越特斯拉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乐视汽车还年轻,还在打拼,一切皆有可能:

1.在整车技术上:FF汽车已完成量产车型,并实现上路路测。6月下旬将参加2017年(第95届)派克峰国际爬山赛,为进一步开发FF 91电力推进系统和配套热力系统提供了理想环境。经历真实环境测试的FF 91将在2018年上市时进一步提高市场门槛。

通过FF官方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FF在电池,加速度等参数都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中同类汽车产品。(这里需要提的是FF91百公里加速2.39S超越了特斯拉)

2.在建厂进度上:法拉第在APEX工业区项目第一阶段的第二期已经进入工程招标程序,公司收到了五个来自美国和全球顶尖承包商的意向书。法拉第未来将在审查讨论后,沿着竞争性投标程序继续推进,并期待第二期建设尽快开工。而国内,乐视也完成了在莫干山两期拿地动作。

而目前的建厂开工速度取决于资金到位,目前乐视方面传来的好消息则是在今年下半年可以完成新的融资,而这个融资将为建厂注入新的力量。

3.在资本上:乐视汽车已获得10.8亿美元首轮融资,并且披露了参与此次融资的投资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机构。在获得此次融资之前,乐视汽车共投入近百亿,全部为贾跃亭个人资金。

可以这样说,直至今天,贾跃亭的产业格局好在,他做的产业,从全球角度看,都是新的,起跑线都不落后,一眼看不到天花板的,也许乐视汽车真的是特斯拉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特斯拉的车怎么样?

首先我个人觉得,特斯拉区别于传统汽车厂家最大的地方,绝不是电动,电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智能,前段时间奔驰eqc发布,不支持ota整车升级,这一点就受到了不小的质疑。

特斯拉通过ota整车升级,可以对车辆的系统,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这一点就像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可以通过升级的方式,解锁更多的功能,也就是说你这辆车是智能的,而不支持ota整车升级的电动车,我个人觉得就是把加油换成了充电而已,本质上差别并不大,我个人觉得特斯拉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目前电动车的标杆,除了卖的贵。

也有人说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其实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受台风山竹的影响,特斯拉就通过ota的方式,给受影响地区的车辆额外解锁了更多的电池容量,而车辆的车载系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升级,进化,虽然有时候会伴随一些bug,但是整体来说,这辆车是不断进化的,可以不断给你带来惊喜的。而且电动车的驾驶体验跟传统的燃油车也是不一样的,特斯拉能带来非常激情的加速和爆发力,这也是电动车的优势。

当然了,这是好的一方面,特斯拉拥有电动车的一些有点,但是对于这个品牌来说,特斯拉的槽点也不少,首先就是售价,特斯拉的售价可以说是一点都不算便宜,而且跟售价不成正比的就是车辆的做工和用料,特别是内饰,我个人甚至觉得,将近一百万的特斯拉model s,内饰的做工用料跟三十万左右的轿车差不多。

另外就是品控,以前只有model s的时候还没那么明显,model x的品控也一直是槽点不断,我个人觉得,特斯拉的做工和品控还是达不到同价位传统豪华汽车生产商的水准,当然了这也仅限我的个人看法,至于保值率,便利性,这些都是电动车目前普遍的问题,反正我个人觉得,按照目前的用车环境来说,我不建议纯特斯拉,或者说电动车作为家里唯一一辆车,这种车更适合作为城市代步工具。

当然了以上仅限我个人的看法和喜好,希望对您有所参考。

特斯拉和比亚迪谁厉害?

比亚迪会造车,特斯拉懂技术,各有所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