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王珊珊南京

南京属于“江南”吗?看了几个回答及答案下的回复,那些说南京毫无疑问属于江南的是不是有些绝对了?我以前也经常困惑于“江南”这个概念,起因就来自于我理解的江南是处于梅雨区的

南京属于“江南”吗?

看了几个回答及答案下的回复,那些说南京毫无疑问属于江南的是不是有些绝对了?

我以前也经常困惑于“江南”这个概念,起因就来自于我理解的江南是处于梅雨区的,但这个区域和传统文化上的江南差异却很大。

直到有一天看到《中国国家地理》江南专辑。

这一专辑就“江南”这个概念从气象学,地理学,行政区域,文化概念等不同方面对江南做了不同的定义。定义不同,江南的区域自然就不同。

窃以为,在回答楼主的提问时,想当然的给出答案不是负责任的说法,不但不能解决楼主的疑惑,甚至会误导其他对答案感兴趣的人。

所以,本人通过万能的百度找到了这篇文章,节选了其中部分内容,希望能给提问者和其他人带来不同视角下对“江南”概念的解读,“江南”弄明白了,南京到底算不算江南自然迎刃而解。

以下内容即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3期。想了解更多江南专辑的内容,请自行搜索。


气象学的江南

初夏梅子黄熟之季,由于降雨带持续维持在江淮及汉水流域,这片地区会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气象学者认为,夏初时节,凡是绵绵梅雨所覆盖的地区,全可算作江南地区。


自然地理的江南

在中国地理的自然区划中,长江三角洲、两湖平原、江汉平原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区域通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按照这样的概念,长江以南的地区就不能通称为江南,所谓江南,在自然地理的区划中仅仅指江南丘陵区,也就是湘江、赣江中上游的这片地区。


方言的江南

如果按照方言的习俗进行归类,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可分为六大方言区。相关学者认为,这些区域都可以看作是江南。其中,以江浙一带吴语区最具代表性。

江南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

恕我浅陋,我一直以为江南的位置和范围是没有争议的。

说起江南来,谁的脑海里不涌现出一堆诗词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庭枕上看潮头……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这几首《忆江南》,分明说江南在苏州、杭州,或者说在太湖和西湖那一带,这正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我以为别人心目中的江南也如此。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研究地理的学者杨勤业教授关于江南在哪里的文章,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他认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江南指的是江南丘陵区。那是南岭以北,洞庭湖、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一片丘陵、盆地相间分布的区域。他的江南北界不仅不是长江,甚至连江南的三大著名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周边地区都不在江南之内。

想来这也好理解。因为地理学家划分一个区域时,使用的是自然区划,就是寻找地表上自然属性相似的地区,把它们划出来,组成一个个区域。在自然地理学家看来,长江并不是一条自然区域的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两岸都交错分布着大片的平原,如江汉平原、两湖平原、长江三角洲,这些平原显然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区域,他们称之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当把这包括了洞庭、鄱阳、太湖三大湖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划分出去后,江南还剩下什么呢?显然只剩下了一大片丘陵。

但这是地理学家眼中的江南,显然不是大众心目中的江南。

当气象学者林之光告诉我他心目中的江南是哪里时,我更惊讶了,他的江南竟越过长江北到淮河。他认为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他的根据是气候,他认为那被绵绵梅雨所覆盖的地区,都应该是江南。简单地说,他的江南是梅雨。

和气象学者观点类似的是语言学者,研究方言的学者认为从方言的角度看长江中下游以南属于中国南方六大方言区,这个区域都可以看作是江南。其中的吴语区(江浙一带)可以看作是狭义的江南。

这时,我已经感到,江南在哪里?并没有一个人人都认可的答案。可以说这是一个问题。

江南这个普通名词为什么成了特指?

的确,当我们认识到江南在哪里是一个问题时,疑问就越来越多了。

例如:唐代名诗人杜牧的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写扬州的还有一首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里的江南分明指的是扬州,可是扬州在长江的北面啊。

这里显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江北的扬州为什么算江南?

问题还有许多。比如历史地理学者石泉曾撰文指出:古文献中的“江”并不是长江的专称,至少在唐以前。他用大量史实证明古时许多河流都叫“江”,比如著名的大河淮河和汉水都曾叫过“江”。“江南”也曾指淮河以南和汉水之南。一些不出名的河流也曾叫“江”,如:山东东南的沂河等。既然这些河流都叫“江”,那么当这些河流某一段东西向流淌时,江的南面当然就叫江南啦。可以想象,当时被称为江南的地方是很多的。其实我认为既然江南作为一个普通的名词意思无非是“河流南边的地方”,那么无论古时还是现在全国应该有无数的江南,只要有人有江的地方,人们都会把江之南叫“江南”,不叫江南又叫什么呢?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当人们离开当地,在全国的范围说江南这个词的时候,江南就从一个普通的名词变成了特指的专有名词。为什么全国无数的江南最后都失去了叫“江南”的资格,为什么最后只有某一块地区可以独享江南的桂冠?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江南经历了一个浓缩的过程

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教授在他的文章中,简明清晰地为我们描述了江南作为一个地域从古到今的演变,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先扩后缩的过程。在秦汉之际,江南指长江中游的南部,主要是湖北和湖南。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江南开始东扩,直到江浙一带。到了唐代,初唐时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区域设立了一个大的行政区——江南道,从湖南西部直到海边。这是第一次动用行政的力量划出了江南的范围。此举并没有结束长江以北许多地方叫江南的历史,譬如当时,汉江西南,长江以北的荆州、襄樊、江陵等古楚国的旧地仍称江南,但是此举开始了江南的范围从北向南压缩的过程。后来唐玄宗又把江南道拆分成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接下来江南西道又一分为二,西为湖南道,东仍为江南西道。这次行政区划开始了江南的区域从西向东浓缩的过程。

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江南经历了一个不断浓缩的过程。

譬如:屈原在《九章》中有诗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个江南是荆楚江湘之地。到南北朝时庾信的《哀江南赋》,再到清初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套曲,江南已经从两湖地区浓缩到了今日的江浙地区。

如果我们把历代的文学作品或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江南,在地图上标出来,我们会看到,这些点开始时分布得很广,随着历史的推移,点越来越集中到今日的江浙地区,也就是太湖和西湖的周边地区。

纷纭的江南共有的部分在哪里

我们做了这样一件事,就是让各类学者把他们心目中的江南在地图上圈出来,最后我们把这些地图重叠起来,看它们共有的部分——也就是所有集合的交集在哪里?我们认为这个共有的部分就是真正的江南。

这个江南在哪里?当我们把结果揭示出来时,我们看到这个江南就是太湖和西湖流域,就是苏州和杭州周边地区。其实这个江南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就是我们常识中的那个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江南;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江南;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中的江南;是乾隆六下江南中的江南

至此,我们看到了江南这个概念从一个普通名词演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从一个空洞的抽象的空间演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意义和内容的地方。可以说江南是“炼”出来的,就像钢是炼出来的一样。

南京为什么还叫南京?

南京的名称来源于明朝,民国时期重新启用并延续至今

南京是中国现在仅有带“京”字的两个城市之一。其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字,如:健康、建业、集庆、金陵、江宁。其中南京这个称呼是起源于明代。

(今天的南京城墙就是在明代修建的)

1356年朱元璋攻克了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随后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12年之后的1368年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正式称帝建立大明并定都于此。这个应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明初称为“京师”。

称帝之后朱元璋见时机成熟迅速组织北伐,1369年征虏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元顺帝北逃,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在克服中原后朱元璋曾想将都城迁回洛阳或者长安,于是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考察。但是朱标在考察回来后不久就病死了,这给了朱元璋极大的打击,迁都一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而此时在北方镇守边境的燕王朱棣渐渐有了篡位之心,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最后以朱棣攻克南京取得胜利而告终,朱允炆下落不明。

篡位之后的朱棣待在京师整日惶恐不安,毕竟他爹的坟就在城外的明孝陵,这叫他死后咋去见朱元璋?而且他常年生活在北方,实在不适应南方的环境。于是他开始着手建设他曾经的藩地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经过了近20年的建设,在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顺天府,而应天府则称之为南京,南京一名由此而来。注意,有明一代南京始终都是都城之一,京师所有的政府班子南京都有,相当于陪都。

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满人的陪都是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所以将此地改称江宁,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清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重新将江宁改回为南京,定都于此,并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此后南京这一称呼被固定了下来,即便今天的南京已不是首都,但它仍旧与北京遥相呼应。

(孙中山在到达南京后立即前往明孝陵谒陵,向明太祖朱元璋宣告中国光复了)

如何评价南京?

南京这座城非常适合年轻人,南京这座城也是江苏的牌面。

南京太多的好,我只想说南京非常适合年轻人。南京的历史人文都非常厚重饱满,每一个去过南京的人都会喜欢这座城市。包容是南京最大的特点,没有任何大型城市比南京更包容了,本地人不会瞧不起外地人,而且南京工作更没有什么户口限制。包容使得这座城市最具吸引力,也是年轻人想去的地方。说南京市安徽的省会一点都不夸张,无论交通还是优待范围都是利于南京周边的安徽几市,同样安徽人也是在南京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南京城市的包容,让年轻人尽情施展自己才能,南京的任何行业都可以说是发展的非常均衡,尤其市南京的IT 与金融行业,在近两年来发展迅猛。

南京的大学城也是年轻人们聚集地。南京的江宁、浦口、鼓楼、仙林 四大大学城,每个大学城都是年轻人的成长的地方。每年的开学季,南京都热闹非凡,正因为南京大学多,也导致南京的学术氛围与学生发展氛围非常浓厚。而且大学几年都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相信很多在南京上大学的人都不虚此行。南京的大学也给南京这座城市人才补给提供保障,最主要的南京的各个大学都不弱,即使是专科在江苏也是非常有牌面的。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说南京适合年轻人一点都不过分。

南京也是各个创业机构以及大公司试行方案的首选地。因为南京的年轻,接受新的事物最快,所以南京的创业氛围最浓厚,年轻人闯劲非常的足。很多大企业的试行方案首选都在南京,因为南京包容性强,又有一线城市的繁华,又有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密集。新的事物出现,总有喜爱它的人,因为南京这座城,是年轻人的城市。

说是年轻的人的城市,是因为南京的房价还可以展望,而一线北上广房价已经不是年轻人能够考虑的了,老一辈的资本家已经占据了北上广所有资源,年轻人只是拼命的卖命博位置。同时南京不像北上广生活具有压迫感,气候不像重庆那样潮湿感,所以说南京非常适合年轻的发展。

南京有什么美食?

鸭血粉丝,盐水鸭,每个城市的小吃都很多,但是去南京这两个可以尝一尝。

南京有什么特产?

第二古乡的板鸭、雪片糕在我的记忆中很深。

南京宝华山在何处?

江南岸,金陵东,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宝华山宝华山,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宝华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因古时“花”和“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宝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称华山为宝华山。

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西北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南京紫金山好玩吗?

我是紫金山上的一名森林管理工作者,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护林员、一个种树的”,我在紫金山工作了18年,我从我工作的角度来简单聊聊紫金山,紫金山位于南京主城中心,最高峰海拔448.9米,是南京地区最高的山,也是南京地区最接近天空的地方,紫金山面积3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占南京森林总面积的1/6,是南京地区物种最为丰富、生态指标最好的地区(紫金山地区的古树名木数量占南京市的1/4),同时因为位于主城中心的原因,紫金山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生态调节职能,就像是南京城的一台巨大的空调与空气净化器,为南京市民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红利。

来紫金山旅游,山南三大景区中山陵景区(东半球最壮观的纪念堂建筑)、明孝陵景区(世界文化遗产)、灵谷景区(清康乾二帝11次来此)以及中科院中山植物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海底世界等自不必介绍,我个人还推荐到紫金山山顶的头陀岭(海拔425米)观景台来纵览威风堂堂的大南京,看“四桥”飞跨南北(长江1234桥),看后湖胜景(玄武湖),看幕府虎踞,看栖霞秋韵,看青龙牛首的万千气象。

南京人有句老话:“春牛首、秋栖霞,四季皆在紫金山”,不同的季节来紫金山登山游览都能品味出不同的美妙滋味,春季可看漫山野花,秋季可观候鸟过境,夏季请留意猛禽在山谷低空盘旋(南京地区常见鸟类约300种,紫金山地区可见鸟类达250余种),冬季来赏神奇的雾凇景观。同时通过一代又一代森林管理者的努力工作与广大市民游客文明旅游的理念不断提升,现在的紫金山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来紫金山游览的同时还时不时会和野生动物不期而遇。最近一段时间,紫金山中马腰广场就经常有河麂(一家三口)出现,从山南的栖息地到山北的水源地饮水,这就是生态指标不断改善与游客素质不断提升的最好证明,以往野生动物处于生存本能与自我保护,大多在山北林地栖息(紫金山山北为生态林保护区禁止游客进入),山南为核心景区人流量大因此动物少见,而现在野生动物在山南栖息则证明山南的生态环境极大提升的同时,登山市民游客对于野生动物也展现了极大的善意,因为哪怕有一人做出任意威胁到野生动物安全的举动,那么野生动物都不会出现在人类活动的区域中,所以这是紫金山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重要体现,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大家来紫金山游览的时候能达到和奈良神鹿公园一样的感受,那就太棒了。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见笑!

顺便说一下:来紫金山登山游览请走官方的登山道路,拒绝野道、绿色出行,除了自身的旅游安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野道对于森林生态的破坏极其巨大,同时野道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其缓慢,长此以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大量人员对紫金山野道进行生态恢复。希望大家都能文明登山,保护环境,同时我作为森林管理工作者也不建议来紫金山露营,因为动植物也需要休养生息,紫金山地区的野生动物多位夜行性动物,白天我在紫金山地区活动,而夜间请留给它们一片空间。

最后想说的是,我能够为中山陵园管理局这个近百年历史的伟大单位效力,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