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软件学院
考研中科大软件学院和东北大学的计算机该选择哪所?谢邀。中国有句老话叫“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文化界也有一句流行语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个局外人,
考研中科大软件学院和东北大学的计算机该选择哪所?
谢邀。中国有句老话叫“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文化界也有一句流行语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个局外人,不妨谈谈个人见解。中国互联网泡沫与世界是同步的,或者基本同步。之所以起泡,原因也基本相似。那便是硬件在单兵独进,软件已开始拖硬件的后腿。软硬件腿长短,互联网赋能已严重滞后。很像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发展的长短腿一样,是生产关系在拖生产力的后腿。软件工程的无导师制,学费也相对低廉了许多。表明目前还是个处女地,无人区。能否进中国阿里的达摩院,罗汉堂,至少也需软件硕士学位。中国人是从学金融开始发财的,发财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发财人,除留在金融外,基本进了房地产。马云是烂狗屎一个,没人要。他才走了科技路,任正非也好不到哪儿去,也是烂狗屎出身。只是与马云的路走得不同,任正非走的是互联网硬件之路,老爷子的命拼得已所剩无几了,竞争白热化啊!而马云取笑盖茨,我比您先退休几年了。他是走了互联网赋能之路,进入了处女地,无人区,独孤求败。互联网软件短腿不长长,泡沫会不断破灭,不独是中国会破灭,美国也同样碰到了天花板。也同样是无导师制。中国软件导师在哪里?在达摩院,在罗汉堂。进入门槛,已经是世界高地。本人建议,年青人的前途永远都在进军无人区,开发处女地。绝世艳玉,沉鱼落雁的美女在那里向年青汉子们招手,示爱。中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成了无人区,而处女地之多,全世界所有的一流人才全部进入,也还是空空洞洞地独孤求败的。只能学马云那样地早点退休了事。
为什么中科大排名低于华中科技大学了?
你千万不要看中国的排行榜,太假了,尤其是武书连。
这些排行基本上是无脑的累加,学校规模大的,理工科多的,往往排名就高。下图是中国各大学教学科研人员数量排行,一目了然。
首先,华中科技大在中国也是很顶尖的存在,当年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就是其前身华中理工大学。而且,华中科技大在上次大学合并浪潮中算是很成功的一个。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于2000年合并而成。在各种排行榜上排行相当靠前。
所以,从明面上来看,中科大以区区2000多名教科研人员去抗衡8000多教科研人员的华中科技大,是很吃亏的,很多国内的无脑排行也喜欢累加,所以就造成了中科大不如华中科技大的假象。
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中科大的实力肯定要超过华中科技大的。
就排名来说,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比较权威的有四家,分别是:QS、TIMES、USNEWS、ARWU4。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四家排名的中国大学平均排行(2016):
看到了吧?中科大的实力稳定在中国前五的水平,而华中科技大排不进前十。
然后,看一下各校人才培养和储备。
院士校友
国家杰青
万人计划
看到了吗?一目了然。
还一个,2018年国家杰青刚出来,有人对这些人的本科毕业学校进行了整理,中科大远远领先于其他各校。
综上,中科大是一所十分顶尖的学校,其本科生培养水平在中国是第一流的。
中科大怎么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标准简称为中国科大或USTC,常用简称科大、中科大、中国科技大学或科技大,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主体部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2017年被教育部评选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九校联盟(C9)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办学目标定位于“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除此之外,科大特色,不得不说:
1.有空调又有暖气,很多学校羡慕得不行;
2.大二全校专业选择;
3.女生少,无可辩驳,无需否认,欢迎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高三女生报考中科大;
4.校园环境优美,适合各种花鸟鱼虫,楼里能见到猫,湖心能长出树,还有樱花紫藤绿藻交相辉映;
5.地方不大,但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主要活动在东区和西区,有校车,交通还算便利;
6.宿舍没网,图书馆网络快得飞起,楼里热水要钱,教学楼开水免费,学校绞尽脑汁把我们往教学楼和图书馆赶;
7.奖学金蛮多的,很容易中奖。
中科大办学实力国内排什么水平?
中科大全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落于安徽的省会合肥市,不过我不赞成把地理位置作为我们科大的一个巨大减分项,毕竟大学或研究生毕业是没有几个人留在合肥的。接下来再谈一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描述一所大学,哪些信息有帮助呢?知名校友?学生去向?我想把那些大牛校友或大牛学长拿来宣传简直是一种流氓行径,由前人的成功推测自己的未来毫无逻辑,每个人在一所大学中获得怎样的成就和它之前培养了多少精英关系也不大。但总体上来讲,每个科大人的确会多少沾一沾这所学校的光,而这些口碑的确是校友的优秀表现换来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一句话,中科大是在任何地方不会受到歧视的学校,出国申请,保研,找工作,这都是一块值得信赖的招牌,几乎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因为中科大的名字给任何人造成先入为主的负面的印象。
具体再从一个本科生的角度来说,科大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呢?它致力于培养怎样的学生,又是怎样培养的呢?
有回答说中科大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生的,这不假,当年建校的目的的确是为了培养出一些年轻科学家。但现在中科大的办学不单纯是为了培养或选拔科学家,而是,在我看来,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具备利用科学方法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在科大看来,这样的能力具有普适意义,不论工科理科,不论学习的是数学,核电,计算机,都需要。所以科大以大一的基础课多著称,例如我们非数学专业的人要比其他学校非数学专业的人多学不少数学课,也比其他学校的非物理专业的人多学不少物理课和物理实验,这是让多数人在大一时叫苦连天,又在大三大四,并据说在多年之后感到受益匪浅的。
中科大为了达成目的还有哪些措施呢,它强调成绩,注重科研,尽量保证学生不被太多其他事情打扰。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中科大有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合肥是一个比较无聊的城市,大家周末放假也不愿意出去玩,比如男女比例限制了恋爱几率。老师和班主任也都比较认真负责,基本上基础课都有习题课,而且习题课的质量都很高,助教都是神奇的学霸,翘课的人也会去上习题课。学习上的问题只要愿意问,都会得到解决,这里的确是一个学习
爱好者适合的地方,也是一个崇尚学习的地方。
当然,除去学习,我们也是有生活的,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合肥确实没有什么可玩的地方,但每个周末在学校就能找到不少乐趣,每周几乎都会有专家学者的演讲,社团的演出,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撕名牌,放风筝之类的活动,逢年过节,迎新毕业还有些晚会什么的,总之科大学生制造乐趣的能力也是不容低估的。
一个科大学生三年之后,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一些人成绩非常好,学霸大神级别的,在准备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可以申请硕士,也可以保研,完全看自己的想法,在科大多数人是不用考研的,因为师生比恐怕比女男比还要高……实在没混好,也可以找工作或是创业,也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出不出国,读不读研究生,在哪读研究生,全靠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科大最优秀的学生是我在同龄人中接触到的最具天赋和前景的群体,而科大与我同水平的一些学生近期来看未来也是令人满意的,我们每天看看书,做做科研,考前刷刷题,有一个不错的成绩,有一些科研经历,这大概就是大三学生的平均水平,将来申请分数说得过去,数理基础,专业
基本知识问不倒,还有些小项目,小课题,出国保研找工作都行得通,便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这也是科大能够给它的一个普通的,做出基本努力的本科生的平均素质。
除此之外,科大特色,不得不说:
1.有空调又有暖气,很多学校羡慕得不行。
2.大二全校专业选择,你以什么专业入学和从什么专业毕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3.女生少,无可辩驳,无需否认,欢迎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高三女生报考中科大
4.校园环境优美,适合各种花鸟鱼虫,楼里能见到猫,湖心能长出树,还有樱花紫藤绿藻交相辉映
5.地方不大,但分东西南北四个校区(将来会有中,发,白……),主要活动在东区和西区,有校车,交通还
算便利
6.宿舍没网,图书馆网络快得飞起,楼里热水要钱,教学楼开水免费,学校绞尽脑汁把我们往教学楼和图书馆赶
7.奖学金蛮多的,很容易中奖,连我都有
大概就这些,总而言之,中科大对于任何有志于在工科和理科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足够优秀,哈佛,普林斯顿什么的每年都有,科大学生的优秀程度上不封顶。大概有两种人可能不太适合科大,一种是学文的,一种是励志要在大学与异性谈场恋爱的男生(其实话说回来,桃花运程度也上不封顶)。大概就这么多。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科大该如何选择?
看这标题就让人想起这真是“富人的烦恼”,就是选“海滨别墅”还是“山间别墅”那种,让我们这些住小阁楼的情何以堪……
人大跟中科大差别其实挺大的,按理说选起来没太大难度。整体来说,文史、经济、管理、法律等诸多文科专业,人大的实力超强,喜欢在这方面发展的选了不会后悔。理工科方面当然是中科大占优,它的主管单位本身就是中国科学院,专门做研究的,如果想以后在科研方面长足发展,中科大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而且中科大校风朴实无华,学生刻苦努力,在国外的认可度也非常高,特别适合想以后踏踏实实搞研究的同学。
人大在北京,科大在合肥,需要考虑下地域差异。人大地处中国的科创中心——中关村,与北大、清华比邻而居,周围无数中科院的研究所和各种新老IT企业,这种科创环境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科大所在的合肥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但反过来,如果你只想踏踏实实读书,科大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既然分数已经够了,选择这两所大学首先应该根据专业去选择,然后看地域优势。别去看网上的什么排名,那是虚的,而且两所学校的可比性并不大。无论你最终选了哪一所,相信你都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继续努力,必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科大、东南大学,哪个更好?
按提问者提供的是深圳民间的武书连的排名,中科大15名,东南大学14名。按国家排名,今年东南大学双一流重点学科,全国第八,按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也高于中科大。虽然很想说中科大更强,但是还是用数据说话,抛开个人感情因素。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为什么当年别的省不愿接收中科大?
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奉命外迁,当时的选址有四个,分别是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那为什么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落址于安徽合肥呢?
江西当时已经“落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五七干校”,考虑到大学的地域平衡问题,所以中科大当时并未把江西作为首选地址,而且当时的江西也明确表示无法接纳中科大落户,毕竟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下子挤进多所大学,在当时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条件下,的确困难很多。
河南的情况与江西类似,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好不不到哪里去,最权威的说法是担心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省的副食口粮。我也查询了1969年左右的人口数据,河南省当时的人口为5800万,仅次于山东。而且当时河南还接纳了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人口大省,如果一下子涌入大量的师生,“吃饭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有人说是当时领导没有远见,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很难站在当时河南领导人的位置去思考问题,毕竟他要考虑的更多。
而湖北省当时已经落户了中科院的五七干校,也明确表示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中科大。
就这样,四个备选地,三个拒绝后,中科大被安徽领导人争取到了。尽管当时中科大考查完安徽宣城和安庆后表示不合适,但当时的安徽领导人费尽心思,腾出了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用来安置中科大,可以说当时的安徽,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并明确表示“再苦,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就这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在安徽合肥落地生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五七干校撤销后,虽然大部分外迁高校纷纷回迁,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继续留在了安徽合肥,用丰厚的科研成果继续回报着安徽。
为什么中科大在合肥,不在深圳?
中科大当初离开北京时(60年代),它的选址并不是像如今的大学那样,哪个城市大去哪,哪个城市有钱去哪,而是恰恰相反,哪里经济条件不好,去哪里,因为当初中科大搬离北京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战备需要,一个就是为了能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锻炼,也就是当时兴起的五七干校。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中科大离开了北京,开始到内地城市选址,当初的选址方案有三个,河南、江西、安徽,而当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当时也并没有实施改革开放,所以那时候的深圳肯定容纳不了一所大学落户的。
中科大之所以会在合肥,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合肥内在的原因吧。首先是中科大的其余两个备选方案均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并明确表示容纳不了中科大。所以中科大不得已选择了安徽,而且受到了当时安徽省领导的重视,但初步选址是安徽的安庆。不过在安庆的所选地条件的确很艰苦,中科大的师生都表现出了不满情绪。为了把中科大留在安徽,当时的安徽省领导就决定把合肥的安徽师范大学校址给中科大,然后中科大就落户在了合肥。
话说五七干校结束后,很多大学纷纷回迁,比如清华北大等都迁回了北京,当时中科大也想回去来的,不过经不住安徽的盛情挽留,最后就没有迁回去。不过也幸好没有迁回去,因为中科大在安徽,安徽可是举全省之力支持中科大的发展,如果中科大在北京,未必会有如此待遇,也未必会有今天的地位。留在去年底,安徽省又把省立医院给了中科大,全力支持中科大发展医学。
如今的中科大与合肥已经融为一体,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安徽成就了中科大,中科大成就了合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