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

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怎么样?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南财经大学的几个重点学院和专业及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等等,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西南财经大学,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

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怎么样?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南财经大学的几个重点学院和专业及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等等,涉及范围较为广泛。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学校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有两个校区,柳林校区和光华校区,光华校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柳林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光华校区是老校区,现在基本没有本科生,所以就不多讲了。柳林校区是新校区,所有本科生四年时间均在柳林校区就读,柳林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所以有时候也称柳林校区叫温江校区,在温江大学城,周边还有很多大学,温江虽然现在属于成都的一个区,但是离市中心远多了,成都最繁华的应属青阳、锦江两区,这两个区是在市中心,但温江大学城在这两个区的西边,离这两个区都有25公里远,你大概也就能想到温江所处的位置比较偏了吧!

一、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是西南财经大学的老牌学院,也是最出名的学院之一。你在志愿书上看到的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双语实验班都是这个学院的,也都属于西南财经大学热度最高的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人最多。

金融学,是西南财经大学历史悠久的品牌专业,全国重点。这个专业毕业生将来就业去向主要为政府机构、中央银行、金融服务部、金融监管机构、各类银行、投融资机构以及企业资金财务管理部门,西财更多的偏向银行方向,毕业生找工作时选择银行的也居多。 很多同学可能会被金融学高大上的专业名字、西财金融传说中的名气所吸引而报这个专业,所以金融学可能是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了。它可能是最好的专业,但也可能会对某些同学来说变成最不合适的专业。专业大意味着有很多的机会,无论是学术、交换、实习、活动等等各个方面,只要留心就会有很多好机会。但人数多,也同时意味着竞争的激烈。

金融工程,主要内容是研究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规律、作用以及应用策略,相比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可谓是个年轻的专业,不过西财是02年的时候,全国第一批招金融工程的学校,所以实力也比较强,该校的金融学与金融工程专业差别是比较小的,不过相对金融学来说,金融工程最特殊的地方应该是对数学要求更高一些。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也是西财很好的专业,这个专业收分较高,学费也比较高,其中很多一部分学生有出国的打算。

二、证券与期货学院

这个学院也有个金融学专业,但是是证券与期货方向,在志愿书上的显示是金融学专业(证券与期货方向)。这个与金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有一些区别,金融学院的主要是到银行方向,这个学院的金融学主要是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如果喜欢证券期货的,可以考虑这个学院的金融学。

三、会计学院

主要是财会类专业,这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就是各种记账、编表、算成本的,总之就是和数字打交道,会计学院也是西财很出名的学院之一,可以说这个学院的很多专业是西财最热的甚至是王牌专业。这个学院设置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包括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CPA)方向、会计学专业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

其中会计学专业最受欢迎,财务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审计学这个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和CPA是同一老师,上课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各有着重的几门课而已。其实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这几个专业在西财区别不大,区分度并不是很强,所以都很好。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人数少,小班教学,但是文科生学这个方向比较困难。双语班的话收费高一些,但不是太离谱,加上住宿什么的就是一万的样子,上课采用的是双语教学的模式。双语是指用中英文上课,但是老师会循序渐进,不会一开始就全部飙英语,所以听课方面大家不用担心,然后是专业课用英文教材,这些教材挺贵的,学校补贴后,一本书基本也得200到300。因为是北美的教材,所以并不是完全适合国内会计,但对于想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四、财政税务学院

除了前边提到的几个学院的专业,这个学院的投资学、财政学、税收学也是西财热度较高的专业,向财政学、税收学是这几年考公务员很热门的专业,这个大家可以看看关于各专业公务员的统计数据,对于一些四年后想考公务员,走仕途的学生来说,这个学院绝对是一个比较适合的选择王風。每年考上地税、国税的毕业生也有很多,如果以后留在四川,进了税务局、财政局这些地方,会发现领导几乎都是你的直系学长。当然不是说财政学出来就只能考公务员,也有不少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别的工作。

五、保险学院

这个主要是保险学(含风险管理方向)、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劳动与社会保障几个专业。学校的保险学在全国比较出名,是最早开设的。很多人可能对保险学有一定误解,觉得毕业后就是跑保险的,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其实西财的保险学毕业出路都挺好的,在西南地区和广东一带具有极高的认知度,每年约有1/3的毕业生,读研或出国。其他的除了进保险公司外,也有不少进入银行、证券、投资、信贷行业。特别说明的是,一般保险学专业在大三时会进行专业分流,分为模块一(保险实务)、模块二(风险管理)几个不同方向。模块一的课程就是属于通识的保险课程:保险学、社会保险、社会经营管理、保险财务会计等,主要是能在保险公司从事查勘定损,核保核赔等。模块二的课程更偏向风险计量板块: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风险计量、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等,在未来会从事风险评估、计量等工作,工作属于紧俏型。

六、经济学院

这个学院有经济学(基地班),全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主要意图是培养经济学方面的深度专业人才,但是其实很多都最终转向了实践经济学知识的会计金融等领域,保研率最高(两成以上)。说到发展前景,这个很让基地班纠结,毕竟是搞理论的,的确,进入实践没那么容易。如果想报基地班,并且想大学毕业就工作。那么大学就需要很辛苦,大三大四在学习之外,还要自己积攒更多的实践经验。

七、经济数学学院

经济数学学院是个小学院,一般每年只有120个人左右,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数金双学位以及近几年新开的金融数学专业。但有利必有弊,如此广泛的知识覆盖面必然导致两个问题:其一,是拿双学位,课业负担较大,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一周30-40节课左右的课程量在大学的前三年里维持不变,所以平时有有多累就可以想象了。当其他专业的同学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必须早早起床或者组队轮流占数分的位置、占高数的位置,占各种数学课的位置,当其他专业同学下了课准备逛逛淘宝、和小伙伴们愉快玩耍的时候,你必须写数学作业,写经济学的作业,各种课程的作业。

金融数学是一个新开的专业,金融数学和经济数学共同点在“数”上,由此可知数学课也绝对是不会少的,不过金融数学的课程中,除数学外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更多地倾向于金融方面的,涉及到会计、保险、管理等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学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班),简称经济数学,拿的学位证书是两张,一张理学学位,一张经济学学位。经济数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课程覆盖面广,知识体系全面,在四年的学习中,经数的课程基本会覆盖与财经相关的数学学科,还会涉及金融、会计、保险、证券、管理等方面,一方面能够打下牢固的数理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打下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长远来看,在报考经济管理类的研究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八、法学院

在专业设置上开设了法学、法学--会计双学位班,以及到大二阶段通过考试进入的金融--法学光华实验班。西财的法学院定位比较明确,那就是突出鲜明的财经特色,特别是双语班除法学专业需要学习的民商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之外,法学--会计双学位班还增加了会计学相关的课程,这使得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课程压力要相对较大(其实所有双学位班都差不多如此,谁让你是双学位呢?),报考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可否认,在整个西南财经大学包括通识教育学院在内的十多个学院中,法学院的确属于小学院,整个学院一个年级只有100多人,无法与金融、会计动辄数百上千的人数相比。除了以上这些学院和专业,西财还有十多个专业虽然热度不高,但不乏国家特色专业,比如经济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另外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西财不少专业都有财经特色,比如西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和平常大学的不一样,是金融信息化方向,是以金融大数据处理为特色。你在选择的时候要看看这个方向,适合不适合自己,然后再决定。

寝室条件,西南财经大学的寝室条件比较好,可以说在川内甚至全国都属于不错的,据说要好于川大和电子科大等。宿舍全部为四人间,室内已安装空调,并有吊扇,寝室覆盖WiFi。宿舍有独立的卫浴设备,虽然不是很高端,但是,可以保证你一年四季用热水洗澡。床为上床下桌,既是书桌,也是电脑桌。宿舍有阳台洗漱的水池,配有三个水龙头,两个为冷水,一个为热水,可以在宿舍洗衣服晾衣服的。宿舍一般是十二点熄灯,周五周六12点半,断电不断网。

饮食方面,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有三个食堂,一粟、三味,五谷(有清真食堂)。学校食堂采用快餐就餐方式,免费向同学提供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食堂采用校园卡结算方式,不收现金,食堂服务时间是早晨7点至9点,中午11点至13点,下午17点至19点王風 2017/10/31 20:45:12在一粟与三味之间,还有四个小炒。错过饭点了,可以去那里一般营业到晚上9点半,另外学校后门(东门)外也有大量的餐饮服务。

关于转专业,西南财经大学转专业的比例并不高,照往年经验来看,每年都有大批新生(尤其是调剂生)盲目向往金融等热点专业,立志要转专业,但结果往往是草草放弃或者失败。所以希望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冷静分析好自己喜欢的专业,千万别草草填几个就了事,到时候后悔。

西南财经大学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大一进校之后,可以再考到经济与管理国际化人才(全英文)创新班,简称经管班,这个考试除了经济学基地班的大一新生,都可以参加。第二次机会也是大一结束以后的全校范围内的转专业,只要你大一一年认真学习成绩达到要求就可以申请转专业(具体专业的转专业名额到时候也会公布出来),如果你将来对录取专业不满意,大一一年就得好好学习。

录取规则,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调档比例不超过105%;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调档比例不超过120%。专业录取规则是分数级差,级差是3分、2分、1分、0分、0分。当等效基准分(投档成绩减去专业级差后的分数)相等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再次排序。

就业方面,因为原先是中央人民银行直属院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如日中天,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中国各大银行高层,有60%以上的都是西财毕业的。另外,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这是教育部唯一的一个以中国冠名的金融研究机构,当时人大和北大都在竞争这个中心,没有成功。所以西财的就业状况良好,西财的毕业生进银行的学生很多,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再加上在中国各大银行的高层,都是西财的校友,校友资源让西财的学生进银行系统容易多了。

西南财经大学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几大银行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也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平台。西财虽然在我国东部地区、北部地区名气不大,但该校在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基本垄断金融行业,在深圳广州一带影响力也不小,所以毕业后如果留在云贵川渝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还是非常吃香的,尤其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不会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报考注意事项:

1、会计学专业的双语课讲的是北美的教材,所以并不是完全适合国内会计,对于想留在国内考研的同学,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2、如果将来的计划是要到上海、北京、东北部地区工作,可以考虑一下当地的相同类型的院校,因为地域相对以后工作什么的影响很大。

3、很多人考西财都是奔着金融、会计或者财管来的,所以这些相关专业分数肯定会相应的高不少。

西南财经大学如何?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著名的211财经类高校。

西南财经大学是位于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有光华、柳林两校区,共有2300余亩。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的光华大学,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在1997年就已经入选211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有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

在2017年财经类大学排名中,西南财经大学位列第三位。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财经类名校,由于行业原因和地域原因,在东部沿海省份知名度有限,如在山东,很多行业外的人不知道这个学校。但随着211概念以及经管金融专业的持续火热,很多考生也慢慢注意到这所重点大学。

以下是西南财经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文科平均分为626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山东省内理科录取分数高达655分。

税收学专业,西南财经大学位列第7名

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想考取一个更好的北方学校,怎么样?

我觉得你需要谨慎对待这件事,一定要认真权衡,三思而后行。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2018年校友会排名第94位、省内排名第4位,最好大学版排名第66位,是211,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它是我国财经类高校中的佼佼者,在2018年校友会全国财经类高校中排名第4位,有“中国金融人才库”之美誉。它的应用经济学(自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它的金融和会计相关专业非常强势,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能上这么好的财经类高校,将来你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啊。

成都,我们都知道关于它有一句话“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宜居城市,所谓“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啊!成都的美景、美食难道吸引不了你?成都是新崛起一线城市,它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崭新的城市面貌、众多的发展机遇难道也吸引不了你?不知道你适应不了当地的什么环境?我觉得成都的冬天有点湿冷,可能让北方人不太习惯,但是在大学里生活,教室宿舍图书馆都有空调,没有那么难熬,而且,很多时候就是个习惯问题。因为我就是北方人,我的孩子就在成都上大学,孩子说成都真的不错。当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不能把我的感受强加于你。也可能你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那就不是换个城市就能解决的了。

如果你真的想放弃西南财经大学,想考取北方更好的大学,那就是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陕西财经大学,只有这4所位于北方的财经类高校还可以和西南财经相提并论。当然考取它们的难度都不小,以2018年河北文科本一投档线为例,中央财经大学是665、对外经贸大学是664、东北财经大学是641,陕西财经大学是641,而西南财经是652。如果你今年高考属于超常发挥,那你还是别动这心思了;如果你感觉今年没发挥好,还有很大的潜力,那你可以退学复读一年,去试一试。但是你一定要做好准备,因为你放弃名校不读,回来复读是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的,能否如愿以偿不可预知,你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万一事情不如意,到那个时候自己不后悔就行。

大家都只能给你一些建议,到底该怎么做,还是要自己来做决定,因为你的命运还是由你自己把握吧!

西南财经大学的实力在全国的排名如何?教学水平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通常被简称为“西财或者西南财大”,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大学,它位于我国四川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南财经大学目前有光华、柳林两个校区,自从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16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的美誉。根据最好大学排名显示,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为全国第66名,是一所非常不错的财经院校。

学科实力

西南财经大学最出名的专业是其四个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其中工商管理A-,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公共管理B-,马克思主义理论B-,法学B,社会学C+,管理科学与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

师资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90余人,副教授530余人,博士生导师28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刘诗白、曾康霖、何泽荣、赵国良、袁文平、蒋明新等全国著名经济学和管理学导师,学校还聘请了400余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哪个好?

当然是西南财经大学好了,天府学院只是一个独立的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不是。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拥有“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金融行业影响力是学校区别于综合性、理工科大学以及其它财经院校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唯一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4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5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是经教育部 批准 , 将西南财经大学三大校区 ( 光华校区、柳林校区、涪江校区 ) 之一的涪江校区整体置换而设立的独立学院。学院完全继承了原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的全部校园建筑、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学生生活设施以及整体办学理念。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设施,教 学场地充足,设施先进齐全,学生住宿条件优良。 全院建有各类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上百间,座位15000余个;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162万余册,各类杂志数百种;实验大楼教学仪器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可满足18000余名学生的上机实习和实验教学要求;主干千兆的校园网络延伸到了每个教室、每间学生宿舍和实验室的每个桌面,共计有18850余个信息点,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各类体育设施、设备完善,建有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塑胶篮球场、标准塑胶排球场、标准塑胶网球场以及标准游泳池等运动设施。


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包括口碑,西南财经大学都很好。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双语专业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同时又是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其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科为该校的重点优势专业,在业内有很高的地位,是很多金融学子的理想高校。

一、办学历程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二、优势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该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保险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

三、院系简介

金融学院成立于1997年。在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的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的重庆大学商学院银行保险系。金融学院设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金融学科是学校“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学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

金融学院设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本科专业设有: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硕士点有:金融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博士点有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投资与公司理财。学院设有货币金融学教研室、银行管理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金融市场教研室和金融工程学教研室。金融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师39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助教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四、就业分析

总体就业率:2016年该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58%。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25%;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8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1%

其中,金融学院各专业就业率如下图: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西财位于四川,地域上比较吃亏,比同位次的高校(如央财、上财等)分数要低,但在专业水平上,还是属于国内先列的。

该校2016本科生在西南地区就业比例为43.15%,硕士生在西南地区就业比例50.03%博士生在西南地区就业比例为60.55%

本科生就业地区分布具体如下图: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身为金融人才库,其毕业生自然在金融届发展。

2016该校毕业生本科、硕士毕业生在金融业的分布分别为42.16%55.58%,均远高于其他行业。

毕业生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分布,如图所示:

五、考研(国内升学)

考研是现在本科毕业生的一大趋势,作为西财学子,有哪些高校是比较热门的呢?

985工程学校中,比例最高的是北京大学,达17.69%。比例超过百分之十的热门学校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

211工程高校(不含985院校)中,西南财经大学占78.86%,其余为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

六、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情况

本科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企业的共计513人,占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28.13%。签约中国工商银行的本科生比例最高,占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本科毕业生的10.04%,其他比例较高的热门企业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

有西南财经为什么没有西北财经大学?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原则上是不可能出现“西北财经大学”这个学校名了,但是万事没有绝对,以后这个ID花落谁家,就得看谁更“厉害”了。

1.高校改革后国内主要部委直属财经类高校现状

这些学校主要都是当年原国家部委的直属高校,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改革,大学合并和部属院校归属错综复杂,最后处理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划归教育部、下放省市以及并入其他高校。其中就囊括了现在所存在的大区性财经类高校,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财政部:

归教育部直属2所:1、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2、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中南财经大学(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东北财经大学 2、江西财经大学 3、山东财政学院(组建山东财经大学)

2)中国人民银行:

归教育部直属1所: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中国金融学院(并入对外经贸大学)2、湖南财经学院(并入湖南大学)3、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归省市直属8所: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河北金融学院) 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3、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哈尔滨金融学院) 4、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上海金融学院 5、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审计学院) 6、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湖北经济学院) 7、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广东金融学院) 8、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今中国建设银行哈尔滨培训中心)

3)原商业部:

归省市直属11所:1、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3、北京商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 5、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6、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7、北京物资学院 8、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9、重庆商学院(合并于重庆工商大学)10、兰州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1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旅游学院)

4)国家税务局:

归省市直属1所:长春税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

5)国家供销总社:

归省市直属2所:1、山西财经大学 2、安徽财贸学院(安徽财经大学)

6)国家统计局:

归省市直属1所:西安统计学院(并入西安财经学院)

7)原煤炭部:

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8)原地质部:

归省市直属1所: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已改为河北地质大学)

9)原有色金属公司:

归省市直属1所: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嘉兴学院)

10)原水利电力部: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并入华北电力大学)

11)烟草总公司:

并入中科院直属1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西北财经类大学现状分析

西北地区财经类高校目前共有3所,分别为新疆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目前来看,如果要升格按照实力来说,会在兰州财经大学与西安财经学院之间产生,但是新疆财经大学可能会有政策性照顾,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3.全国大区性(仅指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北方、南方等地理方位)命名高校名称由来分析(校史)

1)西南财经大学(大区性)

始于1925年6月3日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内迁四川成都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2)东北财经大学(大区性)

1906年清政府接收营口成立商业学堂与瀛华实学院,将其合并为营口商业学堂。1912年奉天中等商业学校定名奉天省立商业学校,1946年奉天省立商业学校被接收为辽宁省立沈阳商科职业学校,1952年组建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辽宁财经学院易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区性)

1953年,遵照中南地区的院系调整安排,中原大学校名被取消,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为基础,集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南昌大学、国立广西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私立南华大学以及上海财经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等一批高等院校财经学科,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同时,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主体,合并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组建中南政法学院,2000年共同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中央财经大学(全国性)

始于1949年华北税务学校,1950年在其基础上成立中央税务学校,1952年中央税务学校并入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成立于1960年1月,1969年被迫停办,1978年2月复校,1996年5月16日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性)

1951年学校前身“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成立,1953年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同年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学校,1984年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在原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4.关于大区命名高校政策

根据教育部2015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以下这条:

(三)关于高等学校更名。

1.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审批“学院”更名“大学”,从严掌握标准,控制更名数量。

2.农、林、师范院校名原则上不更改为非农、林、师范的校名。农、林、师范院校在合并、升格时,要确保农、林、师范教育不受削弱,继续保留农、林、师范名称。

3.设置高等学校应依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研水平及其所在地,使用体现学科特色的名称。校名不能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的字样,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不能使用学校所在省(区、市)以外的地域名。

因此后续高校想拿到“西北财经大学”这个ID会变得非常困难了,除非国家新规出台或者特殊政策照顾,不然是不可能出现了。但是令答主疑惑之处是:

根据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

四、把优化存量高等教育资源摆在“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各地要依据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逐校明确存量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十三五”时期,继续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合并;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提升其办学层次,且学科专业设置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民办高职院校,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设置标准要求审批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保留了上述2015年《意见》的1、2两条,却删除了大区改名的规定。。。。。。说明也还是有希望的对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