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传播
公益如何可以有效传播?在随处可见“互联网+”的时代,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公益组织不会在网上“收听”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而搭建互联网社区,收听和互动都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要问什
公益如何可以有效传播?
在随处可见“互联网+”的时代,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公益组织不会在网上“收听”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而搭建互联网社区,收听和互动都非常重要。
很多人可能要问什么是收听?最近,我们和NGO2.0的发起人兼秘书长王瑾教授和执行主任张强,就互联网传播的收听、新媒体和互联网工具使用等话题,深入浅出地聊了聊。
不要用2.0的平台做1.0的事
2.0传播的特性,王瑾归结为透明、开放、众包、共享、协作、去中心化、自组织等。而众包对公益机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个人做不成、一家组织做不成,但通过层层交叠的网络,通过朋友的朋友,甚至不认识的陌生人,可以齐心协力完成善举,这就是众包。
而要做好众包,第一步是搭建社区。很多组织要做事情了,临时抱佛脚拉人是不行的,搭建社区是平时就要做的。
在社会化媒体搭建社区,要用好它的两个功能:收听和互动。搭建社区必须从收听开始。但现在公益圈的问题是大家不注重收听,也不会收听,大多数组织一味地用微信、微博来广播自己想说的话,只是在用2.0的平台做1.0的事情。
以微博为例,NGO2.0在2012年的一项调研显示,公益组织在社交媒体的内容原创比高达52%左右,(更恰当的比例认为是30%),自说自话超过收听,更不用说互动。当你需要他人转发推荐分享时,也应当养成推荐别人内容的习惯。
公益行,企业做好典范。社会责任的模型上面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创新。说到公益,认为当下的公益已经进入3.0模式。公益1.0是授人以鱼,简单捐赠、输血;公益2.0就是授人以渔,帮助造血;而公益3.0就是授人以梦,增强被捐赠者的“自我造血”功能,这样才能实现公益的可持续。
企业做公益,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企业愿意做也有能力来做,企业在做公益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以实现公益的可持续,这种模式非常重要。
像我们很早就成立的“中国梦梦之蓝公益基金”,包括跟央视合作的梦想星搭档、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以及“我爱天之蓝”等等,实际上就是公益3.0模式。
江苏一城管局请环卫工吃免费午餐被疑作秀,你怎么看?
首先要肯定,这是件好事。
但如果睢宁城管局仅把此举当作是一个公益行为,而又主动地对外宣传“求表扬”,那就有点涉嫌在作秀;反之,如果是无意地“被表扬”,那么,说他们在作秀,又有点委屈和无辜。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我了解,现在环卫这一块基本都划归了城管部门管理。也就是说,环卫工本来就是被城管局领导的工作人员;而且,他们还要起早贪黑,风里雨里,比同部门其它工作人员更辛苦更辛勤地在劳动。只不过,他们基本都是临时工,不在编制之列,因而享受不到一些额外的其它福利。从这一点上说,关心本单位职工生活,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增加一点福利或解决部分困难,也是份内该做的事。有何可秀?何秀之有?
又据我了解,现在大多数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有午餐补贴或免费午餐,就是俗称的“工作餐”。我不知道睢宁城管局是否也有?如果他们没有,而确实只给了一线环卫工们争取了提供了此种待遇,这无疑要大写一个赞字。
而如果是一直以来,其实其它工作人员老早就享受到了免费的工作午餐,只由于一线临时工性质的环卫工们没有此项财政拨款,因而也就不能与他们一样早就有此同等待遇。那么,此次经过他们的努力,解决了这些与他们虽是同一个单位,然而又不是同一样待遇的工作人员午餐问题,那两者相比,环卫工们只能说是获得了一份迟来的福利。至多这也只是一种内部关爱,而不是需要拿到社会上作秀的成绩。实际上,此举倒更是有利于了本部门的管理工作。因为毫无疑问这会增加了这些人的凝聚力,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工作成绩和成效。他们反而首先要感谢爱心人士的捐款,说起来真正做公益的,还是那些捐款之人。如果以此来作秀,那就是掠人之美了。
因此,我不认为睢宁城管局就好意思地有意以此来作秀。所以,还是尽量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说起来,他们只不过做了件该做的份内之事。如要说此举最值得的表扬之处,那就是:他们比别的同类型的部门,考虑得更周到,行动得更迅速,落实得更及时,关爱得更实际。
如何评价腾讯公益发起的“99公益日”年度公益活动?
我们都知道公益的一定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为自己所在做的公益项目筹措资金,虽然现下筹集资金的平台有很多(如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头条公益等),但是对于小的机构来说,是很难真正去接触到这些平台,但99公益日就给这些小型机构带来了筹措资金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和时机。(这里简单说下99公益日的规则,99公益日捐款人捐一块,腾讯公益捐一块,企业再随机配捐,但是腾讯公益平台每天只拿出1个亿,配捐完以后就没有配捐了),那么如何来看待“99公益日”呢?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能够给好的公益项目来筹集资金。在99公益日期间,人们可以通过在腾讯公益平台来快速筹集资金,资金可以1块变3块,就我所知有很多公益项目在“99公益日”三天,就可以筹集到500多万的资金,当然这并不是最多的。做公益最难的就是筹钱和筹人,有了钱以后筹人自然就方便了。从筹集资金这个角度来看,“99公益日”是值得去肯定的,因为它给大部分中小型机构带来了希望。
二是筹款参差不齐,公平性有待提高。今年99公益期间,上线的项目有5000个以上,但能真正筹到预期项目资金的缺也不多。有人甚至说,99公益是为大的基金会,大的公益项目而设立的,因为他们一下就可以发动数万人来捐款,实在与中小型机构那种小打小闹形成鲜明对比。99公益日日后要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要关注到大的公益项目,又要关注到小的公益项目。
总的来说“99公益日”是公益界的一大盛会,从参与度、参与人数、资金规模都是空前绝后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机构的套捐行为,其公平性和公正性还有待提高。现在还有阿里巴巴“95公益周”,都在推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公益,推动人人公益的局面出现。
在今日头条,您喜欢或敬佩哪一类的摄影师?
很简单,摄影是服务大众的;什么样的需求下什么样的菜。这是哲理。
黄晓明结婚时请遍半个娱乐圈,出事时仅3人力挺,你怎么看?
记得黄晓明与baby结婚时,参加婚礼的明星、大佬几乎涵盖了大半个娱乐圈。而许多新闻媒体人也多日彻夜不眠只为了能拿到婚礼的第一手资料,以博取曝光率。如此的盛况,也表明了黄晓明在当今娱乐圈的地位。当时很多明星纷纷发了通稿,均表示以能参加婚礼、见证新人的幸福为荣,暗示与黄晓明夫妇如何私交甚笃。
但是世间万事均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黄晓明此前被卷入出借账户案,涉嫌18亿股票操控(事后已经澄清)。此事一经报道,事态立刻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黄晓明名下投资48家公司的事情全部经由网络浮出水面,传言其中包括出过问题疫苗的长春长生公司。
明星的巨额收入本就与其职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极度不相符,如今他们在本职工作外竟也成了资本大鳄。而许多矜矜业业,辛苦工作在一线的普通大众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以赚到他们的千万分之一。所以,黄晓明出事后,社会的舆论压力犹如排山倒海般像他袭来。虽然市场经济无罪,明星们如果在合法的范围内做出合理的投资,那也无可厚非。但一旦涉案,那就触及了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多年来累积的声誉在一夜之间就能毁于一旦。
出借账户案后不久,黄晓明团队就发出了声明。证明此事他是无辜的,清白的,更有律师团队为其作证。
但是名声一旦臭了,就很难再洗白。出借账户案中黄晓明是无辜的,但他投资的数家公司却是真实存在的。大众舆论显然不想在短时间内就放过他,这些刺眼的话一度让黄晓明陷入痛苦之中。为了证明清白,他在微博发了一段长长的,义正辞严的声明。
可惜,评论下面除了粉丝公开力挺他的明星只有三位。
向太、翟天临、刘维……
遥想当年,光是黄晓明的伴郎团就多达数十位,且都是时下娱乐圈的当红明星。可是如今这些人在风口浪尖上却纷纷选择缄口不言,站在理性的角度上,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公开发声的那三位都已经被网友喷成翔。但是在感情上,他们此举显然已经表明与黄晓明的友情还没有深刻到可以为其挡住刀枪剑雨。
虽然疑似黄晓明的朋友圈表示有多位友人和大佬在其他平台对声明进行了转发,私下里也有进行安慰和鼓励。但是,真正愿意正面刚网友帮他说话的却寥寥无几。
真正的友情其实和爱情一样,都是义无反顾、不加思索的。
站台的这三位除了向太,其余的两位选择这个时候发声,也未必就是真友情。而始终沉默的那些,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在公众平台上说一句支持的话,总而言之,昔日风光无限的教主人缘也就那样了。上图为黄晓明结婚时,声势浩大的伴郎团。资本至上,被重重利益裹挟的娱乐圈里,我相信有真友谊,但实在可遇而不可求!
有公益性质的微电影在哪些平台运营推广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半功倍的想法太理想了。运营是要有方案、有计划、有预算的,还要很好的利用社交媒体做预热,蹭热点,傍大V。。
优酷视频有专门的公益频道。可以试试。
如果片子足够好,又能认识优酷公益的主编,效果会很多。
另外,各大视频平台都有公益版块或者频道。
阿里有个“天天正能量”奖,让座、撑伞……只要被选中,最少可奖励1000,真的吗?
活动真假我不知,但让座及撑伞等事时常有,只要是正能量,都会感染身边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