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设计
想学设计,哪种设计最好?设计表面是一个风风光光很有排面的工作,但实际是比较辛苦的一个行业。加班熬夜赶图改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设计过程中枯燥乏味,特别遇到瓶颈的时候,特别难
想学设计,哪种设计最好?
设计表面是一个风风光光很有排面的工作,但实际是比较辛苦的一个行业。加班熬夜赶图改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设计过程中枯燥乏味,特别遇到瓶颈的时候,特别难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却设计不出东西,所以想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对某一个设计行业感兴趣,然后朝着喜欢的那个设计行业去学习,因为只有对感兴趣的设计行业才能涌出无限的想法了,做出出色的作品!如果对某个设计行业没兴趣,而偏要去做,那么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得不偿失,而且还特别费劲。
所以你说想学设计,先要问自己喜欢什么,想去设计什么,然后再朝着自己的想法去学习。这样做出来的设计作品才会出色。
最后,以我个人为例,我在很久以前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会自然而然的去关注世界上的著名的建筑,包括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特别在意当地的每栋建筑。所以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去学建筑设计,并且以建筑设计大师为目标,努力的学习中。
设计新手该如何获得设计灵感?
这10个网站将持续提供给你设计灵感,多年收藏的设计灵感来源网站
无论你是Logo设计师,摄影师,UI设计/产品设计师,建筑师,工业设计师还是插画师,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你盯着一个空白的屏幕,却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开始开展项目。获得外部灵感,并有助于将新的创意组合在一起,以便随时为你自己的创作过程提供帮助。
不用说,你应该知道从其他艺术家那里汲取灵感和直接剽窃之间的区别。另一件需要记住的事情是,你不一定要从你所处的同一个创意领域中汲取灵感,也可以看到其他创意领域能提供什么。
1.Behance
这不需要介绍,这是Adobe最大的设计平台。
最适合:几乎任何创意领域,大量详细的项目。
2. Dribbble
与Behance在项目展示方式上截然不同,更像是对项目的一瞥。
最适合:快速创意,可快速吸收。数字创意领域(特别是用户界面/网页,标志设计,插图)。由于受邀系统,整体质量很高。
3. Pinterest
具有非常直观的搜索系统,为你提供缩小搜索范围的建议。还可以通过裁剪图像的任何部分来搜索视觉上相似的图像。
最适合:最广泛的创意领域/行业之一。 通常用于创建情绪板。
4. 500px
摄影灵感。
最适合: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 这个平台上的镜头质量始终令人惊叹。
5. Awwwards
非常适合专注于顶级获奖网页/ UI设计。
最适合:尖端网站,用户界面和数字趋势。
6.Designspiration
有点像Pinterest,更侧重于平面设计和排版。
最适合:印刷灵感
7. Archdaily
来自建筑界的最新和最伟大的作品,它会让你永远迷上几个小时。
最适合:分类建筑案例研究。
8.Inspiration Grid
一个精心策划的视觉醒目画廊,广泛的类别。
最适合:各种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插图,动作设计等。
9. Booooooom
名单上第二个最疯狂的网站。拥有大量富有想象力的非传统艺术作品。
最适合:美术。
10. OpenProcessing
最疯狂的一个。用代码生成的交互式和动态艺术。这些算法是由人类编写的,但它让你思考超智能AI。绝对是我最常去的网站之一。
最适合:生成艺术/算法设计。
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83岁的唐·诺曼,已经厌倦了精英主义式的夸夸其谈。
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是《设计心理学》的作者,苹果的前用户体验架构师。
在「造就思想节·未来趋势」的演讲里,他批评了当今只以少数人为主导的设计潮流和设计教育,认为设计只是为了搞清楚我们想要什么和应该做什么,只有动手去做,才能让其变得有价值。
他还认为,人们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果他们拥有创造的工具和知识,并不需要假以他手,自己就能把它创造出来。
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创造,诺曼憧憬着,也正在践行着,这是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
我不喜欢“数字化”这个词,它毫无意义。所有技术都会改变设计。
因为设计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使用技术,并因此感到兴奋。所以,当一项新技术出现后,设计会挖掘它的用处,同时隐藏它的难点和令人不解的地方。
数字化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云储存、协同办公等等,但设计不是专注于生产某个设备,而是创造出宏观的体系,让不同领域的人们能更好地互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美妙的体验,改善人类的生活。
它能改变教育,改变医疗,改变人们交流、工作和娱乐的方式。有些改变是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些是虚拟的、是数字的;甚至还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人工智能对设计师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工具。阿里巴巴、旧金山的欧特克公司(知名软件设计和数字内容创建公司,主要为建筑设计、土地开发、通讯设施和媒体提供服务)都在开展有趣的尝试。
这会让设计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方式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免于一些乏味的工作,这类工作恰好机器比人类更擅长。
计算机总是严谨周密、操作准确,而且永不疲倦,这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境界,但我们会感到厌烦是因为我们有创造性,想要做新颖的事情。
所以这个项目很好地结合了人类和机器的优点。
我认为设计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领域,它始于艺术和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设计的本质都是工艺。人们使用优质材料制造一个物件,确保它外观漂亮匀称,让人有良好的感受和视觉体验,这就是工艺。大多数设计师都在为期四年的课程中学习如何掌握这门手艺,如何做出美观、精致和奇妙的东西。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应该延续下去。
但这是20世纪的设计理念,而我们谈论的是21世纪的设计。这个概念在不断扩展,设计不再仅仅是制造漂亮的物品。
对我来说,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解决重要问题、系统问题和复杂问题的方式,它的使命就是找出并解决“真正的问题”。这就是我所说的以人为中心、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好的设计思想家面对问题的时候会说:“让我想想它背后的真正含义。”这对设计而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存在于系统之中,都是其它事物的一部分。一台相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相机本身,而是重温过往经历的一种方式,这正是相机的价值所在。如果你在设计时忘记了这一点,做出的设计就会很糟糕。
在任何领域内,设计都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思考和发展方式,不管是艺术人文,还是写作、舞台指导、公司组织,或是全球商品运输,或是思考如何以更高效、更环保和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式解决问题,包括我们从未设想过的事情。
我不喜欢我们现在这种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模式。它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一直都是某个非常博学的人给学生授课、说教、讲课。你在听课,但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听,你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意义,你这么做都是因为别人让你去做,而并不是因为你真的重视知识。
学生们连学12年或17年,考试一结束,就把课上学过的东西抛到脑后,然后就不再学习,好像他们已经把这辈子要学的东西全都学尽了。
但这其实是无稽之谈。
我们的教育以学期为单位,一学期三个或四个月,把所有人放在同一个班级,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同样的东西。这样安排最简单,但这却不是对学习最有利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我们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应该取决于所教授的材料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我希望学习可以模块化,一个模块持续的时间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需求——三十分钟,或一小时,或一周,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去计划和学习。
我喜欢让学生参与进来。我经常在零基础的情况下,给不同的小组准备不同的有趣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尝试着去解决,当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就会关注我所讲解的基本原理,这时他们也会发现:“啊,那就是我需要的东西。”如果我把这些原理预先教给他们,他们就会感到无聊,不明白为何要如此。
我把这个模式称之为“及时学习”,它能够让你终身受益。
在这个模式中,老师是指导者、顾问,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位老师对应一位学生。它只是另外一种教学模式。关键就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我们所说的“同伴指导”,即学生之间互相指导。
如果有人掌握了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帮助其他同学,他们就可以成为导师,能够帮助其他学生。他们做得往往比老师更好,虽然老师掌握的知识很多,但这些学生可能更知道哪些问题会难住大多数人。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作“比例调整”,即,在不需要很多教师的情况下就能教育大量的学生。
并且我认为,我们要改变评分制度。分数只是一个对学生做出总体评价的数字,本身不能告诉你任何信息。
我们可以在学习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一个学生所学模块的清单,上面记录“学生学到的东西”(如果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可以重新学习,再参加测试)。
因此,当他们申请更高等的学校时,学校会问自己:“这些是不是我们想让学生掌握的东西?”或者当你申请一份工作时,雇主会自问:“这位员工是不是具备我要求的这些素质?”这种模式甚至比打分更好,因为它会体现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
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分数很高的学生。在录取研究生时,如果你的分数很完美,我反而不想录取你。
因为我想要的学生应该具有冒险精神,能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会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分数没有那么完美的学生,或许恰好是更有创造力、更富激情的人。
因为大学教育的大部分领域是都是关于深刻理解的,而设计是关于实践、关于行动、关于改变世界的领域。
设计师在进行某个项目时,必须对大学里的所有学科都有所了解。要去问工程师、科学家、人文主义者、计算机科学家、机械工程师、社会科学家……了解不同的人群对一个问题的理解,然后把这些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再采取行动。
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差别是,知识是纵向的,行动是横向的。我们既需要拥有知识的人,又需要富有行动力的人。两者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我们都需要。
并且我想说,教学是一个有趣的职业,激励别人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研究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贯穿所有学科。
你不必问自己:我是想做老师,还是学者,还是医生,不需要。因为如果你涉足每个领域,反复学习,就能比只钻研一个领域的人还要能干。至少我这一生就是这么做的。我在不同行业反复学习,我涉足了工业、学校管理、教学、研究、产品制作等等,每一段经历都帮助我在另一个领域中做得更好。
生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设计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工作,因此,好的设计师也会是好老师。
编辑:漫倩
审校:其奇
造就:剧院式演讲,发现创造力
户外广告的未来怎样?
谢邀,户外广告也是一种宣传形势,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CAD设计效果图设计哪里找?
这个需要看你设计什么了,一般来说最可靠的就是威客平台,比如国内知名的品牌:猪八戒,一品威客都可以,个人推荐使用猪八戒,因为猪八戒有竞标,选择性多一些,如果是设计师的话,选择威客平台,可选择一品威客,出单率高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如何走入设计得大门?入门设计?
详细看了介绍
设计:其实讲究的就是有思想,有想法,有创意...设计就是要有变通的思想,要善于想象。
科班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全面一点,对设计文化有个认知,起源以及设计的针对性,其实平常个人也可以多关注,多去阅读,多去动手操作从而强大自己。
设计分类领域是很广的,在没出校门,也是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同步进行,也是有局限性的。
走入社会,设计追求的是面对客户群体: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也是进入社会后的设计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无能是否是科班出身,在我们从事这份职业,设计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所有领域,尽管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从形式、内容到行为上只是均有所不同而已。重要的是敢想敢创新....那设计知识和能力只会越走越远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