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比赛
摄影比赛值不值得去参加?顺便的玩玩就罢了,别太当真,大部分的评选是讲背后的故事的。一张片要获奖,总得有点可赞的吧,比如光色形,比如意,先试着自己夸一下,而且自己听了也不脸红,如果
摄影比赛值不值得去参加?
顺便的玩玩就罢了,别太当真,大部分的评选是讲背后的故事的。一张片要获奖,总得有点可赞的吧,比如光色形,比如意,先试着自己夸一下,而且自己听了也不脸红,如果有兴趣参赛,就投稿试试吧。
作为摄影小白,该怎样选择参加摄影比赛呢?
现在各种摄影比赛很多,区域来分有国际的、有国内及各省市的,也有各行各业的。项目来分有人像艺术、有生态风光、有人文纪实等等,不可能一一参加,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总有一款适合你。要认真阅读比赛规则,搞清楚征稿内容主题、投稿时间、拍摄地理范围,是实物投稿还是数据投稿。比赛期间可以多稿一投,但不要一稿多投。
摄影比赛重在参与,乐在其中,投稿落选很正常,不要心灰意冷,可能是稿件内容不符合这项比赛要求,不一定是稿件质量问题。比如笔者第一次投稿是参加某市组织的宣传某景区的摄影比赛,拍了很多片子投送,结果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后来我从中整理了几张片子投到省里组织的摄影大赛,终于成功入选,编入大型外宣画册,正式出版。啰嗦这么多,不知是否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如果摄影爱好者不参加摄影比赛,不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作品,能怎样出名?
出名是要让世人看到你。
现在这个年代,“让世人看到你”变得很简单,注册一个自媒体账号,在这个平台上记录自己的拍摄日记,讲述你的照片故事,久而久之,总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关注你。
但是它有一个问题,竞争十分激烈。中国目前相机持有量在8000万到1亿台之间,除去刊物发表作品的少数群体,大多数摄影师选择用自媒体发表作品,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数量在日益增长,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今天讲两个人,一个是薇薇安·迈尔,一个是李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现在已经家喻户晓,她本身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当了一辈子保姆,闲暇时间穿着男装去街头摄影,一生带着200多个箱子,箱子里装着她的一生。
薇薇安认为摄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从来不将自己的照片外露。虽然她的照片真的美得不像话,但是只有她自己欣赏。直到2007年,她被历史学家-约翰·鲁夫发现,人们才认识了这个“天才摄影师”,此后她的作品登上美国以至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国等地的报纸,一跃成为摄影圈中热议的人物,并被认可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薇薇安出名了,而且只在一瞬间。2010年,她的摄影作品在芝加哥现代艺术中心MOMA展出。2013年,马鲁夫和查理·西斯科尔共同执导了一部新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影片于2014年3月底在美国的各大影院上映。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互联网时代的运作案例,薇薇安的作品被发掘直至她本人被推向“天才摄影师”的行列,只是在很短的时间而已。
微博上有一个摄影师李晖,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细腻温柔,偏爱多重曝光和女性视角,从她的照片中,你能看到青春、自然和光影。
这是一位神秘的女摄影师,她的图片经常被人当作头像,也被一些外国的音乐人作为专辑封面,但是很少有人听过她的名字。她拒绝了很多杂志的签约申请,只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一些图片。这是一位有自己私密艺术世界的摄影师,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只要她愿意,她是能够在摄影的名气圈里脱颖而出的。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出名的规律。
一,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多,瞬间点爆的效应可能只在一瞬间。如果你没有薇薇安这样的奇特机遇,那么想让别人看到你,持之以恒的保持曝光率很有必要。
二,好的作品。这个是核心。吸引人的好作品无外乎六个字:新奇、巧美、另类。这六个字不仅是在画面上更重要的是在照片背后的故事上。在摄影里面,美不一定就是好,但是好的作品你一定可以看到它独特的美。
所以,到最后,放下“出名”这件事,去拍去创作,一个能用摄影说话、有独立见解的人反而会成为不想出名却最终出了名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摄影爱好者,你平时参加摄影比赛吗?有获过奖吗?
谢谢邀请,我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我参加过两次摄影比赛。第一次还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我在央企工作,集团组织了一次摄影比赛,我的‘’九寨沟风光‘’获得了优胜奖,至今还保留着那次获奖的制作的大型画册。第二次,也就是前两个月,松江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云朵书院广富林店组织的‘’光影技艺、最美松江‘’摄影大赛,我递交了3张照片,上个月27号至30号进行线上投票,从300多张照片中选了100张进行投票,我的3张照片全部入选,经过四天投票,3张照片全部进入投票数的前六位,这是我没想到的,有点小惊喜,当然,线上投票只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线下还需专家评审,才能最后决出一、二、三等奖。通过参加摄影比赛,开阔了视野,增强自信心,只有重在参与,名次其次,我觉得参加比赛还是有必要的,也能了解一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大众的欣赏审美观,是否跟得上潮流,同时也能了解当前摄影的动向,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今后我会尽可能参加一些摄影比赛,更快的提高摄影水平,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服务大众。
作为一名摄影师参加摄影比赛是好事还是坏事?
谢谢邀请!
既然玩摄影了,那就该参加的比赛就参加,检验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摄影成果,同时也欣赏一下获奖佳作,多看他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长处,找找自己的不足,理理自己努力的方向。至于得不得奖,不必太在乎。一般来说,评委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的,也会主张公平正义的。评委评的是大家,但大家评的是评委。对每位作者的参赛作品,评委也会斟酌再三,唯恐遗漏一幅佳作。啥事都不是绝对的,何况评委是人不是神。个中有没有猫腻?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与其纠结该不该自己获奖,不如自己洒脱些。贵在参与,愿赌服输;贵在学习,明天再赛。
为什么有些刚刚开发的旅游景点都喜欢举办摄影比赛呢?
摄影是根据人们心中的诉求用影像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具有直观,形象,传播力强的特点,摄影比赛都有其背后的意义,大多是为宣传推广而来,旅游景点举办比赛更容易实现这样的良性互动,使景点名扬天下,
摄影助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摄影爱好者用眼晴去发现,用心灵去构图,拍摄的照片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往往能使一些无名小镇一夜成名,江西三清山就是一名摄影记者在农民帮助下拍摄照片后,在上海办影展而走向世界,还有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也是以摄影作为媒介,扬名天下等等,这些鲜活的例子,让人不得不信摄影之无穷魅力,
旅游景点的摄影比赛一方面为摄影家,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对宣传地方形象,提升景区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了更多的新闻媒体,旅游观光者,提升了影响力,这无疑会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打下客源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参加过国内的一些摄影比赛吗?你最想说些什么话?
我自己是纯个人爱好摄影,目的摄影快乐快乐摄影,娱乐自己,锻炼身体,从不参加那些什么摄影协会的比赛……评奖过程你懂得……
在哪些app上经常有摄影比赛呢?
感谢邀请。手机app平台摄影比赛一般都以主题为主。比方说,中秋节,感恩节端午节之类的。带有一定的纪实生活性和艺术性。像今日头条,你也可以去看一下其他的,比方说小视频平台。因为目前的这些平台都带有图文和视频。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活动。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蜂鸟网。它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摄影平台。同时也可以去关注许多的新闻资讯平台,有的时候他也会搞活动。
怎么开始学摄影?
相信很多初学摄影的人会在网上看各种摄影教程、摄影技巧、摄影心得等等,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发现学了那么多摄影知识,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学到什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家没有系统的去学摄影,只是在网上东看一些教程、西看一些教程。
并不是说这些摄影教程不好,而是别人发的内容可能不适合你;因为有些教程是教基础的,有些教程是教后期的。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如何系统学习摄影,帮助大家快速入门。
下面是我简单制作的一个表格,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学摄影的流程。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在那个阶段,然后选择性的去学习。如果每天只是去网上学点零散的教程,可能很长时间你的摄影水平都不会有长进。
我将雪摄影分为两块,一块是摄影知识、一块是自身审美水平,下面会简单的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摄影技术
①熟悉摄影器材
不管你是用单反、微单甚至是手机拍照,你都要先熟悉你手里的器材。相机的说明书会很好的介绍你的器材,所以大家一定要看一遍器材的说明书。实在看不懂说明书就去网上搜搜看,配合着自己的说明书基本就能看懂了。
②摄影理论基础
当你熟悉了你的器材之后,就要去弄懂各种专业术语,比如: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感光度、景深等等一系列相关理论知识。另外,你还要去弄懂这些东西是怎么用的,它们之间该怎么搭配使用、拍摄什么样的环境要怎么去调整参数,这一系列都是要你去弄懂的。
③构图
如果你前面那些都懂了,那么你就要去学学构图方面的只是;构图是摄影的灵魂,如果你构图不好想要拍出好照片基本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觉得构图很简单,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构图包含了线条、色彩、光线、画面平衡等等一系列知识,并不是说随随便便学几个基础构图技巧就能弄懂的。
④后期处理
关于后期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过很多了,希望大家不要再认为照片后期了就不真实。摄影是一门艺术学,不是真实学。现在哪怕那些拍纪实题材的,都会对照片做一些简单的后期处理。
现在的后期软件有很多,如果你只是个普通摄影爱好者,那么熟悉一个或者两个后期软件就行了,那些靠摄影吃饭的人懂的后期修图软件也就那么一两个。另外,你还要去弄懂饱和度、对比度、阴影、高光等等这些后期术语是什么意思,调它们会出现什么效果等等。
二、摄影审美
①培养摄影美感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一个场景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和别人拍出来的照片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别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将这些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来。
审美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需要用很长时间。建议大家多看那些好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拍的。另外,就是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美的感觉。
你拍的照片:
摄影师:
②自我审美素养提升
对于“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对美的认知、感受都各有不同。这个是一个非常空洞化的东西,我自己用语言也无法解释清楚。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去提升你的审美,到后期你都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你就不会陷入大众风的浪潮中。
总结:
无论你学什么东西都需要系统的学习,零零散散的去学一是时间很长、二是你会出现严重的“偏科”。比如:你看的教程大多是教后期的,那么你前期就会非常糟糕。如果你只注重拍摄技巧的学习,那么你拍出来的照片美感就会出现不足。
摄影技巧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但是审美就需要很长时间来培养;大家一定要双向发展,别出现严重的畸形。前面说了摄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会像数学那样存在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多学、多拍、多看逐渐的你就会越来越好。
在你曾参加国内的一些摄影比赛时,遇见过哪些事?
曾经参加过在中国北京有名的画展,很多作品都可以感受其中,但往往每次有呢么几副作品感受不到大师的思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