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装数据库
重装的win7装不上SQL数据库是怎么回事?重装过的系统注册表以及C盘里面的SQL文件已经被删除了,说明不是没卸载完数据库导致。需要用驱动精灵检测下系统组件缺少没有,在系统组件
重装的win7装不上SQL数据库是怎么回事?
重装过的系统注册表以及C盘里面的SQL文件已经被删除了,说明不是没卸载完数据库导致。需要用驱动精灵检测下系统组件缺少没有,在系统组件不缺少的情况下,根据你要安装的软件对应配置好SQL的初始化,然后进行安装就没问题了。另外,数据库安装目录最好默认在c盘。
如何优化数据库?
谢邀~
大概总结一下数据库优化的一些方法,主要是面向程序员的,从DBA的角度如何优化数据库的问题在这里不讨论(因为...我不知道):
减少磁盘访问
我们都知道,磁盘的读取速度是很慢的,很多时候数据库访问的瓶颈都在这里。而减少磁盘访问的主要方法有:
合理使用索引:这里要注意避免索引失效;
- 只通过索引访问数据:合理使用索引的升级版;
- 优化SQL执行计划;
减少网络传输
分页查询:不同的数据,SQL语句分页的写法不相同,就不在这里举例了;
只返回需要的字段,尽量减少这样的写法:select * from table;
减少CPU开销
使用绑定变量(避免硬解析);
合理使用排序;
减少比较操作;减少CPU中的计算;
减少交互次数
批量提交,要更新一万条数据的时候,避免一万次与数据库发生一万次操作,而是只提交一次。
合理的使用存储过程(当然有时候也会造成业务逻辑被写在不同的地方);
使用游标处理结果记录;
增加更多资源
这个最好理解吧,加资源呗,这个是成本最高,不过效果却不一定高的方法。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手机怎么装双系统?
你好,手机是完全可以装双系统的,当然前提是手机机型支持,最后我添加了一张图片里面有软件支持的所有手机型号。
软件介绍
软件名称:Dual Boot Patcher (多重引导)
软件下载:百度
软件说明:多系统之间的刷机以及切换启动
软件截图:
软件使用:
手机为360N4S经过大神修改后也可以使用多系统
软件支持机型:(如下图)
悠悠球怎么装?
先打结,就是固定那根线和球,然后向着一个方向绕线
自己怎么装路由器?
您好!
不管是家庭路由器还是企业路由器,安装过程一般分为硬件安装和软件调试。
我以家庭路由器的安装为例说明如何自己安装路由器。
硬件安装
1、首先把路由器的电源接通,网线连接好。
黑色的为电源线,
灰色的网线一头接光猫,另外一头接入路由器的WAN口,
蓝色的网线插到路由器的第2个LAN口,蓝色网线另外一头插到电脑
2、正常的情况,路由器灯的状态如下
电源灯是亮的
WAN口灯是亮的
电脑开机的话,LAN2口灯是亮的
WIFI灯是亮的
软件设置
用电脑设置路由器
1、路由器一般在其背面有出厂默认的IP地址,用户名,密码。不同的路由器一般不同。
2、根据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在连接的电脑上设置IP地址和路由器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以WIN7系统设置为例,依次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的设置”-“本地连接”-右键-属性
如上图,假如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为192.168.1.1,那么在图中第5步设置电脑的IP地址为:192.168.1.22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1.1。
3、在电脑上,打开IE浏览器,输入:http://192.168.1.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
4、如下图进行设置网络账号,依次为“网络设置”-“WAN口设置”-“PPPOE”-“上网账号和上网口令”(这个是运营商接入宽带的时候提供的)-“连接”,如果设置正确,点击连接的时候,就会出现“已连接”的字样,最后点击“保存”。
5、这样上网账号就设置完毕,您可以连接路由器,畅游网络。
6、设置WIFI名称,在“无线设置”-“基本设置”,SSID号为您的WIFI名称,在“开启SSID广播”前面打勾,点击“保存”。
7、设置WIFI密码,如下图,四步设置WIFI密码,记得点击“保存”哦。
8、完全设置完毕后,重新启动路由器。家里的网络设备就可以上网了。
用手机设置路由器
1、路由器设置如果没有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设置。大致步骤是,手机连接到路由器的WIFI名称,一般是手机搜索到信号最强的那个,开始没有WIFI密码,直接连接。
2、连接上路由器后,在手机的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和密码,开始设置,设置方法同上。
企业路由器的设置和家庭路由器的设置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比家庭路由器较复杂,不过每台路由器都配置有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设置即可,如果没有说明书,可以到路由器的官方网站下载。
总之,路由器原理就是让内网用户通过路由器可以连接外网,路由器相当于一个中间站。
希望可以帮到您,期待您在评论区的反馈和交流,顺手转发。我是高工,关注可以找到我哦。
这个户型怎么装?
进门是不是得打隔断啊,沙发隔断,餐厅隔断
家庭暖气片怎么装?
家庭暖气片具体的安装需要根据你所购买的暖气片的具体的进出水的形式而适当有些差别,目前,市场上的暖气片的进出水有以下四种形式:
家庭暖气片—家庭暖气片安装工具
实地测量,确定暖气片的型号。准备好暖气片的各种配件(这个非常重要,配件一个都不能少)板子、钳子、改锥等等一些常用工具
家庭暖气片—安装家庭暖气片具体步骤
1.对地面或者墙壁进行开槽。为了埋藏暴露在外的管线,施工队伍须在墙壁和地面上开槽,槽的深度或者宽度,需要专门的安装人员,集合实际进行处理。通常在更换施工时,工人会在管道上预留阀门,装好后应该进行冲压试验,证明没有跑,冒、滴、漏的地方才可完成验收。
2.铺设管路并护卡槽。根据前期散热片定位的位置开槽铺设支管,根据客户需求可在支管铺设钢槽对管道进行保护,系统封闭注水打压。
3.安装集分水器。分、集水器是由分水器和集水器组合而成的水流量分配和汇集装置。分水器安装要保持水平,安装完毕后要擦拭干净。按照装修进度进行。散热片施工与水电施工同步进行,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4.对暖气片系统进行压力试验。这是暖气片安装步骤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具体操作为:关闭主管连接阀门,开启散热器进水阀用试压设备来测试,实验压力应为正常使用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整个小区管网的实验压力,3-5分钟无渗漏为合格。
5.安装暖气片。将暖气片平稳放置,将阀门连接件与进出水口阀门连接在一起,使用水平尺测量暖气片是否平直,管路安装是否符合要求,然后使用管钳加固拧紧连接件。
不同材质以及不同品牌的暖气片其制暖效果以及一些耐用度都是很大不同的,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市面上可能有一些劣质暖气片,不仅仅制暖效果差,而且制暖后还可能因为使用不当导致自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家庭暖气片的品牌产品:
2017中国暖气片十强品牌新鲜出炉:第一名:圣劳伦斯;第二名:金旗舰;第三名:瑞特格;第四名:森德;第五名:意莎普;第六名:圣春;第七名:意乐;第八名:昂彼得堡;第九名:努奥罗;第十名:普特斯。
家庭暖气片的安装费用:
暖气片安装多少钱,这个也要看你选择暖气片的品牌。尺寸大小,还有暖气片的材质呢,一般暖气片的安装主要分为壁挂炉,管道,暖气片,还有人工。这几项决定了暖气片的造价成本。所以最好是有图纸,安装你的图纸做一个具体的暖气片方案报价。
现在的暖气片安装不仅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暖气片的安装也是相当地实用的。暖气片的种类很多,价格也各种各样,和材料、设计能力、施工水平等都有关联。常规的暖气片,价格在110元每平方左右,节能高效型的暖气片(也叫高效暖气片),价格在260~380元每平方。普通居室安装暖气片需要多少钱以130平米的房子为例,130平米的房子安装暖气片,暖气片费用在3500-4500左右。我们现在假设为郑州的一户130平米的房子配置暖气片,如果使用凯萨钢制50系列1800高的暖气片,暖气片约需36片,费用在3800元左右,因不同地区由于运费等差异,暖气片会出现报价不一的情况;如果使用铜铝复合75*75系列1800高,暖气片共计约需24片,费用在5000元左右。从暖气片价格来看,一套普通住宅面积在80、90平米左右,安装一套暖气片费用也就3000-4500元左右。这对于众多普通家庭来说,安装大品牌的暖气片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不再仅仅是有钱人的权利,普通家庭也可以轻松拥有了。
具体请对照当地的安装费用行情。
win10重装系统怎么装?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安装系统有多种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安装:
一种是通过光盘进行安装,电脑端需要支持光驱;
一种是通过U盘进行安装,需要提前下载系统镜像文件;
一种是通过网络进行安装,确保当前系统正常运行并且联网;
一种是通过硬盘进行拷贝克隆,需要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里就以最为简单的在线安装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网络进行安装系统。
安装步骤
1.在线安装系统类软件也比较多,这里就以黑鲨装机大师为例讲解,可自行到官网下载并安装。
2.打开软件,点击“一键装机”菜单,点击“系统重装”按钮;
3.软件会自动检查当前的系统环境和硬件参数,检测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4.会提供多种系统,点击需要安装的系统,单击“下一步”按钮;
5.软件会提示,是否有需要备份的文件,勾选文件即可;
6.会弹出是否制作U盘的对话框,这里直接略过,点击“安装系统”按钮;
7.软件会在下载新系统的同时,对老系统中勾选的文件进行备份;
8.下载完成后,点击“立即重启”按钮,进行系统安装;
9.重新启动,选择“DOS安装模式”,进行系统安装;
10.通过ghost安装系统,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可完成。
关于重新安装win10系统,是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