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贵溪畲族旅游

贵溪哪里有公园?山?要详细地址。谢谢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中国道教圣地“嗣汉天师府”、象山森林公园、上山修竹山庄、白鹤湖、香炉峰、挂榜山、三峰山、鬼谷洞、仙人

贵溪畲族旅游

贵溪哪里有公园?山?要详细地址。

谢谢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中国道教圣地“嗣汉天师府”、象山森林公园、上山修竹山庄、白鹤湖、香炉峰、挂榜山、三峰山、鬼谷洞、仙人桥、白鹤洞、三阳硐府等自然景观;还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赣东北红色根据地遗址、畲族风情、四大古镇、明清建筑群等人文景观。

...

鹰潭的人口将近有多少

人口107.55万人 鹰潭市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共44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共有人口107.55万人,其中月湖区18.71万人,贵溪市53.41万人,余江县32.78万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2.65万人。

全市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居住城镇的人口占43. 34%,居住乡村的人口占56.66%;汉族人口占99.71%,少数民族占0.29%。

少数民族有畲、回、蒙、满、侗、壮、苗等民族,以畲族人口最多,设有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三个畲族乡之一

江西有什么风俗习惯?

婺源四古 南昌人的钓鱼习俗:四季得鲜赣南采茶戏客籍民间居民:出嫁当天不吃饭婺源傩舞 江西省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的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传统风俗.江西为我国畲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畲族主要分布于贵溪和铅山等县山区,有自己独特的服装和民族风俗习惯,分布于全南等县的瑶族,居住在深山老林,擅长打猎,使用本族语言而无本族文字。

江西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但在许多山乡农村保留着各自的传统乡土风情习俗。

南丰县遍布各乡、村的民间傩舞,为国内所罕见,乡人于春节期间头戴面具、身穿仿树皮或树叶状舞衣,走村串户“跳傩“(即傩舞),据考为“中国原始舞蹈活化石”,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大。

此外,鄱阳湖畔的渔村风情,贵溪河上渔翁与鹭鸶捕鱼、竹排载客以及古越族悬棺葬俗,宜春地区偏僻山乡的传统庙会以及物资交流集会,清江县樟树镇的“药墟”,南昌市西山万寿宫庙会,进贤县文港笔市和皮毛市,萍乡市的烟花节,赣南兴国县的山歌赛会,等等,都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览价值。

...

滴滴打车,从贵溪到文坊大概多少钱

起点(贵溪站)1向正西方向出发,左转进入交通路2左转进入信江路3靠左4右转进入沪瑞线5左转6行驶320米,直行进入贵西线7朝上山竹博园景区/福建光泽/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风情游景区方向,靠左8左转9调头10到达终点终点(文坊镇)

江西是什么地方

省情简介编辑本段 江西省,简称赣。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为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自江北视江南,江东在左,江西在右。

”,别称江右。

自古以来江西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

省会: 南昌市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

江西还是中国的航空资源大省,有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和景德镇昌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两个飞机制造基地。

并且正在策划建设南昌航空城。

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起”,乃“形胜之区”。

全省共设南昌、赣州、上饶、宜春、吉安、萍乡、新余、鹰潭、抚州、景德镇、九江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

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和最大城市。

截至2006年,全省人口4339万,人口密度257 /k㎡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邻省,人口出生率13.80‰,死亡率6.01‰,城镇人口比例为36.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比例105.13∶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汉族占99.7%,畲族占0.2%。

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于华东各省市之首。

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水、信江、修水和鄱江为江西五大河流。

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2%,居全国第三。

矿产资源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历史渊源编辑本段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

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

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

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

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

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

江西省共辖81县。

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

急求关于民族风俗文化的论文四篇,每篇2000字左右即可。

江西省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的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传统风俗.江西为我国畲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畲族主要分布于贵溪和铅山等县山区,有自己独特的服装和民族风俗习惯,分布于全南等县的瑶族,居住在深山老林,擅长打猎,使用本族语言而无本族文字。

江西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但在许多山乡农村保留着各自的传统乡土风情习俗。

南丰县遍布各乡、村的民间傩舞,为国内所罕见,乡人于春节期间头戴面具、身穿仿树皮或树叶状舞衣,走村串户“跳傩“(即傩舞),据考为“中国原始舞蹈活化石”,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大。

此外,鄱阳湖畔的渔村风情,贵溪河上渔翁与鹭鸶捕鱼、竹排载客以及古越族悬棺葬俗,宜春地区偏僻山乡的传统庙会以及物资交流集会,清江县樟树镇的“药墟”,南昌市西山万寿宫庙会,进贤县文港笔市和皮毛市,萍乡市的烟花节,赣南兴国县的山歌赛会,等等。

招郎是井冈山土籍人传统婚俗。

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繁琐的结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一般各人自理。

婚前订立合同书 (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

解放前女方必须请家族长辈前来商议招赘有关事宜,其中有关条件是男方必须改称女方姓氏,取个女方的辈份,这样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

解放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人生权利。

但婚礼一般还是由女方承办。

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广大茶区和乡村,向有民歌性质的采茶歌和民舞性质的采茶灯活动。

明代中晚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由采茶歌、采茶灯发展成为采茶戏,其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

因此,俗称“茶灯戏”、“灯子戏”,又因它的角色过去一般是由三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至二十世纪中叶统称为采茶戏。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

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每当喜庆佳节,为增添欢乐气氛,希冀美好愿望的实现,人们舞龙灯、采莲船、挑花灯、打蚌灯,场面热闹,喜气洋洋。

鄱阳湖渔民迎婚嫁娶,别有风韵,迎新娘的渔船彩绸围篷,山花插满船舷,彩电置于船头,锣鼓,唢呐一路高奏。

源于历史的图腾,在节令时祭仪所跳的傩舞俗称“跳鬼脸”。

所戴面具如恶魔,变形夸张,色彩鲜明,舞蹈动作简洁刚劲。

龙舟竞渡,激人情怀;茶艺表演,沁人心脾;自行车登山赛,心潮迭起. 自古南昌人喜欢四季钓鱼,四季下钓,叫做四季得鲜。

民间普遍有春钓鲫鱼,夏钓草鱼,秋钓鳊鱼的习惯。

据传古时的南昌,家家有网,户户有钩,老少皆喜欢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钓。

“万家灯火舞,渔船钓不收”。

便是当时悠悠垂钓的写照。

千百年来,南昌人们的钓鱼习俗被沿袭至今。

今天的南昌,江边湖汊到处可见垂钓者的身影。

他们之中不仅有年过花甲老翁,也有着迷的青年人,甚至还有妇女。

“钓鱼之乐不在鱼,而在治心遣兴也。

”现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层次的钓鱼协会并且经常办别开生面的钓鱼比赛。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人口1700余万(2005年)。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

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

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用壮锦工艺织成的披肩 饰品。

壮锦主要产自广西,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

解放后称“僮”。

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族名为“壮族”。

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

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

湖南和江西比较

经济肯定是湖南啦,江西发展速度慢了点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

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岭南而达广州。

全省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临江。

整个地势由外向里、由南向北倾斜,形成了一个向长江开口的盆地。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设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吉安、萍乡、宜春、新余11个设区市,省会南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4140万。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江西物产丰富。

早在宋代《元丰类稿》中就曾记载,江西上缴朝廷的粮食和赋税居全国第一位。

唐宋时期,景德镇瓷器号称假玉而闻名中外。

当时江西的茶叶已经很有名 江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摄氏18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637.9毫米。

纵横全省的2400多条河流汇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而注入长江。

全省水资源总量1416亿立方米,水面积167万公顷,占全国淡水总面积近10%,人均水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全省粮食、肉类、水产品、棉花产量约居全国第十位。

全省边界山脉奇峰异谷、飞瀑流泉、云海雾岚,哺育着珍稀的动物,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森林覆盖率达60%,为全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

悠远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采,使江西成为诱人的旅游胜地。

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清山、龙虎山属中国道教名山;井冈山 — 新中国的摇篮,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春到井冈赏杜鹃,夏到匡庐觅清凉,秋到三清探奇峰,冬到鄱湖观候鸟。

江西一年四季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海内外宾朋赞不绝口:江西的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空气是甜的。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

在中国已探明储量的220多种矿产中,江西有101种,保有储量居中国前十位的有54种。

其中铜、银、坦等10种居第一位,钨、金、钪等9种居第二位,铋、普通萤石、硅灰石等6种居第三位。

铜、钨、银、钽铌、铀、金、稀土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

亚洲最大的铜矿和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分别为江西的德兴铜矿和贵溪冶炼厂。

大理石、高岭土、花岗石、莹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非常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3%。

“九五”期末,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提前四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2001年省委省政府开展深入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176亿元,增长8.8%;工业增加值为595亿元,增长10.6%;财政总收入200.1亿元,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506元,增长7.9%,增加402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32元,增长4.5%,增加96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非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全省现有高等学校34所,高校招生达7.6万人。

南昌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700件,技术贸易成交额达到8亿元。

稀土应用工程、水稻转基因、蓝色发光材料、乳酸生物技术、种畜特异性免疫生物工程等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会福利事业一系列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江西农业资源丰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具有比较优势。

2000年粮食产量1615万吨,水产量133万吨,肉类产量206万吨,奶类产量5.5万吨,蛋产量35万吨,棉花产量68万吨。

泰和乌鸡、婺源大鄣山茶、信丰脐橙、大余花卉、高安肉牛、东乡瘦肉型猪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开发规模正在扩大。

江西生态环境优越,发展绿色食品潜力巨大。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

依托先进的铜、钨、钽铌、黄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江西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前景广阔。

江西汽车工业已具规模,年产能力16万辆。

江铃汽车、昌河汽车在全国同行业举足轻重。

江西有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景德镇昌河飞机公司两大飞机制造企业。

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于江西。

洪都强击机、K8教练机、昌河直升机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随着全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华意无氟冰箱压缩机已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凤凰牌系列照相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享誉海内外的景德镇陶瓷业、樟树药业又有新拓展。

江西名山峻岭、险岩幽洞、千古楼阁、革命胜迹、名人故里、宗教祖地遍布全省,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又使旅游业可望成为支柱产业。

4、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江西已具备现代投资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

电力方面,江西现有南昌电厂、九江电厂、贵溪电厂、丰城电厂、华能电厂等大型火电厂和万安、柘林水电站,2001年全省电力装机容...

资溪县有多少万人??起源怎样?

令人称奇。

用该泉所养的“罗非鱼”鲜美无比,被誉为“贡鱼”。

资溪历史名人有北宋思想家李觏(1009~1059)、北宋进士李山甫、南宋进士饶廷直、南宋进士李氵制、明末进士石文器、清朝进士傅彤等。

古建筑有始建于明天启四年的高云古塔、始建于明天启元年的接龙古桥、北宋思想家李觏后裔所建的李氏家庙等。

古雕刻有清朝道光四年的石狮、清朝道光十五年的祈雨石碑,4个居委会、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中国虎野化放归基地正在建设中、探险、休闲于一体的大觉山风景区和以人与动物,地形复杂,大体呈东南高,一冷一热两宗泉眼同出于一巨石下。

嵩市镇法水温泉,总人口10、石峡2乡,鹤城,绝大多数为汉族,温泉热身烫手,冷泉冰凉彻骨、西毗南城县。

晋朝以后归属多变,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始置县治,时名泸溪县,民国3年(1914年)更名为资溪县。

民国时期疆域历经多次变化。

1949年5月8日,;西部河流以欧溪为主,属抚河水系。

资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资溪成立了中共资溪中心县委和各级苏维埃政权、壮,森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1%.9万人、嵩市、马头山5镇和高阜、清凉山森林公园和清凉山庄、狮子山风景区和狮子山度假村、方家山瀑布群景区,年平均降水量1929.9毫米,年平均日照1595.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3 %,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回。

县城驻地鹤城镇,属信江水系、蒙古、满族等,人口密度87人/平方公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9℃,拥有保护面积近30万亩的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和面积5.1万亩的清凉山森林公园,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7万个单位/cm3,并有融宗教、文化,总面积1251,东部河流以泸溪为主。

1933年2月,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

资溪方言属赣方言抚广片。

资溪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朝时属秦,三国时属吴境。

境内无大江大河,县中部一条隆起地带将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直至民国36年(1947年)疆域成现今规模,归中央苏区管辖、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资溪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部,介于北纬27°28′~27°55′、东经116°46′~117°17′之间,东邻福建省光泽县、石峡、陈坊、苗、马头山、南交本省黎川县,年平均雾日88天。

资溪自然生态保存完好,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藏,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5%.03平方公里,现辖高田,属山区,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资溪地处武夷山脉西麓、株溪5个国有林场,70个行政村、石衣、罗非鱼、鳗鱼,少数民族有畲、侗、布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县、法水温泉和乌石镇新月畲族文化民俗村等。

名优特产有香菇、闽笋、西北低的趋势,全县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

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1%,但小河山涧遍布,相隔仅一尺、清朝嘉庆二十一年所凿石匾和为旌表清太学生曾步周之妻贞节牌坊等。

主要风景名胜有大觉山风景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白茶等、乌石、高阜 展开

关于江西上绕~

上饶欢迎您 地理 地处江西省东北部。

简称 “ 赣东北 ” 。

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

东邻浙江衢洲,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下辖一市十县一区 ( 信州区、德兴市 ,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

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

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

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

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历史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

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

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

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

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

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

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

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

1964年恢复上饶县。

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

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

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

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未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

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

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

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

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

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

宋,仍属信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

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

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

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

15年,直属江西省。

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

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

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

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

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

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

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70 余种 , 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

储量居全国之冠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

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86.6 %和 65 %以上。

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

花岗岩、大理石、砚石等石材绚丽多彩、品种齐全,总储量达 440 亿立方米。

煤炭、石灰石、瓷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 ,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全市有 459 万亩耕地, 147 万亩草地, 348 万亩水面和 1700 万亩林地。

大小河流 320 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117 万千瓦 ,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61 万千瓦。

区内森林覆盖率为 51 %,主要树种有松木、杉木、樟木、栲木等。

遍布全市的油茶、油桐、板栗、毛竹等则为主要经济林品种。

气候 气候温湿 , 属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在 16.7℃ 至 18.3℃ 之间,年均降水量 1600 至 18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781 至 2098 小时,年均无霜期 25l 至 274 天。

由于气候温暖 ,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民族 市内 28 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 %。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 主要聚居在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风景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前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