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新??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封杀所有新社交软件,对此你怎么看?不仅仅是王欣的“马桶MT”就连刚刚头条抖音刚刚发布的“多闪”也已经被微信屏蔽。虽然多闪提供了邀请微信好友的快捷方式,但是即使将多闪

微信封杀所有新社交软件,对此你怎么看?

不仅仅是王欣的“马桶MT”就连刚刚头条抖音刚刚发布的“多闪”也已经被微信屏蔽。虽然多闪提供了邀请微信好友的快捷方式,但是即使将多闪的链接发送给微信好友,好友也无法访问多闪的下载页面:

而且微信封杀其它社交软件的方法非常霸道,直接声称“相关网页含有不安全内容”而且被多位用户投诉。如果是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这样的提示,很容易误以为那些新社交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也给这些软件的声誉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其实这已经不是微信第一次这样做了。早在2018年的时候,抖音用户就无法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分享抖音短视频。遭到同样待遇的视频软件也还有很多。

那么微信封杀新社交软件的做法有没有道理呢?现在网友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微信有理。毕竟微信是腾讯自家开发的软件,而腾讯是一家私人企业,没有道理给其它企业的同类产品做推广。

而且一些新兴的社交软件在初期宣传的时候,经常会选择“病毒式”的营销方法,通过大量群发的方式推广自己的软件,甚至骚扰到了许多微信用户。这也是微信封杀新社交软件的主要理由。

不过另一派网友认为,腾讯的微信已经在国内拥有绝对数量的用户,根据微信自己公布的数据,2018年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因此微信可以视作是移动社交领域的“垄断企业”,而微信利用垄断地位封杀其它社交软件的做法,无疑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还有网友举出了微软的例子。微软当年在Windows系统中捆绑了IE浏览器,导致网景等浏览器企业没有办法在Windows平台与微软的IE竞争,甚至一些公司因此而倒闭。后来微软陆续遭到了美国部分州、韩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反垄断调查。在经过了长达5年的调查当中,微软差一点被美国政府“肢解”。最终微软向加州政府支付了11亿美元的代金券才达成和解。同时微软Windows系统在后续版本的安装过程中,都会给用户提供多种浏览器的选择。

如今,随着谷歌浏览器的兴起,失去了垄断手段的微软IE浏览器早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即使是最新的Edge浏览器,也远没有过去的IE那么流行。

而现在微信屏蔽新兴社交软件的做法,就好比微软禁止大家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谷歌浏览器,很明显是滥用垄断地位。

其实不仅是新兴社交软件,就连强如阿里巴巴,也无法在微信中正常推送自家的淘宝和支付宝链接。这些都是微信的垄断地位所带来的优势。除了这些新兴的第三方社交软件真的能够做大、做强,真正威胁到微信的垄断地位,微信才有可能做出改变。

中国移动时隔十年重启飞信来对抗微信,对此,你怎么看?

移动终于想通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生态一旦合拢,别人是插不进去的,除非移动想到了新的切入点,让这个应用看上去不同于微信,也不同于微博。作为一家国企,这种类型的创新创造还是很有难度的。

移动当年为什么没想通,因为还想抱着现金牛短信业务,怕飞信挤占了现有的业务空间,而且也怕烧钱免费,体制不允许,管理层误判。所以飞信在对微信优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了停滞和退出。而当年移动可以做的又何止一个飞信,确切的说移动握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资源,也就是号码的产权资源。我们想想看,现在微信别人花1000块买,你卖不卖,大多数人不会卖,因为身家信息大多数绑定在微信上面,这个产权就出现了,继而通过微信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产权内容,比如游戏的账号,比如很多视频网站的会员,比如很多注册账号我们都用微信直接登录,甚至比如微信零钱连接我们所有的财富和卡片。这些账号都通过微信为纽带连接。如果微信没了,我们损失会非常大。

所以当年飞信也可以,只是国企缺乏权属意识,如果移动当年是腾讯的民企视角,他就会用手机号引导到飞信,让飞信成为一个身份信息的载体,可是事实上这个功能一开始也可以通过手机号实现的,其实以前我们手机号也同样绑定了很多权属内容。但是无论是飞信还是手机号的对外扩展延伸,移动都没有做,因为他们只想着守住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

个人觉得如果有竞争意识,就要另辟蹊径,不要再走飞信了,走其他的社交模式,你既然有手机号码这个好东西,尽可以拉起新的社交群体。至少如今QQ是有软肋的,因为QQ的开放式社交刚刚没落,被微信的封闭式社交取代,但是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如今的陌陌之类的应用就是反过来填补QQ的市场。飞信可以走移动端的开放式社交路线,重新拾起一块老市场,用新方法做,就如同QQ挤占MSN的手法。

中兴新成立的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为什么科技企业都去造车了呢?

因为未来电动车是趋势

刚看到的各国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法国2040,德国2030,挪威2025,荷兰2025。有意思地是印度也宣布2030年后只准卖电动车。除此之外,挪威奥斯陆甚至计划到2019年全面禁止私家车。看来电动车很快就会有大市场了。

央视315曝光日本辐射食品流入国内,你怎么看?

总结:

1.我国早已禁止从福岛等10个县域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有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

2.日本福岛骤变食品放射线强度已基本恢复到事故前的水平,核污染超标的比例不足1%,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已逐步放开进口禁令。

3.当前食品中放射线的平均水平低于地球的背景辐射,更低于坐飞机的辐射强度。

4.此次曝光的声称来自日本的奶粉、麦片、大米、酒类等极有可能是通过不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的,或者是冒充贴牌的虚假产品。



中国如何管理?

在福岛核事故后,国家质检总局很快发布公告,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山形县、山梨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后来解除了对山形、山梨两县的进口禁令,但其余10个县域至今依然属于禁止进口的地区。

我国要求所有来自日本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都需要提供原产地证明。同时,蔬菜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及水生动物、茶叶及制品、水果及制品、药用植物产品等6大类产品,需要提供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

截止目前,日本只有水产品的辐射检测相关证明通过了中方确认,因此其他5类产品是没有进口贸易的。


核污染食品风险有多大?

大家最关心的是核污染的风险有多大。

实际上,日本福岛核泄漏后,包括我国、美国及日本本国在内的很多科学家一直都没有放松对周围水产品核辐射污染的监控 ,从最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来看,福岛附近的辐射残留已经大幅度降低,基本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比如,2015年日本科学家对福岛附近海域水产品的核辐射进行的监测结果,结果显示,虽然有超标,但总体安全风险还是很小的[1]。日本国立渔业科学研究所的Hiroshi Okamura等人提采用一种新运算方法同时追踪两种铯同位素:134Cs 和137Cs的检测数据,从而分析时间和空间上具体物种的食物污染风险,研究人员根据对1646个水生物种及其位置的分析,认为目前的污染总体风险比较低[2]。

最近海洋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的研究也认为福岛附件海域的海产品风险已经很低了。

中国有关机构迅速开展了对放射性碘元素的监测,结果显示菠菜中最高的放射性强度是3贝克勒尔左右(国家标准是160贝克勒尔),远低于当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放射强度。如果每天吃1斤这种“核污染菠菜”,一年下来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坐一趟北京到东京的航班。

总体而言,可以认为,福岛地区出产的食物中的放射性污染已经很低了,基本恢复到了事故前的水平,不用太担心。美国FDA给消费者的建议也是,该吃吃该喝喝,没必要改变饮食习惯。

正因如此,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智利等国都已完全解除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只是要求政府提供食品放射性物质检验证书或产地证明就可以放行。


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目前,日本只有水产品的辐射检测相关证明通过了中方确认,其他5类产品是没有进口贸易的。

而今晚曝光的食品中就有来自声称来自日本的奶粉、麦片、酒类等食品,说明它们①极有可能不是从正规渠道进入我国的,即走私。②虚假宣传,冒充日本食品贴牌销售。

这两种都会给产品埋下安全隐患。

走私食品的风险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它们在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采购来源、生产过程的卫生、储存运输条件等等,都会给产品埋下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风险可能比核辐射残更加严重。

虚假贴牌的产品则极有可能也不符合规范,存在安全风险,关键是还要多花钱。


我们该如何做?

1.尽量去从正规渠道购买进口食品。

2.如果你要去日本旅游,也不用担心,毕竟放射性超标的食品在日本是不允许上市销售的。

3.注意均衡膳食,什么都吃、什么都少吃是避开食品安全风险的最好方法。

参考资料:

[1] Stefan Merz, Katsumi Shozugawa, and Georg Steinhauser.Analysis of Japanese Radionuclide Monitoring Data of Food Before and 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Environ. Sci. Technol., 2015, 49 (5), pp 2875–2885.

[2] Okamura H, Ikeda S, Morita T, Eguchi S.Risk assessment of radioisotope contamination for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 in and around Japa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 Apr 5;113(14):3838-43.

[3]Fukushima Daiichi–Derived Radionuclides in the Ocean: Transport, Fate, and Impacts.Annu. Rev. Mar. Sci. 2017. 9:1.1–1.31


-----------------

作者: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成员,果壳网吃货研究所副所长,头条号签约作者,专栏作者。

微博:@阮光锋

公众号:阮光锋

合作邮箱:guangfengruanvip@gmail.com

语音提问:分答搜“阮光锋”

欢迎订阅,收获更多有用、有料又靠谱的食品知识。

小米生态链手机公司现身,黑鲨科技将生产游戏手机,你看好游戏手机这种模式吗?

游戏手机的概念我个人觉得实在移动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差异化的表现。

毕竟手机是主题,游戏是分支,从产品设计上来说无法彻底摆脱手机的束缚同时要突出游戏的特性。

目前主打游戏的手机产品估计最有名的就是雷蛇,而雷蛇的卖点是120hz的刷新率,大屏,而究其特点也依然摆脱不了安卓的系统,高通的处理器等等目前一系列安卓的特征。

此外,游戏适配也是一种不小的问题,以目前市场上的手柄来说,所有游戏必须通过自己的平台下载,在ios上存在充值不方便,证书信任等问题。而手游厂商众多,无法保证可以解决所有游戏适配问题。

我觉得产品设计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无法保证占有率的情况下,想要提供完美的体验方案,以目前手游市场的情况是无法达到的,所以我觉得游戏手机属于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种,占有小部分的用户体验,却无法真正融入日常使用。

腾讯入股盛大游戏。盛大游戏是如何一步步落后腾讯和网易的?

先明确一点,如今这个被腾讯入股的“盛大游戏”早就不是那个借助《传奇》一炮走红,引领了一个游戏时代的盛大游戏了。所以说,现在这个盛大游戏确实没有底气跟腾讯、网易以及一干游戏厂商的后起之秀一分高下。

根据2017上半年几大头部游戏公司的财报显示,腾讯以总体收入466亿元的高额营收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总收入达201.65亿元的网易,而盛大游戏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6.33亿元,净利润为6.18亿元。几组数据摆出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诚然,在现有基础上横向比较盛大游戏和其他游戏公司,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硬要找到盛大游戏之殇,一定要从陈天桥时代说起。

2001年凭借网络游戏《传奇》,盛大游戏一举成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盛大掌控了以网吧为主体的点卡销售渠道,借助大型游戏IP,不断复制《传奇》模式,让盛大游戏迅速成长为一个游戏巨头,并且可以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但是在此之后,社会各界不断出现“网络游戏使年轻人沉迷”相关的报道和舆论,甚至还出现了玩家和家属直指盛大的事件,这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陈天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下,陈天桥重启了当年“网络迪士尼”的计划。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嘴 陈天桥的创业初心,最初盛大网络的雏形是围绕动画、漫画、社交的虚拟社区。放在现在,这个模式加上彼时盛大游戏的辉煌,其实非常接近于腾讯的商业帝国模型。于是盛大的转型之路开始了,研发电视盒子、成立盛大文学、上亿美金收购酷6...盛大游戏的利润被释放到了各类新兴业务上。在这一点上,早期的“盛大网络迪士尼”又能看到阿里大文娱买买买的影子。

问题就在于此,连阿里现在的体量和行业实力,都没有让大文娱从亏损泥沼中走出,当时的“盛大网络迪士尼”可想而知,政策限制、支付手段短缺、互联网广告尚未完全崛起...种种不利因素下,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

然而在盛大超前布局的这几年里,游戏行业已经经历了数次迭代,虚拟道具收入和行业整体规模劲增;在线支付崛起、网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电子竞技、手机游戏百花齐放,唯有盛大游戏还停留在原地...

颠覆游戏行业、纳斯达克上市、在并不顺利的多元化布局中逐渐失去游戏市场优势、开启私有化、最后盛大游戏从盛大集团交割到世纪华通之手,这就是老牌游戏王者由盛转衰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陈天桥也从一个顶尖企业家成为了“六如隐士”。就如一篇报道的标题所说:当陈天桥看不起游戏时,他就不可能做好游戏。

如有共鸣,欢迎点赞并关注我的头条号,看到我的原创商业观察!

对于《新五环之歌》侵权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看法就是岳云鹏脸皮也太厚了吧。。

且不说别人,我知道岳云鹏就是通过这首朗朗上口的《五环之歌》知道的,相信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一开始觉得这歌词有点无聊外,曲其实还挺好听的,简直洗脑神曲啊。

后来看新闻说原来这首歌的曲是《牡丹之歌》的,当时也没多想这事,觉得小岳岳又是在相声里唱,又是出歌什么的,肯定已经和作曲者协商好了,也给钱了。

什么,你今天和我说岳云鹏又把这首歌改编成一首打广告的歌,然后之前也一分钱没给作曲者?真的是难以想象。

法律规定这类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是触犯法律的。

岳云鹏从相声上唱到出歌,再到现在出广告歌,哪个不是用户商业用途,哪个不是为了赚钱?

下面有个回答居然说相声上唱这首歌不算用于商业用途,那么请问岳云鹏的相声是义演吗还是完全免费的?搞笑。

你用这首歌演出,观众喜欢,你增加了经济收入,本来就应该给人家作者钱。

你后来又想拿这个去卖广告,还自己改了广告的词,还不给人家作者钱。

当别人傻吗。。。

对于这件事,我没啥看法,我觉得就该罚,狠狠罚,明星违法更要有警示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