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签青蛙
近日,阿里游戏在官微上宣布,阿里巴巴获得《旅行青蛙》国内代理权。在官宣中,阿里游戏表示借助集团资源,阿里游戏将“在《旅行青蛙》的中文版中加入更多娱乐元素“。同时,阿里巴巴
近日,阿里游戏在官微上宣布,阿里巴巴获得《旅行青蛙》国内代理权。在官宣中,阿里游戏表示借助集团资源,阿里游戏将“在《旅行青蛙》的中文版中加入更多娱乐元素“。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IP版权平台阿里鱼将 ”作为旅行青蛙在中国本土唯一授权商务伙伴,围绕商品化授权、营销授权、空间授权启动全渠道合作“,新的合作将与新零售相结合。
自今年春节前,青蛙在国内爆红,这款游戏的中文版呼声就不绝于耳。国内多次传言品牌大厂有意代理,而游戏研发商Hit-Point也在采访中坦言正在接洽中国的授权事宜。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拿下《旅行青蛙》?似乎是个谜题。
规避重度游戏正面对决
阿里面对质疑掏出“杀手锏”
纵观游戏市场,腾讯与网易两家大厂占据了70%的游戏份额,其他众多游戏厂商瓜分剩下的30%份额。从品类上来说,MMORPG、FPS等重度游戏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的流量,但这些品类的头部产品也握在两家大厂手上,其他厂商要想从左手资深研发团队、右手渠道的腾讯、网易中瓜分重度游戏流量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阿里游戏这样的虽有优质资源,但缺乏重度游戏运营经验的团队来说尤其如此,与其在流量上硬碰,还不如从一个更能结合自身优势的品类入手。对于现在阿里游戏来说,获取市场口碑是最急迫的,而没有什么比一款体验友好、好评率高的品质游戏更快的打开市场。
要获得市场认可,就必须要找到这样一款产品,既拥有高品质、好口碑,又只适合阿里游戏发行。在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当外界或忙于用几款成绩并不算十分理想的重度游戏对阿里游戏全盘否定,或忙于纠结马云食言做游戏时,阿里巴巴已经开始摸索合适的游戏品类,也在一步步摸索中积淀起经验。
阿里在游戏是从流量+渠道的方式进入游戏领域,而在整合了UC、豌豆荚、PP助手、九游等大流量平台之后,开始摸索游戏的深度领域,先后尝试了MOBA、SLG等游戏品类,推出《自由之战2》、《血染征袍》等游戏,加上在海外发行的独立游戏《偃月之日》、《新三国志手机版》等产品之外,对整个发行的领域已经有了后入局者的思考。
在日渐强调内容的国内市场,国内游戏市场经过大量的重度氪金游戏洗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有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保证成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研发的时间与资金成本的投入,短期来说,既迎合市场也保证产品收入流水,但这些从游戏类型、故事情节乃至人物个性都相似的产品,也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这个时候“佛系“青蛙在玩法和画风都别具一格,而市场的反应恰恰说明了大众对于这类创新玩法的认可。
根据最新的极光数据,《旅行青蛙》上线短短一个月内,便在国内取得了安装数量突破2000万,DAU 763万,日新增用户数70万人的成绩。而阿里游戏官方公布的iOS平台总下载量也已经超过3000万,远超过市场评估。对于一款既没有系统运营也没有任何营销产品来说,这样的成绩即便是一款优质的重度游戏也未必能达到。而对比《荒野行动》等总下载量过亿的精运营重度游戏来说,《旅行青蛙》3000万用户还远未到达天花板。
在阿里渠道驱动的经验下,《旅行青蛙》拥有增量空间,将走持续增长而并非短期爆发的模式。加上这款游戏本身拥有大量忠实的女性用户群,而这部分用户实际上是高度贴合阿里系产品的特性,在小说、影视、音乐的领域会更加的吻合。而游戏本身也与阿里系产品贴合,在这场合作里,游戏内容层面合作只是第一层,而产业之间深挖合作内容才最为有价值。
抢夺IP背后
成为“中国版迪斯尼”的野心
在阿里游戏官宣中,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这款游戏授权给阿里鱼,而不是阿里游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阿里鱼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创新娱乐版块,在2016年5月公开亮相。在相关业务介绍中可以看到,这个平台以阿里大数据为基础,为IP方、品牌方提供在线授权、营销、销售等全链路服务。其中主推两大核心业务:IP开发消费品授权合作及整合营销等服务。此外平台还包括双11狂欢夜等自有IP运营,同时还涉及影视、动漫、文化、艺术、明星、综艺、体育、音乐多类型IP合作。
探索并且挖掘IP的内容价值,通过一个故事、一个形象辐射更多业务,最终从内容、业务上打通相关方,将一款IP以倍数方式进行放大,最终培育自身具有竞争力的IP内容。这或许才是阿里巴巴签下《旅行青蛙》的初衷。
两年前,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板块,之后逐渐构筑起包括影视剧、文学、音乐、游戏、体育的文娱版图。但从各业务看来,还是处于割裂状态,内容上也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融共通。而文娱一体,是阿里大文娱多位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下提出来的设想,甚至可以理解成阿里巴巴对大文娱板块的最高期待、最急切达成的目标。
这也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一家的目标,事实上,在中国,还没有像《狮子王》、“米奇”这般具有强产业辐射力的高度商业化IP形象,尽管打造一个中国迪斯尼,是腾讯、阿里们的目标,但是从创新程度以及成熟的运营机制上,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公司具备这样的条件。
而从《旅行青蛙》这款IP看来,至少阿里巴巴正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而一旦这样的试验成功,能够带来的将是大额的流量以及持续的变现能力。迪斯尼最为经典的动画角色狮子王仅仅音乐剧的全球票房总收入就远远超过了72亿美元,而这个IP本身的价值还远不及此。
在官方公告中,阿里巴巴表示将“围绕商品化授权、营销授权、空间授权启动全渠道合作”,可以肯定的是阿里巴巴将会进行相关衍生品开发与售卖,而在内容上,也将打通影业资源,从青蛙产品的画风与属性上来说,进行二次元内容的创作最为贴合。
但这些仅仅是第一层次的合作,事实上,阿里巴巴最为核心的资源在于电商等大流量渠道,怎样利用这些渠道对游戏进行引流,打通“入口-内容-变现“的内循环生态,是阿里巴巴签下《旅行青蛙》之后下一步必须考量的。
阿里巴巴已经毫不掩饰在文娱内容上的野心,在拿下《旅行青蛙》的背后,实际上阿里巴巴与腾讯在打造核心IP闭环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