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大同小吃

大同东关东小城能否做个小吃城?东关曾号称晋北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兴盛时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内蒙,河北客商纷至沓来。后城市重新规划建设,其人流物流渐渐移至城南东信商圈,多年高拢的

大同东关东小城能否做个小吃城?

东关曾号称晋北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兴盛时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内蒙,河北客商纷至沓来。后城市重新规划建设,其人流物流渐渐移至城南东信商圈,多年高拢的人气不再。尚不清楚东关在市整体规划中是如何定位的,东小城身处其中,高不成低不就,发展走向迷茫,至今未找到出路,其尴尬地位可想而知。我觉得东小城欲做小吃餐饮类,仅着眼一市一地是不够的,应面向周边省市,这就得招商吧,最起码你的客流量与居民收入需够格。眼目下这两条恐怕入不了人家眼。内需不振再看外来游客,在打造全域旅游城市尚欠火候的今天,短期过客需求还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东小城短期内做餐饮小吃条件不具备。不过用动态的眼光看,随着大同市转型发展的深入,全域旅游城市,居民收入的提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同有哪些名小吃?

说起大同的美食,真是数不胜数,大同菜是晋北菜的代表,口味偏咸,菜肴重油重色。大同菜虽没有自己的菜系,却集各个菜系之大成。大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各种面食为主角,所以喜欢面食的朋友,真的有福了。大同刀削面、凉粉、莜面、大同涮羊肉、以及兔头等等好多一定要吃。

1、刀削面,说到大同的面食,刀削面当属第一,在大同街上的任意一家刀削面,味道各有千秋,外地人一般喜欢吃东方削面,干净卫生,味道也还可以,里面的小菜也很有味道,推荐传统猪肉面、凉拌茄子;老柴刀削面在大同也是连锁,味道偏重一点,很多老大同人喜欢吃;再有就是七中刀削面、二板刀削面、小南街刀削面等等,来大同吃上一碗只有在大同才能吃到的特色刀削面是必不可少的;

2、凉粉,提到凉粉很多人知道小媳妇凉粉,很出名,在大同市浑源县内,有两家店面,其实味道不如一些地摊上的,但因为品牌做的好,现在规模相当的大,有包装好的密封的凉粉可以带走,口感肯定不能与现做的比,店内还有辣椒油,莲花豆可以打包,这个可以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在大同市内推荐顺意凉粉,位于鼓楼东街,味道相当好,很多本地人都吃,常年排队;

3、兔头,外地人比较奇怪,大同人吃的这个兔头有点特别,烧兔头,这是大同当地人较爱吃的一种食物,把兔子的脑袋用姜葱辣椒八角等十余种香料加以红焖,熬的时间至少得三小时以上,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软烂软烂的兔肉里,属典型的北方菜式,口味比较重,味道不错。帅府街是著名的兔头一条街,兔头店食客如云。

4、油炸糕,这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分为素糕和油糕,素糕是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油糕里面包的馅儿,一般分为三种,豆沙、菜馅儿、油髓馅儿,在大同各大小饭店都有卖,推荐比较有名的粗粮馆,正宗。

5、羊杂,与太原的羊汤不一样,大同的羊杂里面掺些山药粉条,麻辣咸,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起来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较好的食疗保健食品。凡是外地人来到大同以后,必须品尝一碗又辣又香的羊杂粉汤,方不虚此行。推荐贺老人羊杂、孙记包子里的羊杂;

6、莜面是山西北部地区常见的一种面食,是用炒熟的莜麦磨制成面粉,然后用开水和面,再将和好的面切成面条,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既可以冷拌(加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也可以加热浇头(羊肉臊子配蘑菇),味道鲜美。品种有推窝窝(俗名“拷栳栳”)、搓鱼儿、压饸烙等。推荐各大粗粮馆,品种很多,味道很好。

7、烧麦,提起烧麦,必须要提的是大同的凤临阁,凤临阁百花稍麦是大同凤临阁名吃,大多数是外地人去吃,感觉来大同没吃一顿凤临阁跟没来大同吃饭一样,一到节假日人很多,排队得等,建议加其微信提前排队,里面的消费不低,看你点什么了,一般的菜都还可以接受,推荐美食:百花稍麦、铜火锅、凤爬窝、鲜榨沙棘汁;

8、涮羊肉,大同涮羊肉有四大特点:味香、肉嫩、质鲜、外形美,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涮羊肉的原料,遍布大同各地,其中以广灵的大尾巴羊和朔州的五花羊肉最为闻名。这种羊肉,由去骨的绵羊前腿、后腿、大排、肉块四个部分各自冻成肉块,想吃肥的,拣后腿和肉块;想吃瘦的,拣前腿和大排。这种冻羊肉要求达到肉质量洁净、色泽鲜艳、有红有白、外表美观。厨师将切好的羊肉薄片放在盘内,吃的时候,只须用筷子将羊肉往烧开的火锅里一涮,翻几个过便可捞出来,再蘸上芝麻酱、辣椒油、酱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腌糖蒜等作料,佐以云冈啤酒,吃起来味香扑鼻,十分可口。吃腻了,再涮些细粉丝、白菜心,更是荤素爽口,不腻不淡。推荐鼓楼东街老大同火锅,是用铜锅涮肉更有感觉,其他的凯歌火锅也很好,本地人最爱。

大同人怎么样?

夸大同人的话就不多说了,回答里有很多,说一些特点和不文明的方面吧。

大同人喜欢到饭店胡吃海喝,喝醉了还要握着手拍着肩吼一吼。大同人注重自身形象,穿衣打扮得要好看。大同话粗放,语音直不怎么转弯。大同人素质普遍不高,汽车怎么方便怎么停;吐痰洗鼻涕怎么方便怎么来;遛狗不拴狗链,随地大小便。有些人随处乱扔垃圾,环卫工多,不停的捡垃圾。

大同摆摊的多,还喜欢堵路,让行人只能从旁边过。大同摆摊的喜欢放高音喇叭,周围县区的口音此起彼伏。大同城区外来人口多,矿区的,郊区的,各个县区的。路很宽,但有的时候就是交通拥堵。停车场不多,汽车在自行车道、人行道停放随处可见。

有的人问我是不是大同人,为什么这样说大同。在这里统一回复,老家在大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希望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有些大同人只允许说好听的,这点气量能让城市发展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道理不懂么?。只有听取多方面意见,才能明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让城市发展的更好。

以上的观点或许还不成熟,难免有误,请多指正。


大同哪家羊杂好吃?

市区是贺老人羊杂,矿务局是二胖羊杂现在搬迁到棚户区了,口泉机厂是徐大头羊杂

大同人最爱吃什么?

说到大同人最爱吃的东西,必定要数刀削面。作为中国五大名面之一,它并没有广泛走进大众的视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起源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他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

风格特点: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

制法工艺:刀削面对和面的要求较高,和好面后,用湿布盖住,醒20分钟。把醒好的面团揉成椭圆形面块放在面案上,左臂托案,右手拿砍面刀,用前挑后砍的方式砍下一根根长约30厘米的面条下入锅。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面煮好出锅后盛在碗里,浇上卤,主要是猪肉丁,此外还会配上卤蛋、豆干和咸菜下饭,再倒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汤,寒冷的天气里吃起来特别温暖。面条口感爽滑,汤浓味醇,真是美哉快哉。

(文by Alina,图取自网络,侵删)

大同有哪些特色小吃?

刀削面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远离家乡的游子,归来的第一顿饭必定是刀削面!

大同凉粉

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吃到嘴里“滑溜溜”,再加上莲花豆、豆腐干、辣椒油、葱蒜香菜等调料,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辣而不涩,可谓色香味俱佳,让人胃口大开。

大同莜面

莜面是用炒熟的莜麦磨制成面粉,然后用开水和面,再将和好的面切成面条,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既可以冷拌(加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也可以加热浇头(羊肉臊子配蘑菇),味道鲜美。 莜面可以做成多种不同的美食。

来自网络

大同什么时候可以赶超太原?

做梦的时候。或者国家把山西省省会迁到大同。再或者国家把大同定义为直辖市或者经经济特区。国家给的钱都比太原gdp高。也不用赶超了,全世界大同最牛逼。

在大同众多小吃中挑一样最爱吃的,你会选哪个?它带给你的回忆是什么?

我喜欢莜面窝窝!它是我们的特色。独特的做法,独特的味道,让我爱上了它!儿时母亲做的莜面窝窝,让我终身难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