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幼儿园电话

武汉四岁幼童被遗忘校车内八小时身亡,幼儿园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整整八小时,30℃的高温,他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就在5.24日,又一个可怜的孩子被忘记在校车内,进而活活的被闷热死。

武汉四岁幼童被遗忘校车内八小时身亡,幼儿园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整整八小时,30℃的高温,他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就在5.24日,又一个可怜的孩子被忘记在校车内,进而活活的被闷热死。

这个可怜的孩子,才年仅四岁,当天他和往常一样被他的妈妈送上了学校的校车,结果这居然成为了母子俩的最后一面。

上午七点二十还活蹦乱跳上校车的欣欣,下午四点,就已经永别了这个世界。

孩子离开时,双唇发紫,双眼紧闭,在那样闷热的环境下,可以想象孩子当时的痛楚。

据悉,校车是一个7座咖啡色的小车,而一共一次性也就接送包括欣欣八个孩子,到达学校的时候是八点左右,当时幼儿园的几个老师包括司机,居然都没有留意车上是否留有孩子。

司机关闭了车门,还进行锁闭,并且停放的地方是露天的停车场,当天武汉的气温高达30℃。 孩子被发现,还是三点园长准备区别送孩子回家才发现。

仅仅八个人,消失八小时,居然没人发现,事故的细节让人痛心疾首

你没有办法想象,怎么可能会车上才八个孩子,有一个没下车,居然都没有发现,八个真的很多吗?怎么会看不过来。而且那么多个老师,连带一个司机居然都集体没发现少一个人?

最不可理喻的是,这个孩子没下车消失了这么久,他班级的老师居然一上午一中午半下午,整整八个小时都不知道?你班上有多少人,谁没有来,你就完全没一丁点的察觉? 还必须再次用车看见孩子可怜的身体才发现?

这样的行为真的很难用没有责任心来概括。这简直是丧心病狂,妄为做人。

园长,涉事老师,司机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拘理所当然

目前园长和司机已经被刑拘,所谓过失致人死亡罪,看字面大家也可以理解,就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或者过于自信应该避免而没有避免的过失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人的死亡。

犯该罪,情节较轻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就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样的悲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为何总是不能断绝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幼儿园把孩子忘记在车里,最终导致孩子死亡的事情。

2007年,安徽一三岁孩子被遗忘在幼儿园车内最终活活闷热死

2015年,山东,一孩子在车里被困在幼儿园车里九小时,最终闷热死

2016年,保定也是一三岁的男孩,被忘记在车内整整四个小时最终被闷死

2017年,河北3岁女童被忘校车中死亡 死前曾剧烈挣扎

仅仅就在今年,前不久潮汕,也有这样的悲剧事故发生。


有时候你没办法想象,为什么孩子下车的时候,点一下孩子人数,这么一个小小的举措就会那么难办到吗?

这些人是怎么开的幼儿园,又是如何做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怎么敢把孩子托付出去? 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除了严惩涉事人员,更应该筛选幼儿园的办学资格,教师素质。

作为老师和学校,不要求把孩子带着优秀,但是最最基本的不应该是保证他们的安全吗?

如果这点都做不到,还开什么学校,做什么老师?

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咬,是谁的责任?

主要责任是咬人的孩子,幼儿园老师原则上是有责任的,但是说真心话,孩子那么多,如果一个被另一个咬,别说可能看不到,就是看到,一瞬间的事,都来不及阻止。而且看老师的描述,是你的孩子先惹了别的孩子,那个孩子只是处理方法不对,但是是你的孩子有错在先,如果老师说的是实情的话。

其实作为父母,最主要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孩子保护自己,以后避免这类事情发生。怎么和小伙伴相处?被伤害了怎么办?孩子受伤害分三种情况:1、被欺负、被打;2、被不小心磕碰;3、玩儿地兴奋了被推搡。这种事情靠老师作用不大,只有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是不小心或玩闹中的推搡打闹问题都不大,如果是真的打,就一定要教会孩子反击。孩子们都很会见人下菜,如果你被欺负了不反抗,那么下次,别人还会欺负你。

接了孩子后该滞留在幼儿园玩耍吗?

接了孩子后,是否滞留幼儿园,分如下几种情况:

1. 如果孩子要求滞留在幼儿园玩,幼儿园又允许,那就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

2. 虽然幼儿园允许,但孩子想回家或去其它地方,那也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

3. 虽然孩子想留下来玩,但幼儿园不允许,那就给孩子讲道理,劝他离开,并学会守规矩,换位思考。如果孩子执意要留,就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带他去更好玩的地方。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三个方面:

1. 放学后就是放松,要让孩子在愉快中成长;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在他放松的时间带他去辅导班或回家写作业。

2. 尊重孩子的决定,让他自由地、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体会到自己被尊重的感觉。

3. 当孩子的想法和社会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要逐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怎么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图片是卡迪亚幼儿园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对于初当家长的父母们也还是有些小激动呢,甚至有的全家人都在操心这事。说说我家的挑选过程。

公立,私立幼儿园都比较多,如何选择呢?

家附近看了10家幼儿园。我列了一张表。

关键词是,理念,环境,距离,老师,价格。

理念园。有爱和自由园,巴学园,蒙氏儿童之家,蒙氏双语园。这些园的重点是都比较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来引导孩子。我体验的感受是,理念园的孩子的情绪温和,懂规则,喜欢探索,比较活泼富有创意。

环境,主要注重是否新装修污染,楼梯,台阶,娱乐设施,出口,厕所等硬件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距离,考虑接送的距离,再就是是否有校车,学校的上下学时间能否跟家里人衔接起来。

再就是老师,好学校也有理念不落实的情况,差学校也有爱心满满地老师。跟可能当班的老师聊一聊。比如有的老师跟孩子说话是一定会蹲下去跟孩子讲的。又比如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周末不休息参加学习,老师会抱怨累,那面对孩子很难有好情绪。

最后是价格。太夸张的一个月六七千的也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的。1000一个月就是带着娃学写字,背书的,我也不想考虑。

最后综合考虑,上一个蒙氏的儿童之家。

吉林一幼儿园被爆教师针扎幼儿,对此你怎么看?

日前,网上曝出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七小学校幼儿园教师疑似针扎幼儿。有当事家长反映,因为中午幼儿不睡觉,该幼儿园内一老师用针扎幼儿,且在幼儿身上发现针眼。

4月2日,吉林市船营区官方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学校已经配合派出所调取近期录像资料,并将资料全部拿回派出所封存查看。

用牙签扎,掌掴、喂吃芥末……这些都是近年幼儿的遭遇,幼儿园里“虐童”事件频发。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加大惩戒力度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添了虐童惩戒条款,“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而,国内幼儿园虐童事件,很少真正适用“虐待罪”成为虐童案件。同时,比起惩戒不力,更大的问题在于曝光不足,低龄儿童“不会开口说话”、幼儿园教学不甚透明,更多案件被掩藏于冰山之下。这无疑呼唤更有效的“发现制度”,提升对幼儿园日常经营过程的常态化监管力度。让幼儿园敞开大门办教育,让教学过程可视,是避免恶人为非作歹的重要环节。

提高幼师准入制度

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方面,幼儿均处于弱势一方,同时,由于思想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幼儿难以像成年人那样良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这种情况下,照顾并教育幼儿的老师就面临体力、精力上的更大挑战,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幼儿抱有爱心和耐心,这都是幼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而关于幼师行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私立幼儿园学费越收越高,另一方面,幼师的工资却低得可怜。薪水高低虽然不是衡量老师合格与否的标准,却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指挥棒。如果“幼儿高收费、幼师低薪水”的状况一直持续,那么一方面,私立幼儿园,就更容易成为不少人想方设法拿经营资质来牟利的“好生意”,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人才恶性循环,导致优秀人才远离幼儿教育行业。

家长则要关心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的细微变动,多与孩子进行日常交流,以合适的口吻有针对性地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见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幼儿园孩子回家告状,说的是真的吗?

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从没回来告过状。有一次别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不要打架之类的话,我当时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告诉我们是她家的孩子先动的手他还手了,当时那个家长有点不好意思。回来后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他不以为然的说了句“没事”。

孩子第二天进幼儿园就咬人挠人了,老师会不会因此不喜欢我孩子了?

那要看你家宝宝的老师水平如何了?如果懂得孩子的心理就不会讨厌,但是你也要理解老师,毕竟你的宝贝伤了别人家宝贝儿老师很难向别的家长交代的!

孩子会出现伤害其他小朋友的做法是正常的心理焦虑反应,是由于在送幼儿园之前家长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

1,孩子缺乏社会初级生活体验,简单的来讲就是孩子缺少与同龄孩子交往的体验,咱们人类是群居动物,从小就要了解怎么与周围的人交往,怎么适应周围的环境,现在的孩子都比较“金贵”,家长往往怕孩子受伤,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经历,在送幼儿园之前,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小区里其他同龄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做朋友,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理解,学会包容,这样你的孩子在整个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才能朋友多多,快乐多多!

2.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你家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稍差,这类孩子语音发育较其他同龄孩子稍晚一点,由于她不善于用语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她就会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别去“我想和你玩”但是语言不会表达,所以就会拍打,拖拽,抓咬,来引起别人对她的注意,其实孩子本身并无恶意,也不存在伤害别人的概念,如果老师有水平,会理解这一点,再有就是孩子在一周岁之后就会有语言表达诉求,家长往往嫌孩子表达的不够好,知道孩子的意思而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说明白点,假如孩子要这样东西,用手指,吚吚丫丫的想说明,家长往往直接拿给孩子,让孩子可以不用说明白就得到满足,时间长了孩子会失去说话的意愿。

至于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当着老师和受伤孩子家长的面让孩子给其他孩子道歉,同时作为家长的你也需要给老师和其他家长道歉,事情很小,所有人都会原谅,这么做会让老师尊重你,不会对你的孩子产生偏见,同时也向你的宝贝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做错事情需要改正错误,而且要给受到伤害的别人道歉。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帮助请点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