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北邮网络教育学院

北邮是名牌大学吗?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邮电部转)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其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电子等相关学科在国内享

北邮是名牌大学吗?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邮电部转)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其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电子等相关学科在国内享有盛誉,入学分数在北京诸多高校中很高,毕业生认可度很好,应该属于名牌大学。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哪个好?

都不好!学习最重要的是氛围,否则大家何必都要削尖脑袋上名校?坐在课堂里学与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学是两码事。

北邮和成电那个好?

有个内部人士说过,A校的本科生,都到 B校读研,

北邮和北理两个大学哪个好?

恰好刚刚回答过和这两所大学有关的提问,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都很好,各有所长,整体实力的话肯定是北理更好一些,但是因为北邮具有行业特色,它在行业领域也是非常强的。

整体实力上来说,北京理工大学是工信部直属、副部级建制大学,985、211、双一流,校友会排名第29位、北京市第6,最好大学版第21位。北京理工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北航、南航、北理、南理、哈工大、哈工程、西北工业)、还是兵工七子之一(北理、南理、长春理工、沈阳理工、重庆理工、西北工业、中北大学),它的兵器制造、车辆工程和航天技术等都相当厉害。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直属、工信部共建大学,是211,双一流,校友会排名全国第59位、北京市第11位,最好大学版48位。它是我国著名的信息技术名校两电一邮(成电、西电、北邮)成员,还是我国极具行业特色的四大邮电类大学(北邮、南邮、重庆邮电、西安邮电)之一,它的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都相当厉害。

具体来讲,这两所大学在学科实力和行业领域方面是各有所长,我把它们的学科分布做了个表格,分别从一流学科、A类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方面进行对比,这样的话就一目了然,方便大家了解。

这两所大学都在北京,地域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学科上各有突出,在这两所大学中做选择的标准就是看考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还是看自己更喜欢哪些专业以及将来想在哪个领域发展吧,如果想在通信领域发展,进华为、中兴等大型通讯公司的话,那北邮肯定是首选;如果想从事兵器制造研究、航天事业、车辆工程等,那北理是首选。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是985、北京邮电大学是211,层次不一样,在高考分数上,北理是要高于北邮的,比如2018年河北理科北理是681分、北邮是667分(本一线511);文科北理是658分、北邮是654分(本一线559)。这两所大学能上哪所也需要是学霸级别的人物,这从河北的投档线上就能看出来。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哪个更好?

碰瓷吗?

武汉大学、北邮、厦门大学哪个比较好?

首选武汉大学,其次北邮,再次厦门大学,当然这三个大学都很好,只是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原985大学和双一流大学。而北邮只是一个专业性质的大学。这三个大学就业都不会太差,北邮的就业率会更高一些,甚至比北大、清华和人大还要高,专业可能也会更加高精尖一些。但是如何从技术岗走向更高的职业层次,专业性的大学限制就会出来了,对于仅仅需要就业的同学,推荐选择北邮,但对于追求更高职业生涯发展的同学,则推荐选择武大、厦大。

不过武大和厦大又有不同,武大基本上在双一流高校和985高校中是比较拔尖的,而厦大基本上在其中是敬陪末座,存在感不强。武大的计算机学科虽然不算非常顶尖,但是也不差,最近在网上互相举报的就是武大计算机专业的。到武大学计算机的优势主要在于,武大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武大商帮和武大校友在企业界和全国的影响非常大。互联网创业中武大、华科出现的大佬比清华和北大还要多,雷军、周鸿祎等就是其中接触的代表。雷军现在是全国工商联的副主席,据传其小米手机上司之后雷军有可能成为中国首富。而且武大校友除了名的抱团,成立了校友总部企业基地,首期投资1500多亿,这对于你未来的就业尤其是创业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建议首选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专文凭社会认可度高吗?

不高,现在都普及全日制的本科了,你觉得专科还有什么认可度吗,如果放在10年前兴许还是很有用的,但现在,没啥特别大的意义。

北邮为什么跌出了“中九”?

结论:

中坚九校,从来不是得到官方承认的一个概念,只是民间的约定惯例。

而九校的序列也并不是固定的。

目前坊间大多有北邮出局,西交替之的呼声。

而北邮和西交,无论是院校历史、学科门类、学科实力,都远不在一个档次。

以下,是针对国内高校联盟、两校学科实力、两校历史溯源进行的综合详述。

旨在说明北邮出局,西交替之的说法是否存在合理性。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国内高校联盟:

首先要纠正题主一个概念。

目前,关于国内各种大学联盟,官方予以过认定或有实体组织行为的联盟,有如下几则:

  • 九校联盟

即所谓的C9联盟,2009年10月启动,成员几经更迭,代表了985计划的延伸。截至2014年,该联盟共包含十所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

17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作为与国科大并列的文史类强校,目前尚未对外是否加入该联盟。

  • 自主招生联盟

全称,高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依照当时的自主招考政策,共计组成4个交有知名度的联盟。坊间称之为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京都五校联盟,分别包含院校如下:

2015年开始,高校自主招生联考逐渐转为单独招生,以上各联盟,也形成了事实上的解散。

  • 立格联盟

国内政法类大学联盟,由英语单词legal音译而命名。成员共8所高校,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观察员单位)。

  • 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

简称E8,建立于2005年,目前有8所高校。

联盟每年会举办一次长三角八校友好辩论赛。

成员高校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工信部高校联盟

简称G7,也被坊间称之为“国防七子”。因联盟内高校均属或曾属工业和信息化部,且研究方向偏重于国防,故有此称。

2017年6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暨2017部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哈工大当选联盟第一届轮值高校。

成员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另有中西部高校联盟、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七校联合办学、十校联合办学、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因知名度与社会认可度不足,在此不作赘述。


余下的所谓华东五校、中坚九校等等,目前并无官方认定与首肯,故,只是坊间一个便于理解记忆的统称罢了。

中坚九校:

中坚九校,因为是坊间认定,所以,从来没有固定联盟成员的说法。

一般情况下,坊间默认的中坚九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部分人心中,认为北京邮电大学应被替换为西安交通大学。
可以看到,在所谓的中坚九校中,北京邮电大学是唯一不是985的院校。

同时,在弱化985/211,而以双一流为新概念的同时,看看九所院校在双一流院校中的分布:

可以看到,除争议的北京邮电大学外,其余院校均为双一流A类高校。

同时,争议中的西安交通大学,还是传统C9联盟成员。

接下来,再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看看争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各自的学科实力。

学科实力:

所谓排名,必然是有一贯性的,为稳妥计,我们参考学位中心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学科评估结果。

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两校各自表现为:

  •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科类(6个学科):哲学(69)、应用经济学(79)、法学(69)、社会学(68)、马克思主义理论(76)、外国语言文学(69)
理学(5个学科):数学(79)、物理学(73)、化学(67)、生物学(65)、统计学(69)

工学(15个学科):力学(80)、机械工程(90)、材料科学与工程(8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92)、电气工程(90)、电子科学与技术(78)信息与通信工程(73)、控制科学与工程(8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4)、建筑学(71)、土木工程(77)、核科学与技术(73)、环境科学与工程(68)、生物医学工程(81)、软件工程(72)

农学:无上榜学科
医学(6个学科):基础医学(74)、临床医学(74)、口腔医学(65)、中西医结合(65)、药学(72)、护理学(72)
管理学(2个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84)、工商管理(88,全国第一)、
艺术学:无上榜学科

  •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社科类:无上榜学科
理学:无上榜学科
工学(4个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80)信息与通信工程(89,全国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6)软件工程(72)
农学:无上榜学科
医学:无上榜学科
管理学(1个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76)
艺术学:无上榜学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中心再次发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两校各自表现,如下:

  •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科类(8个学科):哲学(B-)、理论经济学(C-)、应用经济学(A-)、法学(B-)、社会学(B-)、马克思主义理论(A-)、外国语言文学(B-)、新闻传播学(C)

理学(5个学科):数学(A)、物理学(B+)、化学(C+)、生物学(B-)、统计学(B)

工学(18个学科):力学(A)、机械工程(A)、仪器科学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A+,全国第一)、电气工程(A+,全国第一)、电子科学与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建筑学(C-)、土木工程(C+)、化学工程与技术(B+)、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C)、核科学与技术(B+)、环境科学与工程(B-)、生物医学工程(B+)软件工程(B)

农学:无上榜学科

医学(7个学科):基础医学(B)、临床医学(B)、口腔医学(C+)、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C+)、中西医结合(C-)、药学(B)、护理学(B-)

管理学(3个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A-)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A-)

艺术学:无上榜学科

  •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社科类:无上榜学科

理学:无上榜学科

工学(8个学科):机械工程(C+)、光学工程(B-)、电子科学与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A+,全国第一控制科学与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生物医学工程(C-)软件工程(B+)

农学:无上榜学科

医学:无上榜学科

管理学(3个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B)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C+)

艺术学:无上榜学科


通过上述对比,无论在上榜学科的绝对数量,还是整体学科水平上,西安交通大学作为C9联盟高校,都是远高于北京邮电大学的。

但在信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领域,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实力,优于西安交通大学。

院校溯源:

除了目前的学科实力之外,院校的传承,也是不容忽视的。

来看看两所院校各自的发展轨迹。

  •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直属,前身为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的南洋公学。

后几经易名,曾被称作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等。

1922年,作为四所交通大学之一,1927年8月正式定名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后定名为国立交通大学。

1949年后,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更名为交通大学。

50年代院系调整,该校的理学院中的物理、化学、数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独立为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参与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工程系调整入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机电系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之后又支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系其他专业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5年,上海的交通大学分别在1955年-1957年间,分批迁往西安。

之后开始两地办学。因分处东西两地,管理不便,1959年,两校开始独立建校。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

1957年,西安动力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2000年4月,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与工信部共建院校。

创建于1955年,由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是建国后国内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原名北京邮电学院,属邮电部。

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


可以看到,在传承上,西安交通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也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是老牌名校,一个是专业新贵。

一个地处西北,学风扎实;一个盘踞首都,资源便利。

北邮,在自身的专业领域,自有其出彩之处。

但坊间所称的中坚九校,历来不仅仅是只就单一专业论英雄的。

北邮无论是学科覆盖门类、还是龙头专业数量,以及整体学科水平,乃至院校档次,在中坚九校这个民间认知里,确实相对其他院校有一定差距。

倒是C9联盟的西安交通大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在坊间的中坚九校里争个高低,比起同根同源的上海交大,未免弱势了太多。


以上,即为针对北京邮电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综合对比分析。

旨在说明为何在坊间认定的中坚九校中,北邮出局,西交替之的呼声愈来愈高。

但愿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