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台快攻
中国女排的快攻哪里去了?现在中国队整个队几乎都依靠朱婷,当朱婷负伤下场之后,中国队已经乱了,队员之间碰撞,朱婷下场后没人来控制。虽然龚翔宇袁心玥丁霞私下关系很好,但是不能不
中国女排的快攻哪里去了?
现在中国队整个队几乎都依靠朱婷,当朱婷负伤下场之后,中国队已经乱了,队员之间碰撞,朱婷下场后没人来控制。虽然龚翔宇袁心玥丁霞私下关系很好,但是不能不说有的时候没默契配不上球。里约奥运会冠军颜妮,被誉为“北长城”(“南长城”是徐云丽也是里约奥运会冠军),不仅拦网出色,和丁霞配合也十分默契,两人很少有配不上的地方。颜妮徐云丽因为肩伤,没有进入这次名单。没有两大长城,拦网明显下降,再加上,朱婷,丁霞,龚翔宇,袁心玥,林莉几乎每场首发而且打满全场,这对这几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
目前中国女排太过依赖朱婷,一传也总是崩溃,而且比赛阵容大多上的是去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阵容。我希望教练能让她们多休息,尤其是朱婷,对于现在的女排朱婷是不可缺的,不要让朱婷成为第二个“姚明”。
对于明天的冠军争夺战,我只希望巴西打死意大利,朱婷淘汰荷兰使巴西进入决赛,希望明天巴西能像打塞尔维亚一样打死意大利。还有明明赢了,硬是把球判给意大利,要是拿下这一分中国队最赖也能拿亚军。现在最多拿季军,而且朱婷还负伤了,拿季军都费劲。
但是无论明天中国女排如何,我都支持,只希望朱婷平安,好好恢复,大冠军杯的时候让他们看看什么是“女排精神”。这次比赛郎导重新执掌帅印,并且惠若琪,颜妮,徐云丽,曾春蕾都在名单之中。不过小将高意缺席,因为全运会青年赛决赛和大冠军杯的日期(9月5号-9月10号)冲突了。让我们继续支持明天的比赛,即使不拿奖牌。
无论输赢,她们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赢了不往天上捧,输了不往死里喷。这才是我们该做的,还有就是为她们加油!!!!!
乒乓球中对台正手对拉和近台反手快攻型打法,该怎么选拍?
能够达到中远台对拉和反手快攻,说明你的控球能力很好了。
如果你是控球型的打法,建议你选用纯木底板,现在球改大了,许多人在用七层纯木底板;如果你是进攻型打法,建议你选用五层纯木加两层碳素的底板,这样弹性更大一些,套胶建议正手用狂飙三,反手用G888。
狂飙三是当下主流粘套,粘性大,吸球好,控球容易,易打出旋转强烈的弧圈球。
G888是涩套,弹性大,攻球速度快。
这两款套胶在一块用,正反手转换控球得心应手!
你认为林高远能在韩国公开赛中阻击张本智和吗?为什么?
浮生君观点:
韩国公开赛,林高远能击败张本智和!
击败张本智和的近台快速打法有两个路子,一个是像马龙和张继科那样,克制张本智和的快攻节奏。
一个是像林高远,以快打快,都快,就得比谁先上手,比谁的衔接好,比谁的变线狠,比谁的变节奏能力强,比防守,如果实力相当,就还得比技术的全面性。
最终,比的是赛前充分的战术准备,比的是比赛心理,比的是敢于搏命的比赛气质!
林高远以快打快,球路克制张本智和
一 张本智和的打法特点:
张本智和的手感和神经反应类型非常适合近台快攻,技术稳定性好,在中国运动员普遍技术,接发球控短时,采用反手强行拧拉等快速的台内技术,借力打力,抢先上手,加快节奏,占据主动!
张本智和往往能用前三板快速凌厉的抢攻和连续大角度的线路变化解决战斗,而且成功率很高!
当中国球员习惯退台,发力拉质量时,张本智和在赢樊振东和马龙的比赛中,对马龙樊振东的中远台发力进攻采用近台快摁、快捂、快弹的新技术,台内小球,借力打力,线路落点诡异,屡屡让马龙樊振东失去位置,跟不上节奏!
二 林高远打法借力打力,以快打快,克制张本智和!
打法上,林高远对张本智和有相当的克制!
浮生君认为,韩国公开赛,和张本智和打法相似的林高远最困难的一战不是张本智和,而是身高臂长,防守严密,单板质量高的巴西雨果!
林高远中国公开赛4:1战胜张本智和是典型的以快打快。
两个人打法相似,都是近台快攻,反手好,反手的快速上手是整个快攻体系的支点。
林高远也以快灵著称,速度上绝对和张本智和旗鼓相当,相持防守强过张本智和。
只是因为技术比张本智和全面,国乒比赛风格的熏染,较为求稳,打法不如张本智和搏杀!
林高远反手比正手还要好,速度和衔接都很快,全台落点灵活,反手衔接的时候还可以加力,质量也不错,拼起反手来也不虚樊振东。正手靠快带快拉,旋转和质量并不是特别高,但对付张本智和的“快“正好用得上。
神经反应和对快攻节奏的适应上,不同于年龄老大的马龙,张继科,也不同于力量质量型的樊振东应对张本智和的快攻搏杀的“吃力”,
同样以近台快攻技战术体系23岁的林高远正处身体巅峰期,神经反应,比赛专注度,体能,移动能力,都不怵张本智和。
而且林高远是左手,张本智和对林高远的回球线路不适应,是其中国公开赛输球的重要原因。
林高远的发球张本智和也不适应,如逆旋转发张本智和正手小三角,张本接发打不出高质量的拧拉,还被林高远反拉。
林高远发正手位短球还配合了反手位长球做牵制,使张本智和站位不稳,接发球质量低,难以有效接抢发抢上手!
林高远这些技战术手段有效克制了张本智和的天生的“快”
“发球”,“控短过渡”,林高远强于张本智和。
接抢,发抢(反手拧拉,正手挑打),双方针锋相对,实力相当!
林高远近台防守能力也克制张本智和,经常借力打力打回头,打张本智和反手接发时快速的高质量的拧拉。
张本智和快速上手,主动进攻的节奏,是对付马龙张继科樊振东的有效技战术手段,而正是主动进攻能力相对薄弱,喜欢借力打力的林高远喜欢的节奏。
林高远赛前准备要精细,要准备困难!临场指挥要加强!
据悉,日本公开赛落败后的一个多月,国乒教练组对张本智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该也对韩国公开赛参赛队员做了针对性训练!
更多的信息存入了高远的题库,这对执行力强的高远是个利好!
但同时,国乒教练组应加强高远对战张本智和赛前精细的技战术准备,要准备困难。
要对大比分领先,相持,落后各种赛况下如何应对,和高远要准备精细的方案。
从连续几届公开赛可以看出,国乒教练组在临场指导上,时机和效果都差强人意,需要提高。
不同于中国公开赛,在高远家乡深圳打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此次韩国公开赛,国乒教练组还应加强对高远的赛前赛中的心理干预!
因为,高远和张本智和一战,隐忧还是比赛心理,在双方胶着的局面,或者关键球,面对张本智和不要命的搏杀,高远能否针锋相对,以暴制暴,搏出生天?
浮生君评球:
据说,林高远有点“题库选手”属性,杀熟。中国公开赛大胜张本智和,无论是经验和心理上,林高远处于优势!
他的打法不怵张本智和,左手握拍,球路对张本智和有一定的克制性,力量和技术全面性高于张本智和,加上日本公开赛后国乒教练组对张本智和的研究和针对性训练,林高远技战术上处于优势!
当然,面对张本智和这种“杀手型”选手,林高远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准备搏命。
这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本公开赛国乒全线溃败的敏感背景下,如果林高远输给张本智和,对林高远本人和中国乒乓球,都将是一场灾难。如果张本智和最终夺冠,就会改变东京奥运会中日双方的走势,引发国乒的地震!
如果林高远中流砥柱,复仇巴西雨果,击败张本智和,从下半区突围,从而夺冠,不但将为以刘国正为首的国乒男队教练组获得调整的时间,对于他本人,也会在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的竞争者,获得非常重要的一分!
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千载难逢之良机,祝高远志存高远,奋勇夺冠!
加油,小枣!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浮生小语---有观点,有乐趣,有温度的乒乓球资讯和深度评述!
为什么女排国家队快攻型副攻越来越少了?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说中国女排历史上有名的快攻型副攻,刘亚男应该算一个,相对而言刘亚男的个字不算高,但手上的感觉极好,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冯坤给出的球刘亚男的扣死率还是非常高的。如果时间拉近到近几年,杨珺菁应该也算是快攻型的副攻,现在福建女排的郑益昕也是这种类型。这几名副攻的特点比较类似,都是身高不高,灵活,脚下移动快,下手快,相对全面。
快攻型副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一传的要求比较高,只有一传到位,二传才能组织起有效的快攻,如果半到位,二传也可以强行组织快攻,但效果不会太理想。如果一传不到位,那么快攻就无从谈起了。时间拉回2004年,中国女排的三名副攻赵蕊蕊、张平、刘亚男都是快攻的好手,而那时中国队的一传保障体系非常不错,这就给了快攻型的副攻生存空间。那时的国家队和如今的国家队的战术打法不太一样,那支国家队更偏重于快速多变的亚洲打法,二传手冯坤在分配球时也更为平均,一般一场比赛,主攻的扣球数大致是副攻的150%。
而现在的国家队,更追求高大化,从战术上更偏重于高举高打的欧美打法。这样的打法就要求副攻个子要高,其主要任务更多的是拦网,进攻端主要以偷袭为主。现在的国家队,副攻扣球的比例少了很多,很多比赛,像朱婷这样的主攻手的扣球数甚至比两名副攻的扣球数总和还要高。追求高大化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一传的稳定性降低了,这就给二传组织快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也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快攻型副攻的生存空间。
现在NBA灌篮都是快攻进行,为什么很少有运球突破后灌篮的?
突破后的扣篮一直都少,只不过咱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各种集锦,从当天几场,多则十几场的比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且往往十佳球、五佳球里边还不只是运球突破后的扣篮(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现在一天的集锦都是五佳球,十佳球并不常见,即使有也是多天或者一周的十佳球)
但运球后的突破扣篮并不是没有,像威少、詹姆斯、利拉德、欧文、阿杜、字母哥、伦纳德、沃尔……等等,都是有能力运球后突破扣篮的(个人分析:拥有绝对速度兼具运球技术好、身体劲爆的,像:沃尔、威少、欧文、利拉德都有能力完成,另外像字母哥、阿杜、伦纳德等都是手长脚长,但也兼具运球技术优秀的也可完成,詹姆斯之流不想讨论,纯属老流氓…各方面都很优秀)。也许再次读者可能会偏袒但为什么没有提到库里、汤普森,讲真,他哥俩的天赋在于投篮,无敌的存在,身背投篮技能包啊!但要说到运球后的扣篮,并不是不能完成,只是相比较以上提到的球员稍有难度罢了。
在这还不得不提到的是大个球员,大个球员并不是不能完成,像新生代球员唐斯、恩比德这种兼具身体天赋、技术优秀的大个球员是可以完成的,但因为身高的原因,即使他们完成运球后扣篮,美感也较之后卫球员差的很远。
在这提到两个大个球员:唐斯、恩比德。我自己好想预言一下,接下来的时代将是他们俩争雄的时代,我从奥尼尔、邓肯、加内特的巅峰时代篮球到现在,才真正等到又一批篮球天赋爆棚的大个球员!希望老天照顾他们不要像奥登这样的天赋球员毁于伤病!当然,还有一位叫做浓眉哥!
以上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