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失眠与疾病

失眠属于病吗? 失眠也是病,用药要合理 失眠属于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难 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早醒等,而且日间感到躯体或精神疲劳。 失眠的国际

失眠属于病吗?

失眠也是病,用药要合理

失眠属于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难 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早醒等,而且日间感到躯体或精神疲劳。

失眠的国际诊断标准

①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②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 业功能;

⑤没有躯体因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药物引起的证据。

使用安眠药有原则

  1. 大多数失眠患者容易接受安眠药治疗,但安眠药滥用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

  2. 安眠药的应用需遵循如下原则:

  3. 尽量用最低有效剂量;

  4. 及时调整用量或更换药物;

  5. 短期应用;逐渐减量;

  6. 按需用药(当晚使用, 而非连续用药;上床 30 分钟尚无法入睡;次日有重要工作需保证睡 眠)。

使用安眠药期间需要注意:

  1.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2. 避免驾车,操 纵危险机器,高空作业;

  3.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4. 某些安眠药的肌松作 用会导致摔倒等。

抗抑郁与抗焦虑药物应用需要注意的是:

此类药物一般需要 1~2 周的起效期,而且一旦开始应用,需要遵循每天坚持用药,按疗程用药, 逐渐减量停药等原则。

总之,失眠需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诊断,治疗也应 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防治失眠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睡眠健康教育强调:

  1. 有规律的睡眠

  2. 良好的睡眠环境

  3. 饥饿、过饱、太热、太冷、光线、声音、疼痛 等均可影响睡眠

  4. 睡前有一段过渡时间,每晚临睡前做同样的事

  5. 不想睡时不要在床上,仅在睡时再上床

  6. 避免担心、焦虑的状态

  7. 白天避免打盹

  8. 不饮含咖啡因的饮品

  9. 避免摄入尼古丁

  10. 避免饮酒过量

  11. 避免滥用催眠药

屠医生 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胃肠病、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关注 屠医生 头条号 更新更专业健康养生知识

中医治失眠之类的疾病有科学依据吗?

中医依据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对失眠的治疗是有科学根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是长期实践检验了的。

中医认为: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主要是心神不宁所致。有的睡眠浅而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有的就寝后不能入睡,甚至整夜睡不着;有的睡觉不稳等,常伴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精神疲乏等。其原因很多,下面只讨论以失眠为主的病证。

病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久病者,肾阴耗伤,致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肾不交而神志不宁,形成不寐;体虚心胆虚怯,遇事易惊;或情绪紧张,多虑易惊;或飲食不节,或积为痰热,胃气不和而卧不得安等等。

辩证施治:失眠有虚实不同,证候各异。虚证多由于阴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肾,治宜补气益血,壮水制火;实证多因食滞痰浊,雍于胃腑,治当消导和中,治降痰火。实证久了也可转为虚证,当以证侯论治。失眠大多新病为实,病久必虚,需详察之。

辩证分型:

1.心脾血亢:多梦易醒,醒后难入睡,心悸,神疲,食无味,面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归脾汤主之。

2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津少,或有心悸,健忘,腰酸,舌质红,脉细数。天王补心丹主之。

3.心虚胆怯:心悸多梦,时易惊醒,舌质淡,脉弦细。安神定志丸加味主之。

4.胃中不和:失眠,脘闷嗳气,腹胀不舒,或大便不爽,舌苔腻脉滑。保和丸主之。

5痰热扰心:失眠,烦燥易惊,口苦,目眩,舌苔黄腻,脉滑数。温胆汤加山枝子主之。

中医辩证施治,治病求本,治失眠比西医选用镇静安眠药对症治疗,更具优势。缺点是煎中药麻烦。(用中成药还好些。)

以上供参考之。



失眠属于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

首先,来说一下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定义,器质性疾病多见于,组织器官的永久性损伤,功能性多见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的神经紊乱。失眠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说法,但都属于功能性的疾病。中医认为和阴阳气血有关,气为阳血为阴,气为动血为静,也就是说人在晚上如果气过于足,就容易燥、动,就睡不着,血为静,所以安静的时候才能睡的着,失眠多为血虚。西医认为,和神经有关。需要来调节神经,安神治疗!谢谢!

如何区分失眠与“睡不着”?

失眠的情形很多种,比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浅眠;醒的太早等,睡不着也是失眠的一种情况,属于入睡困难类型!

睡不着怎么办?

1.养成习惯,固定时间入睡

2.控制光线,睡前避免蓝光(不要玩手机,电脑,看电视)

3.睡前避免刺激性物质,咖啡因,酒精,尼古丁

4.营造舒适就寝缓解:安静、光线暗、凉爽

5.减少卧床时间,累了再上床睡觉

6.白天适度运动,户外活动

7.补充褪黑素

谢谢邀请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应该把失眠当做疾病来看待吗?

这要看失眠情况严不严重咯。严重就当病看了,因为在心里的压力下,人可能会有心里病等,心理病是导制失眠的元凶,所以要重视。

应当去看医生了,寻问源根,早日恢复正常睡觉质量

给大家支个招,睡不觉就在手机里重复看自己的自拍照,并手机放上歌 ,很灵的,不过你要拍很多自拍照才行。我就是用的这招才勉强的睡着,像有催眠的功能哦!祝大家晚安了

失眠与焦虑有联系吗?

失眠

症状表现:入睡困难、处于浅睡眠、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危害: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身体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焦虑

症状表现:惊恐不安、胸闷、窒息、心慌心悸、肌肉紧张和疼痛、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

危害: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心烦不眠、睡眠障碍,多梦易惊、口苦目眩、胸满痞塞、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

症状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

危害:睡眠差、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胡思乱想,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失眠、焦虑与抑郁的联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问题,而我国大约5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但就诊率只有13%左右,且近年来,还呈上升趋势。

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甚至自杀。骆晓林教授表示,80%~90%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都存在失眠问题。如果一个患者有轻、中、重度失眠,可以判断这个患者最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7、2.6和5.0倍。

在生活中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往往会失眠,但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失眠就要引起重视了。正常人群里,大概有1/4的人有睡眠问题,而在有睡眠问题的人中,大约40%的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可能很多人很难将失眠与焦虑症或抑郁症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失眠也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先兆,长期失眠很可能发展成焦虑症或抑郁症,同样,这两者也会加重失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失眠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谢谢您的邀请!失眠与健康联系密切!一个健康的人肯定睡眠好,但睡眠好的人不一定健康!人们说得好:吃得好,不如睡得好!可见睡眠对人的重要性!
所以每个人要养成良好休息习惯!现代生活由于多种原因,有人爱失眠,那么就要引起重视,失眠对于我们是一种折磨,如果长期调整不好,就要看医生!

失眠与喝中药有关吗?

现在,很多人有失眠这个毛病。有人本身就失眠,吃一些中药也可能更失眠,因为本身不受补。但是,中药也有治疗失眠的药,我自己吃百合就感觉挺好的。您应该跟看病的大夫说您的状况,让他给您调调药,调一个适合您个人身体的药方子。也可以换个大夫试试,虽然中医是全科大大,但每个大夫还是有他的擅长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