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清仓
炒股亏了63万,股票已清仓只剩7万,是否坚持?该怎么办?炒股亏了63万,只剩下7万,也就是说您之前有70万的本金,现在亏损了90%。如果不是您运气特别坏,踩到了一个爆雷的股票的话,那么就是
炒股亏了63万,股票已清仓只剩7万,是否坚持?该怎么办?
炒股亏了63万,只剩下7万,也就是说您之前有70万的本金,现在亏损了90%。如果不是您运气特别坏,踩到了一个爆雷的股票的话,那么就是选择到一个特别差的股票。当然,这个运气也同样是不好的。
有一个词叫做沉没成本,也就是说,过去亏损的63万已经是实际发生的了。这种情况下,期盼您能够回本本身是一个不太切实的事情,因为如果要回本需要您赚十倍左右。在当前这个市场,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困难的。
我觉得您最重要的是要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当时买入这个股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买入行为,是自己深入研究和得出来的结论,还是听一些外面的小道消息,或者是大师推荐的?因为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宁愿为了一块钱两块钱在菜市场和卖菜的争论很久,但是对于几十万元的投资,只听说一个简单的消息就敢买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您对自己的买入的股票有信心,那么坚定自己的持股。否则你应该选择一个更适合当前投资大环境的股票,或者购买业绩较好的口碑较好的基金产品。
至于能回本多少钱,要看天意了。但是方向一定要对。手里留着垃圾,如果万一退市了,可能连仅有的7万块钱都没有了。
(晴溪)
成交量一旦出现哪些形态股票要果断清仓?
感谢悟空小姐姐的邀请!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2017年之后很多个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没有成交量的个股很难得到机构和基金认可,就造成个股的流动性不足,会不断走向阴跌。如果基本面不行的话,基本上都会跌到不敢想象为止。类似于港股里面的仙股。
那么,成交量遇到哪些形态的股票要果断清仓呢?先举一个例子,步森股份,里面有股权质押。在2017年11月份到12月份之间连续每天都只有一两千万,业绩又是下滑,股价又高高在上。这种形态最可怕。因为一旦下跌基本就没有回头路。腰斩都止不住跌势。遇到这种的最好在11月份就要果断清仓了。
另外,再看一个基本面不错的,比如汉威科技,业绩虽然是增长的。但增长不是很明显。之前是有很多的概念题材在里面。表面上看不错。事实上从成交量就可以看出来了。如果真的不错,为什么一直没有机构和基金的关注呢?象这类的个股在A股里面太多了。叫做伪成长!刚好在1月份时有区块链的概念在里面。成交量迅速放大,也只是游资打一抢就紧急撤离。之后成交量没有跟上来就要果断清仓。不要留恋。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过年之前股票要不要清仓?不清仓会怎么样?
每年的节假日,尤其是过年前,都有人要讨论是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每年都要2种不同的观点,要么持币要么持股,听起来年年都是这一套。
持币过年,还是持股过年,只去取决于一个因素,那就是股指的趋势走势。
一、在股指处于牛市或者上升趋势中,可以放心持股过年,大的趋势没有变化,就不用担心,即便春节期间有什么利空消息,也只是上升趋势中的小插曲,阻碍不了向上的方向。
二、股指方向不明,处于趋势不明朗的时候,比如下跌中继形态还是止跌的形态,需要一根大阳线或者大阴线来定夺的时候,我建议空仓过年,不要去冒险,要敬畏市场,趋势不明就空仓观望,万不可报有赌的心态,否则很可能会让你肉疼!
三、熊市期间,空仓过年。股指趋势已经是向下的,何必去搏利好消息或者年后的反弹呢?即便是利好消息,一般情况也只是减缓趋势的速度,延长趋势的时间,很难改变趋势。弱势出现利空消息,节后开票一个低开就把你闷杀在里面了,风险是很大的。记住,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空仓过年,把钱握在自己手中,钱才是自己的!
2019年,我建议你空仓过年,现在底部还不明朗,虽然短线会有反弹,但是反弹后我认为仍会考验2440点,是否能撑得住还不好说。如果你最近做了短线,那么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我建议空仓过年!
各位朋友和各位粉丝,记得点赞持!欢迎关注!
禅壹,证券分析师,技术派,多年私募操盘手。20多年的股市实盘征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
现在的情况下,手中的股票是清仓割肉好还是冬眠好?
感谢邀请!
现在的情况下,要分板块和个股。有些板块和个股已经先于大盘止跌。而有些板块和个股的下跌才刚刚开始。
- 在上周不断提到的券商板块已经先于大盘止跌。后势可能会成为大盘上涨的动力。而今天茅台的跌停才刚刚开始,整个白酒板块涨了这么多年,是时候休息一下了。想想其他的个股腰斩再腰斩,茅台仍然高高在上,别人会舒服吗?今天茅台跌停,散户居然奔走相告。纷纷发来贺电。这是为什么?因为五十步笑一百步。不可能我跌惨了,你还在高位吧。
- 而其他的高位股基本都是绩优股,也是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是时候休息了。如果你手中的个股是前两年的牛股,今年上半年还在走牛,现在开始下跌的话,就清仓割肉吧。这些个股跌起来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 而手中个股如果是券商这类的低位股,不妨就冬眠好,震荡过后可能还是会上涨的。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被基金清仓的股票是不是垃圾?你怎么看?
这个不一定,要看股票长期价值,还要看是否符合自己操作的标准
现在有人认为股票需要清仓出局,你有什么看法?
目前三大股指均创出了年内的新低,大盘目标直指前期重要的结构低点2638点,那么对于目前的市场格局,是否应该彻底清仓出局呢?这要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那么说明你很幸运,也很理智。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认为股票已经见底了,原先30块钱的股价,现在已经跌到15块钱了,不买上一买都对不起自己的账户,虽然股指不断创新低,已经接近了反弹的底部区域,但应该还会有最后的急速下杀,一定要耐心等候。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是被深套的,比如你一直认为2691点就是一个双底的低点,你在上周一开始就进行了抄底操作,那么结合目前的股指,如果你被套10%以上,那么就说明你错过了第一个止损点,在跌破2691点的瞬间,你就应该清仓离场。但你没有选择这么操作,由于2691点和2638点连接的非常紧密,你被套的程度过深,所以也不用清仓离场了。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基本面没问题,只是技术面的被套或者是破位,在这里没有必要割肉离场。继续忍耐一段时间,大盘如果击穿了2638之后,应该会形成一个技术性的反抽,你可以在这个反抽过程中找点出局。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点:一定要对这个范畴的性质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按照自己原来的价位去设定心理预期。比如你买入价股票的价格成本是10元,你不能死咬着10元不放,股票不回到10块钱,你就认为反弹没有结束,那是你在梦想市场。一定要按照个股的形态结构去推演,逐步择机离场为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你仅仅是被浅套一两个点,那么在这个点位上,你可以选择清仓离场,然后关注2638点的得失,随时准备捕捉短线反抽机会。
第四种情况,如果你是做中长线交易的,在这里不仅不需要清仓离场,而且还要逐步的低吸布局,捕捉周子浪反弹。
您到底是属于哪种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近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评论与点赞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股神巴菲特清仓沃尔玛,花1.6亿再买苹果,扬言要苹果全部股票,如何看待股神的举动?
经过九年上涨。美国股市不少个股估值都已经不低。很难找到市场低估的股票。苹果公司目前市盈率并不高,虽然苹果销量下滑,但是这是走高端的结果,毛利率提升,净利润增速依然可观。
2018 财年截至9月29日的第四季度财务业绩。业绩报告显示,该时期内公司营收629 亿美元,同比增长20%,超过了市场预期的615.7 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的532.65亿美元增长18%;净利润14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每股收益为2.91美元,同比增长41%,超过了市场预期的2.78美元。
一个万亿美元的公司,每股收益增加41%,是难能可贵的,已经超过了中小成长型公司的业绩增长。
另外苹果从硬件向转件转型,苹果近年来愈发重视的服务部门(包括iCloud、Apple Srore、Apple Music等服务)创造了约100 亿美元的营收,创下了服务业务营收额的新高,占总营销的15%,显示了苹果从硬件产品公司转型的成果。
苹果还给出了2019财年一季度指引,预计该时期内将实现营收890亿美元-930亿美元,毛利率将达到38%-38.5%左右。这样的毛利率水平是相当高的。
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龙头地位,还是较为牢固,短期内还是难以被其他对手超越,如果更多的向软件和互联网转型,一旦转型成功,凭借智能终端的优势,其互联网客户黏性是很高的,用户增长将是稳健的。
巴菲特作为股神,外人很难理解其选择股票的内涵意义,让未来来证明其眼光吧。
上市股东抛出清仓计划的股票好不好,可以买吗?
减持套现的事件的屡见不鲜,尤其指数一旦展开上涨,股票拉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上市股东就开始公布减持计划了,总能精准减持或者高位套现,最终买单的都是股民。
而此前博天环境这只股票的表现更是令人咋舌,为纾困民营企业,海地区国资委发起的100亿资金解困上市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需求,让博天环境得到贷款,随后这家公司在受到利好股票上涨时期既然出现三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集体清仓减持,导致了股票跌跌不休,也被认为是吃相很难看的减持行为。
而这种行为在A股市场是屡见不鲜,前期政策底出现后券商带头上攻,游资拉升概念股后被10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精准减持后导致市场再度陷入低迷行情,可以说上市股东清仓减持不仅是利空股票,也是基于对公司发展没有信心,或者不看好,对于股民而言,这样的股票短期就应该规避,中长期如果没有任何作为也没有投资的价值,并不适合买入,这种公司基本上都是忽悠式发布消息为主,买入风险极高,套牢后也是极难以解套。
感谢点赞和评论,欢迎关注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