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互联网
为什么互联网彩票会被打压?彩票收入滥用的情况在彩票发行单位时有发生,而互联网则是彩票销售的重灾区,经常存在违规现象和大量诈骗。彩票收入分三部分:奖金、上交国家财政用作公
为什么互联网彩票会被打压?
彩票收入滥用的情况在彩票发行单位时有发生,而互联网则是彩票销售的重灾区,经常存在违规现象和大量诈骗。
彩票收入分三部分:奖金、上交国家财政用作公益金和彩票发行单位的运营费用,分配比例是50%:35%:15%。
但是彩票用作公益金的部分资金比例逐年下降,而整体的彩票收入在增加,那么钱去哪了呢?
2015年年末,国家审计署公布一份彩票资金的审计报告,发现了彩票资金存在大量滥用行为。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整改彩票问题金额接近800亿元。部分资金被彩票发行单位违规用于购建办公楼、培训中心、发放津补贴、购车、组织出国(境)旅游等。
而互联网彩票资金收入更是糊涂账,帐面难查。审计署的报告发现,有17个省未经财政部批准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超过600亿,成为违规想象和诈骗行为滋生的温床。
2015年财政部等8部委联手叫停彩票网络销售。同一年,常年保持增长的彩票收入罕见得出现了下降。
经营互联网彩票业务的上市公司500彩票网,直接被切断了收入来源。当年收入接近为0,市值暴跌。
彩票销售的好日子并从此戛然而止。2016年彩票收入已经恢复,前不久更是传出了互联网彩票业务即将重开的消息,虽然现在还无明确的官方信息能够证实互联网网售能够重开,但是也说明了“彩迷”对彩票的预期。
如今彩票的市场依旧很庞大,希望一夜暴富的人仍然很多。
互联网支付牌照叫价4亿?你觉得值不值?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稍大一点的‘渡口’都可能被牌照化,所有的牌照都会成为寻租的对象及演变为几种资本力量的博弈游戏。牌照作为一种特许经营权,向来是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牌照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吸引力在哪?
由于互联网平台资金流水较大,因此其对于资金清算的需求是巨大的。像美团、滴滴这种有交易环节的互联网平台,一旦交易,用户账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余额。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账户余额只能交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管,这些沉淀资金产生的利息只能白白地让给第三方支付公司。
没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企业,还同时面临着两大烦恼。一方面,用户粘度会下降。因为只要一张银行卡里存了钱,用户就不会扔掉这张卡,用户就会反复使用,而在互联网交易中,银行卡是依附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难以保障。对于饿了么这样的公司来说,如果依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通道,所有交易信息就会被他们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客户数据一览无余,自己在竞争对手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了。
对于目前的市场情况,第三方支付牌照单笔交易产生的中介费已经水涨船高。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中介费为500万上下,2016年初涨到一两千万,年底更是离谱地达到五六千万。
牌照按照业务多寡定价
就一般而言,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跨境服务等业务范围。但是不同的持牌公司获得的获得的业务范围是不同的。若支付牌照中包含一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价格可以达到2亿;包含两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则价格是3亿,如果再加上预付卡,三项内容,价格就是4亿。支付业务范围越多,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以智付支付为例,其支付业务范围涵盖了网上支付(B2C支付、B2B支付)、智汇宝钱包支付、移动支付、点卡支付、代收代付、二维码支付、微信支付、资金托管、POS机收单、二维码收款通道、一键APP收款和支企直连,代收代付,智生活平台,跨境结算,跨境服务等其它增值服务。这种拥有众多支付业务,特别是获得外管局跨境外汇结算业务试点资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目前全国仅有27家有跨境支付资质的金融机构,因此其牌照的价值达到10几亿是毫无问题的。
什么时候,超市可以做到买东西不要排队,无人监管?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需要有人监管,实现无人监管的难点在哪里:
1.购物完成怎么结算商品总额?
现阶段商品结算需要扫条码,而条码并不是很容易识别,哪怕是业务熟练的收银员也有操作几次才能扫到条码的情况,更不要说实现无人自动,除非完全换掉条码类识别方案,采用全新的商品识别办法,总之哪种办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2.支付怎么在无人情况下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点我觉得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有一个类似安检站的装置,通过放入商品——在线支付完成——商品传出 的过程就可以完成无人售货,但仍然需要排队,而且必须是在线支付,无法找零,所以局限性很大。
目前已经有超市实现无人监管的售货模式,不过是通过类似地铁的门禁系统刷手机先识别身份,再通过摄像头识别技术在商品拿下货架的瞬间完成计价并自动结算,出门刷手机自动扣除金额的方式实现,硬件成本较高无法批量实现,现仅为概念阶段。
而且上面的所有方案都没有去过多考虑消费者的素质,恶劣情况下,所有方案都将不成立
但我相信超市买东西无人监管不用排队自动售卖的需求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网上超市,无论是天猫超市还是京东超市,通过在线购买下单送货上门的方式正好解决了你的需求,如果送货的时间缩短再缩短,和点外卖一样,支付方式也没了限制,现金、刷卡、在线都可以,也许这就是未来
希望可以帮到你
京东逆势推出BATJ首家自营P2P产品,年化收益达6.5%,你看好吗?
京东推出P2P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的,期待我国的P2P行业能在大平台的带领下从阴霾中走出!
其实P2P本身是个好产品,也是履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这几年我国P2P行业太急功近利,很多没有资质,不懂金融的都纷纷去搞P2P,结果P2P行业就被带坏了,在群魔乱舞之中,P2P貌似走上了歪路,很多P2P平台成立根本就不是为了提供金融服务,而是为了圈钱,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两年P2P平台不断暴雷,这里面不乏E租宝、善林投资等百亿大平台。截止目前我国P2P问题平台已经累计接近5000家。
在问题平台不断增加的时候,大家都对P2P失去了信心,一时间P2P平台成为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造成了雪崩效应,很多本来没有问题的平台因为大家恐慌性赎回,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不得不做出平台清理。
所在在P2P陷入寒冬的时候,我认为京东的介入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可以提振大家对P2P行业的信心。
而且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京东P2P业务的发展前景的。
首先,P2P业务背靠京东这个大平台,安全系数肯定比其他平台高很多,至少京东不敢像其他小平台一样跑路,所以资金还是比较安全的;
其次,京东依靠自身平台的优势,可以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图谱网络、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从而做出合理的风控模型,降低平台的风险;
再次,从京东P2P平台的收益来看,目前京东P2P的年化收益才6.5%,跟普通银行理财产品差不多,从这一点可以推断出京东P2P所面向的客户应该都是一些优质客户。因为京东是本身不缺优质客户,目前京东有超过5亿的活跃用户,拥有几十万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数据,以及交易数据,京东可以以此为基础筛选出优质的客户来,所以坏账率应该不会很高。
所以总体来看,京东推出P2P业务不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