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精神类疾病

如何送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去医院检查?还是谈谈吧。其实就说分几种情况,一种对自身精神疾病有认知,自己可以被说服住院。这些病人其实还是很多的,包括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的精神障碍

如何送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去医院检查?

还是谈谈吧。

其实就说分几种情况,一种对自身精神疾病有认知,自己可以被说服住院。这些病人其实还是很多的,包括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的精神障碍。跟其交谈时会反映自己知道自己情况,知道自己睡不着时有“幻想”或者“妄想”,这种一知半解可以支撑他们就医,而且也算是久病成医,因为既往的医疗让他们知道住院治疗是可以消除这些情况的。这是好状态,病人自己要求住院。

第二种是较为动摇的状态,比如抑郁障碍,非兴奋、激惹的精神病状态。劝说去医院治疗,病人虽然没有必要,但是也没有坚决的反对,发脾气。如果这种情况可以分析为一方面病人情绪是比较平静的,可以交流的,于是是需要和他交流,当然如果需要是可以哄一哄的,比如说,自己不舒服呀,要求病人陪去看看病。可能会爽快答应的。就算到了医院知道原来是自己看病,也就无奈接受。或者不接受的情况下信任医护人员帮忙处理,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多,知道怎么处理的。

第三种就是坚决抵抗,否认有病。往往这种病人又是最重,愈后不怎么理想。因此对于家属是最无奈的。在《精神卫生法》未实施之前,甚至有许多专科医院协助家属接病人入院,但是该法实施后,非自愿的决定权只能是病人的监护人了。该强制也是没有办法的,许多家人会担心病人会怨恨自己把他送住院治疗。有一点可以提示的是,一般病人对于家人强制住院刚开始会有些怨言,但是治疗后,基本不会再怨家人,因为症状缓解了的原因,不会在意其他情况的。有些没有经历过这些情况的人可能不能理解,因重症精神病人病人在发病时可能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有一定危害性,是必须得封闭住院治疗的。因此这样做其实是对病人,对家庭都是好事。

如果在旅游团队中,遇到精神类疾病的游客突然发病,该怎么处理?

在外旅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因为环境的变化、旅途的劳顿、情绪的变化,从而诱发精神类疾病。不管是游客或者导游,此类突发事件并不鲜见。

那年带团游三峡,听一个地陪讲及一个山东全陪突然发病的事。那个旅游团从山东过来,先去了四川峨眉山、九寨沟等地,然后来重庆,去了大足石刻,渣滓洞、白公馆、大礼堂,最后乘船游三峡。大约因为行程长、责任重、未曾休息好,也许导游本身有病史,船行丰都的时候,全陪发病了。他毫无征兆地把客人的返程机票、钱夹交给地陪,然后无所畏惧地跳入长江,游向岸边(船靠岸,客人游丰都)。地陪赶紧跟着上岸,尾随他而去。他并不知道全陪发生了什么,只能跟着走一步看一步。



全陪跑到一处民居,爬上屋顶,开始慷慨激昂地高呼,时而大笑,时而大声嚷嚷。地陪才知他出了状况,赶紧与地接社联系,由他们与组团社联系。然后与全陪打招呼,与他沟通。全陪问他要电话,说要给家人打电话。他一一照办。全陪打了两个小时电话,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凶狠,时而温柔。地陪表面强颜欢笑,内里却血流成河,那时的长途费很贵的。全陪终于安静下来,地陪送他去了医院,安顿好,又回去带团。后来全陪的家人来丰都接他回山东。



旅游团中有人突发精神病,如果有暴力倾向,要控制其行为,避免伤人;如果只是精神失常,不伤及他人,尽量安抚其情绪,并安排人看护。在城市里好办,可送医院。如在山野,可向景区管理求助。如果团队有导游,则由他负责联系并处理相关事宜,团员协助他就可以了。

如何看待那些因作恶多端造人唾弃而患上精神类疾病的人?

你说的问题不太符合逻辑,恶人之所以成为恶人,是因为他没有良知。没有良知去做恶是正常的。所以没有良心的人去做恶是因为他不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而精神病人往往是因为受不了现实的刺激,而导致精神崩溃。受不了现实刺激是因为他对现实是有认知和有良知的。

所以恶人是很少会患上精神疾病。

那你说的问题可能是坏人为了逃避惩罚的一种手段吧。

精神类的疾病会传染吗?为什么?

精神类的疾病不会传染!传染是诸如流行性感冒,AIDS之类的疾病,通过病毒或者其他微生物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的疾病才谓之传染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而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种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概率,而且遗传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以再说一个情况,就是有些古怪的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传染的特点,实际也不是传染。比如有种叫做感应性精神病的情况,比较罕见,偶会有这样的病例。一般是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发生在同一环境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或朋友,比如照顾有精神病亲属的人,像母女、兄妹等。一个是原发的精神障碍,一个是继发的精神障碍,二者临床表现差不多,原因是因为继发者性格的内心性或者具有癔症性,易于暗示,因为和原发患者经常相处而突发出现类似的精神症状,经系统干预,疗效会较原发患者理想。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患过精神类疾病?

谢大师兄邀请~捉到这个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躁郁症

1、牛顿

别看牛顿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但在周围人看来,老牛就是个疯子......牛顿几乎很少同外界交流、就算说话也都是自言自语;对朋友牛顿总是体现出极端性,要么乱发脾气,要么特别关心。如果没人听他的讲座,他老人家就一个人对着一个空教室讲上一下午.....牛顿由于躁郁症和引发的妄想等症状导致精神衰竭。

2、梵高

这个大哥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觉得没有比自己的身体更能表达情感了,就割下了一只耳朵送给了自己仰慕的歌女;梵高1880年开始作画到1890年英年早逝总共有作品: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他十年画的比其他同时代画家一辈子的作品都多...

3、贝多芬

由于贝多芬的父亲生活作风不太检点,所以贝爷生下来就被感染了梅毒,梅毒最大的症状之一就是失聪。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小姐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因此创作出了《月光奏鸣曲》

4、海明威

长期患有躁郁症,1961年自杀身亡

5、托尔斯泰

长期患有躁郁症,滥用精神类药品,酗酒成性,脾气时而暴躁时而阴郁


精神分裂症

1、约翰▪纳什

约翰纳什30岁时如日中天之时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不幸的是,他的儿子后来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后纳什父子在妻子的坚强意志和耐心呵护之下逐渐恢复健康,1994年约翰纳什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阿道夫▪希特勒

3、爱因斯坦家族

爱因斯坦的家族有精神分裂症遗传病史,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米列娃的家族中有多人多代患有精神分裂症,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的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

4、艾米赫▪克灵

美国著名作家、导演,长期患有厌食症和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1、张国荣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从位于香港中环的一家酒店24楼纵身跃下......

2、崔永元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曾因抑郁症跳海自杀

4、三毛

1991年1月4日,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房内自缢身亡

5、乔治▪艾略特

英国著名作家,长期患有抑郁症

6、赫尔曼▪黑塞

德裔瑞士作家和画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期患有抑郁症

7、毕加索

西班牙画家和雕刻家,长期患有抑郁症。


恐惧症

1、乔治▪华盛顿

“活埋”(土壤)恐惧,1799年,在他弥留之际,他嘱咐他的随从在他死后要隔两天再埋葬他,以防他还有口气。对于像乔治华盛顿这样的人这似乎很奇怪,但是对于生活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普通人来说,活埋是一种常见的恐惧,哪怕名人也不能例外。

2、理查德▪尼克松

“医疗”恐惧,作为美国第34任总统,因为“水门事件”而名声大噪的尼克松对于医院环境有过度的恐惧。他认为如果他进了医院就永远不会再活着出来。1974年,他患上了血液凝块强烈拒绝去医院接受治疗。

3、希区柯克

鸡蛋恐惧,曾导演过非常著名的电影《惊魂记》和《迷魂记》的好莱坞著名导演希区柯克,他

对于鸡蛋有深深的恐惧。他表示鸡蛋让他反感!在他一生中他从来没有吃过一个鸡蛋,甚至看到别人食用鸡蛋会让他呕吐,他甚至拒绝在鸡蛋周围呆着。他声称没有任何东西比他看到一个白色圆形无孔物体里流出黄色的液体还要恶心。

4、妮可▪基德曼

妮可基德曼最怕的就是蝴蝶。她早前接受访问时表示,由于幼时受过惊吓,至今对蝴蝶都是敬而远之,虽然她已想尽办法克服,但始终无法摆脱阴影。她透露每次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发现有蝴蝶或飞蛾栖息在家门栏杆上,她会害怕得不断地绕着屋子走,直到它们飞走了才敢回家。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弗里德里希▪尼采


Psy心理研究中心(公众号:psy2500)

表情行为分析/心理学测谎/潮流心理学

如何定义精神类疾病患者?

首先行为与常人不同,有幻觉反应,要么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要么感觉处处都有危险,这两点就是所说的,文明性精神障碍和暴力倾向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都是突遭难以承受的打击,或者有遗传病史,要么就是长期的承受心理折磨所致,无论何种疾病,都不是谁愿意得的!尤其是精神病患者的言行举止,有时会被常人耻笑调侃,这种时候感觉病人无病,讥笑精神病人的才真正的是病入膏肓!!!祈愿看到这段文字的朋友:家庭和睦!健康平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