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动漫
有没有国产描述乒乓球的动漫?有,叫做《乒乓旋风》是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在2007年制作的一部关于乒乓球的动画。该片通过描写天空中学在强手如林的乒乓球锦标赛中如何战胜自我并
有没有国产描述乒乓球的动漫?
有,叫做《乒乓旋风》是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在2007年制作的一部关于乒乓球的动画。
该片通过描写天空中学在强手如林的乒乓球锦标赛中如何战胜自我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展现了乒乓球的独特魅力和多姿多彩的中学校园生活,引导孩子们树立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高尚品格。这部动画的男主则一直在小树林水泥台称霸,就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都有爱打乒乓球的时候。
教练的配音是秦时明月里的盖聂大叔,男主的配音是秦时明月里的天明。
虽然不像灌篮高手那么经典,但是也是一部比较值得看的动画,毕竟中国出的关于自己国球的运动类的动画太少了。在能了解的时候多了解一下吧。
乒乓球运动员你最喜欢谁?
刘诗雯
在里约女团看到她,小小的女孩子爆发出很强的能量。长得也很漂亮甜甜的。慢慢的去看她以前的比赛去了解她,越来越喜欢她。希望她能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会一直陪着她。她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
你最喜欢哪个乒乓球运动员?
有没有和我一样最喜欢王皓的!在我看来,王皓绝对是对乒乓球发展有极大革新意义的运动员!
王皓作为一名直拍选手,却又最不像直拍选手的运动员!以前的刘国梁时代,直拍打法主要以“左推右攻”为主,而后随着乒乓球不断改革,“小球换大球”,直拍打法越来越受到限制,特别在反手,直接就是漏洞!只有改变直拍打法,才有可能让直拍还继续继续在赛场出现!
而后王皓横空出世!
王皓直接放弃推挡,而是运用全新的技术,“直拍横打”!用横打技术弥补反手的漏洞,这样让直拍打法更具有观赏性!
其实我知道说到王皓,很多只会想到他是三届奥运会亚军,有人调侃他是“三亚”代言人!
我想说,第一他是一名奥运冠军,第二,他斩获18个世界冠军!在“二王一马”时代留下自己最光辉的岁月!虽然,在奥运会上算是一名悲情英雄,但连续三届奥运会都闯入决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很伟大的成绩!
而他的打法,对乒乓球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后面的许昕也是继承这种打法,也很有观赏性!
希望直拍横打继续一直出现在赛场!
我是热爱乒乓球的忠肝义胆岳老三,喜欢王皓的点赞,热爱乒乓球的留言!
乒乓球问题?
谢谢邀请!
这是一个好球,当然是自己得分了。
这种球又被称为穿越球,在国家队比赛中,经常有人打出这样的神球,比如许昕、马龙、樊振东就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球,令对手一脸懵逼,无可奈何。
穿越球到对方球台后,如果对方能及时赶上,也是有可能救起来的,但穿越球一般是对手以为打不上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可能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一般是接不上的。
在比赛当中碰上这种球的机率一般也不高,所以一旦遇上,得利的一方往往会士气大振,会乘胜追击,或出现反超。
下面我们看几张动图,来欣赏一下穿越球吧!
根据乒乓球界各球员,赛事会写出怎样的轻小说,并做成动漫?
在动漫这个行业,我们的邻国日本要比我们做得更好一些。虽然最终的作品都是动漫,但是流程上会有些不一样,因为在日本通常都是漫画销量好才考虑动画化。
最让大家熟悉的就是松本大洋的《乒乓》这部漫画,通过转制成动画,让很多人都了解到了乒乓球运动的魅力。虽然这部漫画的画风比较新奇,但是情节非常的精彩传神,漫画里面的人物,除了日本本土的球员,也有着中国球员的缩影,像是孔文革这个人设,我们就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几位中国运动员集于一身的影子。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这部《乒乓》漫画,在创作时,也是依据了作者所处年代的乒乓球世界格局为蓝本进行的。
除了这部人气这作之外,日本还有《灼热的乒乓球娘》、《日式直拍》这两部漫画,《日式直拍》首发于少年JUMP杂志,目前还在连载中。
不管是漫画还是轻小说,都可以看作是在讲故事,那么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主人公,并且是以体育为背景的主人公小说,一般都偏向于励志向。除了乒乓球,日本有很多以体育为背景的动漫,比如著名的网球网子,篮球飞人、黑子的篮球,包括足球小将。
相比日本,我们国家的这类作品,就显得比较匮乏,不过乒乓球的漫画,我们也有一部,叫做乒乓王子,作者是极乐鸟,目前也还在连载中,没有完结。动画化的作品我们制作过《乒乓旋风》,但这一部的受众对象比较低龄。
在了解了这面的这些作品之外,以乒乓球为平台和背景,就可以描绘出以一名小球员为主人公,通过各地征战训练,战胜各路豪强,最终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
如何评价乒乓球运动员江嘉良?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男乒主力,江嘉良曾经是名号响彻世界乒坛的领军人物,江嘉良的职业生涯不仅代表了自己,同时也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嘉良出生于中国广东中山,7岁起学打乒乓球,9岁从石岐体校调到省体校,13岁入省队,15岁成为广东队主力,1979年江嘉良打进国家队。在国家队训练了四年后,江嘉良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3年,江嘉良参加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且随队获得了男团冠军,从此跻身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层。1985年第38届世乒赛上,江嘉良先后斩获男团和男单双冠,1987年第39届世乒赛上,江嘉良成功卫冕了男单冠军,同时带领中国队卫冕了男团冠军。其中江嘉良在第39届世乒赛上的表现堪称定海神针。男团决赛中,瑞典队0比5败给中国队,但瑞典天才球员瓦尔德内尔在单打比赛中发挥极其神勇,他接连以3比0淘汰陈龙灿和腾义,进入男单决赛。男单决赛中,瓦尔德内尔在面对江嘉良时先胜一局,不过江嘉良之后大胆求变,他连扳三局成功卫冕了男单冠军。除了世乒赛外,江嘉良还曾经获得过1984年第5届世界杯单打冠军。由于当时乒乓球项目尚未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因此江嘉良所取得的成绩足以傲视当时的其他球员。
从打法来看,江嘉良的打法十分全面,前三板台内进攻灵敏,相持能力极强。作为直板选手,江嘉良的打法和其他直板选手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时曾经和江嘉良搭档过混双的女乒主力曹燕华曾经表示江嘉良的相持能力高出别人一大截,但是发球质量略显一般。可以说江嘉良是他所处时代最顶尖的男子选手,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知之者渐少。
你最喜欢哪位乒乓球运动员?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随着英雄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脑海中关于每个乒乓球运动员的回忆却依旧清晰,打开对二王一马时代的记忆闸门,可以说年长的王励勤和马琳的二人较量拉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吹响这个时代的号角。是的,王励勤、马琳和王皓他们三个是笔者心目中最喜欢的运动员,关于他们的一切,都在脑海中永存。
如果回顾三人的职业生涯,我们会发现:数字虽枯燥,却很直观。王励勤、马琳、王皓3人在世界乒坛核心圈的时期分别是1999年至2009年,1999年至2009年,2004年至2013年,3人均实现了连续十年辉煌,这是包括孔刘在内的数拨国手可望不可及的高度。长时间保持稳定战绩,使他们三人分别收获了16个、18个、18个世界冠军,同样超越了孔刘两将(各11个),而孔刘的前辈,夺冠数最高的是庄则栋、郭跃华(均为8个),同样远远落在“二王一马”之后。
王皓出生于1983年,是目前中国乒乓球男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之一。自从他1998年底被选入国家二队,开始了长达16年的国家队生涯。在他为国效力期间,中国队团体世界大赛保持不败,王皓个人也斩获了18个世界冠军,遗憾的是独缺一块奥运会的男单金牌。苏州世乒赛退役仪式上,马琳从刘国梁手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圣·勃莱德杯,凝视许久,对于他来说,这个奖杯已经期许了太久太久:“16年前我就一直梦想着拥有它,一直等到16年后,我终于圆梦,今天很高兴能和现场的各位,一起见证二王一马时代的终结。”
他感谢我们,我们同样感谢他。
乒乓球为何是国球?
原来乒乓球是国球,小球大国外交,确立中美关系;球员勇于拼搏,敢于夺冠,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国人为之振奋,为之自豪;教练员同心协力,为国争光,没有罢赛风波,国人教仰;全国男女老少喜爱乒乓球,爱它的纯洁无暇,爱它的品质高尚。然而,自从罢赛之后,本人认为,乒乓球已经不是国球,而是国耻!乒乓球台是少数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平台,乒乓球是少数人升官发财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乒乓球赛争金夺银,不是为国争光,而是为个人谋利益,传递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等非正能量!总之,如此的折腾下去,乒乓球赛还是早点从奥运会剔除为好,让乒乓球早点回归自然本色为佳!一介书生,看不下去就喷岀来!敬请斧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