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乒乓球大小

乒乓球问题?谢谢邀请!这是一个好球,当然是自己得分了。这种球又被称为穿越球,在国家队比赛中,经常有人打出这样的神球,比如许昕、马龙、樊振东就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球,令对手一脸懵逼

乒乓球问题?

谢谢邀请!

这是一个好球,当然是自己得分了。

这种球又被称为穿越球,在国家队比赛中,经常有人打出这样的神球,比如许昕、马龙、樊振东就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球,令对手一脸懵逼,无可奈何。

穿越球到对方球台后,如果对方能及时赶上,也是有可能救起来的,但穿越球一般是对手以为打不上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可能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一般是接不上的。

在比赛当中碰上这种球的机率一般也不高,所以一旦遇上,得利的一方往往会士气大振,会乘胜追击,或出现反超。

下面我们看几张动图,来欣赏一下穿越球吧!

如果太阳系相当于乒乓球大小,那银河系和可观测的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银河系太阳系在宇宙浩瀚里漫无目标有规律的运行。不管太阳系多大多小,整个宇宙的银河系很大很大,我们人类无法想象。谢激!

乒乓球运动员你最喜欢谁?


刘诗雯

在里约女团看到她,小小的女孩子爆发出很强的能量。长得也很漂亮甜甜的。慢慢的去看她以前的比赛去了解她,越来越喜欢她。希望她能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会一直陪着她。她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

乒乓球打得最好的是谁?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历史上的领军人物有很多,像是邓亚萍,刘国梁,张怡宁、王楠这些都是,到目前乒乓球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应该是马龙。

就像刘国梁最近在采访当中所说,目前在中国国家队里,马龙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对于乒乓球的理解是最深的,所以他是最强的。

而如果说成绩的话,马龙的全满贯成绩,也恰好是他实力的最佳证明。

马龙在技术的强势在于他的变化多,技术组合相对合理,衔接快。在目前乒乓球的前三板技术不断被力量因素所弱化时,马龙在台内球的处理上可以说是目前国家队的队员当中最细腻的人,虽然是横拍选手,但是在台内小球的处理上,比起直拍来,也不落下风,对于回球落点和节奏的控制能力极强,所以我们才能常常看到马龙在遇到高水平的对手时,也能够率先发动攻击。另一点是马龙的技术组合也比较多,从发球配套的发抢就可以看出来,马龙在应对不同的局面时,常常会变换发球,进行快速发动的进攻。无论是常规的左侧下侧上,还是逆旋转,马龙都能够拥有一套适合自身节奏的办法,这也可以说是反应他本身技术全面的一个特点。而最被大家所认识的就是马龙的衔接比较快,虽然马龙打球的技术动作也比较大,非常舒展,但是在两面摆速和反手的快速衔接这两个方面,仍然是马龙的特长,也是他经常用来打开局面的手段。而到了中台之后,虽然马龙的绝对质量并不能说是绝对的第一名,但是他的稳定性极强,所以才能达到如此高的综合实力。

乒乓球为何是国球?

原来乒乓球是国球,小球大国外交,确立中美关系;球员勇于拼搏,敢于夺冠,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国人为之振奋,为之自豪;教练员同心协力,为国争光,没有罢赛风波,国人教仰;全国男女老少喜爱乒乓球,爱它的纯洁无暇,爱它的品质高尚。然而,自从罢赛之后,本人认为,乒乓球已经不是国球,而是国耻!乒乓球台是少数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平台,乒乓球是少数人升官发财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乒乓球赛争金夺银,不是为国争光,而是为个人谋利益,传递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等非正能量!总之,如此的折腾下去,乒乓球赛还是早点从奥运会剔除为好,让乒乓球早点回归自然本色为佳!一介书生,看不下去就喷岀来!敬请斧正!

乒乓球的大小和材质在未来还会改变吗?

乒乓球项目发展到了今天,已经经历了很多的改革,其中单单是乒乓球的尺寸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开始刘国梁的时代的时候乒乓球的直径是38毫米,后来改成了40毫米(误差范围是39.50-40.50毫米),再到了2014年,新球的直径标准由原来的39.50—40.50毫米上调到40.00—40.60毫米,如此微小的尺寸调整,却足以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与弹性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乒乓球的材料也从赛璐璐换成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新材料,国际乒联要求新塑料球一律采用“40+”的标注方法,与之前的“40”区分。

自从乒乓球进入了40+的时代,中外球员对于新塑料球的适应能力与感觉不尽相同。之前对丁宁进行了采访,对于新塑料球丁宁感觉改变最明显的特征是旋转变慢和速度变快。其中速度并非球的绝对速度,而是衔接球的速度比以前打赛璐珞乒乓球的时候快了。因为球现在打到球拍上没有什么停留时间,摩擦少了,更不好控制。张继科则认为,新球在接发球方面有些不规律,其他方面还算正常。

国际乒联每一次对器材或规则的改革,都会导致原有格局的分化重组。而在改革后迅速抢占先机的选手,往往会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国乒总教练刘国梁认为,“虽然中国男女选手都会师世界杯决赛,成绩算比较正常,但从过程看,某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受到新球的影响,但现在还下不了结论,毕竟才刚刚开始。现在还有许多适应的地方,有的适应能力强,有的弱一些,但最终还是看谁的能力更强,慢慢地成为主导力量。”

从2014年张继科拿下新塑料球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开始,乒乓球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时至今日,运动员们已经是适应了新塑料球的弹跳规律,虽然换新塑料球的根本目的是限制中国队,但是国际乒联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增加观赏性,有利于乒乓球的推广。不错,新材料是比原来的赛璐璐要安全得多,也不会自燃,绿色环保,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把直径从40mm变成了40+那就明显是针对中国队的了,看过乒乓球比赛的人都知道,乒乓球的魅力在于旋转,没有旋转的乒乓球根本算不上乒乓球,直径变大,旋转削弱,这无疑是利于欧洲人以力量为主导的打法,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

话虽如此,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国队似乎并没有受到此次改革的影响,你国际乒联改革乒乓球,我们国内就改革胶皮,速度变慢了,我们自己就想办法在胶皮上改进增加速度,弥补新球速度不足的毛病,就这样,红双喜公司将统治着国手们正手的红双喜狂飙3套胶的粘性配方修改了,粘性减弱,增加出球速度,成功开发出新材料时代的狂飙3套胶,完美解决了新材料球所带来的问题。

所以这个也是为什么国际乒联改革却始终改不掉中国队的原因之一了。现在乒乓球的直径已经修改了2次,在短暂的未来是不会在直径和材料上进行改革的了,但是长久下去就很难排除这个可能,因为国际乒联难以忍受目前乒乓球只有40mm或者40+的直径,还要加大这个长度。但这次乒联给出了可供选择的两个方案,方案1:乒乓球的直径增加到44毫米,对于44毫米的乒乓球,日本韩国某些企业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考虑中国人的心情,44-也挺好。这个方案看起来比较温和。日韩指出,球径的加大应该循序渐进。每次修改球径,都可以给世界乒坛带来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这种机会不应该只有一次。支持这种方案的运动员以日本为代表。

方案2:以欧美为代表提出,乒乓球直径增加到55mm,一次增加到位,一旦该方案获得通过,老瓦、波尔等运动员表示50年之内不再对球的大小提出异议。欧洲各俱乐部则表示如果使用该规则,愿意放弃修改球台与球拍的各种配套方案。欧美人没有日本人心眼多。他们也在玩大球了。

新的乒乓球尺寸改革方案虽然还没落实,但是短期来说,乒乓球尺寸还会继续保持现状的40+,不会随便增大,如果说未来乒乓球的改革方案会在哪,我想应该会在球桌和球拍上吧,据说之前国际乒联就曾经表示球网的高度会增加3厘米,目前正在测试中,至于会不会在东京奥运会之前通过这项改革呢,这个真的很难说。

除了改革球网高度,相信很快国际乒联又会改革乒乓球拍的标准了,昨天国际乒联通过微博发出一则消息:中国选手赵子豪未通过球拍检测。据国际乒联透露,赵子豪球拍未能过检,是因为球拍的厚度超过规定限制。国际乒联规定,比赛时所用球板的厚度不得超过6.5mm、反胶胶皮不得超过4mm,总体厚度不得超过7.3mm。

这次的瑞典公开赛,国乒小将赵子豪被国际乒联给“盯上”了,其实国际乒联从改用了无机胶水之后就一直都没有办法检测中国队的球拍有没有使用膨胀剂,只能通过厚度来检测作为标准,但是此次赵子豪的主拍和备用拍都没有通过厚度检测,想必国际乒联很快又会“搞事情”了,或许赵子豪这一次的“闪失”就成了国际乒联对球拍改革的契机了……


中国乒乓球史上谁最强?

如果单从夺得世界冠军次数来说,男队第一人当属马龙,马龙截至目前总共获得102个冠军,在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男单卫冕后,拿到第19个世界冠军,也超越了王皓和马琳,成为世界冠军数最多的运动员。

到目前为止,马龙拿到了三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两枚团体金牌和一枚里约奥运会的单打金牌。世锦赛九项冠军,其中包括2006-2016期间六次团体冠军,2015年和2017年两次世锦赛单打冠军,2011年世乒赛双打冠军。七次世界杯冠军,其中包括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5年五次世界杯团体冠军,2012年和2015年世界杯单打冠军。共拿到了19个世界冠军!

马龙实现了夺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巡回赛总决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全运会、全锦赛在内的所有重要比赛的单打冠军,成为史上第一位男子乒坛全满贯得主。还创造了五次团体世界大赛27战全胜的历史纪录!还创造了三届世锦赛团体赛18战全胜且不失一局的历史纪录。

同时他在两年的时间里拿到两个世锦赛、一个奥运会和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马龙时代”!他就是当今乒坛的王者!他能拿的冠军都拿到了,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史无前例的“双轮全满贯”以及世锦赛单打三连冠,象庄则栋那样拿到圣-勃莱德杯的复制奖杯!!

如何评价乒乓球运动员江嘉良?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男乒主力,江嘉良曾经是名号响彻世界乒坛的领军人物,江嘉良的职业生涯不仅代表了自己,同时也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嘉良出生于中国广东中山,7岁起学打乒乓球,9岁从石岐体校调到省体校,13岁入省队,15岁成为广东队主力,1979年江嘉良打进国家队。在国家队训练了四年后,江嘉良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3年,江嘉良参加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且随队获得了男团冠军,从此跻身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层。1985年第38届世乒赛上,江嘉良先后斩获男团和男单双冠,1987年第39届世乒赛上,江嘉良成功卫冕了男单冠军,同时带领中国队卫冕了男团冠军。其中江嘉良在第39届世乒赛上的表现堪称定海神针。男团决赛中,瑞典队0比5败给中国队,但瑞典天才球员瓦尔德内尔在单打比赛中发挥极其神勇,他接连以3比0淘汰陈龙灿和腾义,进入男单决赛。男单决赛中,瓦尔德内尔在面对江嘉良时先胜一局,不过江嘉良之后大胆求变,他连扳三局成功卫冕了男单冠军。除了世乒赛外,江嘉良还曾经获得过1984年第5届世界杯单打冠军。由于当时乒乓球项目尚未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因此江嘉良所取得的成绩足以傲视当时的其他球员。

从打法来看,江嘉良的打法十分全面,前三板台内进攻灵敏,相持能力极强。作为直板选手,江嘉良的打法和其他直板选手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时曾经和江嘉良搭档过混双的女乒主力曹燕华曾经表示江嘉良的相持能力高出别人一大截,但是发球质量略显一般。可以说江嘉良是他所处时代最顶尖的男子选手,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知之者渐少。

乒乓球为什么中国一家独大?

第一,是特定的人种所决定的。中国人属于蒙古利亚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种人,黄种人体型适中,与白人、黑人、棕种人相比,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反应灵便,动作敏捷,较其他人种更适宜打乒乓球。第二,乒乓球运动器材简便,占用场地小,成本费用低。第三,运动量适中,没有危险性。第四,中国人口众多,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也多,产生出来的优秀运动员也更多。第五,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这是举全国之力的结果,也是中国的体制所决定了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