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猫头鹰的旅行app
2018年5月26日,拥有2000万用户的得到APP上线两周年,得到发布了华与华为其设计的全新品牌LOGO和广告语。△得到新LOGO形象有三种组合形式:APP图标、盾牌校徽,还有大大的猫头鹰形
2018年5月26日,拥有2000万用户的得到APP上线两周年,得到发布了华与华为其设计的全新品牌LOGO和广告语。

△得到新LOGO形象有三种组合形式:APP图标、盾牌校徽,还有大大的猫头鹰形象
那么如此有刺激性的LOGO,
到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今天华与华得到项目组为大家独家揭秘!
为什么要给得到设计一只猫头鹰LOGO?
它的创作原理是什么?
设计的过程运用了哪些华与华方法?
赶快往下看!
一、寻找得到APP的基因和禀赋
华与华从2018年1月开始为得到APP服务,华与华服务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先看这个企业的基因和禀赋是什么。
那么得到的禀赋是什么呢?
得到APP诞生于2016年,是一个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高效知识服务的APP,其创始人罗振宇(人称“罗胖”)被称为“知识服务”行业的开创者。有互联网人士评价,当互联网红利进入尾声,可以线上化的东西都已经被线上化的时候,得到APP的诞生堪称是“最后一个互联网产品”。
在华与华项目组对得到CEO脱不花进行访谈时,她说起得到的第一性原理:
“人类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都要用新的方式,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积累下来的知识,再次呈现出来。得到要做的,就是用全新的方式,把人类的全部高价值知识再生产、呈现一遍。得到面临的是一个'古登堡级'的机会。”
在华与华看来,得到APP的事业,是一场人类学的宏大叙事,要放在一百年的时间长度去看。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技术,口语和语音在语言技术中,居于首要地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类正在重返“口语文明”,文字的地位正在下降。而语音技术和一切技术的语音化,就是现在最大、最前沿的产业。
得到APP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华与华做创意有两大核心技术:词语的技术和符号的技术。
当面对这样一个以一百年为价值思考尺度的新物种,华与华提出两个一百年:要为得到设计管用一百年的“超级话语”和管用一百年的“超级符号”。
二、管用一百年的超级话语
得到APP是一个用知识为用户赋能的“新物种”。
得到的核心能力,在于其重新生产知识的"手艺",能为用户提供节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这是它的基因。
它的资源禀赋呢,是拥有一批头部知识大师资源,比如经济学者薛兆丰,清华管理学教授宁向东,北大金融系博士生导师香帅等等,都是著名的"得到系"老师。
得到让原先遥不可及的顶尖名校的顶级知识,一下子变成了你手机里面随时可听的产品。
可以说得到APP的出现,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教育对通识类知识的"垄断",以前学知识是看书,是去学校,现在是上得到APP。
在对得到用户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得到APP已经是公认的知识服务领域的头部平台,拥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品控和课程质量,可以说已经成为了高品质知识的代名词,得到就代表了“知识”。
我们提出,得到要占领“知识”这个超级词语。
超级话语要有超级句式。
根据华与华超级口号的创作方法--“品牌谚语填空法”,我们已经有了品牌名“得到”和超级词语“知识”,还需要一句有超级语感的超级句式将它们联系起来。
所谓超级句式,就是这句话一出来,就一目了然,过目不忘,脱口而出,不胫而走。
超级句式的阅读速度是极快的,只需要一秒钟。人们只要阅读关键词,就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和情绪。
因为消费者脑海里已经有了这句话,我们只需要把内容嫁接到消费者脑海里已经有的信息中。
我们找到了一句已经流传了400多年的超级句式,来自16世纪法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将这句耳熟能详,大家从小听到大,其中蕴藏着人类文化集体潜意识原力的俗语,注入到得到品牌中,就创作出了得到品牌的“超级话语”--知识就在得到。
知识就在得到,这句话一出来,就一目了然,过目不忘,脱口而出,不胫而走。
一下子就建立了得到的权威性和熟悉感。学知识不用去其他地方,上得到APP就行了,牢牢把“知识”这个词给占了。
而且,这句话的文化母体“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有了400多年的生命力。华与华方法说,文化母体过去有多长的历史,未来就有多长的生命力。
知识就在得到,这句话管用一百年,没问题。
三、管用一百年的超级符号
有了这句超级话语,我们接着想代表知识的符号是什么?
我们说超级符号的本质,是嫁接一个文化原型,占人类文化的便宜。要找一个人人都熟悉,人人都喜欢的符号。
我们找到了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代表知识的文化符号--雅典娜的猫头鹰。

△ 雅典娜和猫头鹰
在希腊神话中,雅典娜是古希腊的智慧女神,而负责她消息来源的圣鸟就是猫头鹰,猫头鹰也就成为了智慧与知识的象征。
两千多年来,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人类已经把猫头鹰描绘成智慧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从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到今天的《小熊维尼》、《狮子王》、《哈利波特》等现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智慧的猫头鹰的身影,它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生命力。
△ 各影视剧中猫头鹰的形象
英文有句谚语,as wise as owl,意思是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而这正是将猫头鹰视为智慧象征的最好说明。

作为代表知识的文化符号,猫头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量书籍、儿童绘本和动画片中。
如果出现动物角色的教授或者校长,十有八九是猫头鹰,让人们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个符号有特别的熟悉感。
在动物界,猫头鹰的头部可以转动惊人的270度,它可以看见自己的背后。所以它的确不只是象征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也确实具备这种能力。
它的大眼睛,更是增加了它智慧的名声。而黑格尔的名言:“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更是将猫头鹰和智慧哲学联系在一起。

确定了猫头鹰这个代表知识智慧的文化符号,我们接下来就要考虑把它私有化,设计成为得到品牌专属的猫头鹰。
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原力的猫头鹰原型: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的城邦币,是当时最重要的国际流通货币,正面是雅典娜的头像,背面就是一只猫头鹰。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值钱的古钱币了。


这个古钱币里的猫头鹰形象,连香奈儿都用它来开发包包。


华与华的超级符号方法就是要用原型,我们只使用生命力最强、最长的原型符号,过去有多少年历史,未来就有多少年生命力。这只猫头鹰原型已经活了两千五百年,支持得到的事业一百年,没问题。
找到了这个原型,我们的设计师开始着手对其进行“私有化”:首先把猫头鹰的眼睛突出放大,因为大眼睛有沟通,一眼看过去就能发现,刺激足够大,令人过目不忘。同时把猫头鹰的颜色改为橙色,颜色更鲜亮。
就这样,得到的超级符号--一只大眼睛橙色猫头鹰诞生了!

从雅典古钱币中复活的猫头鹰,保持古原型的身材比例,将身体羽毛剔除简化,放大头部,突出一双有智慧的大眼睛,是不是让人一眼就过目不忘,一眼就很喜欢?
插画师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得到APP用户的使用场景:


开车中,听得到

乘地铁,听得到
跑步时,听得到
飞行中,听得到
睡觉前,听得到
洗澡时,听得到
有了猫头鹰形象后,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知识就在得到”的认知。
得到要成为一所终身学习的大学,因此我们做这个LOGO的逻辑是,要做一个齐肩于世界一流大学的LOGO,将得到的品牌寄生在世界百年名校的符号里,为得到赋予一个百年大学的品牌形象。
我们找到世界百年名校的LOGO符号,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盾型+书本+形象。

于是我们把猫头鹰+盾型+书本做了一个设计组合,就成为了得到的新LOGO。


就这样,一个管用一百年的LOGO--得到猫头鹰LOGO诞生了。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而且能记住一辈子。重点是它是一个听觉化的设计,可描述的设计,这就降低了传播的成本。
设计师还做了一系列猫头鹰LOGO衍生品的产品,有马克杯,胸章,笔记本,旅行箱,T恤等等,在不久之后就会陆续出街和大家见面。



△ 得到猫头鹰丝巾



这套被罗胖点名要用100年的猫头鹰LOGO符号,会不会成为21世纪中国十大百年经典品牌形象,我们拭目以待!
四、罗胖解读:为什么得到猫头鹰LOGO要用100年
当这套方案刚刚发布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遭到了得到内部员工的反对。
罗振宇却说:“这个猫头鹰LOGO打算用100年。至少我活着的时候就用这个,就不换了,就是因为它的刺激度足够大。”
罗胖甚至还拿了天猫的LOGO来做对比,比的就是一个刺激。

最后,对于为什么会接受猫头鹰LOGO的方案,罗胖专门在例会直播中总结了10点:
1、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一个东西好看,为了好看只是很低级的目标,本质是这个设计有没有降低认知负担。
2、对于一个品牌LOGO来说,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刺激,用能不能记住,刺激能够达到什么量级,来判断是不是一个好LOGO。
3、得到猫头鹰LOGO的特点就是眼睛大,我们作为生物,大眼睛是天然有刺激性的。
4、好的刺激叫做“播传”,就是你看到之后,这个符号就在你脑子里被印刻下来,赶不走,还能在脑子里不断重复。
5、审美一百年里足够产生好多轮变化,美丑先放一边,我们首先判断信号刺激大不大。
6、为什么我们信华与华?其实道理很简单。华与华是我们见过的广告公司当中为数不多的给自己做广告的,而且是按照自己主张的理论做广告的公司。我就信他。最怕的是一个人说的话自己都不信。
7、孟子有一句话“与人为善”。意思就是一个人想要成事非常简单,要善于利用别人的优点。这个东西叫相信力。我们就选择相信,就这么简单。
8、如果不出意外,这个LOGO就用100年,反正我死之前谁也别想换。
9、华与华医嘱,服药有三条: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
10、一个新物种诞生了,它有缺陷,但是它会随着我们的努力而永存。
华与华董事长华杉点评得到猫头鹰LOGO诞生:
1、 新的事物出来,通常大家会有一种"异物感",所以有些人会排斥,过一阵就好了。
2、得到的猫头鹰是文化原型,不仅好看,而且耐看,已经好看了2500年。
3、 觉得好看的人,通常不会说话。因为一旦有人说不好看,他说好看,就显得自己水平低了。罗胖说:"什么叫高级感,高级感是一种理解门槛,你不懂我就高级了。"麦克卢汉说:"古老的浪漫观念是,你不应该欣赏你理解的东西。"所以人们一看到自己被和简单明了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就紧张:"别人会不会觉得我LOW啊?"这是一种自卑心理。
4、广告是无意识的药丸,所有有意识的讨论,都和本质无关,只有开处方的人知道药理作用。
5、 在华与华成立之初,我曾说过,21世纪中国十大百年经典品牌形象,必有一半是华与华的作品,希望得到是其中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