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
互联网中的数据有重量吗?互联网传输的信号,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光信号是光子的传播没有质量。电信号,是电压的变化,是电场的变化,也没有质量。所以没有质量的变化。电脑之所以称之
互联网中的数据有重量吗?
互联网传输的信号,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光信号是光子的传播没有质量。电信号,是电压的变化,是电场的变化,也没有质量。所以没有质量的变化。电脑之所以称之为电子计算机,是有道理的,就是根据电子元件的充放电引起元器件的电压变化,从而形成信号。充放电是电场的变化,也可以称之为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造成的。电子计算机是宏观上利用了群体电子定向移动的效果实现逻辑计算的。电脑称之为电子计算机,当之无愧。
互联网用户数据是谁提供的?
互联网数据虽然都是每个用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的人提供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懂自己所做所为都被数据库收集资料!后知后觉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学校课堂上有关于数据连接网咯的相关问题!我想很多人才会有权力选择用不用互联网时代的工具!这样可以减少矛盾发生!
互联网公司BAT收集你的数据获取巨大利益,你认为应该给你利益分红吗?
我们不需要他们的分红!
1、百度的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到,中国人普遍缺乏隐私意识,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各种隐私,比如电话号码、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甚至家庭信息等等,言语之间毫无对普通人的尊重。
2、包括BAT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会通过App及个人网络浏览习惯收集个人数据,甚至监听电话,然后利用得到的信息,一方面定向投放广告、定向投放新闻及消息、另一方面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开发相应的商业产品,从而谋取商业利益。
3、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制定之中,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明显滞后,这给了这些公司可乘之机,一方面也是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希望有关法规能够早日出台。
4、至于分红什么的,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普通大众又不是股东,没有权利分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需要这些分红,我们只需要隐私被保护。而不是到了网络上就成为一个透明人,赤裸人。
未来会产生“数据银行”吗?
数据银行一定会有,现在政府企业上云,大数据分析有了,数据是基础,数据银行要解决数据安全是前提。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信息如何守护?
感谢邀请!简单谈谈我的看法!这个问题分两方面:
一 从个人来讲
1 最好的保护是与网络隔离,我曾经试过,传递信息要么用电话,要么用U盘,但真心坚持不下去。这是一个协作的社会网络,要生活就要协作,要协作就要用网络,用网络就要传递数据,传递数据就有泄露风险!
2 既然无法避免,就要勇敢面对。这就有个算账了,主要包含三个主要指标:泄露的概率、泄露的后果、获得的收益。根据三者的关系,针对每类行为,决定自己的行为。比如登记手机号领50元购物券,你就要接受广告“骚扰”,怎么办,你自己选!
二 从政府与机构讲
1 政府应该抓紧大数据的立法,规定数据采集的准入、规则、使用要求等,并加强过程的监管。
2 采集数据的机构或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采集与使用数据必须征求用户同意。而且必须有诚意,既不能弄一大堆文字,更不能如果用户不同意就不让使用!
2018年双11,阿里2000亿京东1600亿,你认为数据真实性如何?你贡献多少?
京东1600亿就是个笑话。阿里巴巴2135亿元水纷不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