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科技成果

为什么有些人彻底否定中医,你怎么看?飞在天空中的不一定是天使,有可能它们就是鸟人。怎么看待韩春雨的科技成果?时至今日,韩春雨的科技成果就是一场闹剧。网络配图首先,2016年5月2

为什么有些人彻底否定中医,你怎么看?

飞在天空中的不一定是天使,有可能它们就是鸟人。

怎么看待韩春雨的科技成果?

时至今日,韩春雨的科技成果就是一场闹剧。

网络配图

首先,2016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 34, 768–773, 2016)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的研究论文。此后,韩春雨团队及其所属河北科技大学获得大量科研经费资助,同时韩春雨也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并被邀请到各大知名大学和研究所做NgAgo方面的学术报告。但是,此后国内外学术界就开始不断质疑不能在自己的实验室完成NgAgo方面的实验。本来这时候,如果韩春雨及其团队如果能够即使发现自己实验的失误,并公开道歉就能使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是自从2016年8月以来,韩春雨及其团队就一直以别的实验室实验样本污染及其原因来搪塞别的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的事实。

网络配图

除此之外,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拖着不给出实验结果。如2016年10月10日,中国国内13位知名研究学者实名公开了他们“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无法成功的结果。这些学者的一致观点是:“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但是,2016年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就韩春雨实验结果受质疑作出书面回应称:已有机构用韩春雨团队技术实现基因编辑具体信息会适时向社会公布,并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这样才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长。但是,直到2017年8月《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团队撤回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为止。该团队一直也没有给公众公布出实验的具体信息。

最终的撤稿也直接宣布了韩春雨所谓科研成果就是一场闹剧,显示出其团队不仅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同时科研伦理和道德更需要提高。

太原将建环理工大创业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你怎么看?

快别提倡万人创业了,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简直就是拿着爹娘的辛苦钱在交昂贵的社会学学费!

说一个真实事件,上个月我的一个小伙伴,太原理工大研究生毕业,采矿工程,按理说前程似锦,但是个人、家庭都毁在了创业上!

小伙伴研究生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山西某矿业集团,因为前几年煤矿效益不景气,工资收入等不算高,勉强维生吧。再看了某创业节目以后,和几个同事决定裸辞创业,选择了当时比较火的“考研视频培训班”。

据小伙伴说还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作为大股东拿出了工作几年的全部积蓄,其他几个同事也分别拿出几万块钱,在某县城大学租了间教室开始创业。购买名师视频课程,据说一个科目就好几万,光是买课程就花光了所有的创业金,然后作为大股东的朋友居然借了当地高利贷,没错,就是那种利息超高、利滚利的高利贷!

但是招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加上他们完全没有运营经验,推广效果也不好。购买视频资料的总公司给他们出了一份推广方案,没有钱继续高利贷……

最终结果就是一学期考研结束以后,他们一共招生100来人,收入三两万。如果想继续创业,就得再买视频课程,又得投入好多钱,所有的创业小伙伴都傻bi了,清算走人。

我的那个朋友已经告诉家人,家人帮他还了一笔的高利贷,而找我那天是第二笔高利贷到期,当天中午必须还钱。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告诉那些冲动要创业的人,创业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商场如战场,没有大笔钱没有大资源,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人脉关系、垄断技术,你还是远离创业,珍爱生命!

有人借用汉芯造假质疑量子科研成果,具有可比性吗?

笔者不认为汉芯造假和量子科研具有可比性!


第一,科研环境不同。

有了汉芯造假等丑闻的爆发,国家对科研成果的评审机制,应该趋于完善,并有更加严格的评定办法。

第二,介入单位不同。

汉芯之所以能造假,与汉芯整个研制过程,基本上由陈进一人主导,参与研究的不过是听调于陈进一人。而量子科研,期中量子通信研究,虽然由潘建伟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但是参与研究的单位众多,只不过是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造假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存在!


第三,参与单位涉及不同国家。

汉芯只是中国人自己在研究,供中国自己使用,科研成果仅受国内评审。

量子科技虽然是中国的科技成果,但是,受到全球关注,接受全球评测。我国量子科研成果每一次公布,都会受到世界范围的质询,而不只是国内测评。


举个例子,量子通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密。而我国和奥地利之间通过量子通讯方式,进行了时间长达70分钟的视频通话,而且是公开进行的!既然量子通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密,国际范围内肯定会对这次量子视频通话用尽各种手段来攻击。其中,在这次量子视频通话期间,全球范围内,多达数以千计的顶尖黑客公开围攻这次量子视频通话,试图破解密码,但直到通话结束都以失败告终!

另外,我国成功利用量子通讯卫星进行军事级别的水下通信,参与单位,不止是研发单位,还有军事部门,更有海面以下潜航数千公里的潜艇安全!相信,国际也有势力企图破坏。


最终,有关部门通过了实验,并且进行了公开报道。随后,美国《国家利益》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才有美日法德等国向中国提出要求,要分享量子技术!试问,如果量子通讯造假,这将意味着什么?又怎能蒙混过关?

第四,影响范围不同。

我们知道,潘建伟院士的团队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并先后获得了菲涅尔奖、兰姆奖和我国未来科技大奖。这些都是国内国际顶级大奖,其中,菲涅尔奖和兰姆奖,都是量子领域的,最高奖项,分属于欧洲和美国。而我国“未来科技大奖”更是有“中国的诺贝尔奖”之称,获奖者需要通过最为严格的评审!


有人说,论文可以作假,奖项,哪怕是国际顶尖的奖项也不能证明其科学研究成果是确定无疑的!看来,这些奖项评委成员的智商可能还不及那些一无所成更毫无建树者的智商?

果真如此,那么,我国量子科技造假者的水平和智商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因为,他们连全世界都欺骗了,问题是,还欺骗过关了!


谁信呐?!

第五,时间跨度大。

自潘建伟2001年回国从事量子科研,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在此期间,潘建伟团队的量子科研成果不断问世。如果涉嫌欺诈,短时间内或许难以辨别,然而,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不被发现,这个难度绝不是一般的大!

最后,既然是欺诈,无非是谋财,至于名誉由于是建立在欺诈的基础,也就无从说起!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是如何通过而不被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欺诈的可能性,最起码的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方舟子、曲昭伟和池昭新等,可以闭嘴了!

科技成果评价的工作流程包含哪些?

每项科技成果在转化成社会实际应用,转变成生产力之前,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评价过程;

(1)科研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2)对所有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用于方便统计分析,评估。写出学术性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及工作总结。

(3)科研成果的举定;由专家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鉴定,审核。

(4)应用与推广;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领域的科技变革简直是一日千里,如雨后春笋,节节高。

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方式,使每项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发挥出最积极,也是最大的效能与效益。

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了:总结,鉴定,推广,实际运用和成果奖励。

谢邀!

祝今日头条的编辑老师工作愉快。

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

谢谢邀请。因为非专业人士所以仅发表个人看法。评价一个科技成果个人觉得需要从技术层面和效用性层面来看,技术上攻破了什么样的难关,有什么样的创新都是可以请假的,此外科技的效用性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无益处个人觉得比例要占得重得多,毕竟研发科技就是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有创造性的工具。所研发的新科技能够有效与现代技术结合并用到实处对人类生活会很多帮助吧。

如何看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运营?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运营重点在对市场规律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市场要素。首先,是运用市场的手段,把科技成果从高校、科研院所里转移到企业里面去;其次,是依托企业为载体,通过企业鲜明的市场特性,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在当下,许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为了转移而转移,只是简单的把科研成果(包括专利、解决方案等)落到企业头上。这样,研发人员得了点眼前小利,企业得了点赋能科技的小虚荣。科技成果转移出去后,由于出发点就不是市场化,所以,最终是否可以创造价值、是否去转化成价值,研发人员管控不了,企业也不太去关注。

怎样真正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运营?首先,需要有收益模式让科技研发人员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定向研发;其次,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对科技产品及性能的需求进行成果转化;再次,运营模式需要充分体现市场化关于价值分配的原理,在利益分配上平衡研发者、科技服务平台、企业三方关系。

(研发 — 平台 — 市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