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美食
漳州古城(古街)有什么美食攻略?四果汤,锅边糊,猫仔粥漳州市有什么特色的美食?咱是地道的漳州人,欢迎各位客官到访,在此先尽下地主之宜介绍一下漳州的特色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先列举几个
漳州古城(古街)有什么美食攻略?
四果汤,锅边糊,猫仔粥
漳州市有什么特色的美食?
咱是地道的漳州人,欢迎各位客官到访,在此先尽下地主之宜介绍一下漳州的特色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先列举几个代表性的吧:卤面,生烫,手抓面,猫仔粥,蚵仔煎,豆花粉丝,四果汤,麻糍,鸡仔胎,锅边糊。
漳州卤面:卤面是漳州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早餐,用碱水做出来面饼清爽弹牙,稍带一点涩味,不宜吃水,味道特别。漳州卤面的汤底一般用风干鱿鱼加猪骨熬制的高汤加水淀粉,鸡蛋,香菇,虾皮,五花肉勾芡成羹,也存在用鸡汤底和胡椒猪肚汤底的部分店家,辅料有:猪皮,猪大肠,猪肺,壳子肉(横膈肌),笋干,豆干等。
漳州生烫:生烫,就是生食烫熟嘛,烫的料有很多,比如肉筋、鸭胗、鸭心、猪肝、猪心(主要是内脏类和肉类,菇类、青菜类),同时可以配上面条,米粉,粉丝等。
漳州手抓面:手抓面可以说是碱面的最原始,以碱面饼裹着豆干和五香卷以及腌制萝卜酸,抓握食用而得名,手抓面可佐芥辣,蒜蓉酱,沙茶酱,花生酱,甜辣酱多种调味酱料。
漳州蚵仔煎:蚵仔煎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在古代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漳州蚵仔煎跟其他地区蚵仔煎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漳州的蚵仔煎用的是米浆,这样煎起来的蚵仔煎更酥脆,而其它地区用的是地瓜粉,蚵仔煎吃起来比较软湿。
漳州麻糍:手工包入糖粉和脆面渣,在花生粉中滚成,香味扑鼻,咬下去顺滑可口,甜而不腻。
欢迎到漳州玩。
厦门、漳州、泉州的美食有什么区别?
厦门、漳州、泉州都属于闽南地区,都是沿海地区,风土人情都比较接近,自古以来互相的往来交流也很多,所以很多美食、小吃都是三个地方都有的,所以网上经常有关于某个美食、小吃是起源于哪里,哪里才是正宗之类的辩论,往往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充分说明了很多美食小吃都是三地共有的,起源于哪里已经很难说清了。
就目前来说,三地的美食小吃有共同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下面就简单说说。
厦门历史上最早的中心是在同安,因此同安有不少美食小吃都是很有渊源的,也是很好吃的,比如同安封肉、大肠血、汤包等,最近走红的还有个炸鸡腿。近代厦门的中心转移到了岛内,美食和小吃在岛内也就蓬勃发展了,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沙茶面,这是厦门人最爱吃、百吃不厌的小吃,乌糖、四里等沙茶面店更是全国知名,最近又有的店发明了龙虾沙茶面,风靡一时。还有姜母鸭、灌口卤鸭,长期以来是厦门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肉粽、海蛎煎、春卷、薄饼、花生汤等传统小吃也是长盛不衰,老店吴再添一直是老厦门人吃美食小吃的好去处。
漳州的不少美食小吃也是很有名的,不少厦门人都会漂洋过海去漳州吃,比如大名鼎鼎的石码五香,据说有的土豪厦门人会大老远开个奔驰过去就为了吃一条五香。还有漳州四果汤,这两年在厦门也是遍地开花,流行一时。
泉州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跟世界各地的交流都很多,因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美食小吃上也是品种繁多,比如豆花、炸醋肉、麻糍、牛肉羹、咸饭、土笋冻、鱼粿等。
能象征漳州的小吃和美食都有哪些?
漳州作为闽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美食小吃在民间流传。如果要说最能象征漳州的小吃美食,那我想应该也就是以下几种吧!
四果汤:说到漳州我想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漳州的四果汤很出名。其实四果汤做法很简单,食材更是随处可见,可就是这样一碗由各种水果和莲子花生加冰块之类的小吃却备受漳州人喜爱,一到夏天这道美食可谓风靡整个漳州。
卤面:卤面是漳州人的传统习惯,在漳州市区的人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乔迁喜事都得在家做上一大锅的卤面供亲朋好友食用。而如今,阿芬卤面更是遍布漳州街头。
当然,漳州还有很多小吃,比如云洞岩的盐鸡、漳浦的填鸭、龙海的五香、平和的枕头饼、漳州的三角饼等。
如果说水果类的,那自然属平和蜜柚了。
平和蜜柚产自漳州的平和县,自古为皇朝贡品,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被誉为天然水果罐头的美誉,如今的平和蜜柚已远销海内外。
漳州是一个闽南小镇,更是一个小吃天堂,如果你喜欢,不妨来走走。
漳州有什么特色美食?
优岳答题 不偏不倚 敬请关注↗↗↗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所以,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好所在造就好食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勤劳的人民,形成了众多的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美味,为闽菜系增添灿烂和辉煌。
漳州卤面
漳州卤面,久负盛名,相传据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漳州卤面选用碱面来卤制,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干贝、虾干、金针菜等配料炒熟后,加入猪筒骨熬制的高汤煮 ,放入碱面煮透,加入生抽、鸡精、十三香、白糖调味,再用水淀粉勾薄薄芡,撒上葱花,即可。口感香甜、润滑香醇、卤汁浓郁。
漳州猫仔粥
猫仔粥,是漳州诏安的一道传统美食。以米饭、海鲜、家禽肉等为原料,用砂锅猛火滚过,加入胡椒粉、芫荽末、蒜油即可;粥清见底,虾红、鱿白、鱼雪、鸡黄、肉赤,色泽相映,数荤一素,清鲜醇美,风味独特。
漳浦石榴填鸭
石榴填鸭,是漳州漳浦石榴镇的一道特色美食。填鸭首先要选鸭,选的鸭子要符合三个条件,一选菜鸭子公鸭;二选择健康体瘦,体瘦利于长膘;三选饲养三个月左右的鸭子;这样的鸭子容易填食,不抛食,长得快。填食20天左右,鸭子精肉多肥肉少,吃起来香而不油,肥而不腻,脆而不韧。烹饪方式采用白水煮鸭,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用筷子插进鸭子翅膀下的部位,抽出来不见血水,即可出锅,把盐、五香粉、味精调合在一起,涂抹鸭肉,再剁成块状。肉层红白相间,肥而不腻,肉质清甜。填鸭的鸭肝比普通鸭肝大上一倍,由于脂肪增加,填鸭肝特别的嫩,炖熟后仍保持松软状态,石榴当地称之为“粉肝”,可与法国鹅肝相媲美。
鸡仔胎
鸡仔胎,对外人堪称一道黑暗料理,对漳州人来说,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选用受精鸡蛋经过孵化,当坯胎开始发育,形成雏形,可以看到鸡骨头,有了细软的绒毛,就可以用来制作鸡仔胎;鸡仔胎的制作方式有盐焗和水煮,盐焗时,锅底铺上一层粗盐烧热,放入鸡蛋码好,几分钟后把鸡蛋的另一头调转过来受热;水煮就是和普通的水煮蛋一样,只是在水里加入米酒或煮好后喷上米酒。鸡仔胎的口味如何我就不讲了,因为优岳7曾多次在朋友的“怂恿”下,始终张不开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漳州走一趟,品尝一下这独特的美食,再来评论区说道说道也不迟,哈哈。
漳州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夜已深了,不想码字了,码的多口水就一直淌,又担心梦到自己吃鸡仔胎被吓醒,所以,就此别过,漳州还有的美食,我们评论区见。
去漳州和厦门不能错过的美食有哪些?
有句话说得好:抓住一个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魅力之处,不仅是浓厚的人文气息、饱受好评的景观,更要有可以抓住游客的胃的美食。
那么如果你去厦门或者漳州游玩,哪些美食是你不能错过的呢?下面我就给推荐几款,让你先饱饱眼福。
【沙茶面】
沙茶面,是厦门人最常见最平常的小吃了。无论清晨或黄昏,随处可见卖沙茶面的小店。
沙茶面的妙处,是汤头,再加上自选加料:瘦肉、鱼丸、鱿鱼等琳琅满目二三十种,绝对内容丰富,风味独特,值得一试。在色泽金黄、味香鲜辣的沙茶面中大快朵颐的享受鹭岛美食,痛快淋漓的品味厦门生活。
推荐:
店名:乌糖沙茶面;地址:思明区民族路60号。
店名:大中沙茶面;地址:思明区中山路49号(和凤街口)。
【海蛎煎】
用闽南话讲是“蚵仔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小吃。香鲜细腻、美味可口。
海蛎味道有点腥,如何去腥并保持鲜味,海蛎的新鲜程度至关重要。通常,为了去除腥味,有些厨师会在海蛎里拌入鸡蛋。海蛎煎的做法是把蛋围在海蛎煎的周围,保持了海蛎的原味,味道甚是鲜美。
推荐:
店名:康家龙头海蛎煎;地址:思明区龙头路189号。
店名:莲欢海蛎煎;地址:思明区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4号。
【花生汤】
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
厦门的黄则和花生汤店顶着百年老字号的名气,能将花生汤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让人觉得甜到心头。同时可以搭配咸点吃,味道很赞。
推荐:
黄则和花生汤店(中山路店);地址:思明区中山路22-24号。
【漳州卤面】
漳州的卤面,据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且久负盛名,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虾干、黄花菜等做配料制成卤料。进餐时,在面条上放些韭菜、豆芽、浇上卤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香菜等佐料。味道丰富,建议趁热享用。
因为是漳州地区人气最高的小吃之一,几乎在漳州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不过要想吃正宗的可以去一些漳州地区比较老的城区看看,也许有不一样的惊喜。
【豆花粉丝】
漳州的豆花,不只本地人,连外地朋友也很喜欢。因点了少量盐卤或石膏的豆浆,出现絮状的凝固物后,质地细嫩绵柔,因未成型,所以通称“豆花”。
口感细腻,质地白嫩,豆香清幽,浇入劲道的粉丝,撒上调料、卤汤、细萝卜干、冬菜、香菜、特制的辣酱,然后加入选好的卤味:肥肠、粉肉、猪肺、香肠、炸肉、豆干等等。
地址:南昌中路鑫荣小区西门东华豆花店
【猫仔粥】
猫仔粥是漳州诏安特有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吃,名蜚中外。它以米饭、海鲜、家禽肉等为原料,经独到的烹饪技巧,聚于一。粥清见底,虾红、鱿白、鱼血、鸡黄、肉赤,色泽相映,数荤一素,清鲜醇美,风味独特。这道小吃雅俗共赏,历史悠久,也是 南诏的饮食文化的代表。 猫仔粥是客人来现煮现吃的,特点是快速利落,味鲜可口。
这里只推荐厦门、漳州美食的冰山一角, 更多的美食,等着你去发现及品尝。
(闽南网 陈辉达)
福建闽南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和广东潮汕地区(潮州、汕头)的美食,哪里更胜一筹?
要说福建闽南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和广东潮汕地区(潮州、汕头)的美食,哪里是更胜一筹?小编给大伙儿盘点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建议往下看看↓↓↓
厦门美食代表——沙茶面
沙茶面是厦门的特色美食。属于闽菜小吃,不是粤菜,是东南亚菜系。汤色红亮,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厦门人非常喜欢的一道美食。
漳州美食代表——五香卷
五香卷是一道来自于漳州的特色名吃。逢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也是当地的传统民俗。
五香卷是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五香卷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为出名的,要属漳州龙海的石码五香。
泉州美食代表——面线糊
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说完了咱们福建厦漳泉的特色美食,我们再来看看广东潮汕地区(潮州、汕头)的美食~
潮州美食代表——粿汁
潮州人说的粿汁是在潮汕地区非常大众化的一种民间小吃。粿汁的主要原料是粿汁皮,一般呈菱形小块的形状,它是由米浆放在锅上煎熟烤干形成的。简单来说,煮熟的粿汁皮看起来就像河粉,但尝起来比河粉更加有弹性,更加细腻爽滑。在潮州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一碗爽口美味的粿汁便大功告成了。
特点: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吃起来柔韧适度,不油不腻,给人一种清香隽郁的感觉。
汕头美食代表——牛肉火锅
汕头的牛肉火锅,都是选用当天宰杀的最新鲜牛肉,几个小时内送到店里,再被有多年经验的师傅严格分割。最近几年各大城市都开了潮汕牛肉火锅店,相信很多人都已经领教了潮汕人对不同部位的划分方式,嫩肉、吊龙伴、胸口朥、三花趾等多个拗口的名字也被更多外地人所熟知。不过也只能在汕头,才能真正吃到最新鲜原味的牛肉,只需要清汤做底,加上几片萝卜,烫几秒后再蘸上沙茶酱就是人间至味。
小编只能说到这儿了,至于好不好吃,去试了就知道哦~(以上仅小编个人之见,供参考)
(海峡网 黄小群)
厦门、漳州、泉州,哪座城市的美食更好吃?
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城市的美食很接近,可以统称为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厦门厦门美食为例,就有沙茶面、花生汤、面线糊、土笋冻、同安煎蟹、酸笋面、海蛎煎等多种特色美食和小吃。
沙茶面是厦门早餐的最佳选择,特色的汤有着不一样的好味道。而在厦门其实在各个小区大多都有着沙茶面,比如槟榔沙茶面、四里沙茶面。座落在在居民楼的店一般价格都会比较实惠。另外还可以去中山路、镇邦路等老城区地段,有一些老字号沙茶面,比如月华沙茶面、1980烧肉粽等。
花生汤也是厦门的特色小吃,但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做为甜汤,平时经过喝上一碗或是在深夜暖暖胃也不错。中山路的黄则和是一家小吃比较丰富的店面,花生汤则是他们的招牌。另外还可以去思北花生汤、502花生汤、佘阿姨花生汤等老店。花生汤有些小甜,可以选择加蛋或不加蛋,加入了蛋液的花生汤口感更好。花生汤很适合搭配韭菜盒等油炸小食。
土笋冻是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是一款选用可食用的星虫所制作的小吃。土笋冻将星虫进行熬煮,冷却后就凝固成了块状,蕴含胶质。口感冰凉Q爽。需要蘸着芥末、甜辣酱、花生酱来吃,另外还可以搭配酸酸辣辣的酸萝卜。在厦门,老二市口土笋冻就是一家老字号,很多本地人就很喜欢前往那里购买土笋冻,而香港广场有一家旗舰店,环境比较舒服。
同安煎蟹是厦门岛外同安区的特色美食之一,是一款集厦门海鲜于一体的美食,其做法很有特色,其炸得刚好的姜丝吸收了蟹的精华也很美味。在厦门岛内,要吃煎蟹可以选择曾厝垵的亚尖大排档。另外,大排档里的酱油水系列也很有特色,可以很好地吃到各类小海鲜的原味鲜味。
更多悟空问答和美食推荐,敬请关注头条号【天使美食探店】,本人图文均为原创,图片实地拍摄,请勿转载!
福建漳州东山岛如何?
我去了几次漳州,每一次都会去东山岛。其中有一次原计划是带着我家小鱼去厦门玩的,后来上了鼓浪屿一看,人实在太多了,果断改变行程,直奔漳州。
与人潮汹涌的厦门鼓浪屿相比,我更喜欢漳州东山岛的悠然自得。天蓝海阔,水清沙白,绿树成荫,连空气中都有一种湿湿的海水味道。
这么说吧,如果你到了闽南,而不去东山岛看一看,就等于没有去过闽南。
不要以为东山就是一座美丽的海岛而已,她更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活动——这也正是东山岛最吸引人的地方。
四面环海的东山岛又叫陵岛,因形似蝴蝶又被称作蝶岛,隶属于漳州市东山县,著名的“天下第一奇石”——铜山风动石就在这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东邻台湾海峡,距澎湖、高雄只有一百海里左右,是福建省的“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及’‘福建十大美丽海岛’‘。
位于东山岛铜山古城东门对面二公里远的东门屿,被誉为海上仙山,它同厦门的鼓浪屿,温州的江心屿和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
位于东门屿北段的“佛澳”,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东明寺,是国内海平面最低的寺院。
我们再来重点说说东山岛关帝庙。
在东山,几乎人人都信关帝。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很多东山人都会来拜关帝。
矗立在东山岛上,与台隔海相望的关帝庙,与山西解州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并称全国四大关庙。山西解州是关帝出生地,湖北当阳和河南洛阳则是埋葬关帝尸体和首级的地方,而福建漳州东山关帝庙则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
明嘉靖年间,朝廷复设澎湖巡检司,东山关帝庙的香火随之传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宁靖王朱术桂在台南王府中仿造东山关帝庙,俗称“大关帝庙”,这是全台湾关帝庙的“龙头老大”。东山关帝庙由此成为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
在关帝庙主殿两边,有明朝吏部兼兵部尚书黄道周亲笔写的木刻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戚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调查发现,在台湾诸多的关帝庙中,都悬挂有这幅楹联。
现存的东山关帝庙为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所建,刚开始只是一座单开间的简陋小庙,称关王祠。正德七年(1512)重建成为一座武圣殿。清康熙三年(1664),清廷对铜山实行“迁界”,关帝庙被焚毁;15年后,关帝庙又在原址按原样兴筑。此后历朝皆有重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