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检车图片

轿车有没有大梁?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底盘和车身分离完全可以单独跑的,一般我们叫它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大家可以看到明显的大梁和悬挂结构,主要用于越野车、皮卡、工程车。而普

轿车有没有大梁?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

底盘和车身分离完全可以单独跑的,一般我们叫它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大家可以看到明显的大梁和悬挂结构,主要用于越野车、皮卡、工程车。

而普通的轿车载重比较小,使用定位我们叫小型乘用车,不需要设置很坚固的大梁结构,直接用高强度的车身底板、前后纵梁、乘员舱结构,直接在前后纵梁旁塔顶位置安装悬挂。

除了老爷车轿车,以前的老爷车确实有车型用大梁。现在的轿车一般都没有大梁,有前后纵梁。部分SUV有隐藏结构的辅助大梁设计。

哪款轿车最好?

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开了6年五菱小面包了,自己洗自己擦,非常爱护,并没有因为它是小面包车而嫌弃它。

SUV好还是轿车好?

SUV和轿车没有好坏之分,只在于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之别。轿车在驾乘舒适性、车内隔音、以及操控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首先轿车的风阻系数要比SUV低,在跑高速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明显。SUV开到120公里/小时的时候,可以听到很明显的风声,但是很多轿车坐在车里感觉依然很安静。第二是舒适性,SUV由于底盘比较高,整车的重心也会随之上移。由于需要考虑车辆的通过性,所以悬架的行程要比轿车长很多。在整个底盘的调教和设计方面,操控性和舒适性对于SUV车型来说,一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如果为了追求舒适度,把悬架调教的更软一些,整辆车开起来就有种忽忽悠悠的感觉,尤其是在过弯的时候,整车的侧倾也会比较明显。这样不仅失去了路感,车辆的操控性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想让SUV有着比较好的操控性,悬架行程必须要缩短,而且要调教的很硬,并且回弹力很快,在增加车辆与路面沟通感的同时,还能防止车辆在快速过弯时,因为重心的快速转移,而发生回摆。这样做确实会让车辆的操控性大幅提升,但是舒适度则会大幅下降。开起来虽然感觉底盘的整体性很强,也很紧绷,但是在过坑洼路面的时候,会比较颠簸。但是轿车在这方面就会好很多,即便是悬架行程稍长一些,由于底盘较低、重心较低,这种情况并没有SUV车型,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有利就有弊,轿车在通过性和储物空间灵活性方面,没有SUV实用性强。比如您想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开车去郊区玩,如果是SUV车型,只要不是特别难走的路,一般配备四驱系统的SUV车型都能搞定,并且后备箱还能轻松装下婴儿车,大件行李,以及日常所需的物品。如果开轿车去的话,不仅随身的行李会减少,只要驶离铺装路面,心里就会很没底,遇上和大点的坑洼,只能绕道走。

岩哥的观点:SUV和轿车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只是属性不同、风格不同、适应人群不同而已。如果您只是平时上下班代步通勤使用,对驾乘舒适度和操控性比较看重,那就选择轿车。如果您对车辆的储物空间有需求,并且喜欢自驾游出去玩,SUV会更好一些。

我是岩哥,有任何关于汽车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

30万买什么轿车?

谢谢。30万可买的车已经非常多。

啰嗦一下,车,现在是日常生活用品,所以,作为普通老百姓,适合收入,性价比高应当是第一要务。

如果是30万裸价车:

第一推荐国产北汽BJ80,外观与奔驰G500有一拼,四驱越野车,很牛。

第二推荐长城H9顶配,选草绿色,内饰精致,动力2.0T够用,四驱越野爬山下草地没忧虑,国产中大型SUV里很牛。

第三推荐捷豹XEL,现在打折已经降到26万左右,2.0T200马力,最高时速230,五气囊制动刹车辅助车稳等齐全,只是没有倒车影像和导航,品牌知名度高,只是后期维护保养贵,在08年长期开过英国进口捷豹,很棒,所以第一推荐这款。

第四推荐红旗H7,是一款中大型舒适型轿车,国产品牌知名度最高,也是官方用车,动力1.8T/2.0T的30万裸车价位都可以入手。

第四推荐卡迪拉克ATS-L,现在打折7-8万,外观棱角分明,是豪华车二线品牌中争老大的车型,性价比还可以,只是外观不耐看,时间一长,疲劳感就会出来。

第五推荐沃尔沃S60L,B级车,品牌知名度高,是车族里打造最安全车型,吉利旗下的一款豪车好车。

第六雪铁龙C6,非常棒的车,内饰简约大方不失豪华,外观大气,6挡手自一体,1.8T/204马力,家用上班,第一性价比。

第七讴歌TLX-L,B级车,2.4的动力,低配,名气不大的高端车,只是国内不认,日系,不建议买。

不推荐BBA因为30万只能购买紧凑型BBA,以上推荐的都是B级起步车,不失豪华品牌,再有,满大街的奔驰宝马奥迪,也没意思。

总结:一般家庭购车,相对说,30万已经相当不错,在贵就奢华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人生第一辆车可是五万左右的车型,也是不错的选择!

唯美图片伤感图片?





愿有人能懂你郁郁寡欢的沉默

什么轿车空间大?

预算6~8万大空间轿车推荐吉利帝豪、奇瑞艾瑞泽5,这两款是预算内空间最大的A级轿车,动力品质也相当不错可以考虑,我们看一看具体车型。

帝豪-向上互联版

指导价9.18万,优惠之后8万以内;车身尺寸4632*1789*1470,轴距2650mm,紧凑级轿车,轴距超过2.6米空间一般可以接受,在2.65米算比较不错,实际体验座椅调整合理后排腿部空间还有容余。

动力搭载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峰值扭力140牛米,匹配CVT自动变速箱。动力水平比较一般,只能说是代步可以满足但没有激情的体验。

悬架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安全配置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系统,其他配置主流水平。帝豪不是入门级轿车动力最强、也不是颜值最高的,但质量确实领先,省心是真的。


艾瑞泽5-CVT致青春版

指导价7.09万,车身尺寸4572*1825*1482,轴距2670mm,空间更大一些而且颜值更高,造型时尚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2018款质量有不小的提升,但和帝豪相比还是差一些的。

动力同样为1.5升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85kw、峰值扭力141牛米,匹配CVT自动变速箱。动力与帝豪伯仲之间,变速箱有一定领先,液力变矩器传动结构比帝豪CVT的邦奇变速箱平顺性更好。

悬架同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安全配置仅有ESP车身稳定系统,辅助配置包括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其他配置还算在线。艾瑞泽5的口碑一直不怎么样,主要是2017款问题太多,18款品控水平有一定提升,可以选择。


选车用车不纠结!关注天和Auto为您答疑解惑

自主轿车那个好?

随着自主品牌的SUV火爆,自主轿车似乎被忽略了好久,其实目前自主品牌的轿车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10万级以下,甚至完全可以和合资抗衡,随着国人对自主品牌的重新认识和认可,紧凑型自主轿车销量也一直比较稳定,从我开过的车型和试驾车型来看,我比较喜欢长安,我个人认识的长安,基本上比较务实,特别是长安小型车,没有特别华丽的外观、新颖的内饰、和高科技的配置,按照我的看法,就是够用就好,而且我身边的长安车,包括拉货的微面,三大件几乎没有问题,个别小毛病还是有的,比如坏个刹车灯泡,哪个地方密封不够好之类的。

自主轿车我比较欣赏长安逸动,还有一款车,也是很多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帝豪GL和长安逸动选哪个,对,就是帝豪GL,我每次都是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来回答,实际上来说,家用刚好合适的逸动1.6L自吸发动机非常不错,而喜欢涡轮增压,GL的1.3T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其实针对于提问过的朋友,我都是这样回答,喜欢小排量涡轮增压选GL,喜欢自吸发动机买逸动,就目前表现来看,GL这台1.8L自吸发动机油耗并不乐观,不如逸动的1.6L,这台1.8L的发动机平均油耗不少网友都给到了8.5升以上,相反这台1.3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耗则在7升上下。

帝豪GL搭载了吉利自主研发的1.3T发动机,这台四缸机(JLβ-4G13T)相信大家应该并不陌生,目前应用在新帝豪、帝豪GS/RS及远景等多款车型中,集成了涡轮增压技术,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正是链条免维护等于一身,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擎。

相对于主流市场上常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缸内直喷技术,目前搭载于吉利帝豪GL身上的这款1.3T发动机仅用的是歧管喷射。最大功率95kW,最大扭矩185Nm;相比新帝豪的调校,帝豪GL的最大功率降低了3kW,最大扭矩未变,但爆发的转速区间从2000-4500rpm调低至1750-4500rpm;也就是说,帝豪GL的这台发动机的低扭输出表现会有提升。

配置方面,8.58万的精英版非常值得推荐,作为次低配车型,多功能方向盘、后驻车雷达、遥控钥匙、行车电脑显示屏、自动空调、ABS防抱死及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控制、上坡辅助、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导航、中控屏幕等功能应有尽有,看着还是非常不错的。

长安一直是国民车的代表品牌。长安逸动在前几年的国产车市场中也仍旧占有很大的分量。首先,因为逸动的外观时尚大气,设计巧妙,正符合最近几年国人买车的口味。空间宽阔,适合居家旅行。

其次就是价格实惠,性能优越。还运用了很多新配置来提升自身。比如其独创了“怠速启停”智能节油系统,在等红灯或者较长时间驻车的时候,发动机可自动关闭,要起步的时候不需重新点火,只需轻点油门就可轻松起步。

2016款长安逸动的最大改变在于取消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全系提供了1.6L+5MT和1.6L+4AT两种动力组合,其中手动挡车型算是主打车型了。这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老款车型的发动机保持了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新款逸动在配置和性能上更注重家用的实用和经济性。


配置方面也很有诚意,像ESP、EBD等安全措施都有配备,这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安全性能极佳。诸如此类的很多闪光点,让逸动在2012年上市时就备受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