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陌陌头像

陌陌还能牛多久?这就要先分析一下陌陌的发展历程了。兴起:不要钱的流量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达到100亿元,此时很多社交形态还未被发现。最先诞生的是基于L

陌陌还能牛多久?

这就要先分析一下陌陌的发展历程了。

兴起:不要钱的流量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达到100亿元,此时很多社交形态还未被发现。

最先诞生的是基于LBS、漂流瓶匹配的文字聊天社交(左中)。LBS能把“在线吸引”扩展到线下;文字聊天则受限于流量,简单粗暴:约吗?在附近?一秒切入正题。

就是在这两年,资本纷纷入局:创新工场投了秘密(亿诺无限)和涂手,贝塔斯曼投了SAY、金沙江创投投了友加……籍籍无名的小项目更不计其数。根据公开数据,在2013、14年的新增app中,有30%关于社交。

事实上,陌生人社交的崛起几乎是必然:首先,微信在2013年统治熟人社交,一切创业者必须绕行;其次,微信因“熟人”而不好做羞羞的事,陌生人社交成了处女地。最关键的是,陌生人社交的初期流量是熟人社交的2到3倍。

张小龙最先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向聚会的女生推广微信,说它能免费发短信、发图片,对方毫无兴趣。他又演示了“附近的人”:“你看我附近有很多美女,我可以跟她们直接打招呼”,她们立马两眼放光。

“用户不在乎省钱,他要的是一种很爽的感觉。”在他看来,“爽”是微信能战胜360“口信”、小米“米聊”的关键。

速死:时代在变,而它们转型不够快

暴涨之后是速死。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4年100款代表性死亡app中,35%属于陌生人社交。

基于LBS、漂流瓶+文字的产品往往死在效率上:匹配成功全靠脸,一对一要求男女比例相当,但丑男总是多数。自由匹配没多久,活跃用户就只剩房托、酒托和骗子。更可怕的是,即使用户成功约到了炮,他们也不愿为此掏钱。唐岩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你只有功能性的应用,里面是没有内容消费的,总不能把聊天记录当成内容吧。”社交效率低、付费难,杀死了这一模式的大多公司,也促使陌陌、抱抱开始转型。

垂直社交面临问题的则是非刚需。用户最初也许会听声、画画、购物识人,但沟通维度始终有限,熟悉后就会互相加微信,脱离平台。它们只是个流量入口,并无下游排他性,但吸引新用户的速度又远不及陌陌,因此大多连转型的时间都没有,就死在摇篮中。

视频/直播+LBS/漂流瓶则是最蹩脚的一个:视频的泛娱乐性要求一对多,LBS/漂流瓶匹配则要求一对一。这些公司数量甚少,连竞争对手都没几个。

微信像一棵大树,有无数“熟人匿名社交”寄生其上:短暂出现的秘密、无秘,随后入华的Secret中文版、新近火热的匿名聊聊。它们不缺流量:一个好奇的微信用户能带来整个圈子。它们也不缺话题:戴面具的熟人永远在八卦、爆料。然而“匿名诞生卑鄙”,无监管的八卦造谣会迅速破坏圈子、逼走用户,或是像“匿名聊聊”一样直接被宿主封杀。

LBS图文社区中,微聚、闪聚、遇见等聚会社交死于伪需求:既没有真正互联网社交的高频,又没有线下社交圈的高门槛。但幸存者“探探”很有意思:它是原始陌陌的图片翻版,“看脸+快速翻页”让异性匹配更粗暴、更高效。而它新近融资似乎也在说明,陌陌走过的路似乎可以被后来者复制。

还有备受瞩目的社交新形态:直播、游戏、短视频社交。

陌陌是否是社交软件中的领头羊?

陌陌现在低迷了,跟风比较严重,什么火他加什么功能,整的自己一点特色都没有

陌陌可以带来社交吗?

可以,但是只适合简单社交

还有人在用陌陌吗?

陌陌软件在,就会有人玩

陌陌上的女生都是什么人?

没玩过陌陌,玩陌陌的女生估计都不是啥好鸟,要么就是小姐、外围女,要么就是骑驴找马,想红杏出墙,再有就是孤独寂寞难耐,想叼几个男人关注,喜欢玩陌陌的基本属于屌丝级别的。当然,也可能有良家妇女,但极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