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
如何看待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造假是世界性难题。但中国比较严重。除论文外,其他领域都在造假,地沟油就是典型。为什么这么猖獗,还是管理不严,造假的成本比较低。国外对造假的
如何看待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
造假是世界性难题。但中国比较严重。
除论文外,其他领域都在造假,地沟油就是典型。为什么这么猖獗,还是管理不严,造假的成本比较低。国外对造假的惩罚是比较重的。
为什么医学科研领域成了重灾区?
国外医学科研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想搞科研的医生有时间做一些感兴趣的研究,当然压力也比较大,发文章也是刚需。国外的科研经费有很大一块是给到人头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国毕业的博士到国外比较好找到工作,因为有经费支持。
中国的科研经费很难支持到人,一般买耗子、买试剂都可以,但有工资的都不许拿劳务。但又没有人员劳务费。这就造成医生一边看病,一边做科研。中国的病人这么多,医生那么忙,哪有时间做科研。但晋升还偏偏看科研文章,这就成了悖论。文章买卖就成了市场。
中国脱产的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因为不用发工资。但很多导师自己水平差一些,又要求发SCI,研究生得不到指导,也会造假,因为有毕业的压力。
科研对于支撑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有些人反对医生做科研,认为医生看好病就行了,这也是谬误。没有科研成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验看病,看死看活都不知道,又怎么提高水平?
中国的临床迫切需要科研,找到低成本、广覆盖的方法,为更多老百姓造福。
但中国科研一定要转变观念。人力成本、智力成本是最重要的投入。一项好的科学研究就像一座高楼大厦,是无数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结晶,包括研究设计、实施、监察、统计分析、文章撰写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人来实施。这些人的工资谁来承担?什么工资水平可以让这些人安心做科研?
不要吹牛,就是给你大批的资金,谁能保证你做出一流的科学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金,中国的临床研究领域还是没有起色的原因,基本上没有话语权,虽然在局部领域还不错。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科研理念和机制,尤其在临床研究领域有待于转变观念。
另外,对于医生的考核,大家都觉得不应该用文章衡量水平。但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呢?哪个标准是比较硬的指标?如果没有一个公认的指标的话,就又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什么是临床水平?谁的水平更高?不同级别医院、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医生如何评估?
有很多人都指责中国把文章都投向了国外,应该投到国内的杂志。这也是谬误。中国自己的期刊水平到底什么样?有没有挺着腰板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没有后门,没有猫腻,我们有顶尖的编辑团队和审稿团队?有些杂志,连真正的优秀的文章都不能识别,又怎能说自己水平高。
自己认为把好文章在国内发表,实际上也是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教师职称论文需要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吗?
教师职称论文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检测机构。但是如果你不太放心的话可以自己在网上找一些免费的检测工具检测一下。我只知道paperfree检测的结果跟知网的差不多,挺准确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知网论文查重,同一篇论文的结果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每一个查重网站收录的论文是不一样的,建议去知网查
被知网收入的论文怎样才能撤销?
泻药。
一个学妹也遇到了这种情况,然后咨询我。她情况可能比你还要差,被流氓期刊莫名刊载并上知网了。几个解决方法:
1、联系学报。不过可能有点难,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你一个小人物去跟知网沟通联系的,何况你已经同意发表了。
2、等。如果是小学报或者是不入流期刊,可以等。因为买知网服务合同是有期限的,等到它过期。有个同学就遇到这种情况,以前入知网的期刊和文章,现在都找不到了。
3、联系知网撤下来。这个可能更难,想想近些年学术圈的事儿,还有前一阵梁莹的事故……知网撤稿是有流程的,难。
4、不知道你什么原因想撤稿,如果是小问题或者是瑕疵想撤,其实问题都不大,可以不用担心,有小错很正常。
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覆水难收。有问题要尽早说,你都同意发表了,让学报和知网撤下来,可能性很少……
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科技部回应将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你怎么看?
只有中国论文被撤稿吗?这种现象一言难尽。这些被撤的,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抄袭,但不会全是。估计也有作者自己的论文连续发布的。除了基础学科的论文外,应用学科应该更多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被撤稿的论文应该属于学位或职称目的的比较多,长期在行业内耕耘的人,不敢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学位和职称抄袭,必须严厉打击,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踏踏实实把学问做好。有些借口是平日工作忙,没时间搞科研。没有时间说明自己就没有余力,不要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是对辛苦付出者的打击。
现实中,对科技文献的借鉴是必须相当小心,也曾采用某知名学者的论文结论,最后是一塌糊涂。其实,不要说论文被撤稿,即使不撤稿,应用之前最好要重复实验。还有一些学者,把一篇论文中各种因素作不同组合,凑出多篇论文发表,或者不记成本和实践应用的。这种论文不算抄袭,但误导性更强。
如何让论文顺利通过知网查重?
不要抄袭别人的论文,多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表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