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

贵州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
“山也还是那些山,水也还是那些水。近年来贵州迎来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一是我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二是得益于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贵

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

贵州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

“山也还是那些山,水也还是那些水。

近年来贵州迎来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一是我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二是得益于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说。

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成为串联景区景点的旅游精品线和丰富游客体验的流动风景线,“通道效应”在旅游行业迅速释放。

截至2016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

同时,贵广、沪昆两条高铁的通车,形成了贵州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条快捷通道,吸引了沿线的大批游客。

与游客数量“井喷”相对应的,是环境条件的改善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6年,贵州省启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3000多万游客涌入贵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1.8%,投诉却同比减少13.33%。

酒香也怕巷子深。

近年来,贵州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贵州的知名度、美誉感、吸引力。

2016年,从年初到年末,多彩贵州风吹四海。

1月,《纽约时报》将贵州作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予以推荐;3月,省领导带队走进杭州等8个城市,举行2016贵州旅游全国推广暨对口帮扶城市促销活动;12月,外交部“贵州日”,1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倾听“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贵州省旅发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整合近2亿元资金投放旅游广告,在境内外90多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广活动1000余批次。

...

说一说,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有什么优势条件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原来闭塞的贵州也逐渐地为世人敞开了观光之门.众所周知,旅游业相对来说有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无疑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贵州发展旅游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呢.在本文中,本人将着重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谈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首先,从自然条件来说,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这里冬无严冬,夏无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气温才二十四摄氏度,在全国来说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来贵州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何况2007年贵阳被评为“全国避暑之都”.这样一来,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贵州的知名度.除了气候外,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群山蜿蜒起伏,峰峦错落叠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这些溶洞形态各异,各有各的韵味.其中就有号称“世界第一溶洞”的织金洞,“大自然的奇迹”的龙宫等.这些景点都是巧夺天工,极尽自然之魅力.洞内有天地,当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贵州的风光与江南的烟雨朦胧,塞北的天苍地茫,青藏的碧水蓝天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钟灵奇秀.特别是雨天,烟雾迷蒙,更让这片热情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天登山,能让游客的暑意立消,心旷神怡,飘飘然有冯虚凌风之感.有山当然就少不了水.有山无水则滞,有水无山则空.贵州有了名山,当然也就会有胜水与之相合.贵州的名水如乌江、舞阳河、马岭河,名湖如红枫湖、黄果树等.乌江有“千里画廊”之誉,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黄果树就更不用提了.黄果树的落差高达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丰水期.游客到此可闻瀑布雷鸣,声势有如万马奔腾,惊心动魄,数里之外可闻.贵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当然也不弱了.贵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包括了民风民俗和历史名胜两大类.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在历史名胜方面,贵州也一点都不落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平坝天台山伍龙寺、福泉明城墙、安顺府文庙、遵义海龙屯、奢香墓、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等.古迹之多,不胜枚举.现在,贵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贵阳市为中心,以游览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为主的西线旅游区;以领略苗、侗民族风情为主,伴有舞阳河风光的东线旅游区;以瞻仰革命遗址、游览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尝国酒文化为主的北线旅游区,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观为主的南线旅游区.逐渐地,贵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来贵州的游客量都在迅速增多.总之,贵州气候资源好,有山有水有风光,山美水美人更美.游客至此,不仅可以避暑,放松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得到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在览景的同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有了上面这些有利条件,相信随着贵州交通的进一步发达,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贵州的旅游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让贵州成为一个旅游强省.

贵州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优惠政策

8月28日,黔东南州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施秉县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国聚宝盆·大美黔东南·水墨云台山。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陈敏出席并宣布黔东南州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州委副书记、州长冯仕文等多位领导出席大会,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杨昌鹏主持大会。

受州委书记黄秋斌委托,州委副书记、州长冯仕文作全州旅游推介讲话,他指出,黔东南是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地,是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苗侗风情旅游目的地,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是美国CNN评选的“2017中国最美30个地方”之一。

走进黔东南,这里有最秀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最迷人的村落古镇,这里有最多彩的民族风情,这里有最神秘的养生天堂,这里有最古老的田园牧歌,这里有最惊喜的时尚体验。

近年来,黔东南州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美黔东南新未来的战略目标,全力创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成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黔东南旅游已经成为全国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黔东南州将进一步实施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旅游服务升级工程、旅游品牌塑造工程、区域旅游联动工程、旅游助推扶贫工程,进一步营造宜游宜乐的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全国乃至世界向往的旅游胜地。

贵州省旅发委副主任汪文学代表省旅发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他说,黔东南州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彰显了黔东南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强做优旅游长板、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决策部署,以新理念、国际视野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地和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信心和决心。

黔东南是歌舞之州、百节之乡,民族文化丰厚,自然生态秀美,发展旅游有优势、有本钱、有底气、有信心。

“我们将与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及各级部门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地和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

” 施秉县委书记肖俊代表举办方施秉县致欢迎辞。

大会还举行了亚洲旅游中心授牌“海外旅客最想去的内地旅游目的地”仪式,向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从江县授旗;并同期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

...

局际联席会议是什么意思

联席会议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市统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商务局为常务成员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物价局、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为成员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一位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

市社科联、市信息中心和有关研究机构作为专家咨询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参加会议。

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落实联席会议议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有关事项。

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同时作为办公室成员参与具体工作。

联络员需要调整的,由所在成员单位提出,报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开的会...

贵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是真的吗?

贵阳市委七届十五次全体会议的报告,对今年贵阳经济作了初步的测算,今年GDP增长14.5%以上,达到507亿,财政总收入达到130亿,比2000年翻了1.2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一万,达到98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城市化率63.2%. 同时,我找到了一条2003-12-26 的消息,是关于建设"大贵阳"的战略目标,当时是这样写的:到2013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建成区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0%,初步构成“大贵阳”的框架,2007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0000和3200以上,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8%左右;2013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000和5000左右,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5%左右;2020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6000和7000左右,恩格尔系数(城乡)在32%左右。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些数据.先看GDP,计划是说要到2013年才能力争达到1000亿.但是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因为是初步测算,所以14.5%只是一个估算值,市委报告中也称是14.5%以上,那么也就是说,当统计公报出来以后,增长率应该是大于14.5%,甚至达到15%.那么按照这个速度,2010年就能达到1000亿.至于"十一五"期间是否可以做到年均增长15%左右,我个人感觉应该没问题.因为以前贵阳发展一直存在一只缺腿就是引资比较少,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一架马车成为了贵阳经济发展的软肋.外资排斥贵阳,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观念上的问题.但是从这几年的形式来看,外资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资本开始出现大规模进入贵阳的势头,比如前不久在香港的招商活动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来资本中又有相当部分属于消费零售类企业,所以会大大促进贵阳的消费增长.再加上贵阳本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大迅速壮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年,贵阳经济增长的后劲是相当足的.所以保持15%的增长率应该问题不大,而且今年507亿这个数据是根据经济普查以前的老数据推算出来的,如果用新的数据,今年GDP应该不止507亿,而达到1000亿的水平甚至不需要到2010年. 再看财政收入,比2000年翻了1.2番,也就是5年增长了2倍多,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到了2010年就能达到260亿以上,比计划中2013年达到250亿大大提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90,这个只是初步值,还需要等12月份的数据出来,不过由此已经可以看出,2006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就已经在1万以上,比计划中的2007年提前了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比计划提前了两年.城市化率达到63.2%,已经超过了2013年计划中的60%,开始接近没有三县一市之前的水平. 除此以外,贵阳市的人口,在2001年到2002以及2002年到2003年之间均增长了4万多人,但是2003年到2004只增长了2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贵阳的人口增长开始逐渐减缓,那么今后人均水平也可以快速增长. 所以由计划与现实的对比可以看出,贵阳这几年大搞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不断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比赛,发展会展经济是很有成效的.今后随着金阳新区的深度开发,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各种高科技园区的壮大,外来资本的拉动,商贸旅游的发展,贵阳必将越跑越快.

贵州如何让当地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据报道,贵州将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应用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大数据与旅游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日前发布的《贵州省“全域旅游融合应用专项行动”计划》,贵州将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为主要方式,鼓励支持通过PPP模式、BT模式、企业自投自建自运营、服务购买、资源置换、市场化运作、市场投融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应用专项行动大数据与旅游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项目落地建设,培育企业良性“造血”功能,形成旅游大数据商业模式,提高旅游大数据的可持续性。

以搭建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重点,深化大数据在旅游业领域的能力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综合分析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智慧旅游景区指导性规范,逐步扩大覆盖面。

通过实施试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旅游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典型企业,形成一批先进技术、产品、模式,推动大数据在旅游行业应用。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