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视剧
江苏省和上海市哪个实力更强?一市再强,其全面性也难比一省,更何况是江苏这样的全国综合实力第一强省。上海最强的方面是经济,而江苏经济规模是上海近的三倍,从体量来说,重量级远在
江苏省和上海市哪个实力更强?
一市再强,其全面性也难比一省,更何况是江苏这样的全国综合实力第一强省。
上海最强的方面是经济,而江苏经济规模是上海近的三倍,从体量来说,重量级远在上海之上。
上海人口2480万,南京人口835万,苏州人口1068万,无锡655万,江苏三强的人口总数刚好和上海差不读,其实在我看来,这三个城市加起来就可以媲美上海了,更何况除了这三城,江苏还有10座城市。
从经济来说,这三城经济总量高达39546亿,人均GDP也高达15万,可以说不论总量还是人均都可以秒杀上海;从科研来说,虽然江苏的科研院所数量和级别不及上海,但实力相差并不大,而南京和苏州两地科研人才产出比以及院士产出数量却足以秒杀上海;从教育来说,江苏是第一教育大省,这三城加一起共10所211大学,数量和上海持平,高中500强入围总数比上海更多;从医疗来说,江苏三强合计共58所三甲医院,比上海的56所还略胜一筹。从文化来说,江苏三强足以完爆上海,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比上海这个年轻的纯现代化都市自然强很多。
由此可见,江苏三强PK上海,不论是经济还是科教文卫,上海都丝毫没占上风,更别说对抗整个江苏。
上海市为什么能发展的如此迅猛?
你好~我是你知道不知道我都知道的大盈财讯!
首先!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六大支柱支撑上海发展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划分,上海6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除此之外:
1、工业,如上海汽车、宝钢集团、上海石化等国企及达丰电脑等外企,都是超级巨无霸性企业
2、服务业,它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又是房地产业最集中的地方、全国最大的港口等等
地理位置好的不要不要的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海入海口,海陆空运都十分完善,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给上海提供了和国内外沟通交流的良好条件。
自贸区逐步完善,直接打破了途径马六甲海峡中转至新加坡深水港至国内的水上垄断线路,为未来上海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沿海城市,不用绕路,海路直通日本、美国,又是长江出海口,对内深入中国腹地,地理位置好的让你拍案叫绝。
GDP说明一切,龙头大哥依旧领航!
“2013年上海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2160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28亿元,下降2.9%;第二产业增加值8027.7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62.2%。”
有理由相信,上海是靠工业和建筑业发迹起来的工业城市,直到今天也是;
但是,上海的发展轨迹同香港相似,发展模式的转变已经有目共睹,传统的工业增加值占比逐渐降低,看清楚了,是增加值占比降低,说明上海的工业增长依然强劲,只是这种强劲优势逐渐被以“商贸和金融”崛起为代表的服务业取代。
对于盈仔来说,上海市全世界餐厅最多的地方已经足够了呀~
关注大盈财讯,更多资讯等待你
上海市区为什么没有安徽路?
本人每一个问题都纯手打,有错别字别在意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还去看了《上海志》跟1840之后的那段历史,时间匆忙,可能有误,望谅解。下面进入正题
关于为什么没有安徽路,我整理了网上比较“靠谱”的传言:
1.1912年左右是北洋军阀割据时期(1912至1920),那时上海为皖系军阀的势力范围,而皖系军阀的首领为段其瑞,而段依仗日本人的支持,以上海为主要据点,因此对上海及上海人民犯下了种种暴行,如压榨百姓,抢夺民女。因此上海人很痛恨仗着日本势力为非作歹的段祺瑞和皖系军。拒接用皖(安徽)作路名。
2.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1851至1864)时率领淮军进入上海,一部分淮军后来定居下来,大部分都是干苦活的老人,上海百姓觉得淮军很不好,会影响形象,所以不愿意把安徽作为路名。还有就是身为安徽人的李鸿章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卖国贼。
3.1943年前后,上海市的路命名来了一次大调整,学界流传着关于“取消谐音”的说法,那时候的杨浦区有一条“瑷晖路”,恰与“安徽路”近音,便不再用安徽路作为路名。
以上除了第三个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上海大部分人很好的,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很一座城的,而且上海也有很多以安徽省各市的路名如合肥路,黄山路。下面才是我要说的重点:
其实历史上是有“安徽路”的。据原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吴志伟教授研究,安徽路还在上海历史上出现过,只是它仅存于1943年至1945年间,与西藏路、河南路等以省份命名的路比起来,就如昙花一现。“安徽路”出现在1943年10月16日的《申报》上,由上海图书馆收藏的。
我们先来弄清楚上海市路名的命名规则。薛理勇提出,上海以行政省市命名路名始于1865年前后,当时的上海租界开始以行政省市命名其“辖区”内南北走向的道路,以城市名命名东西走向道路。有一些省的名字被定为路名,但并不是所有的省。
那么历史上的安徽路到底在哪里呢?历史上西藏南路南边那小一段S形的小路,而位置大致应该在今天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交汇处。至于为什么没有了安徽路,最主要的原因是继1943年路名调整之后,1945年上海市路名又进行了一次大调整,这次命名中直接把小段的安徽路分割了,一部分归西藏南路,另一部份归了肇周路。安徽路从此从历史上消失。(吴教授考证)
那么以后还有没有可能从命“安徽路”,大部分上海市民认为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现在命名要通过许多国家机关的认同,仅仅申请就很麻烦,而且1945年到现在也70多年了,如果改名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没有这个必要。最后说一句,心眼小的只是一小部分上海人,大部分是热情好客的,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恨一座城。
纯手打,有错别字,望谅解。大家想多了解上海历史的可以到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谢谢,浏览(。ò ∀ ó。)
上海市的退役军人什么时侯登记?
上海市有16个区,有的区已经开始退役军人的信息采集登记了。对于还没有开始的区,退役军人们随时听政府的通知。目前还没有开始登记,也属正常,因为离2018年12月31日基本结束还有近40天。再说,上海前段时间在全力以赴开“进博会”,人力资源都用到上面去了。所以,这项工作往后推一推也不奇怪。
作为退役军人,做好准备,耐心等待,随时听通知,也许就这几天就会让你去登记。
这次建国69周年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登记,主要有4个目的:一是摸清退役军人底数,建立全国统一的退役军人大数据管理系统;二是为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和其它优抚优待政策提供依据;三是核实退役军人身份,防止假冒;四是统一为退役军人颁发“光荣之家”牌匾(见下图):
去登记时,要带齐退伍证、身份证、户口簿、立功受奖证书和一寸免冠照片1张,农村的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民政所、城市的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民政办参加登记。登记的信息将录入全国建立的退役军人大数据管理系统,为今后制定优待政策等提供依据。
所以,希望退役军人积极参加登记,共同把这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办好。
你愿意在上海市郊外买房子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方面,第一个就是愿不愿意买?第二个是上海市郊外的房子。
第一、愿不愿意买,其实不等同于能不能买,或者可不可买。如果从自住的需求来说,我们都想买好的地段,好的房子,但事实上来说这不现实。因为资金预算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买到一个能接受的,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的房子;但如果是从资产的角度来看的话,买或者不买,实际上更多是看它是不是一个好的资产,是不是有比较好的升值空间的房产。
第二、上海市郊外指的是上海的远郊还是环沪地区,这是两个概念。如果是上海的远郊地区,房价目前还不是很高,比如嘉定、青浦这些地方,目前均价在4万左右,可以考虑(需要购房资格)。如果说市区已经买不起,或者说上班距离各方面能接受,上海市郊的房子可以买,市郊房产升值也未必就会比市区差,这是一个实际的情况。
另外环沪的房子能不能买?因为上海的房价目前整体已经非常高了,所以环沪的价格洼地,和上海关联比较密切的的小城,类似环京的板块,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机会。因为环京当时的价格涨得已经很离谱了,但是环沪的话,应该说目前还是存在着不少的价格洼地。最后,环京和环沪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环京主要很多事贫困地带,而且和北京没有过多产业上的分工关联,而环沪的这些城市,相对来说则是一些富裕的三四五线城市,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城市本身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质的。更多详细的买房问题,可私聊具体交流。
上海市本地人报考复旦大学是不是比外地人有优势?
不管怎样,你都得足够优秀!
复旦的上海生源怎么样,一句话,并不差,甚至很厉害。 当然,上海生源和外地生源一样,进入复旦之后就基本都是一样的身份了,也有学术达人,也有绩点大神,更不乏那些社团牛人和方方面面让人膜拜的大神们,当然,大部分人无论是上海生源还是外地生源,无非是加几个社团做几场活动考前看看书游走在所谓名校光环和校园平凡人中间。
不过从一个从某小地方考入复旦的人来看,进入复旦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为自己比周围大多数人的所谓优秀沾沾自喜,就马上认清了与身边人的差距。
英语课上,就算我有傲人的高考英语成绩,但也分分钟被上海同学们流利的对话碾压;老师课上放的我听起来吃力的英语影片,上海的同学告诉我,这是他们高中英语课的听力材料;而我认真准备的四六级,有些上海的同学甚至高中的时候已经考过,不少人,高中的时候已经考到了很好的托福雅思成绩。
我身边的上海同学,大部分在刚进大学时就有了很明确的规划,留学、保研或者直接工作,大几出去交换,大几去哪里实习,都有着自己的考虑,大部分人,也在这个预设的道路上走的很不错。相反,作为从小县城考入复旦的外地生,我甚至在进大学前根本没听过“咨询”这个词,不清楚快消是什么,也不知道四大,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学习,才能学会这些高中时没有从同学家长父母那里听来的本不算知识的知识。
班里默默无闻的同学,有一天竟然发现他或她在校十大歌手中得到了很好的名次,遂知道他原来学了十几年的唱歌;见面打个招呼的同学,有一天竟然在权威的诗歌杂志中发现她的名字,遂知道原来她已是小有名气的90后诗人;看到校园新闻中某某同学代表学校去哪里参加了比赛,遂知道原来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校交响乐团的首席……身边这些让我惊讶的同学中,大部分是上海人。
当然,我知道,其它地方的同学也不乏大神,上海同学也并不见得每个都出类拔萃。但是,若我以自己作为参照对象,我知道,这些上海的同学,绝对不差甚至要优秀得多。
没错,他们是有更好的条件,本身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是,在同样站在高起点的人中,他们绝对是足够优秀的一群。而对于没有拥有高起点我来说,我感谢身边的上海同学,给了我更高的眼界,让我看到各种类型的优秀,也给了我目标,去不断的审视和完善自己。
上海市有免费公交车吗?
据我了解上海公交车是不免费。而且我认为最近几年内上海市的公交车一定不会免费的。
上海市国际化大城市,人口2400多万人。上海公交车每天乘坐人次为1200多万人次。如果上海公交车线路全部免费,势必造成公交车的过度拥挤。而且这是有先例的。广州在亚运会时公交免费,但是由于人员过度拥挤,导致公共交通瘫痪,仅仅实施了两天时间就停了。而且上海也是一个旅游城市,平常游客也多。上海公交如果免费,遇到国家法定假日,旅游旺季,公共交通系统肯定会不堪重负。
上海公交、地铁每天带来上千万元的营收,如果公交免费将会大大加重政府的财政压力。 上海市于2016年取消了70岁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目的也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改善运营环境,降低成本。
所以说上海的公交免费很难出现,主要还是由于会造成公共交通压力的大大提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